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及飞秒激光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庆和 李岳美 +3 位作者 侯红超 宋学英 胡长娥 齐绍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及飞秒激光LASIK(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40例80眼高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为-7.00^... 目的对比研究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及飞秒激光LASIK(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 40例80眼高度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为-7.00^-10.50 D)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SMILE组20例40眼行SMILE,FS-LASIK组20例40眼行Visu Max FSLASIK,观察时间点为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数、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形态等。结果安全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7.5%(39/40)、95.0%(38/40)(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15±0.12、1.09±0.14(P>0.05)。有效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例分别为95.0%(38/40)、80.0%(32/40)(P<0.05),术后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1.11±0.13、0.98±0.14(P<0.05)。可预测性(精确性):术后3个月SMILE组和FSLASIK组等效球镜在±0.50 D的比例分别为95.0%(38/40)、70.0%(28/40)(P<0.05);等效球镜在±0.75 D的比例分别为97.5%(39/40)、82.5%(33/40)(P<0.05)。稳定性: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各时间点SMILE组和FSLASIK组等效球镜度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地形图形态:SMILE组和FS-LASIK组角膜地形图都以平滑型最多,分别占82.5%(33/40)、6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LE及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均安全、稳定,而SMILE有效性、可预测性、精确性、术后角膜形态均稍好于FS-LASIK,矫正高度近视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visumax飞秒激光lasik 高度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mm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梅波 张卉卉 +5 位作者 段丽 朱涛 付竞 周维 赵春焕 易湘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比较2.0 mm微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2.0 mm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2.0 mm 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with femtosecond laser,FS-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行2... 目的比较2.0 mm微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2.0 mm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2.0 mm 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with femtosecond laser,FS-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行2.0 mm SMILE的近视患者48例(96眼),同期行FS-LASK者50例(100眼),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得分及手术满意度量表评分。结果在术后1周以后SMILE组视力高于FS-LASIK组,且状态较FS-LASIK组更为稳定。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SMILE组UCVA≥术前BCVA的比例高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早期(术后1周)SMILE组存在1例过矫,而FS-LASIK组存在1例欠矫,但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手术患者均在±1.00 D范围内。术后平均角膜前表面形态变异指数及垂直不对称指数在各时间点均为FS-LASIK组大于SMI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QOL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QOL得分均较术前有所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ILE:t=-13.85,P=0.00;FS-LASIK:t=-13.21,P=0.00),而两组术后6个月QO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较高的再次手术选择率及手术推荐率,并且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2.0 mm SMILE与FS-LASIK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稳定性以及可预测性,术后都可获得良好的视力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前者更好地保持了角膜前表面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2.0 mm小切口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lasik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的像差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蒋炎云 胡燕华 +1 位作者 张青松 雷晓华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刀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眼球的像差变化。方法将行LASIK的患者21例42眼分别使用飞秒激光刀(16眼)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26眼)制作角膜瓣后,在同一机型下行激光切削,术后...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刀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眼球的像差变化。方法将行LASIK的患者21例42眼分别使用飞秒激光刀(16眼)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26眼)制作角膜瓣后,在同一机型下行激光切削,术后10d、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像差进行分析。结果角膜板层刀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飞秒激光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减少,两组的高阶像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而自动角膜板层刀组球差增加明显高于飞秒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手术造成的像差增加,对提高LASIK术后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lasik 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Max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角膜反应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烨 周行涛 +2 位作者 牛凌凌 徐建江 褚仁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1-665,共5页
