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园声景观时空维度研究——以济南大明湖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春莹 宋秀华 +2 位作者 贾艳艳 马琳 刘兵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6,共9页
声景观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游览体验和公园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声级测量、问卷调查、插值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济南大明湖公园四季声级分布及游人对四季不同声源类型声景观的感知度、满意度分布特... 声景观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游览体验和公园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声级测量、问卷调查、插值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济南大明湖公园四季声级分布及游人对四季不同声源类型声景观的感知度、满意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四季声级差别较大,春、夏季声级整体高于秋、冬季;声级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游人活动对声级影响较大,交通噪声等对声级有一定影响;人工声和生活声感知度对自然声感知度影响较大,自然声满意度较高时,人工声和生活声满意度也较高。提出丰富自然声景观类型、合理组织生活声和人工声、提高绿化降噪效果、重现历史文化声景观等优化策略,为创造舒适满意的公园声景观环境和公园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观 时空维度 城市公园 感知度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的丈量--景观诗词文本挖掘与空间制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畅 梁启凡 翟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研究诗词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有利于指引规划设计师对诗词文化景观的空间营建,引导人们在诗词文化景观中的意境感知。从发文趋势、研究区域、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汇总5个方面对诗词文... 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研究诗词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有利于指引规划设计师对诗词文化景观的空间营建,引导人们在诗词文化景观中的意境感知。从发文趋势、研究区域、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汇总5个方面对诗词文学文本挖掘与空间制图研究进行系统文献综述,并总结出当前诗词文学定量研究的技术指标。同时,对诗词文学文本挖掘与空间制图丈量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探讨了诗词文学中的时空耦合对景观发展的作用机制、空间营建及引导意境感知体验的应用途径,以期丰富诗意的丈量手段与诗意景观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诗词文化景观 时空耦合 意境营造 诗词意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的压缩与延展——后工业景观中的废墟图景与历时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魏方 班馨月 昝鹏 《园林》 2024年第12期25-31,共7页
景观空间中,线性时间流逝带来三维空间的风化、破败,形成承载时空信息的废墟图景。后工业景观保存工业时代遗存的“工业废墟”,结合种植等自然的手法加以改造,存在鲜明的“工业—自然”二重审美维度,呈现废墟与自然结合的如画(picturesq... 景观空间中,线性时间流逝带来三维空间的风化、破败,形成承载时空信息的废墟图景。后工业景观保存工业时代遗存的“工业废墟”,结合种植等自然的手法加以改造,存在鲜明的“工业—自然”二重审美维度,呈现废墟与自然结合的如画(picturesque)、崇高(sublime)、奇幻与狰狞。从英国如画园林出发,分析废墟审美在景观领域中的作用与演进,包括存在于后工业景观的废墟图景中的两种时间层次:基于场地历史信息与新置信息叠加并存状态的整体感知,以及人在穿过空间的运动中感官与感知的延续性,即“时空压缩”与“时空延展”体验,并通过案例解读分析人在此类图景中对景观的感知与体验,挖掘废墟美学在后工业景观变迁下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可能,为后工业景观设计提供新的研究视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 废墟景观 时空体验 景观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马术运动员速度感测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欣 王斌 +1 位作者 马红宇 于立贤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7-309,共3页
通过对马术运动员速度感进行测评,为我国马术运动员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马术运动员心理诊断系统》对28名运动员(其中包括6名国家队队员)进行了4种实验条件下的速度感测试,并对其进行数理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小球在... 通过对马术运动员速度感进行测评,为我国马术运动员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马术运动员心理诊断系统》对28名运动员(其中包括6名国家队队员)进行了4种实验条件下的速度感测试,并对其进行数理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小球在变速运动条件下运动员速度感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匀速运动条件下的准确性;在设置距离相同时,实验小球匀速运动使速度感准确性高于变速运动时,短距离速度感准确性高于长距离时的准确性;国家队队员速度感的准确性显著高于一般队员;实验小球无论在何种空间倾斜角度运动时,都会影响速度感的准确性,但是不同倾斜角度之间差异显著;马术运动员速度感准确性受其运动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术运动员 速度感 时间知觉 空间知觉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空感知相关滤波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科平 朱朋飞 +1 位作者 杨艺 费树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40-1852,共13页
为提高不同复杂环境下视频目标跟踪的可靠性,结合目标和背景的时空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空感知相关滤波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以相关滤波为基础,通过计算目标和滤波器在帧间变化的一致性,从而确立时间特性;以跟踪目标的邻域信息为... 为提高不同复杂环境下视频目标跟踪的可靠性,结合目标和背景的时空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时空感知相关滤波融合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以相关滤波为基础,通过计算目标和滤波器在帧间变化的一致性,从而确立时间特性;以跟踪目标的邻域信息为基础,引入掩模矩阵,提取目标的空间信息.最后在目标函数中,构建时空感知约束项,强化相关滤波器对时空二元信息的学习能力,进而增强了滤波器对干扰信息的鲁棒性.为增强对不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视频颜色和方向梯度特征空间中搭建独立的时空感知相关滤波器,并建立二者跟踪结果的自适应融合机制,准确计算目标的位置和尺度,从而有效地提升算法对不同复杂环境的泛化能力.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OTB标准数据集上采用精度图和成功率图作为评价与11种算法开展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多种复杂环境下,对遮挡、形变、光照变化和快速移动等干扰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并对目标能够进行有效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时空特性 时空感知 相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视觉规划设计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 被引量:16
