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锻造加工高比重W-Ni-Fe合金的退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天瑞 冯宏伟 +4 位作者 黄滢秋 刘晓彬 黄伟 周朝红 陈子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6,71,共6页
使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Ni/Fe为7∶3的W-Ni-Fe高比重钨合金,在使用旋转锻造方法进行形变强化后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锻造态W-Ni-Fe合金经过一定温度的锻后退火,强度有所提高,而塑性下降。样品的强度在一定的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范围内能... 使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Ni/Fe为7∶3的W-Ni-Fe高比重钨合金,在使用旋转锻造方法进行形变强化后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锻造态W-Ni-Fe合金经过一定温度的锻后退火,强度有所提高,而塑性下降。样品的强度在一定的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范围内能得到提升,更高温度和更高时间的保温会使样品强度下降。不同钨含量的W-Ni-Fe合金,强度提升最大的退火温度和时间条件不同。SEM图像显示,退火前样品钨颗粒因旋转锻造变形呈现长条状织构,退火后钨颗粒的形状无明显变化。这些现象说明,锻造变形的合金样品经过锻后退火发生应变时效现象,使强度得到提升。研究明确了不同钨含量的W-Ni-Fe合金最佳的锻后退火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重钨合金 w-ni-fe合金 旋转锻造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的制备 被引量:40
2
作者 范景莲 黄伯云 +1 位作者 曲选辉 李益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93,共5页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变。采用SEM和EDX对球磨后粉末形貌和颗粒成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预合金粉 球磨 高比重合金 钨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Ni-Fe合金纳米晶涂层电沉积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玉程 舒霞 +2 位作者 解挺 李广海 张立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11,共7页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W,Ni-Fe合金纳米晶,选择主盐浓度、电流密度、镀液pH值、温度等4个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探索了多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并对Ni-W,Ni-Fe合金纳米晶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W,Ni-Fe合金纳米晶,选择主盐浓度、电流密度、镀液pH值、温度等4个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探索了多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并对Ni-W,Ni-Fe合金纳米晶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主盐浓度和操作条件,可以获得不同成分的Ni-W,Ni-Fe合金纳米晶;主盐钨酸纳对于Ni-W合金沉积影响最大,而硫酸铁对Ni-Fe合金沉积影响极小;两种合金纳米晶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且表面光亮,与基体结合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niw合金 nife合金 纳米晶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i-Fe高密度合金的微波烧结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承商 易健宏 +2 位作者 罗述东 彭元东 陈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01-1607,共7页
研究90W-7Ni-3Fe高密度合金的微波烧结工艺,探讨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合金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W晶粒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微波烧结升温速度快,烧结周期短;微波烧结促进合金固结,在1480℃,5min条件下,... 研究90W-7Ni-3Fe高密度合金的微波烧结工艺,探讨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合金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W晶粒的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的微波烧结升温速度快,烧结周期短;微波烧结促进合金固结,在1480℃,5min条件下,获得相对密度为99.24%、拉伸强度为925MPa和伸长率为23.64%的样品;在短时间内烧结时,微波烧结样品的W晶粒尺寸小于常规烧结的,但微波烧结样品的生长速率更快,微波烧结不宜过度延长烧结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合金 微波烧结 晶粒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i-Fe重合金的注射成形工艺 被引量:13
5
作者 曲选辉 李益民 +1 位作者 李志林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36-440,共5页
研究了97W2Ni1Fe重合金喂料的流变学行为,测定了该合金注射成形试样的力学性能和烧结收缩率。结果表明:97W2Ni1Fe重合金喂料的流变行为可用假塑性体来描述,产品的屈服强度达649MPa,断裂强度达93... 研究了97W2Ni1Fe重合金喂料的流变学行为,测定了该合金注射成形试样的力学性能和烧结收缩率。结果表明:97W2Ni1Fe重合金喂料的流变行为可用假塑性体来描述,产品的屈服强度达649MPa,断裂强度达936MPa,延伸率为114%,硬度为HRC31,其力学性能优于传统压制/烧结工艺产品,且烧结收缩基本各向同性,产品尺寸偏差范围为±00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注射成形 w-ni-fe 重合金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W-Ni-Fe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小强 辛红伟 +2 位作者 胡可 陈维平 李元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6-69,87,共5页
