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共同体何以可能?——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Ⅲ的分析
1
作者 黄海燕 郑永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0-96,共7页
技术是工业过程中的社会知识,技术进化的本质是知识生产,其路径是社会实践。职业教育共同体在回应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知识创新的双重挑战中,面临主体协同困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双重脱嵌”、制度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滞后”和技术赋能... 技术是工业过程中的社会知识,技术进化的本质是知识生产,其路径是社会实践。职业教育共同体在回应产业转型升级与技术知识创新的双重挑战中,面临主体协同困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双重脱嵌”、制度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滞后”和技术赋能教育的“异化风险”等问题。在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柔性化转型的背景下,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Ⅲ理论,职业教育共同体需重构“教育—技术—产业”协同进化的制度框架,以治理体系革新为制度支撑、数字生态重构为技术引擎、文化资本共融为价值纽带,通过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构建以“多层次交互、多主体协商、多节点耦合、多形态共生”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技能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共同体 知识生产模式 内在机理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WAVEWATCH-Ⅲ模式对南海的波浪场进行数值计算、统计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周良明 吴伦宇 +1 位作者 郭佩芳 王爱方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共8页
以30a再分析风场数据为输入,采用WAVEWATCH-Ⅲ波浪模式,对南海海域1976—2005年的波浪场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大量的T/P高度计波浪资料和部分台风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后发现,波浪计算结果较好。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和推算,得出南海海域波浪如... 以30a再分析风场数据为输入,采用WAVEWATCH-Ⅲ波浪模式,对南海海域1976—2005年的波浪场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大量的T/P高度计波浪资料和部分台风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后发现,波浪计算结果较好。将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和推算,得出南海海域波浪如下的主要特征:1)南海海域的常浪向基本为NE,出现频率占各向总数的40%;北部海域的强浪向主要为E,中部和南部海域的强浪向主要为NE;2)夏季的波高为全年最小,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波高达到全年最大;3)100a一遇极值波高分布:海南岛东南附近海域最大,有效波高最大超过18m,中部海域的有效波高平均为14m左右,南部海域的有效波高平均约为9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再分析风场 wavewatch 热带气旋 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 Ⅲ和SWAN模式在南海北部海域海浪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江丽芳 张志旭 +1 位作者 齐义泉 陈荣裕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7,共11页
基于1987年9月到1988年8月期间南海北部的一个浮标资料,首先分析了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推出的再分析风场在南海北部海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NCEP/NCAR再分析风场在一定程度上与浮标观测结果相一致。然后利... 基于1987年9月到1988年8月期间南海北部的一个浮标资料,首先分析了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联合推出的再分析风场在南海北部海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NCEP/NCAR再分析风场在一定程度上与浮标观测结果相一致。然后利用NCEP/NCAR再分析风场作为海浪模式输入场,评估了WAVEWATCHⅢ(WW3)和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SWAN)这2个海浪模式在南海北部海域模拟海浪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季风和季风转换期间,WW3模式和SWAN模式对有效波高的模拟能力几乎一致。在季风期间,WW3模式对平均波周期的模拟能力优于SWAN模式;而在季风转换时期,SWAN模式模拟平均波周期的能力较好。此外,还利用WW3模拟结果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海浪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波高受季风影响呈显著的季节变化,平均波周期呈现相对显著的半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wavewatch SWAN 有效波高 平均波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Ⅲ海浪模式中岛屿次网格效应的检验与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毛科峰 陈希 +1 位作者 李妍 张韧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9,共9页
