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ONCA研究论文汇编》摘登(一)
1
作者 李杰(译) 姜岳(译)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7期M0003-M0003,共1页
《WONCA研究论文汇编》是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推出的学术成果合集,旨在促进全球全科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经验的传播,本刊邀请了全科医学领域专家,对于其中部分章节进行了翻译摘登与解读。如何选择研究主题和定义研究问题(W... 《WONCA研究论文汇编》是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推出的学术成果合集,旨在促进全球全科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与临床实践经验的传播,本刊邀请了全科医学领域专家,对于其中部分章节进行了翻译摘登与解读。如何选择研究主题和定义研究问题(William R Phillips)(上)研究主题选择与研究问题定义是开展基层医疗研究的起始。科研问题遵循结构化模型,包含五个关键阶段:发现、细化、定义、设计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研究问题 wonca研究论文汇编 研究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肺癌筛查假阳性结果累计发生率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7-1177,共1页
背景直面消费者推荐做肺癌筛查有所增长,尤其低剂量CT。然而,对健康者筛查暴露潜在损害以及低剂量CT累计假阳性率从未有过正式报告。目的对参加1年或2年肺癌筛查至少有1次假阳性结果的累积风险及不必要的诊断性检查率进行量化。设计低剂... 背景直面消费者推荐做肺癌筛查有所增长,尤其低剂量CT。然而,对健康者筛查暴露潜在损害以及低剂量CT累计假阳性率从未有过正式报告。目的对参加1年或2年肺癌筛查至少有1次假阳性结果的累积风险及不必要的诊断性检查率进行量化。设计低剂量CT与胸部X线随机对照试验。设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的可行性研究。病人为现或曾吸烟者,年龄55~74岁,≥30包/年吸烟史,无肺癌史(n=3 190)。干预随机纳入低剂量CT组和胸部X线组,重复1次年度筛查;最后筛查后跟踪1年。根据被检者的年龄、性别和研究中心进行中心分层随机化。测量所定义的假阳性筛查:筛查阳性,而检验结果阴性或跟踪≥12个月未做出肺癌诊断。结果用Kaplan-Meier分析法,被检者低剂量CT检查1次或更多次假阳性结果的累积率,1次筛查后为21%〔95%CI(19%,3%)〕,2次筛查后为33%〔95%CI(31%,35%)〕。胸部X线检查的假阳性结果累计率分别为9%〔95%CI(8%,11%)〕和15%〔95%CI(13%,16%)〕。总计,低剂量CT检查假阳性者中有7%和胸部X线检查假阳性者中有4%做了侵入性手术。有限性限于2回合筛查。二次筛查后跟踪限于12个月。有可能忽视了假阴性率。结论仅经2个年度筛查后,尤其是低剂量CT,肺癌筛查假阳性结果就存在着客观的风险。这些方法导致的经济、心理社会和身体负担,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nca研究论文 摘要汇编 肺癌筛查假阳性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五十六)——母亲贫血与婴幼儿喘鸣及哮喘关联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893-2893,共1页
背景有关妊娠期母亲的营养和微量营养素状况,及其后代发生呼吸疾病问题越发得到了关注。目的 调查妊娠期母亲贫血与婴幼儿喘鸣及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人群,经妊娠期跟踪至孩子6岁再接触对女性的孩子做呼吸健康评估。将分娩住院期... 背景有关妊娠期母亲的营养和微量营养素状况,及其后代发生呼吸疾病问题越发得到了关注。目的 调查妊娠期母亲贫血与婴幼儿喘鸣及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人群,经妊娠期跟踪至孩子6岁再接触对女性的孩子做呼吸健康评估。将分娩住院期间母亲贫血诊断及血红素(Hgb)<11评估为暴露。研究结果包括婴幼儿喘鸣;从出生至6岁各型喘鸣(早发一过性喘鸣,迟发喘鸣,早发持续喘鸣);及儿童期哮喘的诊断。结果 有11.9%的母亲有贫血报告,第1年反复发生新生儿喘鸣[校正优势比(ORa)=2.17,95%CI(1.18,4.00)]、3岁前喘鸣[ORa=2.42,95%CI(1.38,4.23)]、及早发一过性喘鸣和早发各型喘鸣[分别为:ORa=2.81,95%CI(1.38,5.72)及ORa=2.07,95%CI(1.02,4.22)]。母亲患哮喘儿童中,母亲贫血与第1年反复发生喘鸣[ORa=4.22,95%CI(1.65,10.80)]及3岁前喘鸣[ORa=2.73,95%CI(1.17,6.35)]关联。母亲患哮喘增加了后代哮喘诊断[ORa=2.53,95%CI(1.04,6.17)]及发生哮喘[ORa=3.46,95%CI(1.45,8.26)]的几率。结论 妊娠期母亲贫血与婴儿呼吸健康结果关联。若本观察具有可重复性,母亲贫血应成为干预及进一步研究的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诊断 哮喘儿童 婴幼儿 wonca 喘鸣 母亲 论文摘要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关于长效可逆性避孕措施的满意度、早取及不良反应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淑新 Dickerson LM +1 位作者 Diaz VA Jordon J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6-1426,共1页
