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处理的VCM磁钢片尺寸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姚晋丽 张舜德 +1 位作者 李延芳 李燕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87,共5页
影响我国音圈电动机(VCM)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是VCM联合检测技术,而该技术的核心为基于摄像机(CCD)的图像处理软件。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VCM磁钢片图像进行去噪、边缘检测、边缘连接,以及位置校正等处理,以便获取清晰的图像边缘,... 影响我国音圈电动机(VCM)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是VCM联合检测技术,而该技术的核心为基于摄像机(CCD)的图像处理软件。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VCM磁钢片图像进行去噪、边缘检测、边缘连接,以及位置校正等处理,以便获取清晰的图像边缘,运用最小二乘圆曲线拟合算法拟合图像边缘,结合系统标定值,计算出VCM磁钢片的尺寸,通过检测尺寸与设计尺寸的误差来判断零件合格与否。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非接触、无污染、高精度、客观和快速等特点,可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在VCM产业检测中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m磁钢片 图像处理 尺寸检测 最小二乘圆曲线拟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磁路旋转音圈电机电枢反应的抑制方法
2
作者 黄俊凯 吴腾飞 +1 位作者 段志君 姚志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155,共5页
旋转音圈电机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等优点,一直广泛运用于精密指向机构中。通电线圈引发电枢反应扰乱电机磁场分布,进而影响电机控制性能。本文研究旋转音圈电机电枢反应及其抑制方法,在电机控制模型中引入电枢反应影响系数,边磁轭开矩形... 旋转音圈电机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等优点,一直广泛运用于精密指向机构中。通电线圈引发电枢反应扰乱电机磁场分布,进而影响电机控制性能。本文研究旋转音圈电机电枢反应及其抑制方法,在电机控制模型中引入电枢反应影响系数,边磁轭开矩形口截断电枢反应干扰磁路,分析电机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确定最优开口参数,设计并制造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电机控制系统稳态误差降低近50%,有效抑制电枢反应,提高系统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磁路旋转音圈电机 电枢反应 电磁场仿真 稳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定子硅钢片磁致伸缩效应引起的振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欣 何家俊 +1 位作者 姚娜 吴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79-282,283,284,共6页
为了研究磁致伸缩效应对电机定子硅钢片的影响,建立磁-机械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在磁致伸缩作用下电机定子的振动情况,得到电机定子硅钢片的振动主要为供电频率的一倍频与二倍频。设计了一种仿真实验模型,模拟电机中的磁场走向,线圈与无... 为了研究磁致伸缩效应对电机定子硅钢片的影响,建立磁-机械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在磁致伸缩作用下电机定子的振动情况,得到电机定子硅钢片的振动主要为供电频率的一倍频与二倍频。设计了一种仿真实验模型,模拟电机中的磁场走向,线圈与无取向硅钢片不接触,这样无取向硅钢片上只存在由变化磁场导致的磁致伸缩力;通过改变硅钢片的位置,分析磁场不同走向下磁致伸缩效应对无取向硅钢片应力特性的影响,得到无取向硅钢片主要振动频率为供电频率的一倍频和二倍频,且硅钢片处于不同位置时影响其振动的主要频率不同;在磁路发生偏转时造成无取向硅钢片在供电频率一倍频处振动明显。同时设计了实验,测量变化磁场下无取向硅钢片上的振动信号,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与仿真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定子硅钢片振动 磁致伸缩 磁路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的磁路建模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喻曹丰 王玉 +3 位作者 陈卓 熊美俊 史瑞 肖志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083-6093,共11页
针对精密定位工作台大行程与高精度特性间的矛盾问题,将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GMA)结合,提出一种大行程、高精度特性的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为优化驱动器的磁路结构... 针对精密定位工作台大行程与高精度特性间的矛盾问题,将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iant magnetostrictive actuator,GMA)结合,提出一种大行程、高精度特性的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为优化驱动器的磁路结构,基于磁路法分别建立驱动器的宏动、微动及整体磁路模型,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得到宏动永磁体结构、宏动磁轭相对磁导率以及宏动线圈电流对宏动磁路的影响规律和不同参数下宏、微磁场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为验证优化方案,在研制驱动器样机的基础上,搭建实验平台,测试驱动器的输出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宏动永磁体采用6片瓦型结构,宏动磁轭的相对磁导率为400以上时,宏动力与宏动线圈电流之间近似成线性关系,且不同参数作用下,宏动磁场与微动磁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均小于0.001Wb/m^(2),试制样机的宏动力最大可达53N,最大加速度可达6.7g,最大驱动行程达到47mm,最高定位误差仅为0.14μm。表明所提出的同轴集成式宏微复合驱动器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为研发兼具高速、大行程和高精度特性的精密定位工作台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集成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音圈电机 宏微复合驱动 磁路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