综合利用水深数据和高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在优化WAVEWATCH-Ⅲ模式计算网格的基础上,发展了波能通量穿透度系数自动计算方法,完善了岛屿次网格地形效应计算方案;并与直接提高网格空间分辨率来分辨多岛屿地形处理方案的计算效果进行对比研... 综合利用水深数据和高分辨率海岸线数据,在优化WAVEWATCH-Ⅲ模式计算网格的基础上,发展了波能通量穿透度系数自动计算方法,完善了岛屿次网格地形效应计算方案;并与直接提高网格空间分辨率来分辨多岛屿地形处理方案的计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岛屿次网格效应方案充分体现了海岸和多岛屿地形对海浪传播的影响,且主要是对低频海浪能量的抑制和阻碍作用,对模式计算结果有明显改善;在低分辨计算网格中考虑岛屿次网格效应时,模式对有效波高的计算精度与高分辨率网格的结果精度相当,且计算效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模式 次网格效应 通量穿透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VEWATCH-Ⅲ模式的近22年中国海波浪能资源评估 被引量:80
5
作者 郑崇伟 李训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12,共8页
以CCMP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得到中国海1988年1月~2009年12月较高分辨率的海浪场,计算了中国海的波浪能流密度,综合考虑能流密度的大小、能级频率、能流密度的稳定性等各方面对波浪能资源进行研究,寻找波浪能资源... 以CCMP风场驱动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WAVEWATCH-Ⅲ,得到中国海1988年1月~2009年12月较高分辨率的海浪场,计算了中国海的波浪能流密度,综合考虑能流密度的大小、能级频率、能流密度的稳定性等各方面对波浪能资源进行研究,寻找波浪能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为波浪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海浪发电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MP风场 wavewatch- 中国海 波浪能资源 海浪发电的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 Ⅲ模式在全球海域的数值模拟试验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吴萌萌 王毅 +2 位作者 万莉颖 秦英豪 蔡琼琼 《海洋预报》 2016年第5期31-40,共10页
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预报模式WAVEWATCH III(v3.14),构建了全球区域海浪数值预报系统,采用1999年9月—2009年7月的Quik SCAT/NCEP混合风场作为驱动场,对模式进行了10a的积分。利用NDBC浮标数据及Jason-1卫星高度计资料对模式模拟结果进... 基于第三代海浪数值预报模式WAVEWATCH III(v3.14),构建了全球区域海浪数值预报系统,采用1999年9月—2009年7月的Quik SCAT/NCEP混合风场作为驱动场,对模式进行了10a的积分。利用NDBC浮标数据及Jason-1卫星高度计资料对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式对全球海浪模拟效果较好。通过对模式误差的分析,为后续开展全球海浪同化工作中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的构建及集合样本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 III 背景误差 NDBC JASON-1 全球海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Ⅲ模拟和统计方法在最大波高预报方面的评测分析
7
作者 王娟娟 侯放 +1 位作者 吴淑萍 王久珂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研究WavewatchⅢ(WWⅢ)海浪模型对最大波高的模拟能力及其与传统统计关系方法的差异,通过对两次台风浪过程的后报模拟和半年的业务化预报,分析了WWⅢ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及其与统计关系方法的精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WWⅢ数值模拟的最... 为了研究WavewatchⅢ(WWⅢ)海浪模型对最大波高的模拟能力及其与传统统计关系方法的差异,通过对两次台风浪过程的后报模拟和半年的业务化预报,分析了WWⅢ数值模拟的准确度及其与统计关系方法的精度差异。研究结果表明:WWⅢ数值模拟的最大波高(Hmax)的精度略低于有效波高(Hs),但也达到了24 h预报相对误差(H_(max)≥1 m)低于18%、相关系数高于0.94的水平,模拟精度可靠,可以用于业务化预报;与两种统计关系方法(H_(max)和H_(s)分别为1.42和1.52)计算的最大波高相比,数值模拟的精度总体与其相当,但在H_(max)和H_(s)比值大于1.65这种易出现危险的海况下,数值模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适合应用于海浪预警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波高 wavewatch模型 数值模拟 统计关系 预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轮多模式移动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控制
8
作者 朱群为 罗自荣 +3 位作者 蒋涛 卢钟岳 夏明海 洪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3-530,共8页
针对传统六轮机器人转弯半径大、运动不灵活和地形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铰接式双摇臂悬架和独立驱动转向结构的六轮多模式移动机器人。机器人总体结构包括独立驱动转向模块、一体化机身、铰接式摇臂悬架模块和控制模块,能实现... 针对传统六轮机器人转弯半径大、运动不灵活和地形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铰接式双摇臂悬架和独立驱动转向结构的六轮多模式移动机器人。机器人总体结构包括独立驱动转向模块、一体化机身、铰接式摇臂悬架模块和控制模块,能实现直行、平移、原地转向和绕任意点转弯等多模式运动方式,具有机动、灵活、地形适应性强等优势。分析了机器人多模式运动机理和越障原理,建立了机器人多模式运动学模型,确定了机器人多模式运动下的运动参数关系式。机器人控制系统采用电机任务、传感器任务和遥控器任务的多任务并行模式,采用一种基于UCOS Ⅲ并行操作系统的多模式PID控制器,提高了机器人控制系统实时性、可靠性和可移植性。搭建了六轮多模式移动机器人仿真环境和试验样机,验证了机器人多种模式下的基本运动性能和楼梯、垂直障碍、壕沟等多种复杂地形的通过能力。测试了在不同地形下机器人运动姿态和运动速度等,分析了机器人多模式仿真运动和样机试验结果,证明该六轮多模式移动机器人结构具有比传统六轮机器人更好的通过性和地形适应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六轮机器人结构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轮驱动与转向 双摇臂悬架 UCOS操作系统 模式运动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 Ⅲ和SWAN模型嵌套技术在业务化海浪预报系统中的应用及检验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丽丽 肖文军 +4 位作者 石少华 堵盘军 郑晓琴 张婕 何佩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294,共12页
