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Fi信号指纹在船舶室内定位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婷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39-141,共3页
船舶人员室内位置的锁定,受到定位算法的影响,导致平均定位误差较高。因此,提出Wi-Fi信号指纹在船舶室内定位中的应用。引入K-mean分类算法,依托于信号强度建立Wi-Fi信号指纹库。针对船舶室内定位空间,建立室内栅格地图。基于实时采集Wi... 船舶人员室内位置的锁定,受到定位算法的影响,导致平均定位误差较高。因此,提出Wi-Fi信号指纹在船舶室内定位中的应用。引入K-mean分类算法,依托于信号强度建立Wi-Fi信号指纹库。针对船舶室内定位空间,建立室内栅格地图。基于实时采集Wi-Fi信号的RSS向量,设计Wi-Fi指纹定位算法。最后,通过计算信息增益值优化AP选取方案,实现定位精度提升。实验结果显示:Wi-Fi信号指纹技术在室内定位中应用后,使得平均定位误差降低了5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信号 指纹库 船舶 室内定位 栅格地图 AP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信号的免训练呼吸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怡然 常俊 +1 位作者 吴柳繁 张永鸿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04-308,共5页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Wi-Fi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和私人领域。基于无线技术的非入侵式呼吸检测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现有的解决方案难以解释不同场景下存在的巨大性能差异,文中在自由空间中引入菲涅耳区刃...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Wi-Fi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和私人领域。基于无线技术的非入侵式呼吸检测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现有的解决方案难以解释不同场景下存在的巨大性能差异,文中在自由空间中引入菲涅耳区刃形绕射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免训练呼吸检测方案。首先,通过菲涅耳区刃形绕射模型,在室内环境中验证了Wi-Fi信号的衍射传播特性;其次,研究了人体呼吸对接收端Wi-Fi信号的影响,并量化了衍射增益与人体呼吸时微小胸腔位移之间的关系,不仅解释了可以使用Wi-Fi设备检测到人体呼吸的原理,还论证了在哪些位置更容易检测到呼吸;最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从接收信号强度(RSS)中估计呼吸速率。利用所提算法,可以清楚地知道呼吸检测的好位置和坏位置的分布,并且对于好的位置来说,平均呼吸估计的准确率可达93.8%。实验结果证明了仅使用一对收发器便可使厘米尺度的呼吸感知成为可能,并有望通过普及的Wi-Fi基础设施提供一种无处不在的呼吸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检测 wi-fi信号 免训练 菲涅耳区 刃形绕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Wi-Fi信号调控
3
作者 双雅 李力 +2 位作者 王卓 魏梦麟 李廉林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325,共13页
可编程超表面是由可调谐的单元在二维平面上组成的平面阵列,具有任意、动态操控电磁波波前的能力,是微波领域前沿研究方向之一。尽管目前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电磁调控研究已取得丰硕进展,但是现有技术都需要采用专用发射源主动馈电超表面... 可编程超表面是由可调谐的单元在二维平面上组成的平面阵列,具有任意、动态操控电磁波波前的能力,是微波领域前沿研究方向之一。尽管目前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电磁调控研究已取得丰硕进展,但是现有技术都需要采用专用发射源主动馈电超表面,这不仅增加了实际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技术在现实环境中的应用。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可编程超表面灵活调控周围Wi-Fi信号的方法,并通过理论和实验证明了其对Wi-Fi信号的优越调控性能。首先,该文首次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超表面散射模型的高效优化算法CWGS,该算法可以重新设计可编程超表面散射场的复振幅分布,从而实现指定位置处的Wi-Fi信号显著增强。其次,该文制作了一款工作频率为2.4 GHz的大规模可编程超表面,并基于该超表面实验验证了优化算法应用于Wi-Fi信号增强调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证明,可编程超表面可以在多个位置处实现Wi-Fi信号的动态增强。实验结果表明,经可编程超表面调控后的Wi-Fi信号强度提高了23.5 dB。该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可编程超表面在实际应用中的可用性和实用性,有望为无线通信、未来智能家居等领域开辟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wi-fi信号 可编码超表面 空间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与Wi-Fi位置指纹的室内外无缝定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可 廖兴宇 +1 位作者 余敏 汪伦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3,共6页
为应对GPS在室内环境中的定位盲区,实现室内外环境下的无缝精准定位,提出基于GPS卫星定位技术和Wi-Fi位置指纹定位技术的室内外无缝定位算法GPS-LF。GPS-LF算法在室外环境中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定位,进入室内后切换到Wi-Fi位置指纹... 为应对GPS在室内环境中的定位盲区,实现室内外环境下的无缝精准定位,提出基于GPS卫星定位技术和Wi-Fi位置指纹定位技术的室内外无缝定位算法GPS-LF。GPS-LF算法在室外环境中利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定位,进入室内后切换到Wi-Fi位置指纹定位,将待定位节点接收的多组Wi-Fi信号强度值与事先已下载到该节点的位置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估算出未知节点的位置从而实现定位。实验结果表明,GPS-LF算法能够较好地满足室内外无缝定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外无缝切换 GPS卫星定位 wi-fi信号 位置指纹 匹配定位算法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图像深度学习的Wi-Fi人体行为识别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启臻 邢建春 +1 位作者 杨启亮 韩德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3-54,共12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Wi-Fi人体行为识别技术存在抗噪声能力弱、信号尺寸不兼容和特征提取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图像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首先把时变Wi-Fi信号重构为若干个连续图像帧,确保输入尺寸一致;进而设计低秩分解算法,...