从制粉、烧结和强化等工艺对高密度W-Ni-Fe合金性能影响的角度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密度W-Ni-Fe合金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合金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溶胶-凝胶法和电场活化烧结由于各自的特点,有望成为制备钨基合金研究的新热... 从制粉、烧结和强化等工艺对高密度W-Ni-Fe合金性能影响的角度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密度W-Ni-Fe合金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合金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溶胶-凝胶法和电场活化烧结由于各自的特点,有望成为制备钨基合金研究的新热点。指出在烧结钨基合金的后续强化处理方法中热静液挤压和表面渗碳处理优势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w-ni-fe合金 粉末冶金 工艺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Y_2O_3对细晶W-Ni-Fe粉末烧结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祁美贵 范景莲 +3 位作者 张骁 刘涛 田家敏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6-661,共6页
采用喷雾干燥-热还原的方法制备纳米级93W-4.9Ni-2.1Fe复合粉末和微量稀土掺杂的复合粉末,研究微量稀土掺杂对烧结致密化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掺杂能有效地降低该复合粉末的晶粒尺寸,并能改善粉末的分散度;纳米级... 采用喷雾干燥-热还原的方法制备纳米级93W-4.9Ni-2.1Fe复合粉末和微量稀土掺杂的复合粉末,研究微量稀土掺杂对烧结致密化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掺杂能有效地降低该复合粉末的晶粒尺寸,并能改善粉末的分散度;纳米级复合粉木在1380~1410℃液相烧结可实现材料的近拿致密化,比同种成分的传统钨合金的烧结温度降低了120℃左右,合金的相对密度可达99%以上;但微量稀士掺杂对烧结的致密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微量稀土元素对合金的晶粒尺寸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牛在液相烧结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w-ni-fe复合粉末 Y2O3掺杂 烧结行为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稀土La对细晶W-Ni-Fe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曾毅 范景莲 +2 位作者 李勇明 刘涛 田家敏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3-406,共4页
采用喷雾干燥-热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级93W-4.9Ni-2.1Fe复合粉末和添加了微量稀土La的复合粉末。研究了微量稀土La对合金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La的加入能够有效增加粉末的分散度;微量稀土La在合金中主要以中间相WxNix... 采用喷雾干燥-热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级93W-4.9Ni-2.1Fe复合粉末和添加了微量稀土La的复合粉末。研究了微量稀土La对合金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La的加入能够有效增加粉末的分散度;微量稀土La在合金中主要以中间相WxNixFexLax0x(摩尔比)的形式分布于粘结相中,该中间相在细化晶粒的同时对杂质元素Ca具有较好的亲和力,使合金性能得以提升。但随着过量La的增加,其生成的中间相容易在钨晶界和钨与粘结相的相界面上产生偏聚,降低了合金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使合金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稀土La 细晶w-ni-fe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改性高密度W-Ni-Fe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雪辉 李晓闲 +2 位作者 章标 王成 朱太恒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66-71,共6页
高密度W-Ni-Fe合金因其具备许多优异性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军民两用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业等众多领域。稀土元素作为工业的"维生素",因其独特的性质及活性,添加在合金中,能有效的抑制晶粒长大、细... 高密度W-Ni-Fe合金因其具备许多优异性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军民两用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业等众多领域。稀土元素作为工业的"维生素",因其独特的性质及活性,添加在合金中,能有效的抑制晶粒长大、细化晶粒组织和提高合金力学性能,已成为制备高强韧、超细晶钨合金的重要途径和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采用稀土元素及其氧化物强化细晶钨合金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w-ni-fe合金 力学性能 细化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W-7Ni-3Fe纳米晶粉末的瞬时液相强化烧结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景莲 汪登龙 曹建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了晶粒尺寸为8~18 nm的90W-7Ni-3Fe纳米晶粉末(MA粉末).将粉末注射成形,在1 480~1 500℃经3~5 min瞬时液相烧结.结果表明,采用瞬时液相强化烧结可以得到W晶粒为3~8 μm近全致密的细晶钨合金,显微组织为细小... 采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了晶粒尺寸为8~18 nm的90W-7Ni-3Fe纳米晶粉末(MA粉末).将粉末注射成形,在1 480~1 500℃经3~5 min瞬时液相烧结.结果表明,采用瞬时液相强化烧结可以得到W晶粒为3~8 μm近全致密的细晶钨合金,显微组织为细小的球形W晶粒均匀地连续分布在纤维状粘结相中,烧结坯具有好的拉抻性能.长时间的传统液相烧结使球状W晶粒迅速粗化,而且密度和强度下降,但延伸率反而增加.在MA粉末中添加微量Y2O3后采用瞬时液相烧结,可以使合金抗拉强度提高到1 055 MPa,延伸率提高到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液相烧结 90w-7ni-3fe纳米晶粉末 机械合金化 注射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W-Ni-Fe粉末的流变行为和烧结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景莲 黄伯云 曲选辉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69,共4页
