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e prediction based on dynamic modeling and virtual prototype simulation of shield tunnelling machine
1
作者 JIN Da-long WANG Xu-yang +2 位作者 YUAN Da-jun LI Xiu-dong DU Chang-y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3854-3867,共14页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eedback control,predictive control can eliminate the lag of pose control and avoid the snakelike motion of shield machines.Therefore,a shield pose prediction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dyna...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eedback control,predictive control can eliminate the lag of pose control and avoid the snakelike motion of shield machines.Therefore,a shield pose prediction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dynamic modeling.Firstly,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shield thrust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ce and movement of shield machine.Secondly,an analytical model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future multistep pose of the shield machine.Finally,a virtual prototype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hield machine and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pose prediction method.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odel proposed can predict the shield pose with high accuracy,which can provide a decision basis whether for manual or automatic control of shield p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eld machine motion trajectory dynamic modeling virtual prototype pose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level modeling theory of multi-discipline virtual prototype 被引量:2
2
作者 Tingyu Lin Xudong Chai Bohu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3期425-437,共13页
Multi-disciplinary virtual prototypes of complex products are increasingly and widely used in modern advanced manufactur- ing. How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unified modeling, composition and reuse based o... Multi-disciplinary virtual prototypes of complex products are increasingly and widely used in modern advanced manufactur- ing. How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unified modeling, composition and reuse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heteroge- neous models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esents a top-level modeling theory based on the meta modeling framework (M2F) of the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COSlM) theory of virtual prototyping to solve the problems. Firstly the fundamental prin- ciples of the top-level modeling theory are decribed to expound the premise, assumptions, basic conventions and special require- ments in the description of complex heterogeneous systems. Next the formalized definitions for each factor in top level modeling are proposed and the hierarchical nature of them is illustrated. After demonstrating that they are self-closing, this paper divides the top- level modeling into two views, static structural graph and dynamic behavioral graph. Finally, a case study is discussed to demon- 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level modeling virtual prototype complex product 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器人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杨亮 邓伟俊 +1 位作者 沈慧 蔡川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7-153,共7页
相较于传统单机器人,多机器人系统在效率、容错性能、鲁棒性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其也存在硬件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这些都限制了与多机器人相关的实验课程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多机器人协同控制实验平... 相较于传统单机器人,多机器人系统在效率、容错性能、鲁棒性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但其也存在硬件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这些都限制了与多机器人相关的实验课程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多机器人协同控制实验平台设计方案。该实验平台由虚拟样机仿真子系统、上位机控制子系统、机器人本体三部分组成,其中虚拟样机仿真子系统负责完成环境建模、动力学仿真、传感数据采集等任务,上位机控制子系统通过网络接口与虚拟样机仿真子系统联动,以实现多机器人的协同控制。实践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具有部署成本低、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 仿真教学平台 协同控制 虚拟样机 人机交互 视觉伺服 运动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接触的发射分离流动与碰撞耦合模型研究