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Wi-Fi人体行为识别技术存在抗噪声能力弱、信号尺寸不兼容和特征提取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图像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首先把时变Wi-Fi信号重构为若干个连续图像帧,确保输入尺寸一致;进而设计低秩分解算法,对噪声湮没的关键运动信息进行分离;同时提出一种时间域和空间域信息融合的深度模型,自动捕捉变长图像序列的时空域特征,并在WiAR数据集和自主采集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平均识别精度分别为0.94和0.96,具备普适场景下的高精度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wi-fi信号 深度学习 图像识别 低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动态环境室内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佳昊 付一夫 +1 位作者 冯海男 任昱衡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7-283,共7页
随着智能家居应用的不断深化,基于Wi-Fi信号的室内定位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室内定位算法采集得到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通常并非来自于同一理想环境,各种环境条件变化以及信号漂移导致采集得到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 随着智能家居应用的不断深化,基于Wi-Fi信号的室内定位技术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室内定位算法采集得到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通常并非来自于同一理想环境,各种环境条件变化以及信号漂移导致采集得到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间的概率分布不同。传统定位模型在面对不同分布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时无法保证具有良好的定位精度,常出现算法定位精度大幅降低,甚至算法不可用等问题。面对这一难点,迁移学习中的域适应方法作为一种可以有效解决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概率分布不一致的学习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定位领域。文中结合域适应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迁移的室内定位算法(Transfer Learning Location AlgorithmBased on Global and Local Metrics Adaptation,TL-GLMA)。TL-GLMA在定位阶段通过特征迁移方式将两域原始数据映射至高维空间,从而在最小化两域数据的分布差异的同时保留两域数据内部的局部几何属性,并利用映射后的独立同分布数据训练分类器,从而实现目标定位。实验结果表明,TL-GLMA能够有效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干扰,提升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wi-fi信号 环境适应 迁移学习 域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特征子集的自适应非视距身份识别系统
7
作者 魏忠诚 张新秋 +3 位作者 张世泽 冯浩 连彬 王巍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86,共10页
身份识别一直是安防领域的研究重点,其在非视距场景下的研究存在较大意义。针对识别的舒适度和隐私性问题,提出基于最佳特征子集的自适应非视距身份识别系统。通过有效结合多种预处理手段获取Wi-Fi信号的低维有用数据;提出鲁棒性人员检... 身份识别一直是安防领域的研究重点,其在非视距场景下的研究存在较大意义。针对识别的舒适度和隐私性问题,提出基于最佳特征子集的自适应非视距身份识别系统。通过有效结合多种预处理手段获取Wi-Fi信号的低维有用数据;提出鲁棒性人员检测方法截取有效片段;设计有监督特征提取方法,使用“前向搜索”获取最佳特征子集;改进传统Adaboost算法实现群体变化下的自适应识别。实验评估表明,当系统中志愿者为2~12人时,与相关系统和传统分类算法相比,均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识别 非视距 wi-fi信号 最佳特征子集 ADABOO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边限定的室内定位方法设计与系统实现 被引量:7
8
作者 夏宇声 刘凯 +2 位作者 张浩 金飞宇 郑林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0-256,共7页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的发展与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室内定位算法与系统受到了广泛研究与关注。为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增强系统鲁棒性,提出了基于多边限定的fingerprint定位方法。基于Wi-Fi RSSI(Received Signa...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的发展与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室内定位算法与系统受到了广泛研究与关注。为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增强系统鲁棒性,提出了基于多边限定的fingerprint定位方法。基于Wi-Fi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信号处理建立离线fingerprint数据库;通过对拟合距离-RSSI函数分析,提出了多边限定的方法确定一个最佳参考点(Reference Point,RP)集合,缩小在线定位阶段的搜索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利用fingerprint定位方法进行定位。此外,实现了基于提出方法的室内定位系统原型用于算法性能评估。通过大量真实场景实验分析、验证了相较于传统fingerprint方法,基于多边限定的fingerprint定位方法能有效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增强系统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wi-fi信号处理 fingerprint定位算法 系统实现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