根据钓鱼岛海域海监巡航执法保障预报、重点海洋安全保障目标精细化预报等海浪业务化预报工作的新需求,基于WRF海面风场预报模型,利用结构网格海浪模型Wave WatchⅢ和非结构网格海浪模型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的嵌套计算,建... 根据钓鱼岛海域海监巡航执法保障预报、重点海洋安全保障目标精细化预报等海浪业务化预报工作的新需求,基于WRF海面风场预报模型,利用结构网格海浪模型Wave WatchⅢ和非结构网格海浪模型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的嵌套计算,建立一套适用于东海区和上海近海的海浪数值预报系统。通过不同数值实验,证明此系统的稳定性和时效性。利用观测数据对连续2个月的有效波高值的预报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4小时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0.3 m以下;48小时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0.5 m以下;72小时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0.7 m以下,且误差极值主要是由台风过程引起,但预报趋势仍值得参考。对2次台风过程采用不同风场源数据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实况路径的后报风场,海浪预报精度明显改善。对于近岸区域采用嵌套计算的SWAN模型预报结果比Wave Watch III模型预报结果精度显著提高,证明建立的海浪数值预报系统在满足"稳定性"和"时效性"的基础上,各尺度和分辨率的预报产品"准确性"也能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 SWAN 嵌套计算 业务化预报系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VEWATCHⅢ不同海冰源项的海浪模拟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琪 徐福敏 俞茂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29,共8页
为了验证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V5.16中不同海冰损耗源项在秋季波弗特海对海冰存在下海浪的模拟能力,建立自波弗特海至马更些河河口的两级嵌套海浪模型,对2014年8月1日至9月31日该海域北极风暴作用下的暴风浪有效波高进行模拟研究,... 为了验证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ⅢV5.16中不同海冰损耗源项在秋季波弗特海对海冰存在下海浪的模拟能力,建立自波弗特海至马更些河河口的两级嵌套海浪模型,对2014年8月1日至9月31日该海域北极风暴作用下的暴风浪有效波高进行模拟研究,并利用浮标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应用于大范围海域、缺乏海冰有效剪切模量、黏性系数等属性参数的前提下,离海冰较近、海浪能量受海冰控制作用较为明显的区域,各海冰源项中IC1源项表现最好,能够表现出更加符合波弗特海海域特定的冰情、冰况的能量耗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ⅲ模式 波弗特海 海冰源项 海浪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知识生产模式Ⅲ对大学及学科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34
11
作者 黄瑶 王铭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7,共8页
知识生产模式Ⅲ是在知识生产模式Ⅱ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由"产业-大学-政府-公民社会"四螺旋动力机制模型推动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相比原有模式对知识体系和社会发展具有杠杆平衡、公益性引导、元认知创新等作用。随着知识生产... 知识生产模式Ⅲ是在知识生产模式Ⅱ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由"产业-大学-政府-公民社会"四螺旋动力机制模型推动的新型知识生产方式,相比原有模式对知识体系和社会发展具有杠杆平衡、公益性引导、元认知创新等作用。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创新和演化,大学向着创业型、公益性和智库方向发展,并重新获得核心地位。大学中的学科制度受新模式影响逐渐打破各传统学科之间的边界,新的学科形式"超学科"出现,大学中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研究中心慢慢崛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四螺旋 超学科 研究中心 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Ⅲ)牛磺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作用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立荣 邵彩云 +1 位作者 毕彩丰 范玉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合成了3种铕(Ⅲ)与牛磺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Eu(TSal)L(NO3)].2H2O(TSal:席夫碱配体,L1:1,10-邻菲咯啉,L2:2-氨基吡啶,L3: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实... 合成了3种铕(Ⅲ)与牛磺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Eu(TSal)L(NO3)].2H2O(TSal:席夫碱配体,L1:1,10-邻菲咯啉,L2:2-氨基吡啶,L3: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实验结果表明,3种配合物对DNA均有不同强度的插入作用,其插入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与配合物的浓度正相关,且与配合物分子适宜的平面性有关,3种配合物对DNA插入能力顺序为:[Eu(TSal)L1(NO3)]·2H2O>[Eu(TSal)L3(NO3)]·2H2O>[Eu(TSal)L2(NO3)]·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牛磺酸席夫碱 荧光光谱 DNA 作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优先模式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被引量:13