背景和目的虽然宫内避孕装置(IUD)和皮下埋植剂(SDI)是美国妇产医学会向大多数女性推荐的避孕措施,但这些长效可逆性避孕(LARC)措施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相关的问题包括费用、不良反应以及对早取的认知。此研究评估了家庭医学诊所有关L... 背景和目的虽然宫内避孕装置(IUD)和皮下埋植剂(SDI)是美国妇产医学会向大多数女性推荐的避孕措施,但这些长效可逆性避孕(LARC)措施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相关的问题包括费用、不良反应以及对早取的认知。此研究评估了家庭医学诊所有关LARC的满意度、采用率和早取的原因。方法利用计费数据,将>18岁,采用IUD或SDI避孕法的女性纳入研究,以电话方式调查了对LARC的满意度及其不良反应。从电子病历中提取人口统计学信息。结果 132名反馈者(反馈率61.4%)中,采用IUD的占58.3%、采用SDI的占41.7%。早取率为24.2%,72.7%对选择的避孕方法满意。年纪较轻或未经产女性倾向选择SDI,而年纪较大或经产女性倾向选择IUD。年纪较轻或未经产女性较少发生LARC早取。疼痛(常见于IUD)、出血率增加(常见于SDI)与早取率上升相关。结论大多数女性对选择LARC的避孕方法是满意的,仅1/4的调查对象发生LARC早取。LARC的续用率明显优于其他避孕方法。年纪较轻和未经产女性是采用LARC较理想的人群,与年龄较大和经产女性相比,她们更倾向于长期使用LARC。在IUD使用者中加强关于疼痛的咨询服务以及在SDI使用者中加强关于经血变化的咨询服务,可能会分别改善IUD和SDI的早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避孕 不良反应 满意度 wonca 论文摘要 调查 汇编 L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对家庭医学住院医质量提高课程的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淑新 Tudiver F +1 位作者 Click IA Ward P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50-3550,共1页
背景2008年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家庭医学系在3个住院医师实习项目中开展了质量改进(QI)培训。此项目的目的是对正式课程和体验式学习过程进行开发、实施和评估,从而使家庭医学住院医师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质的提升。方法家庭医学教职员工接受Q... 背景2008年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家庭医学系在3个住院医师实习项目中开展了质量改进(QI)培训。此项目的目的是对正式课程和体验式学习过程进行开发、实施和评估,从而使家庭医学住院医师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质的提升。方法家庭医学教职员工接受QI理论和设计方面的培训。二年级住院医师接受为期1天的以QI原理为基础的培训。团队中的住院医师参加QI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培训前及结束时立即进行QI娴熟程度自评。采用知识应用质量改进量表(QIKAT)对QI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基线及接受培训后的评估。结果两组住院医师(n=37)接受培训,至少实施项目1年。分析结果表明,住院医接受1天培训后,他们的QI自评娴熟度提高了,而且与两组住院医师培训效果相符。QIKAT评估结果表明,参加QI项目培训后,住院医师组1对QI知识的运用未见改善,而住院医师组2有改善。结论在3个家庭医学住院医师项目中成功地开发实施了正式QI课程。在接受培训和QI项目的经验传承后,住院医师的QI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提升。参加项目的教职员工和住院医对项目的认同感及对项目的时间要求,使QI培训的展开具有挑战性。今后的研究应对住院医师持续学习和将QI实习经验付诸于实践的能力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培训 家庭医学系 质量改进 论文摘要 wonca 课程 汇编 学习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八十二)——儿童腹腔镜与开放式阑尾切除术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246-2246,共1页
假设所有年龄段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放式阑尾切除术(OA)结果相似。设计出院摘要数据回顾性定群研究。设施南加利福尼亚12家地区医院。病人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的7 650例病人(LA=3 551,OA=4099)。干预 LA或OA。主要结果测... 假设所有年龄段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放式阑尾切除术(OA)结果相似。设计出院摘要数据回顾性定群研究。设施南加利福尼亚12家地区医院。病人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的7 650例病人(LA=3 551,OA=4099)。干预 LA或OA。主要结果测量 30-日发病率(伤口感染、脓肿引流和再次住院)和住院期。结果腹腔镜的使用从1998年的22%上升至2007年的70%。总体,LA病人的年龄要长〔平均(SD)年龄12.8(3.2)vs.10.4(3.7)岁〕,P<0.001;穿孔率要低(24%vs.34%;P<0.001)。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式证实,LA与OA比较,优势比要小:伤口感染〔OR=0.6;95%CI(0.5,0.8)〕;脓性引流〔OR=0.6;95%CI(0.4,0.7)〕。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式也显示,与OA比较,LA住院期要短。结论目前儿童阑尾炎优选术式,与OA比较,LA与伤口感染、脓肿引流风险和住院期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论文摘要 开放式 wonca 儿童 急性阑尾炎 十二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一百二十一)——临床诊所团队发展的测量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2-1102,共1页
