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统计学变异函数贝叶斯模型选择方法与比较
1
作者 张一凡 张璐璐 徐加宝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7,共10页
变异函数量化了空间2点地质属性的变异性,对地质统计分析至关重要。当地质数据随空间坐标呈现趋势变化时,正确选择和估计变异函数十分困难。为实现变异函数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变异函数选择方法,采用拉普拉斯... 变异函数量化了空间2点地质属性的变异性,对地质统计分析至关重要。当地质数据随空间坐标呈现趋势变化时,正确选择和估计变异函数十分困难。为实现变异函数的模型选择和参数估计,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变异函数选择方法,采用拉普拉斯近似方法将后验概率分布近似为高斯分布。首先计算出参数的后验概率分布,随后分别计算每个备选变异函数的贝叶斯模型证据,以确定最优模型。探讨了3种模型选择方法在变异函数选择中的适用性,包括贝叶斯模型证据(BME)、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识别准则和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识别准则。通过实测静力触探试验的锥端阻力数据,说明了该方法,并从模型拟合度和复杂度罚值2个方面比较3种方法在变异函数模型选择中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给定试验数据条件下,BME能够合理地考虑变异函数的拟合度和复杂性;而AIC和BIC识别准则在模型参数个数相同时,仅能反映不同变异函数的拟合度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推荐采用BME选择变异函数。本研究方法能够在考虑趋势项参数条件下合理地选择地质统计学变异函数,所选最优变异函数与试验变异函数较一致,为地质统计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试验 贝叶斯理论 拉普拉斯近似 变异函数 模型选择 BME 地质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透水层瞬态水力参数的地质统计反演识别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庄超 余文平 +5 位作者 严龙 张健翼 窦智 杨蕴 周志芳 王锦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31,共8页
弱透水层释水变形伴随着水力参数(渗透系数K和贮水率Ss)的瞬态变化,传统的“移动窗口”式反演方法假定每个反演窗口的初始状态是静态的,这与弱透水层释水变形存在明显滞后效应的实际情况不符。本文提出了在高维参数反演优化情境下,时间... 弱透水层释水变形伴随着水力参数(渗透系数K和贮水率Ss)的瞬态变化,传统的“移动窗口”式反演方法假定每个反演窗口的初始状态是静态的,这与弱透水层释水变形存在明显滞后效应的实际情况不符。本文提出了在高维参数反演优化情境下,时间域上模型参数的动态变化可与空间域上模型参数的一维非均质性等价,因而可用地质统计反演方法可用于识别弱透水层瞬态K和Ss的新思路,实现了该方法在水文地质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以上海越流含水层系统为例,运用似线性地质统计反演算法,高精度地拟合了F16分层标处的长观变形数据,获取了原位透镜体状弱透水层K和Ss的瞬态特征。反演结果显示,观测时段内K的变幅为1.02×10^(-5)~5.89×10^(-4)m/a,平均值为1.38×10^(-4)m/a,Ss的变幅为4.34×10^(-4)~6.02×10^(-3)m^(-1),平均值为2.65×10^(-3)m^(-1)。基于反演所得参数瞬态特征,分析原位弱透水层在1994年前后分别以弹性和塑性变形为主,弱透水层K呈现与含水层水位相反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该现象可能与渗流力作用下细粒物质在含水层与弱透水层透镜体交界面附近的对孔隙的阻塞和疏通作用有关。该方法可获取完整观测时段内水文地质参数的动态变化轨迹,在计算评价地表水-地下水交互领域的河床渗透性、原位修复领域的渗透反应墙渗透性等的动态演化特征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并可作为构建水文地质领域、岩土工程等领域有关本构模型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透水层 瞬态水力参数 地质统计反演 时空等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地质统计学去硅质反演方法在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四段的应用
3
作者 朱正平 周自强 +2 位作者 潘仁芳 罗文军 翁雪波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灯影组灯四段因储层埋藏深、厚度薄及硅质层的发育,导致常规反演方法精度低,多解性强。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地质统计学的去硅质的反演方法:首先结合测井曲线及岩石物理分析来明确各岩性段波阻抗特征;...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区块震旦系灯影组灯四段因储层埋藏深、厚度薄及硅质层的发育,导致常规反演方法精度低,多解性强。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地质统计学的去硅质的反演方法:首先结合测井曲线及岩石物理分析来明确各岩性段波阻抗特征;其次将储层波阻抗替换为硅质+基质波阻抗来重构新的波阻抗趋势(Pimp_Trend),并通过统计分析明确Pimp_Trend与样本井硅质含量曲线的共性结构,构建硅质波阻抗初始模型;最后将此模型作为约束条件参与地质统计学反演,求出与反演背景波阻抗相耦合的储层波阻抗,达到“去硅质”储层预测的目的。结果表明: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成功剔除了硅质层对于储层预测的干扰,凸显出储层波阻抗特征,即通过低波阻抗表征储层;与常规反演相比,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降低了反演结果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识别精度。研究成果为研究区油气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约束 硅质层 地质统计学反演 灯四段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赖未蓉 杨国鹏 +2 位作者 宋沛东 章顺利 王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2,共7页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高庙子气田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藏多套砂体叠置,相变明显,表现为“整体富砂、局部含气”的特征,但有效储层发育段与泥岩的阻抗相当,常规叠后反演方法难以准确预测砂体边界及优质储层分布。在须二段地质特...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高庙子气田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藏多套砂体叠置,相变明显,表现为“整体富砂、局部含气”的特征,但有效储层发育段与泥岩的阻抗相当,常规叠后反演方法难以准确预测砂体边界及优质储层分布。在须二段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首先开展有利相带边界识别及预测研究,并结合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分析,开展相控约束下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研究,实现对有效储层与泥岩层劈分,进而完成了相控有效储层预测。