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乳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多模态MRI:3D VISTA T_(2)WI与常规序列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郭睿 肖运平 +3 位作者 杨鹏 冯善臣 周海洋 刘寿堂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激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47例临床确诊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垂体常规序列平扫和增强扫描(冠状面T_(1)WI、T_(2)WI和增强前后矢状面T_(1)WI)、冠状面动态增强扫描及增强后3D容积...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对激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47例临床确诊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行垂体常规序列平扫和增强扫描(冠状面T_(1)WI、T_(2)WI和增强前后矢状面T_(1)WI)、冠状面动态增强扫描及增强后3D容积采集快速自旋回波(VISTA)序列T_(2)WI。将每例患者的MRI图像按照序列进行组合,得到3组图像集,A组包括常规序列平扫+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和常规增强扫描),B组仅包括增强后3D-VISTA T_(2)WI,C组包括所有序列的图像(A+B)。由3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3组图像进行阅片分析,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3组中对泌乳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检出效能。结果:单独3D-VISTA T_(2)WI序列对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结果与金标准(临床诊断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平扫+增强MRI(A组)及其联合增强后3D-VISTA T_(2)WI(C组)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临床诊断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P=0.109)。A组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34/69)和68%(53/78),B组分别为46%(32/69)和97%(76/78),C组分别为88%(61/69)和97%(76/78);平扫+增强序列结合增强后3D-VISTA T_(2)WI的综合影像组(C组)显示出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对于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增强后3D-VISTA序列T_(2)WI作为常规MRI序列的重要补充,可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该序列联合平扫+增强序列在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泌乳素 磁共振成像 对比增强扫描 容积采集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
作者 明星 杨艳 +1 位作者 蔡登华 王荣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临床疑诊前置胎盘的63例患者分别行经腹超声及MRI检查,MRI采用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序列,以手术或病理为金标准,比较MR... 目的:探讨MRI对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临床疑诊前置胎盘的63例患者分别行经腹超声及MRI检查,MRI采用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序列,以手术或病理为金标准,比较MRI与超声对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比较MRI两种序列对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各征象的显示率。结果:63例临床疑诊前置胎盘患者中,合并胎盘植入者46例,发生率为73%。HASTE联合true FISP序列能较超声更清晰的显示胎盘结构及胎盘植入灶。超声的诊断敏感度为52.2%,特异度为64.7%;MRI产前诊断的敏感度为97.8%,特异度为76.5%。HASTE序列对子宫下段肌层、联合带、胎盘内低信号及植入灶的显示率均高于true FISP序列(P均<0.05)。结论:与超声相比,MRI HASTE序列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侵入性胎盘 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TRUE FISP HAS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STE和true-FISP序列对胎盘植入征象的显出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郑昌业 邹玉坚 +3 位作者 郑晓林 张玉兰 王芳 蔡庆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5-859,共5页
目的比较半傅里叶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对胎盘植入征象的显出效能,探讨两种序列对植入征象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拟诊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病例,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确诊标... 目的比较半傅里叶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和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对胎盘植入征象的显出效能,探讨两种序列对植入征象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1例拟诊为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病例,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分为胎盘植入组102例和非植入组49例,分析HASTE和true-FISP序列下植入组中胎盘植入征象的显出情况及各序列中植入征象在胎盘植入组及非胎盘植入组间的差异。结果 HASTE和true-FISP序列对子宫肌层变薄或局部中断、胎盘突入子宫肌层、胎盘局限性隆凸、胎盘内T2WI低信号带、胎盘与子宫交界面多发纡曲血管影的征象显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组与非植入组true-FISP序列中胎盘与肌层之间低信号带消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STE序列中该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STE和true-FISP序列中其他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STE和true-FISP序列均具有胎盘植入征象显出能力,各自序列中胎盘植入征象在胎盘植入及非胎盘植入组间显出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侵入性 磁共振成像 HASTE序列 true-FISP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选膝关节压缩感知三维体素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采集序列成像加速系数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红亮 唐小力 +2 位作者 王亚魁 王立学 郑卓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53-557,共5页