背景和目的对团队发展的心理特性测量( TDM)做出描述,以评估和维护卫生保健诊所的团队功能。方法采用Rasch 等级量表测量模式,使用31项条目构成的问卷对团队发展进行测量。研究者对收集的、代表着120个不同团队的1194个个体数据进行... 背景和目的对团队发展的心理特性测量( TDM)做出描述,以评估和维护卫生保健诊所的团队功能。方法采用Rasch 等级量表测量模式,使用31项条目构成的问卷对团队发展进行测量。研究者对收集的、代表着120个不同团队的1194个个体数据进行了Mplus 探索因子分析。由3~39名成员构成大小不等的团队,均源自乡村和都市住院及门诊卫生保健诊所。既关注团队发展也关注团队区域特性。结果 TDM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特性,几乎无测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模式 wonca 论文摘要 临床 汇编 卫生保健 心理特性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146万成年白人体质指数与死亡率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9-189,共1页
背景高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死亡率增加相关,但尚未明确BMI和全因死亡率间的确切关系。方法我们将含146万,年龄19~84岁(中位数58岁)成年白人的19项前瞻性研究数据汇总,对年龄、读书、体力活动、饮酒、教育和婚... 背景高体质指数(BMI)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死亡率增加相关,但尚未明确BMI和全因死亡率间的确切关系。方法我们将含146万,年龄19~84岁(中位数58岁)成年白人的19项前瞻性研究数据汇总,对年龄、读书、体力活动、饮酒、教育和婚姻状况进行校正,采用Cox回归分析法评价BMi与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危害比及95%可信区。结果基线BMI中位数26.2。中位数10年(3~28年)跟踪期中,识别死亡病例160087例。在不吸烟健康参试者中,BMI与全因死亡率呈J形关系。以BMI22.5—24.9做参考范围,女性危害比:BMl15.0~18.4为1.47,95%CI(1.33,1.62);BMI18.5—19.9为1.14,95%CI(1.07,1.22);BMI20.0~22.4为1.00,95%CI(0.96,1.04);BMI25.0~29.9为1.13,95%CI(1.09~1.17);BMI30.0~34.9为1.44,95%C1(1.38,1.50);BMI35.0—39.9为1.88,95%CI(1.77,2.00);BMI40.0~49.9为2.51,95%C1(2.30,2.73)。总的来说,男性危害比相似。BMI〈20.0的危害比值随着长期跟踪而衰减。结论成年白人中,超重和肥胖症(或体质量过轻)与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关。通常,BMI20.0—24.9全因死亡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指数 癌症死亡率 wonca 成年 论文摘要 全因死亡率 汇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减少食盐摄入量对将来心血管病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62-2062,共1页
关键词 食盐摄入量 心血管病 wonca 论文摘要 汇编 成本效应 心血管风险 公众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比较:单中心、平行组、评估者设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54-1754,共1页
背景比较严重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设计单中心、双臂、平行组、评估者设盲、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分配1∶1。设施英国一所大型教学医院。参试者18岁以上患严重髋关节炎且适合做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背景比较严重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设计单中心、双臂、平行组、评估者设盲、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分配1∶1。设施英国一所大型教学医院。参试者18岁以上患严重髋关节炎且适合做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26例患者。排除不能坚持试验或不能完成调查问卷的患者。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股骨头和颈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仅行股骨头关节表面置换术,不含股骨颈)。两种手术均做髋臼关节面置换。主要结局指标术后12个月,用牛津髋关节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部功能。次要结局包括生活质量、残疾率、身体活动度、并发症及成本效用。结果将患者随机分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组66例。意向治疗分析显示,12个月时未见两组之间髋关节功能差异的证据(t检验;牛津髋关节评分P=0.242,Harris髋关节评分P=0.070);95%的跟踪数据可做分析。牛津髋关节评分平均得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组40.4〔95%CI(37.9,42.9)〕;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8.2〔95%CI(35.3,41.0)〕,估计治疗效果大小2.23〔95%CI(-1.52,5.98)〕。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得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组88.4〔95%CI(84.4,92.4)〕,全髋关节置换术组82.3〔95%CI(77.2,87.5)〕,估计治疗效果大小6.04〔95%CI(-0.51,12.58)〕。虽然未获得差异证据,但不能在短期内排除具有临床意义的髋部功能差异。两种治疗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291),但全髋关节置换组伤口并发症较多(P=0.056),而关节表面置换组血栓事件较多(P=0.049)。结论患有严重髋关节炎患者分别经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1年后相比较,未见髋关节功能差异证据。但目前尚不能确定这些干预的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随机对照试验 关节炎患者 评估者 wonca 论文摘要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九十九)——2011年密苏里州乔普林市龙卷风后引起皮肤坏死性毛霉菌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22-1122,共1页