预测结果不仅提高了砂体识别精度,同时也提高了有效储层预测的可靠性,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吻合度较高。该预测技术有效支撑了合兴场气田储量提交和探井井位部署,已产生了一定的油气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地震相 敏感参数 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 有效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灭分叉型煤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的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美 刘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2-1410,共9页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 由于成煤期的泥炭沼泽基底不平以及地质环境等的变化,导致相对较大的地质区域内煤层常出现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影响开采设计,为高效准确定位煤层边界及分布位置,提出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和符号矩阵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通过符号矩阵方法,按照一定精度离散煤层和非煤层数据,利用泛克里金法确定平面煤层厚度,反距离加权法确定每个栅格的符号距离函数估值,局部窗口对煤层进行精准定位,确定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距离函数截距,建立煤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讨论了距离函数截距对煤层精度的影响;滑动垂直窗口大小与煤层位置对建模结果中煤层连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可以针对煤层尖灭、分叉等复杂情况快速建模,对大范围区域地质模型构建有一定的适用性,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煤层开采设计及资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灭分叉煤层 地质统计 符号矩阵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麒玉 荀磊 +3 位作者 崔哲思 周瑞鸿 陈大颉 刘刚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7,共15页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 三维地质建模是一种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理论、科学可视化、数理统计等前沿技术方法,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描述、表征和重建的技术。其目的是为地球科学家及地质工作者提供一个集科学研究、辅助设计和决策支持为一体的可视化平台,以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利用隐藏在地质现象和过程背后的本质涵义和规律。基于野外地质数据构建研究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已经成为涉及基础地质调查、自然资源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等地质研究及调查工作的必备任务。深入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对象、数据源、空间数据模型,以及3个不同视角理解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全面总结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矿产预测、地质灾害预警、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油气藏储层表征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给出了三维地质建模及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空间数据模型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 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 地质统计模拟 智能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统计分析的页岩脆性定量评价方法--以鄂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为例
7
作者 李娟 王胜建 +3 位作者 田玉昆 周惠 刘策 薛宗安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0-690,共11页
【研究目的】页岩储层的脆性是反映页岩气储集层压裂品质的参数之一,对压裂难易程度和压裂缝网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方法】为准确评价鄂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脆性特征,对鄂西黄陵背斜南翼五口钻井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全岩矿物及黏... 【研究目的】页岩储层的脆性是反映页岩气储集层压裂品质的参数之一,对压裂难易程度和压裂缝网形态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方法】为准确评价鄂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脆性特征,对鄂西黄陵背斜南翼五口钻井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全岩矿物及黏土含量测试、主微量元素含量测试、声学力学联测实验等分析测试,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页岩脆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矿物与岩石脆性密切相关,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定量表征泥页岩中有效脆性矿物成分和非有效脆性矿物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基于岩石力学、矿物组分和元素成分的脆性指数综合定量评价公式,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形成鄂西地区牛蹄塘组页岩层段的脆性指数剖面。【结论】微地震监测及压裂施工结果显示,新建立的脆性指数剖面能准确指示页岩的高脆性层段,与压裂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页岩脆性 矿物组分 力学参数 元素 统计分析 牛蹄塘组 地质调查工程 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的地面沉降监测网优化设计
8
