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WC/Co硬质合金界面特征分布
被引量:
1
1
作者
余顺仕
陈松
+6 位作者
李广慧
李辉
林燕
李泓枫
代思远
武体真
王卫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213,共10页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五参数分析、重叠极图迹线分析和近重位点阵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WC/Co硬质合金中的WC/WC晶界与WC/Co相界等界面特征分布。结果表明:经高温烧结后油淬的样品,生成了比例为4.5%的WC/WCΣ2晶界,具有{10-10}/{...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五参数分析、重叠极图迹线分析和近重位点阵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WC/Co硬质合金中的WC/WC晶界与WC/Co相界等界面特征分布。结果表明:经高温烧结后油淬的样品,生成了比例为4.5%的WC/WCΣ2晶界,具有{10-10}/{10-10}界面匹配特征的Σ2晶界的比例约为2.6%;该样品中的Co主要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10-10}_(WC)/{001}_(Co),{10-10}_(WC)/{110}_(Co)和{11-20}_(WC)/{110}_(Co)等界面匹配特征的界面是WC/Co相界的主要部分。经800℃回火后气氛保护随炉缓冷的样品,其WC/WCΣ2晶界比例及特征与油淬样品十分接近;该样品中的Co主要为六方结构,具有{10-10}_(WC)/{10-10}_(Co)和{11-20}_(WC)/{11-20}_(Co)等界面匹配特征的界面是WC/Co相界的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电子背散射衍射
界面特征分布
晶界界面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WC/Co硬质合金粉末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王洪涛
王旭
余永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8-21,共4页
研究了纳米晶粒WC/Co硬质合金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TEM等技术对烧结过程中晶粒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WC晶粒长大在加热过程已经发生;晶粒开始长大温度为1000℃,...
研究了纳米晶粒WC/Co硬质合金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TEM等技术对烧结过程中晶粒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WC晶粒长大在加热过程已经发生;晶粒开始长大温度为1000℃,在1100℃部分晶粒长大到100nm;在1200℃,有更显著的晶粒长大发生,有些尺寸达到400nm。烧结过程中WC晶粒形状变得规则化。烧结早期WC晶粒长大是在晶粒旋转合并机制与局部液相烧结机制共同作用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wc/co硬质合金
晶粒长大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离子束辅助激光的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峰
郭旭红
+4 位作者
韩玉杰
王呈栋
刘同舜
董帮柱
张克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目的解决纳秒激光所制备的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尺寸不可控且质量较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了离子束刻蚀与纳秒激光复合加工技术。首次采用离子束辅助激光加工在WC/Co硬质合金表面制备凹坑型微织构,研究了激光扫描速度、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和...
目的解决纳秒激光所制备的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尺寸不可控且质量较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了离子束刻蚀与纳秒激光复合加工技术。首次采用离子束辅助激光加工在WC/Co硬质合金表面制备凹坑型微织构,研究了激光扫描速度、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和刻蚀时间4种不同加工参数对微凹坑表面形貌及结构尺寸的影响,并初步预测和建立了复合加工过程中微凹坑轮廓演变模型。结果凹坑型微织构边缘熔融物堆积量随激光重复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扫描速度和脉冲宽度成反比,其中激光重复频率的影响最大。制备的微凹坑直径和深度可以通过改变激光重复频率和刻蚀时间来调节,使用纳秒激光以20、25、30、35 kHz重复频率加工的微凹坑经离子束刻蚀150 min后,边缘的不规则凸起高度分别由1.112、1.675、2.951、3.235μm降低至0.222、0.689、0.976、1.364μm,且刻蚀速率与激光重复频率成正比。离子束刻蚀150 min后,抛光硬质合金表面粗糙度由0.022μm增加至0.079μm,而激光织构化硬质合金表面粗糙度随刻蚀时间的增加均有所降低。结论建立了基于离子束辅助激光的表面微织构轮廓演变模型,实现了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的高质量可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激光加工
wc/co硬质合金
凹坑型微织构
加工参数
表面形貌
轮廓演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C/Co硬质合金界面特征分布
被引量:
1
1
作者
余顺仕
陈松
李广慧
李辉
林燕
李泓枫
代思远
武体真
王卫国
机构
福建理工大学晶界工程研究所