背景 因环境获得性霉菌引发的毛霉菌病属于真菌感染。研究者针对2011年5月22日,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龙卷风后发生的皮肤毛霉菌感染病例人群进行了调查。方法研究者将在此次龙卷风受伤及软组织感染且获得毛霉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背景 因环境获得性霉菌引发的毛霉菌病属于真菌感染。研究者针对2011年5月22日,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龙卷风后发生的皮肤毛霉菌感染病例人群进行了调查。方法研究者将在此次龙卷风受伤及软组织感染且获得毛霉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DNA序列分析证据的患者纳入研究。研究者通过核查病历、采用与患者及医院主管面谈方法完成病例控制研究。为了识别菌株类别和评价菌株水平的差异,对临床标本分别进行了DNA序列分析和全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识别出患者13例,其中5例(38%)死亡。患者所致伤口个数中位数为5(1~7);至少有1处骨折者11例(85%),钝挫伤者9例(69%),穿透伤者5例(38%)。在龙卷风发生时,所有患者都持续位于受损最严重区域。多元分析表明,感染与穿透伤〔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校正优势比为8.8,95%CI(1.1,69.2)〕、伤口数目增加〔每增1个伤口,校正优势比为2.0,95%CI(1.2,3.2)〕相关。13例患者的28S核糖体DNA D1-D2区段序列测定为不规则四边形鳞质霉属。全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鳞质霉属分离株为4种独立菌株。结论研究表明,在乔普林龙卷风幸存者中发生的皮肤毛霉菌病例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自然灾害后真菌可作为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一个原因,对此需有所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皮肤坏死性 论文摘要 龙卷风 wonca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DNA序列分析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SPARX—计算机化自我帮助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8-1058,共1页
目的评估新型计算机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方法 SPARX(智能、积极、主动、现实及其他想法)与常规治疗相比,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较好。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性试验。场所新西兰24家初级保健机构(青少年诊所、全科诊所和学校咨询服务机... 目的评估新型计算机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方法 SPARX(智能、积极、主动、现实及其他想法)与常规治疗相比,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较好。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性试验。场所新西兰24家初级保健机构(青少年诊所、全科诊所和学校咨询服务机构)。参试者187例年龄12~19岁无严重自残倾向、初级保健医生建议其接受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SPARX组94例,常规治疗组93例。干预SPARX组:7个计算机认知行为疗法模块在4~7周内完成;常规治疗组:与经培训的咨询师及临床心理医生进行面对面咨询。结局主要结局为儿童抑郁评价量表(修订版)的得分变化。次要结局包括呈现于儿童抑郁评价量表(修订版)的应答及疾病减轻情况,Reynolds青少年抑郁量表(第2版)、心境和情感问卷、Kazdin儿童绝望量表、Spence儿童焦虑量表、儿童幸福和生活质量满足度问卷及治疗总满意度评价量表的得分变化。结果 SPARX组为94例受试者,平均年龄15.6岁,62.8%为女性;常规治疗组为93例受试者,平均年龄15.6岁,68.8%为女性。干预结束后对170例受试者(91%;SPARX组85例,常规治疗组85例)进行评估;3个月随访时对168例受试者(90%;SPARX组83例,常规治疗组85例)进行评估。基于完成计划治疗的病例分析显示SPARX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常规治疗。干预后SPARX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儿童抑郁评价量表(修订版)原始得分分别平均下降10.32和7.59〔组间差异2.73,95%CI(-0.31,5.77),P=0.07,P=0.030〕,但应答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n=47,66.2%vs.n=42,58.3%)〔组间差异7.9%,95%CI(-7.9%,24%),P=0.332〕。所有次要结局指标均表明SPARX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常规治疗。意向治疗分析证实了这些发现。疗效在随访过程中无改变。与干预相关的"可能"或"很可能"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SPARX组11例,常规治疗组11例)。结论对于因抑郁症状去初级保健机构就诊的青少年而言,SPARX可以作为常规治疗以外的治疗方法,满足常规治疗无法达到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治疗效果 计算机化 干预方法 论文摘要 wonca 多中心随机对照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癌症诊断对自杀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3-983,共1页