6
作者 戴睿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6,共6页
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单纯地追求景观视觉的形式感,而是对形式存在的理由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通过景观视觉形式唤起受众更深层面的心理感知与共鸣,反映出景观所在环境的历史积淀与传承。对新疆伊... 当代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单纯地追求景观视觉的形式感,而是对形式存在的理由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通过景观视觉形式唤起受众更深层面的心理感知与共鸣,反映出景观所在环境的历史积淀与传承。对新疆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项目的设计战略进行了解析,阐明了通过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进行景观视觉规划设计的思路,提出了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如何体现地方传统文化并增强景观视觉感受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时空转换 诗境量化 景观视觉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时空转换的诗境量化模式 被引量:5
7
作者 戴睿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32,共5页
创新性地提出了诗境总感受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定义,经由主成分分析得出的信度和总指标解释力验证了提出的主要变量与诗境总感受指标呈现正相关。提出以诗境规划设计序列为设计框架,以解决规划设计问题为核心内容,以导入诗境总感受指标体... 创新性地提出了诗境总感受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定义,经由主成分分析得出的信度和总指标解释力验证了提出的主要变量与诗境总感受指标呈现正相关。提出以诗境规划设计序列为设计框架,以解决规划设计问题为核心内容,以导入诗境总感受指标体系为主要解决途径的中国风景旅游诗境规划设计方法,并通过实践项目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指出其后续应用不仅可以将中国文化通过景观的外化更好地表达出来,还能为风景园林赋予更深远的民族意义和文化意义;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行业内的规划设计方法,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增强地方风景旅游建设的差异性、文化性、识别性以推动城市及区域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诗境量化 模型研究 时空转换 景观感受 旷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排球运动技能形成中的感知觉及其培养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宁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1-72,共2页
借鉴运动技能形成理论 ,结合自身多年教学与训练的实践经验 ,对现代排球技术教学训练中倍受同行们关注的视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专门化知觉的培养与发展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排球运动技能 视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专业化知觉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管理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彭纪生 赵步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8-43,共6页
知识管理是对以往管理活动的扬弃与发展。本文从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性、物性与人性对知识管理进行哲学层面的思索 。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哲学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开发 时间 空间 感性 理性 物性 人性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风险事件中网民风险感知的时空分布:来自H7N9的实证经验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燕凌 孙龙 +1 位作者 李诗悦 周妍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目的/意义]网络时代背景下,网民通过网络传播感知风险具有普遍性。在网民获取风险信息由传统渠道向现代渠道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及时、充分地把握网民的风险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有效实现公共风险事件的风险预控和治理具有至关重要... [目的/意义]网络时代背景下,网民通过网络传播感知风险具有普遍性。在网民获取风险信息由传统渠道向现代渠道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及时、充分地把握网民的风险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有效实现公共风险事件的风险预控和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过程]以网络搜索量作为反映网民在公共风险事件中风险感知水平的指标,以2013-2018年期间爆发的6次重大H7N9禽流感网络风险事件为例,采用百度指数搜索获取数据,建立面板数据的固定混合效应模型,进行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并从时间、空间和时空交互影响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公共风险事件中网民风险感知的时空分布演化特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H7N9事件中网民风险感知受到经济、教育、健康水平和信息公开程度的影响,其演变过程具有时间周期性与空间均匀性等特征,在时空交互影响下网民信息需求结构、搜索热点更趋理性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风险 风险感知 网络搜索 时空分布 混合效应模型 H7N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中国的风景园林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以人居环境体系的视角,从背景、活动、建设三方面认识、理解、发掘中国风景园林的特征,感受途径和载体,原型和本质以及规划设计的灵魂。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的自然、艺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山水园林、山水画、山水诗... 以人居环境体系的视角,从背景、活动、建设三方面认识、理解、发掘中国风景园林的特征,感受途径和载体,原型和本质以及规划设计的灵魂。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的自然、艺术、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山水园林、山水画、山水诗三位一体的感受途径、机制模式及其几何空间、直觉空间、知觉空间、意向空间的4类空间载体与山水林基本元素;论述了中国风景园林的居住园林、山水园林、想象园林3个原型及其追求自然的本质;论证了"时空转换"作为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灵魂。进而分析了当今与未来中国风景园林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以寻找中国的风景园林为目标,提出了系列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领域和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山水园林 山水画 山水诗 景观感受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时空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引导大学生读者的图书馆认知与行为