目的观察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反应的动态变化。方法等效球镜为-6.75~-12.50D的近视患者6例12眼行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飞秒激光参数设置为脉冲频率200kHz,脉冲能量100~150nJ,瓣直径... 目的观察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反应的动态变化。方法等效球镜为-6.75~-12.50D的近视患者6例12眼行VisuMax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飞秒激光参数设置为脉冲频率200kHz,脉冲能量100~150nJ,瓣直径7.9~8.3mm,预计瓣厚度80~100μm。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用裂隙灯检查角膜中央区域的形态,并用共焦显微镜观察中央区域的角膜反应。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裂隙灯检查所有手术眼未见haze或瓣皱褶,共焦显微镜下观察所有眼未见明显角膜上皮细胞的形态改变。术后1周,4例6眼观察到近切削界面的基质细胞轻度激活,表现为细胞核反光增强,细胞轮廓可见,切削面反光轻度增强,其余眼未观察到明显的基质细胞激活。角膜基质细胞激活在术后1个月减轻,至术后3个月基本消失。术后所有手术眼均可在切削面持续观察到高反光沉积物,1眼(预期角膜瓣厚度80μm)在共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微皱褶。结论 VisuMax飞秒激光LASIK术后存在角膜细胞水平反应的变化,其角膜基质细胞激活程度较轻可能与脉冲能量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max激光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角膜创伤愈合 共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高阶像差和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冉 程蕾 +2 位作者 龙克利 顾明珠 李全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759,共3页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和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变化。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8月收治的52例(104眼)高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行LASIK术,对照组接受传统术式,观察组给予飞秒激...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变化和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变化。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8月收治的52例(104眼)高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行LASIK术,对照组接受传统术式,观察组给予飞秒激光辅助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高阶像差和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鼻上、颞下、鼻下和角膜顶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四个象限内及角膜顶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四个象限内及角膜顶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彗差、初级球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彗差、初级球差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和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相对较小,是一种理想的辅助LASIK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激光 PENTACAM 角膜后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与飞秒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屠永芳 杜献芳 +4 位作者 张红霞 史芳荣 韩宝军 张政伟 华剑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 目的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切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5月至11月于我院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等效球镜度数≤-6.00 D)60例(119眼),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59眼,B组60眼)。A组施行SMILE,B组施行Fs-LASIK,观察术后视力、屈光度等的变化。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对术眼进行眼前节图像采集,记录角膜后表面Diff值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均比术前提高,但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组间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个月A、B两组屈光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后表面Diff值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其中A组术前、术后分别为(0.027±0.001)mm和(0.059±0.001)mm(P<0.05);B组术前、术后分别为(0.029±0.001)mm和(0.054±0.002)mm(P<0.05),但A、B两组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加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和Fs-LASIK矫正近视均安全有效,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均部分前移,其远期变化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小切口透镜切除术 lasik 角膜后表面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瓣再次LASIK治疗LASIK术后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董坤峰 张印博 +3 位作者 张继玲 尹会苏 康焕君 申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再次LASIK治疗LASIK术后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LASIK术后近视患者40例(80眼),进行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再次行LASIK,术后予以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后6个月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波前像...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再次LASIK治疗LASIK术后近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LASIK术后近视患者40例(80眼),进行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再次行LASIK,术后予以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后6个月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眩光CSF,并与术前相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为1.07±0.11较术前0.10±0.05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屈光度为(-0.23±0.54)D较术前(-2.37±0.77)D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高阶像差为0.52±0.18与术前0.50±0.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SF在6.0c·d-1对数为1.80±0.11比术前1.62±0.12显著改善(P<0.05);在18.0c·d-1对数为1.25±0.08,比术前0.91±0.09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眩光CSF在18.0c·d-1对数为1.02±0.09,较术前(0.55±0.08)显著改善(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再次LASIK可安全有效地治疗LASIK术后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lasik 再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角膜帽与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角膜瓣的对比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雅斌 周跃华 +3 位作者 张晶 张丽 郑燕 刘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9-872,共4页