背景收到癌症诊断对患者来讲是一种创伤性经历,其直接导致的不良健康后果可超过疾病或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我们利用泊松及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一项含有6 073 240例瑞典人的历史性队列研究,以探究癌症诊断与1991—2006年期间自杀或心血... 背景收到癌症诊断对患者来讲是一种创伤性经历,其直接导致的不良健康后果可超过疾病或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我们利用泊松及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一项含有6 073 240例瑞典人的历史性队列研究,以探究癌症诊断与1991—2006年期间自杀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直接风险的关系。为了校正无法测定的混杂因素,对队列中因自杀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癌症患者进行巢式、自我匹配的病例交叉分析。结果与未患癌症的受试者相比,收到癌症诊断的患者在第1周内的自杀相对风险为12.6,95%CI(8.6,17.8)(29例患者,发生率为2.5例/1 000人年);第1年内为3.1,95%CI(2.7,3.5)(260例患者,发生率为0.6例/1 000人年)。诊断后第1周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相对风险为5.6,95%CI(5.2,5.9)(1 318例患者,发生率为116.80例/1 000人年);前4周内为3.3,95%CI(3.1,3.4)(2 641例患者,发生率为65.81例/1 000人年)。诊断后第1年内,升高的风险迅速降低。对于预后不良的癌症,风险的增加尤其明显。病例交叉分析很大程度上证实了先前主要分析得出的结果。结论本次大规模队列研究中,新近收到癌症诊断的患者与未患癌症的受试者相比,自杀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疾病死亡 论文摘要 心血管 wonca 自杀 诊断 历史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70-2170,共1页
背景之前,我们报告心脏跳动中(非体外循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肺转流(体外循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30 d在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需透析新发肾衰竭在内的主要复合终点上无显著差异。现在,我们将报告术后1年生... 背景之前,我们报告心脏跳动中(非体外循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肺转流(体外循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30 d在包括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需透析新发肾衰竭在内的主要复合终点上无显著差异。现在,我们将报告术后1年生活质量、认知功能及临床结局方面的发现。方法将4 752例冠状动脉病并准备做CABG的患者随机分入非体外循环组和体外循环手术组。入选患者源于19个国家的79个医疗中心。我们对患者在出院时、术后30 d和术后1年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及术后1年的临床结局进行评估。结果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CABG组在术后1年的主要复合终点无差异〔分别为12.1%和13.3%;非体外循环CABG危害比0.91;95%CI(0.77,1.07);P=0.24〕。术后31 d至1年两组主要结局比率也相似〔危害比0.79;95%CI(0.55,1.13);P=0.19〕。1年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重建率1.4%,体外循环动脉重建率0.8%〔危害比1.66;95%CI(0.95,2.89);P=0.07〕。1年时,两组在生活质量或神经认知功能方面无差异。结论 1年后,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CABG在主要复合终点、冠状动脉重建率、生活质量及神经认知功能方面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wonca 论文摘要 汇编 心肺转流 心脏跳动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癌症风险:英国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用抗高血压药物者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72-1372,共1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设计将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者的患癌风险做队列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高血压、心力衰...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设计将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者的患癌风险做队列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高血压、心力衰竭、使用他汀类药物、社会经济状况、饮酒、吸烟和历年,用时间更新变异做影响探究。