福建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济南市冶金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21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1065)。
文摘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五参数分析、重叠极图迹线分析和近重位点阵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WC/Co硬质合金中的WC/WC晶界与WC/Co相界等界面特征分布。结果表明:经高温烧结后油淬的样品,生成了比例为4.5%的WC/WCΣ2晶界,具有{10-10}/{10-10}界面匹配特征的Σ2晶界的比例约为2.6%;该样品中的Co主要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10-10}_(WC)/{001}_(Co),{10-10}_(WC)/{110}_(Co)和{11-20}_(WC)/{110}_(Co)等界面匹配特征的界面是WC/Co相界的主要部分。经800℃回火后气氛保护随炉缓冷的样品,其WC/WCΣ2晶界比例及特征与油淬样品十分接近;该样品中的Co主要为六方结构,具有{10-10}_(WC)/{10-10}_(Co)和{11-20}_(WC)/{11-20}_(Co)等界面匹配特征的界面是WC/Co相界的主要部分。
关键词
wc/co硬质合金
电子背散射衍射
界面特征分布
晶界界面匹配
Keywords
wc/co
cemented carbide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interface character distribution
grain boundary inter-connection
分类号
O766.1 [理学—晶体学]
O763 [理学—晶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WC/Co硬质合金粉末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王洪涛
王旭
余永宁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摘
研究了纳米晶粒WC/Co硬质合金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问题,利用X射线衍射、TEM等技术对烧结过程中晶粒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机制。实验结果表明:WC晶粒长大在加热过程已经发生;晶粒开始长大温度为1000℃,在1100℃部分晶粒长大到100nm;在1200℃,有更显著的晶粒长大发生,有些尺寸达到400nm。烧结过程中WC晶粒形状变得规则化。烧结早期WC晶粒长大是在晶粒旋转合并机制与局部液相烧结机制共同作用下完成。
关键词
纳米
wc/co硬质合金
晶粒长大
烧结
Keywords
nanocrystalline
wc/co
cemented carbide
graingrowth
sintering
分类号
TF124.5 [冶金工程—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离子束辅助激光的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
10
3
作者
刘峰
郭旭红
韩玉杰
王呈栋
刘同舜
董帮柱
张克栋
机构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5360,5180534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17M621812)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2018K008B)。
文摘
目的解决纳秒激光所制备的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尺寸不可控且质量较差的问题。方法提出了离子束刻蚀与纳秒激光复合加工技术。首次采用离子束辅助激光加工在WC/Co硬质合金表面制备凹坑型微织构,研究了激光扫描速度、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和刻蚀时间4种不同加工参数对微凹坑表面形貌及结构尺寸的影响,并初步预测和建立了复合加工过程中微凹坑轮廓演变模型。结果凹坑型微织构边缘熔融物堆积量随激光重复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扫描速度和脉冲宽度成反比,其中激光重复频率的影响最大。制备的微凹坑直径和深度可以通过改变激光重复频率和刻蚀时间来调节,使用纳秒激光以20、25、30、35 kHz重复频率加工的微凹坑经离子束刻蚀150 min后,边缘的不规则凸起高度分别由1.112、1.675、2.951、3.235μm降低至0.222、0.689、0.976、1.364μm,且刻蚀速率与激光重复频率成正比。离子束刻蚀150 min后,抛光硬质合金表面粗糙度由0.022μm增加至0.079μm,而激光织构化硬质合金表面粗糙度随刻蚀时间的增加均有所降低。结论建立了基于离子束辅助激光的表面微织构轮廓演变模型,实现了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的高质量可控制备。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激光加工
wc/co硬质合金
凹坑型微织构
加工参数
表面形貌
轮廓演变模型
Keywords
ion beam etching(IBE)-assisted laser processing
wc/co
cemented carbide
pit-type micro-textures
processing parameters
surface topography
profile evolution model
分类号
V261.8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WC/Co硬质合金界面特征分布
余顺仕
陈松
李广慧
李辉
林燕
李泓枫
代思远
武体真
王卫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米WC/Co硬质合金粉末烧结早期的晶粒长大研究
王洪涛
王旭
余永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离子束辅助激光的硬质合金表面微织构制备方法研究
刘峰
郭旭红
韩玉杰
王呈栋
刘同舜
董帮柱
张克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