目的对比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制作的角膜帽和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制作的角膜瓣的特点。方法 100... 目的对比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制作的角膜帽和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制作的角膜瓣的特点。方法 100例200眼近视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FS-LASIK组,每组各50例100眼。SMILE组角膜帽及FS-LASIK组角膜瓣厚度均设定为110μm,RTVue-OCT测量术眼角膜0°和90°两条子午线所在截面上特定7个点的角膜帽和角膜瓣厚度值,并对角膜帽和角膜瓣上14个测量点的厚度进行对比。结果术后1周,SMILE组中央区角膜帽厚度为(109.4±2.8)μm,低于FS-LASIK组中央区角膜瓣厚度[(111.2±3.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2,P<0.01)。SMILE组全角膜帽厚度值为(109.3±2.1)μm,亦低于FS-LASIK组全角膜瓣厚度[(111.1±1.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0,P<0.01)。两组在不同离心度的位置,角膜帽和角膜瓣厚度的变异均不大。两组角膜0°和90°经线所在截面的平均角膜帽和角膜瓣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MILE组中与预计值差值≤5μm的有1170个测量点,而FS-LASIK组中有1226个测量点。结论SMILE制作的角膜帽与FS-LASIK制作的角膜瓣同样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且形态均一、规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 visumax飞秒激光lasik 近视 角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一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明 郑秀华 +1 位作者 高传晶 党光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1-682,共2页
患者男性,43岁,因自觉左眼视物不清2个月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为1.0,左眼为0.2;眼压右眼为1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验光左眼为-1.00 DS/-1.25 DC×90°,矫正无助;裂隙灯显微镜下双眼... 患者男性,43岁,因自觉左眼视物不清2个月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为1.0,左眼为0.2;眼压右眼为1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验光左眼为-1.00 DS/-1.25 DC×90°,矫正无助;裂隙灯显微镜下双眼角膜周边部可见角膜切削印记,角膜中央区透明;左眼晶状体混浊(混浊分级为C2N2P3),玻璃体液化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右眼晶状体透明,眼底结构正常。患者于2005年4月10日在本院行双眼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ectomy,LASIK)手术,既往资料:右眼视力为0.1,-4.50 DS/-0.50 DC×70°=0.8+,左眼视力为0.4,-1.50 DS/-0.50 DC×90°=0.8-;角膜曲率右眼K1=44.6 D@99°,K2=44.0 D@9°,左眼K1=44.8 D@88.7°,K2=44.1 D@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lasik术后 激光 眼晶状体混浊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右眼视力 裂隙灯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相关工作人员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梅波 张卉卉 +3 位作者 周维 赵春焕 郑坤坤 易湘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调查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emtosecond laser LASIK,FS-LASIK)手术对行近视手术的医疗相关工作人员生活质量及医疗活动的影响。方法对35例(70眼)医疗相关工作人员(包含医师、护士、技师)行FS-LASIK,记录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 目的调查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emtosecond laser LASIK,FS-LASIK)手术对行近视手术的医疗相关工作人员生活质量及医疗活动的影响。方法对35例(70眼)医疗相关工作人员(包含医师、护士、技师)行FS-LASIK,记录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与等效球镜度数,应用屈光矫正者生命质量量表对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打分,并采取量表的方式进行手术前后屈光状态对医疗活动影响与对手术综合满意度的评价。结果 35例(70眼)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1.11±0.26、1.18±0.23、1.24±0.22、1.23±0.23;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45±0.37)D、(0.34±0.41)D、(-0.17±0.57)D、(-0.28±0.55)D。术后3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出现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降低。35例医护人员术前生活质量评分为(38.28±2.15)分,术后为(44.13±1.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5,P=0.00)。量表20个条目中,共有12个条目术前术后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针对屈光状态对医疗活动影响的评价中,术前及术后3条指标得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手术综合满意度评价中,最终得分为(9.62±1.05)分。结论医疗工作相关人员行FS-LASIK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所提高,减少了屈光不正对医疗活动带来的不便,患者对手术结果有较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lasik 医护人员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再近视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玉琳 郑秀云 党光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7-888,共2页
忠者,男,22岁,因在外院行双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术后3年视力明显下降,于2010年5月21日至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眼科就诊。
关键词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lasik 激光 术后 近视 治疗 眼科医院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不同范围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晶 魏升升 +4 位作者 万雅群 李勇 叶璐 李娟 刘建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8-661,共4页