将主要分析中的最强风险决定因素加入卜瓦松模型来预测绝对风险变化。设施英国初级保健诊所为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提供数据。参试者治疗至少1年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新近使用者377 649例。主要结果测量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及使用累积持续时间来校正所有癌症或主要部位某些癌症(乳腺、肺、结肠、前列腺癌)危险比。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开始治疗后4.6年;观察癌症20 203例。尚无证据表明那些曾暴露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者患癌风险增加〔校正危险比=1.03,95%CI(0.99,1.06),P=0.10〕。但乳腺癌及前列腺癌风险增加〔校正危险比=1.11,95%CI(1.01,1.21),P=0.02;校正危险比=1.10,95%CI(1.00,1.20),P=0.04〕,在基线高风险者中每1 000人年增加病例分别为0.5和1.1。较长治疗持续时间似乎与高风险不相关(P>0.15)。患肺癌风险减少〔校正危险比=0.84,95%CI(0.75,0.94)〕,但对结肠癌无影响〔校正危险比=1.02,95%CI(0.91,1.16)〕。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与总癌症风险增加不相关。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增加的绝对风险较小,与治疗持续时间关联不足意味着不能排除无因果关系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抗高血压药物 队列研究 wonca 医学研究 风险 癌症 论文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用糖化血红蛋白预测2型糖尿病:以社区为基础的历史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96-2796,共1页
背景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将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6.5%作为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加入了2010版指南。目的评价HbA1c检测对预测高危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社区为基础的历史性队列研究,将2002-2005年做过HbA1c ,未... 背景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将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6.5%作为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加入了2010版指南。目的评价HbA1c检测对预测高危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以社区为基础的历史性队列研究,将2002-2005年做过HbA1c ,未确诊为糖尿病的10201例患者纳入研究。在为期5~8年的随访期间,寻找糖尿病危险因素及糖尿病发病(根据ADA 2003年标准)数据。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58.25±15.58)岁;平均HbA1c水平为(5.59±0.55)%;有76.8%的患者BMI .25 kg/m2,平均(30.74±8.30)kg/m2。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显示,患2糖尿病的风险:与基线水平HbA1c 〈4.5%相比,5.5%≤HbA1c 〈6.0%为2.49〔95%CI(1.29,3.71)〕;6.0%≤HbA1c 〈6.5%为4.82〔95%CI(2.83,8.20)〕;6.5%≤HbA1c〈7.0%为7.57〔95%CI(4.43,12.93)〕。患糖尿病风险:男性为1.14〔95%CI(1.05,1.25)〕,患有心血管疾病为1.16〔95%CI(1.04,1.28)〕;超重(BMI .25 kg/m2)为2.06〔95%CI(1.80,2.35)〕。年龄和较低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患糖尿病风险无关。结论经过5~8年的随访发现,HbA1c≥5.5%增加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支持将HbA1c检测作为人群患糖尿病风险的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队列研究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社区为基础 wonca 论文摘要 预测 HbA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十八)——病人用抗高血压药发生房颤的风险: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7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186-2186,共1页
