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连续布局优化的岩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
作者 欧阳鹏昊 李子曦 徐文杰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7-405,共9页
边坡、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极限平衡法(LEM)是常用的一类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但其在滑动面形态、块体间相互作用力等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假定和简化。不连续布局优化(DLO)法是近几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 边坡、地基的稳定分析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极限平衡法(LEM)是常用的一类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方法,但其在滑动面形态、块体间相互作用力等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的假定和简化。不连续布局优化(DLO)法是近几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岩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由于其不受滑动面形态等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了极限平衡法的不足。本文采用Davis提出的Mohr-Coulomb非关联流动法则修正系数对DLO法所采用的土体强度参数进行修正,分析了DLO法中土体强度参数c与φ对滑动面位置及形状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并研发了用于岩土体稳定性分析的算法,并采用系列经典算例对DLO法和LEM法在岩土体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ohr-Coulomb非关联流动法则进行修正的DLO法得到的稳定系数和滑动面形态与LEM法较为接近。相比于LEM,DLO法不受滑动面形态假定的限制,可以基于非线性规划得到最优的潜在滑动面位置,以及不稳定条块的破裂模式,从而为边坡加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连续布局优化法 稳定性分析 滑动面 边坡稳定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最优排距确定及桩间土压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汤科 赵华 +1 位作者 唐雪峰 程儒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无连梁双排桩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特性和桩间土压力模型不统一导致较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为了深入了解双排桩的受力特性和快速计算出桩间土压力,运用GEO5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桩排距对桩身受力的影响;同时,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 无连梁双排桩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特性和桩间土压力模型不统一导致较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为了深入了解双排桩的受力特性和快速计算出桩间土压力,运用GEO5数值模拟软件研究桩排距对桩身受力的影响;同时,基于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一种简便计算桩间土压力的新方法,即通过先求出前后排桩各自的剩余下滑力,再分别去除前(后)排桩,进而利用求解余下单排桩的剩余下滑力来辅助计算双排桩桩间土压力。结果表明:(1)当桩排距在2b~6b(b为桩截面短边长)时,前后排桩剩余下滑力几乎相等,但前后排桩最大内力差值却逐渐增大;(2)随着桩排距的增加,双排桩的推力之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前排桩桩后推力几乎不变,这主要是由于后排桩桩后推力的变化所引起的,双排桩的最优排距应在2b~4b之间;(3)当桩排距在2b~6b时,双排桩中前排桩桩后推力等于同位置单排桩桩后推力和桩前抗力之和的一半;后排桩桩前抗力等于同位置单排桩桩后推力和桩前抗力之和的一半,最大误差也仅为0.07%;(4)通过与原方案及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其结果与前人研究成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对于快速确定双排桩的最优排距及桩间土压力的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连梁双排桩 二元边坡 刚体极限法 最优桩排距 桩间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球滑动体假定和三维简化JANBU法的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亮 迟世春 郑榕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39-2445,共7页
采用一般椭球体模拟三维土坡的滑动体,利用三维简化JANBU法计算其安全系数,该法假定各个条柱底面的滑动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等,借此可用一个变量来表达各个底滑面的滑动方向,简便易行。此外,综合借鉴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和声算法的优点... 采用一般椭球体模拟三维土坡的滑动体,利用三维简化JANBU法计算其安全系数,该法假定各个条柱底面的滑动方向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等,借此可用一个变量来表达各个底滑面的滑动方向,简便易行。此外,综合借鉴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和声算法的优点,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并利用对2个三维土坡的最危险滑动体进行了搜索,与已有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极限平衡法 椭球滑动体 三维JANBU法 粒子群算法 和声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理论的刚体极限平衡模型 被引量:18
4
作者 梅明荣 任青文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20,共4页