目的比较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前后不同直径范围角膜前、后表面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对术前及术后3~6个月行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患者24例(48... 目的比较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前后不同直径范围角膜前、后表面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对术前及术后3~6个月行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患者24例(48眼)进行检查测量,分别获得角膜中央直径为4mm、6mm范围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全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Z4^0和Z6^0)、彗差(Z3^-1、Z3^+1、Z5^+1和Z5^-1)以及三叶草像差(Z3^+3、Z3^-3、Z5^+3和Z5^-3)的RMS值。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手术前随着测量范围的增大,除角膜前表面彗差外,角膜前、后表面其余各类像差分布均是增加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角膜中央直径4mm范围前表面彗差、三叶草增加相对明显,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后表面各类像差改变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全角膜各类像差均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角膜中央直径6mm范围前表面球差、彗差、三叶草、总高阶像差均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彗差增加量与其他类像差增加量相比相对较小;后表面与全角膜各眼科新进展类像差均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角膜中央6mm范围前后表面除慧差外,各类像差增加量均明显较4mm范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角膜前表面各类像差变化量均较角膜后表面各类像差变化量大。结论 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前后、不同直径范围均以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变化为主,角膜后表面变化较小。手术后不同直径范围角膜前后表面各类高阶像差变化特点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角膜前表面 角膜后表面 高阶像差 la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LASIK术中开放式冲洗与闭合式冲洗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8-660,共3页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LASIK术中开放式冲洗与闭合式冲洗的疗效,以寻找更为安全的冲洗方法。方法按飞秒激光LASIK术中冲洗方法的不同将360例(700眼)患者分2组,闭合式冲洗为A组,共180例(356眼),等效球镜度数为-1.50~-10.50D,平均-7.13D;开放...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LASIK术中开放式冲洗与闭合式冲洗的疗效,以寻找更为安全的冲洗方法。方法按飞秒激光LASIK术中冲洗方法的不同将360例(700眼)患者分2组,闭合式冲洗为A组,共180例(356眼),等效球镜度数为-1.50~-10.50D,平均-7.13D;开放式冲洗为B组,共180例(344眼),等效球镜度数为-2.75~-11.00D,平均-7.04D。观察术后1d、7d、30d两组患眼视力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d、7d、30d裸眼视力A组分别为5.18±0.10、5.23±0.16、5.15±0.25,B组分别为5.20±0.12、5.21±0.18、5.24±0.13,两组各时间点视力相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为P>0.05)。术后1d,角膜水肿A组6眼(1.7%),B组1眼(0.3%),两组角膜水肿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层间异物残留A组32眼(9.0%),B组9眼(2.6%);角膜瓣皱褶A组32眼(9.0%),B组8眼(2.3%);弥漫性层间角膜炎A组26眼(7.3%),B组10眼(2.9%);上皮植入A组16眼(4.5%),B组2眼(0.6%);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飞秒激光术中采用开放式冲洗方法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ik 激光 闭合式冲洗 开放式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早期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方雨新 张晶 +8 位作者 郑燕 刘倩 李颖 王玥 张秋露 柳静 胡雅斌 文飞 周跃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emtosecond-LASIK,FS-LASIK)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90眼)近视患者于我院屈光中心行双眼FS-LASIK术,术毕时随机选一眼给予Pure Vision软性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戴镜组),并于术后第3天复诊... 目的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对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femtosecond-LASIK,FS-LASIK)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90眼)近视患者于我院屈光中心行双眼FS-LASIK术,术毕时随机选一眼给予Pure Vision软性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戴镜组),并于术后第3天复诊时取出,另一眼作为非戴镜组,不戴角膜接触镜。对比戴镜组与非戴镜组术后1 d、3 d、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瓣对合情况、主观症状评分。观察戴镜组与非戴镜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下泪河面积、裂隙灯检查以及术后角膜瓣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各个时间点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下泪河面积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角膜瓣对合情况:术后1 d时戴镜组优于非戴镜组的比例占总数的66.7%(30例);术后3 d时,戴镜组较好的比例略微下降为64.5%(29例);术后1周后,戴镜组与非戴镜组角膜瓣与基质床交界面差异不明显。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戴镜组与非戴镜组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量、下泪河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 18.6%的患者表示配戴绷带镜较为舒适,32.6%认为并不舒适,而48.8%患者未感到明显差异;术后第3天上述主观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6.3%、51.2%及32.5%。结论 FS-LASIK术后早期常规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有助于角膜瓣的贴附,使对合面更加平整和均匀,但在泪膜稳定性方面并没有明显作用。大部分患者并未因配戴绷带镜而有效缓解了主观不适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瓣的lasik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 角膜瓣对合面 下泪河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LASIK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明 黄国秀 +3 位作者 周行涛 施逸红 顾争红 蔡海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7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行飞秒激光LASIK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飞秒激光LASIK术的18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眼部感染及并发症,术后3个月... 目的探讨行飞秒激光LASIK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飞秒激光LASIK术的18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眼部感染及并发症,术后3个月平均LogMar祼眼视力为0.01(相当于对数视力表1.0),无一例患者视力下降。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促进行飞秒激光LASIK术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lasik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飞秒激光LASIK角膜瓣厚度的可预测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海涛 胡钦瑞 +1 位作者 王春红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估飞秒激光LASIK制作的角膜瓣厚度的均一性和可预测性。