13
作者 倪铭 刘红彦 +1 位作者 李惠山 杨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骨性Ⅲ类错畸形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待患者发育完成后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combination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and orthodontics)即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而"手术优先治疗模式"(surgery-first-orthodontic-a... 骨性Ⅲ类错畸形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待患者发育完成后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combination of orthognathic surgery and orthodontics)即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而"手术优先治疗模式"(surgery-first-orthodontic-approach,SFOA/SFA)作为这一经典治疗模式的补充,是在治疗初期先进行正颌手术,再进行正畸治疗。该文将对其发展、适应证选择、牙齿快速移动原理、临床应用、治疗结果与稳定性、优势与局限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畸形 手术优先治疗模式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试验验证WAVEWATCH-Ⅲ波浪演化
14
作者 邹丽 孙泽 +3 位作者 宗智 王振 蔡志文 刘小龙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共11页
选取第三代海浪模型中经典的WAVEWATCH-Ⅲ(Tolman 1999)模型,对无风场干扰下的近岸波浪演化展开模拟。采用江苏科技大学所做的模型试验的地形与工况,与模型试验得出的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为应用此模式进行更深一步的... 选取第三代海浪模型中经典的WAVEWATCH-Ⅲ(Tolman 1999)模型,对无风场干扰下的近岸波浪演化展开模拟。采用江苏科技大学所做的模型试验的地形与工况,与模型试验得出的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为应用此模式进行更深一步的波浪数值模拟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 波浪演化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专线CPⅢ测量评估工作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东卫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4-37,43,共5页
为确保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高舒适性和高安全性,实现CPⅢ建网与复测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完成,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CPⅢ测量评估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从组织机构、单位职责与... 为确保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高舒适性和高安全性,实现CPⅢ建网与复测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完成,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制度上保证CPⅢ测量评估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从组织机构、单位职责与要求、管理程序与工作制度、评估资料的管理与汇编等方面,结合笔者参与此类工作的工程实践,探讨了铁路客运专线CPⅢ测量评估工作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成功经验,相关经验可对在建和待建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专线 CP测量评估 管理模式 工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VEWATCH Ⅲ的近岛礁波浪演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珍胜 宗智 +2 位作者 孙泽 蔡志文 刘小龙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61-1269,共9页
本文选取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型中经典的WAVEWATCH Ⅲ模型,对西太平洋某风场驱动下的近岛礁波浪演化展开模拟。将数值仿真得出的结果与浮标所采集的实测波浪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WAVEWATCH Ⅲ模式在风场驱动下近岛礁波浪场模拟的可行性,为... 本文选取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型中经典的WAVEWATCH Ⅲ模型,对西太平洋某风场驱动下的近岛礁波浪演化展开模拟。将数值仿真得出的结果与浮标所采集的实测波浪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WAVEWATCH Ⅲ模式在风场驱动下近岛礁波浪场模拟的可行性,为应用此模式进行更深一步的波浪演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 岛礁 波浪演化 浮标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模式Buck电路中Type Ⅲ型环路补偿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洪怡雯 陈伯文 +1 位作者 王强 汤苏雷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9-1212,1226,共5页