对于具有多个滑移面的滑动岩体,在采用“等K法”进行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时,一般认为通过相邻两个滑移面的交线存在一个错动面。常规的做法是假设错动面为垂直面,而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笔者根据滑体稳定原理,以错动面倾角作为设计... 对于具有多个滑移面的滑动岩体,在采用“等K法”进行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时,一般认为通过相邻两个滑移面的交线存在一个错动面。常规的做法是假设错动面为垂直面,而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笔者根据滑体稳定原理,以错动面倾角作为设计变量,取稳定安全系数为目标函数,利用优化方法,找出最小安全系数K及其对应的错动面倾角。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尤其是相邻滑移面上参数的数量级接近时,取错动面为垂直面后所求得的安全系数为最小。从而验证了常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使其更具有明确的数学和物理意义。并用该方法分析了某重点工程#3厂房坝段基岩深层抗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体极限平衡 岩体抗滑稳定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滑铲处治斜坡软弱地基路堤工作机理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玉 蒋鑫 +2 位作者 姜春亮 朱奇炯 邱延峻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9-275,共7页
为探讨防滑铲处治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工作机理,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软件Slide,建立防滑铲处治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计算模型,对比有无防滑铲时可能滑动带、最危险滑动面的区别,获得稳定安全系数与地层坡度、防滑铲深度的动态变化关系,结合... 为探讨防滑铲处治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工作机理,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软件Slide,建立防滑铲处治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计算模型,对比有无防滑铲时可能滑动带、最危险滑动面的区别,获得稳定安全系数与地层坡度、防滑铲深度的动态变化关系,结合敏感度分析,明确土体材料参数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联合其他措施共同处治、回填材料应以重度控制为准等优化设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斜坡软弱地基路堤 防滑铲 刚体极限平衡法 敏感度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设计中推广的体积平衡法及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士弘 张可村 《爆破器材》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共5页
文章把定向爆破抛掷堆积过程分为抛掷和滑移阶段 ,分别用体积平衡法和滑移方程进行计算 ,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优化 ,使目前的体积平衡法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提高了一步。
关键词 体积平衡法 抛掷 滑移 爆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力矩平衡的三维剩余推力法
7
作者 张奇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3-1398,共6页
在考虑力矩平衡的二维剩余推力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在忽略条柱间作用力的水平剪切分量的基础上,建立铅直方向(Z轴)、滑动方向(X轴)、垂直滑动方向(Y轴)的力平衡以及绕Y轴的力矩平衡共4个方程,平衡方程中纳入地... 在考虑力矩平衡的二维剩余推力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维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在忽略条柱间作用力的水平剪切分量的基础上,建立铅直方向(Z轴)、滑动方向(X轴)、垂直滑动方向(Y轴)的力平衡以及绕Y轴的力矩平衡共4个方程,平衡方程中纳入地下水、地震、支护力作用。行界面上柱间力作用方向角(条间力剪切分量与水平分量的比值)为条柱底滑面在滑动方向上的倾角乘以统一的修正系数(可称为推力方向修正系数,以进行修正),列界面上柱间力作用方向角为条柱底滑面在Y方向上的倾角。通过迭代计算,当调整稳定系数以使所有列的X向剩余推力和为零、改变滑动方向(X轴方位)以使所有行的Y向剩余推力和为零、调整推力方向修正系数以使绕Y轴的总力矩为零,求得滑坡的稳定系数、最优滑动方向及推力方向修正系数。该法适用于任意形态滑坡,并可计算得到最优滑动方向。最后对该法进行了工程应用及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极限平衡分析 剩余推力法 力矩平衡 最优滑动方向 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坝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计算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彭文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NB/T 35026—2014)给出的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计算方法,以条块抗力ΔQ_i满足内力平衡条件求解抗力作用比η。由于ΔQ_i与水平向的夹角φ_i各不相同,规范方法进行ΔQ_i的标量求和没有物理意义,未能真正满足内力...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NB/T 35026—2014)给出的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计算方法,以条块抗力ΔQ_i满足内力平衡条件求解抗力作用比η。由于ΔQ_i与水平向的夹角φ_i各不相同,规范方法进行ΔQ_i的标量求和没有物理意义,未能真正满足内力矢量平衡。因此,规范方法理论体系不严谨,在φ_i不相等时求解结果可能是错误的。鉴于规范方法的不足,以条块之间的剪力Q_i替换ΔQ_i,对规范公式进行修正,并提出基于单变量η的迭代求解方法,解决了规范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多滑面稳定计算的实用价值。通过典型算例和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规范方法的不严谨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计算错误,同时证明了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多滑面 深层抗滑稳定 迭代求解 刚体极限平衡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