方法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35例(68眼)应用Zeiss VisuMax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行LASIK的患者进行前瞻性... 目的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估飞秒激光LASIK制作的角膜瓣厚度的均一性和可预测性。方法选取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35例(68眼)应用Zeiss VisuMax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后行LASIK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完善的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等。由同一检查医师于术后1周用裂隙灯检查角膜形态,并用眼前节OCT(Visante,Carl Zeiss Meditech)分别测量角膜水平子午线和垂直子午线上距离角膜顶点±0.5mm、±1.5mm、±2.5mm共12个特定点的角膜瓣厚度,比较实际角膜瓣厚度与预设角膜瓣厚度的差异,并比较各对应点之间的实际角膜瓣厚度差异。结果术后1周35例(68眼)裂隙灯检查均未见Haze或角膜瓣皱褶,所有特定点的角膜瓣厚度均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术前预设角膜瓣厚度为120μm,术后与预计值差值≤6μm的测量点占全部测量点的53.2%,差值≤10μm的测量点占全部测量点的76.8%。术后角膜瓣厚度为124.16μm,标准差为8.17~10.09μm,均一性为123.10~126.09μm,鼻侧与颞侧、上方与下方、中心区域与旁中心区域的角膜瓣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OCT是无创、简捷、可靠的角膜瓣形态检测手段。LASIK术后眼前节OCT检查表明:VisuMax飞秒激光LASIK制作的角膜瓣厚度具有很好的均一性和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visumax激光 角膜瓣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再次手术时应用飞秒激光再制瓣与用原瓣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志国 楚媛 +2 位作者 李忠庆 马雪燕 谷保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探讨LASIK术后再次手术时应用飞秒激光制瓣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近视LASIK矫治后再次出现近视并要求手术的患者43例(86眼),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50眼)和对照组(18例36眼)。观察组用飞秒激光制瓣,在波... 目的探讨LASIK术后再次手术时应用飞秒激光制瓣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近视LASIK矫治后再次出现近视并要求手术的患者43例(86眼),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5例50眼)和对照组(18例36眼)。观察组用飞秒激光制瓣,在波前像差引导下行准分子激光切削,对照组掀开原角膜瓣后也同样在波前像差引导下行准分子激光切削。比较术后6个月的裸眼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等。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角膜反应轻,对照组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内生发生率较高。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裸眼视力(1.05±0.01)高于对照组(0.9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等效球镜度数为(0.53±0.34)D,对照组为(-0.23±0.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高阶像差、彗差和球差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总高阶像差、彗差和球差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像差比较,除三叶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对比敏感度在1.5 c·d-1、3.0 c·d-1、6.0 c·d-1、12.0 c·d-1、18.0 c·d-1空间频率下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除在6.0 c·d-1空间频率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其余空间频率下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观察组在5个空间频率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 LASIK术后再次手术时应用飞秒激光再次制瓣后行波前像差引导LASIK可显著降低高阶像差,改善眩光、暗视力差和夜间驾车困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波前像差 lasik 增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小虎 李海燕 +2 位作者 孙同 余克明 谭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9-529,共1页
关键词 角膜瓣并发症 激光制作 临床观察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lasik手术 激光 安全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LE术后角膜帽的观察研究——基于傅里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金孝 王雁 +4 位作者 徐路路 危平辉 吴雅楠 张悦 邹昊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通过傅里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对VisuMax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帽的早期临床观察,评价帽厚度的精确性、重复性、均一性及规整性,并研究SMILE术后不同方向不同时间帽厚度变化及其角膜上皮等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 目的通过傅里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对VisuMax飞秒激光制作角膜帽的早期临床观察,评价帽厚度的精确性、重复性、均一性及规整性,并研究SMILE术后不同方向不同时间帽厚度变化及其角膜上皮等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44例(87眼)拟行SMILE术的近视患者,采用FD-OCT测量术后1周、1个月角膜6 mm直径范围内水平和垂直子午线方向的角膜帽厚度。应用RVe软件工具在每个截面图上特定的7个点标定角膜帽的厚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术后帽厚度预期值与实际值差异及术后不同时间帽厚度差异,术后角膜帽厚度与术前参数等相关性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精确性:术后实际角膜帽厚度均较理论值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重复性:术后1周、1个月水平方向帽厚度标准差分别为2.64μm、3.41μm,术后1周、1个月垂直方向帽厚度标准差分别为3.36μm、3.10μm;均一性:术后1周水平方向各位点的帽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6,P=0.004)、术后1个月水平方向各位点的帽厚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295,P=0.034);术后1周、1个月垂直方向各位点帽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帽厚度相关影响因素:中央角膜厚度(CCT)与术后1周、1个月角膜帽厚度均存在正相关性(r=0.438、0.360,P<0.001、0.001),术前角膜中央区上皮厚度与术后1周、1个月角膜帽厚度均存在正相关性(r=0.323、0.296,P=0.002、0.005),且CCT对术后角膜帽厚度的影响较大。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术后1周角膜帽厚度=96.226+0.032×CCT+0.212×术前角膜中央区上皮厚度,术后1个月角膜帽厚度=97.022+0.029×CCT+0.219×术前角膜中央区上皮厚度。结论飞秒激光制帽早期可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且角膜帽形态均一、规整。随着术前CCT及角膜中央区上皮厚度的增厚,术后帽厚度较预设帽厚度厚,影响制帽的精确性。其中术前角膜CCT是影响角膜帽厚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visumax激光 OCT 近视 角膜帽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