研究了W Ni Fe纳米晶粉在注射成形中喂料的流变行为 .纳米晶W Ni Fe粉采用机械合金化 (MA)的方法制备 ,并将其与蜡基粘结剂混合形成 1种喂料 .讨论了MA球磨时间、纳米晶粉末体积和温度对喂料流变性的影响及采用MA制备的W Ni Fe纳米粉末... 研究了W Ni Fe纳米晶粉在注射成形中喂料的流变行为 .纳米晶W Ni Fe粉采用机械合金化 (MA)的方法制备 ,并将其与蜡基粘结剂混合形成 1种喂料 .讨论了MA球磨时间、纳米晶粉末体积和温度对喂料流变性的影响及采用MA制备的W Ni Fe纳米粉末的烧结特性 .结果表明 :随着球磨时间增加 ,喂料的粘度以及粘度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降低 ,因此 ,在较长的球磨时间下 ,这种粉末喂料的流动性和成形性较好 ;随着粉末体积的增加 ,喂料的粘度遵循公式 η =η0 A[1- (φ/ φm) ]-n呈非线性增加 ,此时n =0 6 8;随着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变化 ,MA粉末喂料的粘度变化较小 ,所以注射温度和注射速度的变化对这种MIM注射坯的质量影响较小 ;在液相烧结温度以下通过球磨 ,合金可达到很高的密度 ,晶格畸变增大 ,晶粒细化 ,固溶体超饱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合金 纳米晶 粉末注射成型 烧结特性 流变性能 球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Mo-Ni-Fe合金的微波烧结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承商 易健宏 张浩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18-2824,共7页
研究微波烧结88W-5Mo-4.9Ni-2.1Fe和78W-15Mo-4.9Ni-2.1Fe两种W基合金,并与常规烧结该合金的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利用EDS能谱分析W晶粒和合金粘接相的成分,采用XRD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1 480℃微... 研究微波烧结88W-5Mo-4.9Ni-2.1Fe和78W-15Mo-4.9Ni-2.1Fe两种W基合金,并与常规烧结该合金的性能进行比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利用EDS能谱分析W晶粒和合金粘接相的成分,采用XRD分析样品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1 480℃微波烧结5 min条件下,88W和78W合金的密度分别为16.70 g/cm3和15.55 g/cm3,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 175 MPa和1 065 MPa,伸长率分别为3.0%和6.9%,硬度值分别达40.3 HRC和32.5 HRC,其力学性能均超过常规烧结合金。微波烧结合金晶粒细小均匀,常规烧结78W合金组织中有中间相组织存在,导致其性能恶化,而微波烧结78W合金组织中未发现该中间相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Mo-ni-fe合金 微波烧结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Fe-Ni合金车削残余应力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杰 田光学 +2 位作者 迟永刚 刘梅 单东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22,共3页
采用极差分析法分析基于正交试验的W-Fe-Ni合金车削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加工表面切向残余应力为拉应力,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切削深度;轴向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进给量。并讨论了获得较小车削表面残余应力的合理切削条件。
关键词 w-fe-ni合金 表面残余应力 车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XRF法直接测定W-Fe-Ni-Co合金混合料组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明太 杨光文 +1 位作者 高戈 齐红莲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4-926,932,共4页
介绍了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测定W-Fe-Ni-Co合金混合料组分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W-Fe-Ni-Co合金混合料样品直接压制成圆片,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直接测定其组分。当W、Fe、Ni和Co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 wt%~98w... 介绍了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测定W-Fe-Ni-Co合金混合料组分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将W-Fe-Ni-Co合金混合料样品直接压制成圆片,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直接测定其组分。当W、Fe、Ni和Co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 wt%~98wt%0、.1wt%~7wt%、1.0wt%~10wt%和0.1wt%~1.5wt%时,测量各组分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依次不大于0.1%、1.5%、1.5%和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fe-ni—Co合金混合料 EDXRF 混合料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i-Fe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申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46,共2页
研究了钨基合金中钨的含量与其显微组织、断裂方式及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钨含量的增加,钨邻接值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增加;当钨含量到达一定值后,强度可达最高,再增加钨含量,强度则急剧下降。
关键词 w-ni-fewGQQ 邻接值 力学性能 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i-Fe粉末注射成形中侧浇口对流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静静 蒋炳炎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7-410,414,共5页
