-
题名醋酸铅对两种不同细胞遗传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雪利
吴珏
杨超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
-
出处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5-37,42,共4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3M54151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308085MC40)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
-
文摘
为探究醋酸铅对肝、肾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细胞WRL-68和人胚肾细胞HEK-293,分析其微核和核芽指标并测定了HEK-293细胞的活力。发现随醋酸铅浓度的增加,WRL-68细胞的微核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核芽率则先升后降并在0.5μmol/L时达到最大值;而HEK-293细胞的微核率、核芽率2项指标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浓度为125μmol/L时,达到峰值。采用MTT法研究HEK-293细胞活力的实验中发现,随醋酸铅浓度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表明,醋酸铅对肝细胞及肾细胞具有遗传毒性可能是通过微核及核芽导致细胞的遗传物质丢失这一途径引起的。
-
关键词
醋酸铅
wrl-68细胞
HEK-293细胞
遗传毒性
-
Keywords
lead acetate
wrl-68 cells
HEK-293 cells
genetic toxicity
-
分类号
S859.8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