背景不同种类的抗高血药可改变房颤的风险。有些研究提出,病人可从某些干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的心房重构作用中受益。目的 对使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的病人发生房颤的相关风险做评估和对照。设计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施英国联合王国... 背景不同种类的抗高血药可改变房颤的风险。有些研究提出,病人可从某些干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的心房重构作用中受益。目的 对使用不同抗高血压药的病人发生房颤的相关风险做评估和对照。设计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施英国联合王国-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初级保健数据库,含有近500万病人记录。病人682993例病人接受高血压治疗,4661例房颤和18642例病人作为对照参试者。测量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和β-受体阻滞剂使用者与参照组钙通道阻滞剂使用者发生房颤风险做了对照。排除了有房颤临床风险因素的病人。结果与长期单用钙通道阻滞剂相比,长期单用ACEI[OR=0.75,95%CI为(0.65,0.87)]、ARBs[OR=0.71,95%CI为(0.57,0.89)]或β-受体阻滞剂[OR=0.78,95%CI为(0.67,0.92)]发生房颤的风险要低。限度 4治疗过程未能观察血压变化,一项观察研究不能完全排除效果偏倚风险。结论与钙通道阻滞剂相比,高血压病人长期用ACEI、ARBs或β-受体阻滞剂使房颤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nca研究论文 摘要汇编 高血压 房颤 巢式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乡村小型急诊科的作为:观察性研究的系统评价
18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5-1055,共1页
【摘要】目的在许多国家,乡村小型急诊科是急诊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观察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以了解这些乡村小型急诊科医治了哪些类型的患者、采取了哪些治疗措施、它们的运行情况如何。
关键词 论文摘要 急诊科 wonca 乡村 系统 汇编 急诊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五十)——严重抑郁症抗抑郁联合用药法:双盲随机研究
19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35-2135,共1页
目的不同类抗抑郁药通常仅使1/3患严重抑郁症的病人症状缓解。之前研究,仅用米尔塔扎平或帕罗西丁,或结合用药法,发现结合用药6周内症状得以缓解病人率是仅用其中某药的两倍。本双盲研究,作者寻求抗抑郁药不同结合疗法的优势证据。方法... 目的不同类抗抑郁药通常仅使1/3患严重抑郁症的病人症状缓解。之前研究,仅用米尔塔扎平或帕罗西丁,或结合用药法,发现结合用药6周内症状得以缓解病人率是仅用其中某药的两倍。本双盲研究,作者寻求抗抑郁药不同结合疗法的优势证据。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的病人(n=105)随机纳入接受启动治疗:即氟西汀单疗法(20mg/d)或米尔塔扎平(30 mg/d)与氟西汀(20 mg/d)、或文拉法辛(225 mg/d用14 d逐渐增量)、或丁氨苯丙酮(150 mg/d)联合用药6周。主要结果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试分数。结果中途退出率为15%,4组无显著差异。与氟西汀单疗法比较,3个结合治疗组汉密尓顿抑郁量表测试改善明显要大,氟西汀组为25%;米尔塔扎平+氟西汀组为52%;米尔塔扎平+文拉法辛组为58%;米尔塔扎平+丁氨苯丙酮组为46%。反应良好的病人,双盲停用某制剂再发症状为40%。结论结合疗法与氟西汀单疗法耐受性相同,临床效果要好。研究结果加大了证据范围,且表明与单药疗法比较,抗抑郁结合疗法可加倍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双盲研究 用药法 抑郁症 论文摘要 wonca 随机研究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八十五)——倒夜班与2型糖尿病风险:女性2项前瞻性定群研究
20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875-2875,共1页
背景倒夜班打扰了生理节律,且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和血糖失调关联。然而,其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还不清楚。为此,我们针对美国女性2项定群研究就此相关性做出评价。方法与发现我们将护士健康研究I(NHS I,1988—2008)中,年龄在42~67岁69 269... 背景倒夜班打扰了生理节律,且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和血糖失调关联。然而,其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还不清楚。为此,我们针对美国女性2项定群研究就此相关性做出评价。方法与发现我们将护士健康研究I(NHS I,1988—2008)中,年龄在42~67岁69 269例,及护士健康研究Ⅱ(NHSⅡ,1989—2007)中,年龄在25~42岁107 915例,无糖尿病、心血管和癌症作为研究基线条件。询问参试者倒夜班已持续多久(定义:至少值3个夜班/月)。NHSⅡ每2至4年此信息做更新。自我报告2型糖尿病,用补充问卷做确定。18至20年跟踪中,我们确认2型糖尿病发病:6 165例(NHS I)和3 961例(NHSⅡ)。2项定群研究,用Cox比例模型校正糖尿病风险因子,轮班持续时间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单一相关因子。与那些报告不轮班女性比较,参试者混合危害比(95%CI):轮班1~2、3~9、10~19和≥20年分别为1.05(1.00,1.11)、1.20(1.14,1.26)、1.40(1.30,1.51)和1.58(1.43,1.74),趋势P值<0.001,更新体质指数做进一步衰减校正相关性,混合危害比1.03(0.98,1.08)、1.06(1.01,1.11)、1.10(1.02,1.18)和1.24(1.13,1.37),趋势P值<0.001。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长期倒夜班与女性患2型糖尿病风险轻度增加相关,其表明部分原因是因体质量增加所致。有必要对倒夜班人员做适当筛查及实施干预对策以预防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定群研究 2型糖尿病 论文摘要 wonca 女性 夜班 风险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