作者 刘刚 彭轶群 +2 位作者 徐昊 裴江涛 骆祖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0-1255,共16页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生且不可逆转的地质灾害,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决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获取的沉降信息不完整、对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控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本文以南京市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网...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发生且不可逆转的地质灾害,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决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获取的沉降信息不完整、对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控不够精准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本文以南京市长江漫滩地面沉降监测网为例,利用地质统计学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变异函数理论,运用Kriging插值法对研究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分别建立变异函数模型,研究南京市长江漫滩区域各监测网标准差分布特征,并对其进行优化布设。结果表明:南京市长江漫滩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存在分布不合理问题。进行优化布设后,淘汰冗余及边缘监测井34个,新增监测井16个;淘汰冗余及边缘水准点49个,新增水准点21个;分层沉降监测网缩减18组,新增13组。改进后的监测井网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取监测数据,实现了沉降监测网络的优化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监测网 地质统计学理论 KRIGING插值 优化设计 地质灾害 变异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统计学反演的薄煤层识别研究
9
作者 贺斌 晏豪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6-342,共7页
为提高薄煤层厚度解释精度,构建含多层薄煤层的地质模型,并正演地震剖面。通过模拟一个地质模型来验证地质统计学反演的可靠性,并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对得到的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测井约束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以得到对比。着重于地质统计... 为提高薄煤层厚度解释精度,构建含多层薄煤层的地质模型,并正演地震剖面。通过模拟一个地质模型来验证地质统计学反演的可靠性,并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对得到的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测井约束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以得到对比。着重于地质统计学反演,分析了反褶积一致性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反褶积处理可以提高薄煤层的反演精度,高测井密度可以增加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精度和改善一致性。在恰当的反褶积处理和高信噪比高测井密度地震数据的前提下,通过地质统计学反演可以探明最薄为0.8 m厚度的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地质统计学反演 正演模拟 高精度反演 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6
10
作者 王香文 刘红 +1 位作者 滕彬彬 王连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0-735,共6页
以厄瓜多尔南部H-N油田M1层薄储层为例,阐述了研究区M1层储层预测难点和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经过储层和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论证了储层预测条件,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储层... 以厄瓜多尔南部H-N油田M1层薄储层为例,阐述了研究区M1层储层预测难点和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储层预测方法技术。经过储层和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分析,论证了储层预测条件,确定了运用以地质统计学反演为核心的储层预测技术对该区进行储层预测研究,来解决该区储层薄(1~25 ft)、横向变化大、隐蔽性强的薄储层的识别;通过以地震、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不同数据体间砂体进行对比分析,精细解释出该区砂体分布;经过无井、盲井和新钻井校验,实现了薄层的高精度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垂向分辨率达到5 ft)。该预测结果经过在H-N油田的实际应用和新钻井钻探证实,砂层钻遇率为100%,钻探符合率达82%,实现了该区新井产能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储层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反演之随机地震反演方法——以苏丹M盆地P油田为例 被引量:62
11
作者 李方明 计智锋 +2 位作者 赵国良 吴昌吉 李志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1-455,共5页
随机地震反演是地质统计反演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震反演与序贯模拟的结合。在随机地震反演过程中,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计算随机变量的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针对每一种实现,在地震道位置根据计... 随机地震反演是地质统计反演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震反演与序贯模拟的结合。在随机地震反演过程中,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计算随机变量的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针对每一种实现,在地震道位置根据计算出来的反射系数人为合成地震道,比较合成道与原始地震道之间的误差,达到要求的精度后输出反演结果。以苏丹M盆地北部P油田为例,对波阻抗及测井数据进了直方图分析、变差图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用模拟退火方法对研究区全区的波阻抗体以及部分地区的密度体进行随机地震反演后发现,随机地震反演的波阻抗体与密度体反演剖面分辨率较高,甚至浅层薄砂体在反演结果上都有很好的反映,砂泥岩厚度的横向变化情况也刻画得非常好。结论表明,随机地震反演为油田开发阶段的地震反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反演 随机地震反演 变差函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在多金属矿床储量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8
12
作者 罗周全 刘晓明 +2 位作者 吴亚斌 刘望平 杨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7,共5页