以一套浇口可更换的阿基米德螺旋线试验模具为基础,通过试验和运用数值模拟软件Moldflow研究侧浇口深度尺寸对W-Ni-Fe合金粉末注射模成形流动性能的影响。从模拟数据得到L-H曲线图,显示侧浇口深度尺寸与螺旋线测试模中喂料的流动长度不... 以一套浇口可更换的阿基米德螺旋线试验模具为基础,通过试验和运用数值模拟软件Moldflow研究侧浇口深度尺寸对W-Ni-Fe合金粉末注射模成形流动性能的影响。从模拟数据得到L-H曲线图,显示侧浇口深度尺寸与螺旋线测试模中喂料的流动长度不成比例关系,为非线性,曲线波浪状明显;在6个不同深度尺寸的侧浇口中,仅注射压力改变时,流动长度最长出现在浇口尺寸1.8mm时,此处流动性能最佳,而非最大浇口尺寸处。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之间的差值相对较小,对浇口尺寸的研究而言,其最大误差小于7%,模拟与试验结果间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合金粉末 注射成形 侧浇口深度尺寸 流动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剂含量不同时W-Ni-Fe合金的温压行为
17
作者 彭元东 易健宏 +4 位作者 刘宁 叶途明 李丽娅 罗述东 冉俊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29-1134,共6页
研究90W-7Ni-3Fe合金的温压成形工艺,探讨润滑剂含量不同时温压行为对硬粉的作用,并比较温压工艺与常温压制工艺的不同。结果表明:在相同单位压制压力下,温压压坯密度明显高于常温压制的;润滑剂含量为0.6%(质量分数)时压坯密度达到最大... 研究90W-7Ni-3Fe合金的温压成形工艺,探讨润滑剂含量不同时温压行为对硬粉的作用,并比较温压工艺与常温压制工艺的不同。结果表明:在相同单位压制压力下,温压压坯密度明显高于常温压制的;润滑剂含量为0.6%(质量分数)时压坯密度达到最大值,温压压制与常压压制相比,压坯密度增加0.26 g/cm3;润滑剂含量超过0.6%后,压坯密度又逐渐下降;添加润滑剂后合金的脱模力明显降低,其温压脱模力较常压脱模力小;试样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在润滑剂含量为0.6%时达最大值,这与烧结体的密度随润滑剂含量的变化一致;同时温压烧结坯的密度与常压试样的区别不明显,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高于同批的常压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合金 润滑剂 粉末冶金 温压成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W-Ni-Fe合金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齐艳飞 李运刚 田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82,共4页
介绍了W-Ni-Fe合金中Cr、Co、Mn和RE(La,Y,La-Y)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扼要分析了合金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机制。其中,Cr与W、Ni、Fe、O等元素在合金中形成富Cr固溶体,进而会形成偏聚,降低W合金的结合强度及力学性能;Co元素可增强基体相... 介绍了W-Ni-Fe合金中Cr、Co、Mn和RE(La,Y,La-Y)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扼要分析了合金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机制。其中,Cr与W、Ni、Fe、O等元素在合金中形成富Cr固溶体,进而会形成偏聚,降低W合金的结合强度及力学性能;Co元素可增强基体相对W颗粒的润湿性及界面间的结合强度,合金的塑性变形、强度及延伸率都有所提高;Mn元素在相界面上生成的中间相可阻止W原子在粘结相扩散,抑制W晶粒的长大,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添加La-Y与单独添加La或Y的作用相同,当添加等量的稀土元素时,添加物对合金性能影响程度的顺序是Y>La-Y>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合金 合金元素 力学性能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W-Fe-Ni合金车削表面粗糙度研究
19
作者 刘梅 陈杰 +1 位作者 单东伟 迟永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2-54,共3页
运用正交试验法对W-Fe-Ni合金半球试件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了试验,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分析了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球形零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随进给量、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进给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 运用正交试验法对W-Fe-Ni合金半球试件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进行了试验,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分析了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球形零件的加工表面粗糙度随进给量、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进给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切削深度,切削速度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车削 正交试验 w-feni合金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烧结Fe-Cr-C-Ni-W合金组织的影响
20
作者 翁玉鸣 韩靖 +2 位作者 黄兴民 戴光泽 赵君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69-172,175,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Fe-Cr-C-Ni-W合金,研究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中去稳温度、去稳时间和回火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态合金组织为少量马氏体+碳化物(初生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在900和950℃条件下,随保温...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Fe-Cr-C-Ni-W合金,研究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中去稳温度、去稳时间和回火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态合金组织为少量马氏体+碳化物(初生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在900和950℃条件下,随保温时间的延长二次碳化物析出量分别增加和减少,硬度值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1000℃条件下二次碳化物量最少,硬度值最低。此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50℃×1 h+200℃×1 h,硬度为58.4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fe-Cr-C-ni-w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