目的筛选膝关节压缩感知(CS)三维体素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采集(VISTA)中等权重序列成像的最优加速系数。方法对9名健康志愿者行左膝CS 3D VISTA中等权重序列成像,分别设定CS加速系数为4、6、8、10、12,比较各组图像膝关节各组织信噪比(... 目的筛选膝关节压缩感知(CS)三维体素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采集(VISTA)中等权重序列成像的最优加速系数。方法对9名健康志愿者行左膝CS 3D VISTA中等权重序列成像,分别设定CS加速系数为4、6、8、10、12,比较各组图像膝关节各组织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不同区域解剖结构评分。结果不同CS加速系数CS 3D VISTA图像中,软骨、关节液、肌肉和骨髓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半月板和韧带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关节液-软骨、关节液-半月板、关节液-韧带和软骨-软骨下骨间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股胫关节、股骨远端骨髓和膝后部肌肉解剖结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髌股关节解剖结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加速系数为10时,膝关节各部位SNR值及各组织间CNR值均最高;CS加速系数为8及以上时,各部位图像解剖结构评分逐渐降低。结论CS 3D VISTA中等权重序列膝关节成像中,设定CS加速系数为8,可在成像时间、SNR、CNR及图像细节显示等方面达到较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体素各向同性快速自旋回波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MR序列在胎儿脊柱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腾严 严瑨 +1 位作者 印洪刚 张勤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1.5T MR成像系统中对胎儿脊柱成像的优劣。方法:收集21例中晚期孕妇胎儿脊柱MR影像资料。每例成像序列均包括HA... 目的:探讨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序列、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1.5T MR成像系统中对胎儿脊柱成像的优劣。方法:收集21例中晚期孕妇胎儿脊柱MR影像资料。每例成像序列均包括HASTE、TrueFISP和SWI。用“四分法”对3个序列图像分别进行评分。采用Friedman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差异性。结果:HASTE、TrueFISP两序列图像质量稳定,无明显伪影。5例SWI序列图像出现运动伪影,发生率为31.25%。HASTE序列图像质量的评分显著低于TrueFISP及SWI序列,TrueFISP序列与SWI序列间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在1.5T MR成像系统中,与HASTE、SWI相比,TrueFISP序列对胎儿脊柱的显示具有图像质量稳定、良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脊柱 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算法HASTE序列肝脏MR图像质量:与BLADE序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楠 刘锴 +3 位作者 傅彩霞 陈财忠 孙海涛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11-1616,共6页
目的:评估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的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DL)序列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T MR对36例患者(男28例,女8例)行上腹部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单次屏气HASTEDL和多次屏气刀锋伪影校正(BLADE)序列。由... 目的:评估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的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DL)序列在肝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3.0T MR对36例患者(男28例,女8例)行上腹部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单次屏气HASTEDL和多次屏气刀锋伪影校正(BLADE)序列。由两位医师分别对肝脏成像质量(锐利度和伪影)进行五分制主观评分。分别在肝门水平肝脏的肝右叶和肝左叶、病灶显示最大层面及其相应层面同一相位方向的右侧背景区放置感兴趣区,测量两组图像上肝脏的信号强度(SI)及其标准差(SD,作为背景噪声),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测量病灶最大径(Dmax),观察和记录图像错层率及病灶检出率。对两组图像上肝右叶和肝左叶内肝实质的SNR、CNR,病灶的SNR、CNR、D值,以及图像错层率、图像质量评分结果分别使用Wilcoxon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位医师对两组图像(HASTEDL和BLADE序列)的主观评分和客观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均为良好(Kappa和ICC值均大于0.75)。两组之间图像锐利度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2±0.55 vs. 4.27±0.65,P=0.289),HASTE-DL组图像伪影的主观评分显著高于BLADE组(4.78±0.48 vs. 4.14±0.98,P<0.001)。HASTEDL组肝左叶和肝右叶内肝组织的SNR、病灶的SNR和CNR均显著高于BLADE组(P<0.001)。两组之间病灶D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BLADE组的图像错层率明显高于HASTEDL组(P=0.014)。两组中病灶检出率均为100%。结论: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的单次屏气HASTE序列能有效提高肝脏T2WI图像质量而不会遗漏病灶,并可显著缩短扫描时间,优化肝脏扫描效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傅立叶采集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刀锋伪影校正技术 深度学习 肝脏 信号噪声比 对比噪声比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