设计了以UP1542为电源转换芯片的电压模式Buck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Type Ⅲ型环路补偿中零极点理论的优化方法,引入无补偿时电压模式Buck电路与传统电压模式Buck电路Type Ⅲ型环路补偿方法进行比较。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与Buc... 设计了以UP1542为电源转换芯片的电压模式Buck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Type Ⅲ型环路补偿中零极点理论的优化方法,引入无补偿时电压模式Buck电路与传统电压模式Buck电路Type Ⅲ型环路补偿方法进行比较。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方法与Buck电路无补偿方法和传统电压模式Buck电路Type Ⅲ环路补偿理论设计方法相比,输出电压超调分别下降33.6%和14.9%,动态响应速度分别提升72.6%和24%,同时保证了品质因素Q附近频率的电路稳定性。该优化方法降低了动态响应误差,同时有效地减小了输出电压动态响应时间,达到了提高电路稳定性的目的,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模式 BUCK 超调 Type 环路补偿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TFⅢA型锌指蛋白基因鉴别和表达模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琼 黄毅 +4 位作者 陶章生 黄顺谋 王新发 黄邦全 刘贵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2-571,共10页
植物TFⅢA型锌指蛋白的锌指区含有保守的QALGGH区,属于C2H2型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参照拟南芥AtZFP基因的C2H2结构域氨基酸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46个甘蓝型油菜TFⅢA型锌指蛋白基因,分析了基因结构、... 植物TFⅢA型锌指蛋白的锌指区含有保守的QALGGH区,属于C2H2型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应答.参照拟南芥AtZFP基因的C2H2结构域氨基酸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46个甘蓝型油菜TFⅢA型锌指蛋白基因,分析了基因结构、生化特性、进化关系和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42个基因为单锌指蛋白基因,4个为多锌指蛋白基因;40个基因不含内含子,6个基因含内含子;46个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变幅为9.0% ~99.2%,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差异明显,亚类成员间包含相同的保守基序,亚类间的保守基序不同;PlantCARE分析发现其启动子区富含激素、非生物胁迫及特定生理过程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RNA-seq分析表明,部分基因在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11号的根、初花期雌蕊和角果中特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TFA型锌指蛋白基因 基因结构 保守基序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粳稻Ⅲ优98在江淮地区叶龄模式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继翠 吴爽 +3 位作者 占新春 赵和平 陈发祥 张培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S期93-93,95,共2页
Ⅲ优98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根据叶龄动态提出相应的江淮地区栽培技术。采用该栽培技术,Ⅲ优98在全椒种植获得10.6t/hm2的高产。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优98 叶龄模式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WAVEWATCH Ⅲ■不同海冰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
20
作者 刘东昂 管长龙 孙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8,共7页
渤海是中国主要的海冰存在区域,同时渤海地区也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海上交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海冰的存在对于海上波浪情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渤海海冰范围的缩减,包括航运和海上建设在内的经济发展也在持续增加,这需要可靠的波浪... 渤海是中国主要的海冰存在区域,同时渤海地区也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海上交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海冰的存在对于海上波浪情况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渤海海冰范围的缩减,包括航运和海上建设在内的经济发展也在持续增加,这需要可靠的波浪和海冰预测来应对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对经济活动影响最重大的海冰边缘区的波浪模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使用WAVEWATCH Ⅲ■不同海冰模型对渤海的海浪进行了模拟,并研究比较了不同海冰模型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海冰模型中,其IC0和IC1均不是真实的理论模型,它们不具备模拟海冰覆盖海域下海浪的能力。IC2和IC3为理论模型,其衰减率随着频率变化,并且可以对高频部分进行有效的衰减,同时在低频区域的衰减率也处于合理的范围,而IC0与IC1则无法做到。针对海冰覆盖海域的海浪模拟,应首选IC2或IC3,同时根据实地海冰的情况来确定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watch 海冰模型 波浪衰减 波浪模拟 模型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