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淀铁挤条F-T合成催化剂WGS反应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荣乐 李国辉 周敬来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9年第4期91-94,共4页
采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 在工业条件下 (500 h- 1, 1 MPa~2.6 MPa), 对挤条Fe-Cu-K工业催化剂进行了水煤气变换反应性和FT反应产物分布链增长几率的考察. 在稳态下, 保持一定的轴向温度分布, 求得宏... 采用固定床积分反应器, 在工业条件下 (500 h- 1, 1 MPa~2.6 MPa), 对挤条Fe-Cu-K工业催化剂进行了水煤气变换反应性和FT反应产物分布链增长几率的考察. 在稳态下, 保持一定的轴向温度分布, 求得宏观动力学方程, 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F-T合成 wgs反应 温度分布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粒子Fe-Mn工业催化剂F-T合成集总机理动力学(Ⅰ)反应机理与动力学模型描述式 被引量:5
2
作者 吉媛媛 相宏伟 +2 位作者 李永旺 徐元源 钟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为获得超细粒子Fe-Mn工业催化剂在F-T合成中CO转化的动力学模型描述式,为其工业放大过程中反应器设计提供依据,将F-T合成这样一个包括数百个反应的体系集总为F-T烃生成反应和水煤气转换(WGS)反应.这样,反应物CO的转化速率可近似地用烃... 为获得超细粒子Fe-Mn工业催化剂在F-T合成中CO转化的动力学模型描述式,为其工业放大过程中反应器设计提供依据,将F-T合成这样一个包括数百个反应的体系集总为F-T烃生成反应和水煤气转换(WGS)反应.这样,反应物CO的转化速率可近似地用烃生成速率与CO2生成速率之和来表示.在碳化物机理基础上建立烃生成基元反应步骤,以决定烃“结构单元”CH2生成的步骤为速控步骤建立动力学模型.同时,在甲酸盐机理基础上建立CO2生成的基元反应步骤,以甲酸盐物种的生成步骤为速控步骤建立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FE-MN催化剂 集总机理动力学 烃生成 wgs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MOx/CeO_(2)水相重整催化剂上氧化物助剂对于水气变换反应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伟杰 田志鹏 +6 位作者 黄嘉豪 王珺瑶 罗向龙 王超 舒日洋 刘建平 陈颖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91-1804,共14页
甲醇水相重整是一种在相对温和条件下的有效产氢路径。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Pt/CeO_(2)和Pt-MO_(x)/CeO_(2)(M=Fe、Cr、Mg、Mn)系列催化剂,并对其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XPS、XRD、TEM、CO-TPD、NH_(3)-TPD、CO_(2)-TPD等表征手段对催... 甲醇水相重整是一种在相对温和条件下的有效产氢路径。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Pt/CeO_(2)和Pt-MO_(x)/CeO_(2)(M=Fe、Cr、Mg、Mn)系列催化剂,并对其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XPS、XRD、TEM、CO-TPD、NH_(3)-TPD、CO_(2)-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金属价态、氧空位数量、金属粒子分布、CO吸附性能和催化剂的酸/碱性等性质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关联结果表明,MO_(x)的加入削弱了Pt-CeO_(2)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价态较低的Ptδ+的生成,这有助于C–H键的裂解,促进甲醇的转化。Pt-MgO/CeO_(2)上的产氢量最高(164.78 mmol),CO和CH_(4)选择性相对较低,而Pt-CrO_(x)/CeO_(2)上的CH_(4)选择性最高(2.21%)。对于Pt/CeO_(2)和Pt-MO_(x)/CeO_(2)(M=Fe、Cr、Mg、Mn)催化剂的产物选择性而言,CO_(2)/CH_(4)比与催化剂碱度相关性较好,说明碱度促进了水分子的解离吸附和水气变换反应活性,降低了甲烷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gs反应 碱度 液相重整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中Fe_(3)O_(4)含量对CO_(2)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韩笑 青明 +5 位作者 王洪 于欣 索海云 沈先锋 杨勇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本研究以共沉淀法制备的α-Fe_(2)O_(3)催化剂为前驱体,通过调变碳化温度和碳化时间制备了不同物相组成的系列催化剂,采用XRD、Mössbauer谱、XPS和Raman光谱等技术考察了催化剂体相和表面物相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 本研究以共沉淀法制备的α-Fe_(2)O_(3)催化剂为前驱体,通过调变碳化温度和碳化时间制备了不同物相组成的系列催化剂,采用XRD、Mössbauer谱、XPS和Raman光谱等技术考察了催化剂体相和表面物相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不同CO转化率和H_(2)O分压)催化剂的物相组成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关系,重点探究了费托合成条件下CO_(2)生成的活性相。结果表明,升高碳化温度和延长碳化时间有利于Fe_(3)O_(4)向碳化铁转变。在典型的费托合成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受到碳化铁含量和积炭程度的共同影响。当H_(2)O分压较低时,动力学因素限制了水煤气变换(WGS)反应的进行,CO_(2)选择性仅受CO转化率的影响,Fe_(3)O_(4)含量变化对CO_(2)选择性无明显影响;而在较高的H_(2)O分压下,随着催化剂中Fe_(3)O_(4)含量增加,CO_(2)选择性也随之增加。本文初步阐明了Fe_(3)O_(4)是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中WGS反应的主要活性相,为认识Fe基费托合成催化剂CO_(2)生成的活性相提供了新的信息,为新型低CO_(2)选择性费托合成工业催化剂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铁基催化剂 Fe_(3)O_(4) CO_(2)选择性 wgs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