12
作者 刘梦溪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1,共3页
分析大学生对图书馆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以及协同作用构成的图书馆认知。读者对图书馆建筑布局与服务的感知会影响阅读学习的成效。由于运动知觉与运动技能有高度相关性,科学地引导读者的认知行为可提高其检索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图书馆认知 检索技能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编排的空间知觉
13
作者 蔡顺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18,共5页
编排的空间知觉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二维平面与三维形态相互关联,互为联系并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编排是以三维形态的方向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反,方向面的形成必须以二维编排的内容作为自己构形的基础。同时还必须与... 编排的空间知觉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二维平面与三维形态相互关联,互为联系并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编排是以三维形态的方向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相反,方向面的形成必须以二维编排的内容作为自己构形的基础。同时还必须与时间速度、肌理材料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知觉 时间 速度 方向面 材料与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交互阅读:数字化生存视域下深阅读复归图景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青青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6,共8页
数字化生存再塑时空感促使“技术化的身体”的形成,耦合深阅读在数字化生存时代凸显的深度参与和意义构建属性,从而推断具身交互阅读成为数字化生存下深阅读复归的方式。文章从剖析数字化生存对读者的影响入手,探讨深阅读与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再塑时空感促使“技术化的身体”的形成,耦合深阅读在数字化生存时代凸显的深度参与和意义构建属性,从而推断具身交互阅读成为数字化生存下深阅读复归的方式。文章从剖析数字化生存对读者的影响入手,探讨深阅读与数字化生存的耦合点,揭示具身交互阅读开启深阅读复归图景,指出实现具身交互阅读的路径。以读者自我教育为前提,以稳交互深开发身体感官为战略,剖析具身交互阅读实现的路径,勾勒深阅读复归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深阅读 时空再塑 技术化的身体 具身交互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AX三维虚拟景观的建模和虚拟设计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琴 霍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3-167,共5页
针对当前三维虚拟景观建模方法存在效果差、交互性能差等问题,为了改善三维虚拟景观建模效果,提出基于3DMAX三维虚拟景观的建模和虚拟设计方法。首先,采用3DMAX技术将虚拟元素融合到现实场景中,并综合分析逆世界融合下的系统性景观空间... 针对当前三维虚拟景观建模方法存在效果差、交互性能差等问题,为了改善三维虚拟景观建模效果,提出基于3DMAX三维虚拟景观的建模和虚拟设计方法。首先,采用3DMAX技术将虚拟元素融合到现实场景中,并综合分析逆世界融合下的系统性景观空间、多感知交互下的综合性场景思维,设计三维虚拟景观的互动展示模式;然后,分析超时空概念下的三维虚拟景观交互过程,如空间界面的互动性关联、空间尺度的自由性延展以及空间环境的动态性变化;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提高三维虚拟景观建模效果,增强三维虚拟景观设计交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虚拟景观 体验分析 时空概念 多感知交互 3DMAX技术 虚拟景观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动态模态分解的电磁信号时频-能量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建拥 魏光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8-1474,共7页
针对电磁信号时-频-空间-能量分析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时空域电磁辐射信号的数据驱动方法来分析复杂电磁环境。首先,使用多分辨率动态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电磁信号以不同的分辨率分离为不同时空尺度的模态分量。然后,利用时频... 针对电磁信号时-频-空间-能量分析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解时空域电磁辐射信号的数据驱动方法来分析复杂电磁环境。首先,使用多分辨率动态模态分解方法将复杂电磁信号以不同的分辨率分离为不同时空尺度的模态分量。然后,利用时频分布对各模态瞬时频率和能量特征进行采集。这种动态的分解分析方式能快速侦测电路和电子系统的多方面电磁环境状态,具有不需要先验数据训练,不受时频分辨率限制,可以实时分析和降低数据维数等优点,且提取的动态模式及其频谱分别在空间域和时域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仿真实验显示,重组信号和原信号的平均误差在-18 dB以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态分解 多分辨率 时-频-空间-能量分析 电磁环境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遗产地游客时空感知及原真性体验关系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选择湖南省湘西凤凰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当下热门旅游网站的用户出游体验评论,对其进行逐级编码,分析游客在凤凰古城时空感知的不同行为活动和情感变化,构建出游客在凤凰古城的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后现... 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选择湖南省湘西凤凰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当下热门旅游网站的用户出游体验评论,对其进行逐级编码,分析游客在凤凰古城时空感知的不同行为活动和情感变化,构建出游客在凤凰古城的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后现代主义原真性以及存在主义原真性体验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时空感知特征是游客白天集中于古街感受古城,晚上则集中在沱江边释放自己。时空变化对游客的感知影响不大,具体表现在不同时空游客原真性体验的维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原真性体验 游客时空感知 文化遗产地 凤凰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