4
作者 谢军虎 张瑜莹 +1 位作者 熊文靖 傅德彬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92,共7页
火箭导弹发射分离涉及的气动载荷、多体运动以及接触碰撞是影响发射分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采用数值方法分析这类流动运动耦合状态,对基于虚接触的发射分离流动与碰撞耦合模型进行深入研究。耦合模型从瞬态流场数值模型出发,引入考虑... 火箭导弹发射分离涉及的气动载荷、多体运动以及接触碰撞是影响发射分离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为采用数值方法分析这类流动运动耦合状态,对基于虚接触的发射分离流动与碰撞耦合模型进行深入研究。耦合模型从瞬态流场数值模型出发,引入考虑多体六自由度运动(6-DOF)的动力学模型,进而采用虚接触表征的接触动力学模型考察多体接触碰撞载荷,获得多种载荷作用下的物体运动和流动耦合状态。结合应用实例的分析表明,虚接触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发射分离的流动、运动以及碰撞耦合状态,可为同类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与分离 瞬态流动 多体运动 虚接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和Simulink的太阳跟踪器联合仿真 被引量:20
5
作者 郑黎明 黄剑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2-1219,共8页
为了了解太阳跟踪器的具体性能,提高设计效率,采用ADAMS和Simulink软件对太阳跟踪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仿真分析。首先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基于速度闭环的双轴控制系统。然后搭建了机-电联合... 为了了解太阳跟踪器的具体性能,提高设计效率,采用ADAMS和Simulink软件对太阳跟踪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虚拟仿真分析。首先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基于速度闭环的双轴控制系统。然后搭建了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太阳跟踪器双轴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确定了太阳跟踪器的目标输入曲线,完成了联合仿真计算。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对太阳高度角输入曲线具有较好的跟踪能力,开始跟踪1.5s后系统跟踪非常稳定,跟踪误差小于目标幅值0.1%。得到的结果表明:所建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跟踪器的工作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可为实际物理样机的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跟踪器 虚拟样机 联合仿真 ADAMS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 Motion的装载机工作装置耦合仿真分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国金 金绍勋 陈慧鹏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10期1135-1138,共4页
针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系统响应缓慢、液压缸位移跟踪效果差等问题,借助Virtual Lab Motion中内嵌的Catia软件,根据HT25-J装载机具体尺寸建立了工作装置三维模型,在VL Motion中定义了构件、添加运动副和耦合仿真相应驱动接口,形成了机械系... 针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系统响应缓慢、液压缸位移跟踪效果差等问题,借助Virtual Lab Motion中内嵌的Catia软件,根据HT25-J装载机具体尺寸建立了工作装置三维模型,在VL Motion中定义了构件、添加运动副和耦合仿真相应驱动接口,形成了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装载机工作装置电液系统进行分析,利用AMEsim建立了工作装置电液系统模型,同时添加了相应的VL Motion无缝集成应用接口,最终通过两者间的接口进行变量的数据交互,实现了在VL Motion耦合仿真分析平台上进行耦合仿真分析。通过采用经典PID闭环控制系统控制改善了工作装置液压缸性相应速度和位移跟踪效果等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借助VL Motion和AMEsim耦合仿真分析平台,在PID闭环控制下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综合性能较之前有较大的提高,响应迅速,并且跟踪位移误差可以控制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机工作装置 耦合仿真 VL motion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的机电液系统虚拟样机建模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洪新 冯柯 +1 位作者 李焕良 韩金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29-131,共3页
针对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各学科间参数耦合关联、单一学科的建模仿真分析无法有效反映系统整体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imulink统一平台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虚拟样机建模策略。该方法分别采用Simulink软件的不同工具箱建立各领域子系统的仿... 针对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各学科间参数耦合关联、单一学科的建模仿真分析无法有效反映系统整体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imulink统一平台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虚拟样机建模策略。该方法分别采用Simulink软件的不同工具箱建立各领域子系统的仿真模型,然后根据各领域子系统间的约束耦合关系,实现基于Simulink同一平台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虚拟样机仿真分析。最后,以液压挖掘机为例,建立了挖掘机的整机虚拟样机模型并研制了实验样机,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机械、液压、控制系统的有机集成,高效、可靠地构建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非线性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为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集成仿真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液一体化 参数耦合 虚拟样机 多领域建模 非线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3D和VR的无人机虚拟飞行系统