借助国际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矿床地质数据库,筛选出矿体内钻孔样品数据并对其进行组合。根据组合样的统计分布特征,应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建立了品位参数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采用加权多项式回归法自动拟合求得实验变异函数,经交叉验证,... 借助国际矿业软件Surpac建立了矿床地质数据库,筛选出矿体内钻孔样品数据并对其进行组合。根据组合样的统计分布特征,应用地质统计学理论建立了品位参数变异规律的数学模型,采用加权多项式回归法自动拟合求得实验变异函数,经交叉验证,优选出理想的实验变异函数参数值。根据理想的实验变异函数参数值,采用普通克立格法对矿体金属元素品位进行了估值,运用估值结果分别按各金属元素和中段进行了储量计算,并与矿山实际勘探获得的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靠,计算结果准确,可用于辅助地质及采矿工程师进行资源评估、采矿设计及计划编制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 变异函数 普通克立格 交叉验证 SURP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秘鲁D油田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伟 林承焰 董春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8,共5页
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和相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以秘鲁D油田V层为例进行了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地质建模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概念模型建立训练图像,然后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Snesim算法模拟沉积微相,最后在沉积微相控制下进行储层参数模拟。研究... 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和相控建模相结合的方法,以秘鲁D油田V层为例进行了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地质建模研究。首先根据地质概念模型建立训练图像,然后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Snesim算法模拟沉积微相,最后在沉积微相控制下进行储层参数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不仅忠实于井点数据,而且可以在使用的训练图像中加入地质概念,从而对随机模型进行地质约束;V层沉积微相随机模拟较好地再现了沉积微相的空间结构,其孔隙度模拟实现与相应沉积微相模型吻合较好,且沉积微相对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影响;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和相控建模的建模原则有助于从地质的角度对模型进行约束,促进概念模型向定量模型的转化,从而建立合理的反映地下实际情况的三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 相控建模 地质建模 秘鲁 D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减少地质统计模型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余国义 王根久 +1 位作者 穆龙新 王桂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7,共2页
将三维地震数据应用于油藏地质模型 ,可以降低井间储集层估计的不确定性 ,需要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综合应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在四川盆地孝泉—青岗嘴构造带新场构造的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中 ,对 2 5口井的伽马测井数据进行三维变差函... 将三维地震数据应用于油藏地质模型 ,可以降低井间储集层估计的不确定性 ,需要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综合应用测井和三维地震数据。在四川盆地孝泉—青岗嘴构造带新场构造的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中 ,对 2 5口井的伽马测井数据进行三维变差函数分析 ,获得判别砂岩与泥岩的标准化伽马判别值 ,得到砂岩厚度分布图 ;利用协克里格方法得出协克里格方差模型 ,使硬数据 (井点的伽马测井曲线 )与软数据 (地震波阻抗 )的相关关系达到最优 ;综合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 ,获得砂岩有效厚度分布图。图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 地震 砂体预测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式统计原理的地质灾害区域预警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艳辉 刘传正 +2 位作者 连建发 温铭生 唐灿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44-350,共7页
区域预警是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地质灾害显式统计预警理论考虑了地质环境变化与降雨参数等多因素的耦合作用,克服了传统单一临界雨量判据方法的局限。笔者应用地质灾害显式统计预警的基本原理,以中... 区域预警是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地质灾害显式统计预警理论考虑了地质环境变化与降雨参数等多因素的耦合作用,克服了传统单一临界雨量判据方法的局限。笔者应用地质灾害显式统计预警的基本原理,以中国的东南区为例开展应用研究。选取岩土体类型、地形起伏等12个基础地质环境因素.通过确定性系数模型(CF)综合分析了地质灾害分布与地质环境基础因素的关系.选取地质灾害"潜势度"作为地质环境优劣的指标,并进行了定量计算。选取当日雨量和一个降雨过程的前期累计雨量作为降雨激发因素的指标.采用多元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地质环境因素、降雨激发因素的耦合作用与地质灾害发育情况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显式统计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以2006年5月18日台风"珍珠"登陆期间的实况预警情况对模型进行了应用校验。验证了显式统计预警原理及模型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潜势度 区域预警 显式统计 预警模型 结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几何法与地质统计学法在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3 位作者 林彬 唐晓倩 方向 林鑫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60,共5页
文章以MICROMINE软件为操作平台,以西藏三个大型矿床实例,通过四方面的对比,总结分析了传统几何法与地质统计学法2类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优缺点。与传统几何法相比,在理论方面,地质统计学法通过变异函数进行品位插值更加科学;在小体重方... 文章以MICROMINE软件为操作平台,以西藏三个大型矿床实例,通过四方面的对比,总结分析了传统几何法与地质统计学法2类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优缺点。与传统几何法相比,在理论方面,地质统计学法通过变异函数进行品位插值更加科学;在小体重方面,对于小体重值和主元素有相关性的矿床,地质统计学法回归方程处理小体重更加合理;在资源储量类别划分方面,地质统计学法以多种参数为依据,自动化划分更加可靠、高效;在其他应用方面,地质统计学法估算结果应用广泛,与生产相结合。因此,地质统计学法明显优于以地质块段法、平行断面法为代表的传统几何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储量估算 几何法 地质统计 MICROM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识别隔夹层─—以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为例 被引量:20
17
作者 林承焰 侯连华 +1 位作者 董春梅 张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5-251,共7页
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沙三段为例,针对重力流沉积体系中油气储层和隔、夹层的时空展布特征,采用地质统计学中的条件随机模拟方法预测了隔夹层在空间上的展布,并且进一步应用分形几何学方法识别出3种不同类型的隔夹层。
关键词 隔夹层 储层 地质统计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两点到多点的地质统计学储层建模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培元 姜楠 +1 位作者 杨辉廷 刘学利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596-599,共4页
传统的两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以象元为空间赋值单元、变差函数为工具建立确定性的模型,或者应用各种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可选的模型,在精确表征复杂的空间结构及目标体几何形态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别于两点地质统计学的多点地质统计学... 传统的两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以象元为空间赋值单元、变差函数为工具建立确定性的模型,或者应用各种随机模拟方法建立可选的模型,在精确表征复杂的空间结构及目标体几何形态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别于两点地质统计学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可有效地解决更广泛的地质模拟问题。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岩-相模型及与之相对应的训练图像可靠性的影响,结果变得比较复杂。因此,选择合适的训练图像及恰当的算法可有助于提高储层建模的精度和效率。以××油田曲流河沉积为例,采用两点和多点统计学方法构建模型。对比发现,基于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地质建模方法真实可再现河流相的沉积形态,还降低随机建模的不确定性。尽管模拟结果与井点真实数据之间存在误差,但通过调整随搜索半径、训练图像大小及概率计算中临近点个数限制,可显著提高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地质统计 多点地质统计 储层 随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勘探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季 程五一 +1 位作者 张天麒 刘文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88,共6页
基于我国华北某地质勘探系统24年的生产性工亡事故,结合系统安全理论,从事故发生的总体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条件因素等方面分析事故的趋势、特点及规律。发现:24年来我国地质勘探事故的总体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并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每... 基于我国华北某地质勘探系统24年的生产性工亡事故,结合系统安全理论,从事故发生的总体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条件因素等方面分析事故的趋势、特点及规律。发现:24年来我国地质勘探事故的总体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并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每年4-9月份是我国地质勘探事故的高发时期;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地质勘探事故发生的主要条件因素。根据事故的统计分析结果,指出我国地质勘探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减少地质勘探行业事故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探 事故 统计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反演在东濮凹陷白庙气田沙三段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边树涛 狄帮让 +3 位作者 董艳蕾 姜贻伟 王乐之 廖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8-405,共8页
本文基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把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作为相关控制函数。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和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在每一... 本文基于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把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作为相关控制函数。首先,统计随机变量的直方图分布和变差函数,确定随机变量在不同方向上的变程;然后在每一地震道上,将随机提取的反射系数与求取的地震子波进行褶积,生成合成地震道,将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道进行匹配,计算反演的剩余值,直到匹配程度满足精度要求为止;最后,选择合成地震记录最好的节点值作为反演结果,对下一个随机选取的节点进行反演,直到完成各个随机实现的全部反演,再对相关性大于90%的各个实现进行求均方根运算,并将获得的均方根数据体作为最终的反演结果。文中以白庙气田三维地震工区沙三段水下扇体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储层岩性、电性、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地震空变子波,建立低频模型,通过合理选取反演参数λ,把标准化后的自然电位曲线作为输入参数,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和地质统计反演技术,得到的反演结果与实钻资料吻合率达到81.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带 水下扇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 地质统计反演 白庙气田 沙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