8
作者 张普丞 张锐 袁得春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88,共4页
基于Unity3D引擎,构建了1︰1高精度的无人机飞行场景及四旋翼无人机模型。通过设计PID控制器,精准调控无人机的姿态--包括沿水平轴的俯仰运动、绕纵轴的滚转动作,以及绕垂直轴的偏航摆动。开发过程中,对控制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校,确保模... 基于Unity3D引擎,构建了1︰1高精度的无人机飞行场景及四旋翼无人机模型。通过设计PID控制器,精准调控无人机的姿态--包括沿水平轴的俯仰运动、绕纵轴的滚转动作,以及绕垂直轴的偏航摆动。开发过程中,对控制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校,确保模拟场景中无人机的响应机制与行为表现高度逼近真实无人机的运行逻辑。最终将模拟系统适配至虚拟现实(VR)平台,使用户在沉浸式环境中与系统交互,获得近乎等同于操控真实无人机的体验,实现虚拟操作与现实感知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Y3D 虚拟现实技术 无人机飞手考级 虚拟仿真 四旋翼无人机 无人机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联注意力及脑连接驱动的虚拟现实晕动症识别模型研究
9
作者 化成城 周占峰 +3 位作者 陶建龙 杨文清 刘佳 付荣荣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1171,共11页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阻碍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检测VRMS水平是研究并克服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所以该文引入并改进了一种脑电端到端识别模型定量识别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时的VRMS水平。该模型首先利用1维卷积神经网络(CNN...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是阻碍虚拟现实技术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检测VRMS水平是研究并克服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所以该文引入并改进了一种脑电端到端识别模型定量识别用户在使用虚拟现实时的VRMS水平。该模型首先利用1维卷积神经网络(CNN)对脑电信号进行滤波,然后计算导联间相关性构成功能脑网络,最后利用CNN和全连接层提取脑网络特征和回归分析。该文通过优化1维卷积核大小及加入一种新型导联注意力结构来增强该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最后采用虚拟现实场景《VRQ test》诱发受试者产生VRMS并记录受试者脑电信号及主观评价VRMS水平(模拟器眩晕量表SSQ),所得数据用于验证该模型。结果显示经过10折交叉验证该方法检测到的VRMS水平与真实值之间平均均方误差为15.10,平均拟合优度为:96.63%。该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模型可用于虚拟现实晕动症的检测,该脑电检测方法有望成为一种通用的虚拟现实产品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晕动症(VRMS) 脑电(EEG) 功能脑网络 导联注意力 模拟器眩晕量表(SS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场景中基于Motion Vector的人群图像绘制算法
10
作者 霍奕 王喜年 +3 位作者 张瑜 陈敬利 马海滨 张鹏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73-175,199,共4页
针对虚拟场景中大规模人群图像绘制时由于采集图像数量有限,在视点连续变化时出现跳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otion Vector的图像绘制算法,该算法通过移动原始图像的像素位置生成相邻视点位置的图像,使得各个离散采样之间能够连续过渡,... 针对虚拟场景中大规模人群图像绘制时由于采集图像数量有限,在视点连续变化时出现跳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otion Vector的图像绘制算法,该算法通过移动原始图像的像素位置生成相邻视点位置的图像,使得各个离散采样之间能够连续过渡,很好地解决了由于采样不足而引起的跳变问题,同时保证了绘制系统的实时性,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人群仿真 基于图像的绘制 运动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组合回转筛的动力学仿真分析
11
作者 张野 张超 +2 位作者 张昊晨 刘海芃 高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旨在为多层组合回转筛筛体的设计优化及使用调试提供参考,对大产量多层组合回转筛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筛体的动力学方程及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动力学建模仿真,得到筛体启动运动轨迹及稳定运行轨迹,分... 旨在为多层组合回转筛筛体的设计优化及使用调试提供参考,对大产量多层组合回转筛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筛体的动力学方程及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动力学建模仿真,得到筛体启动运动轨迹及稳定运行轨迹,分析了影响筛体安全(最大振幅)和效率(回转速度、回转半径)关键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筛体运动逐渐从椭圆形接近正圆形,正圆的半径即为筛体稳态运行时的回转半径;回转速度与稳定运行过程中的回转半径呈负相关,与启动过程中的最大振幅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组合回转筛 虚拟样机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平台设计
12
作者 罗巍 杨威 +4 位作者 于立娟 赵瑜 何佳龙 田海龙 王继利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199,共8页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结合“新工科”教学需求,针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仿真过程,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孪生平台。该仿真平台以桌面级工业机器人RoArm-M1为基础,结合运动学控制、虚实双向实时映射、人机交互等具体需求,通...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结合“新工科”教学需求,针对工业机器人的运动仿真过程,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了工业机器人运动仿真孪生平台。该仿真平台以桌面级工业机器人RoArm-M1为基础,结合运动学控制、虚实双向实时映射、人机交互等具体需求,通过运动仿真孪生平台设计的整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虚实映射技术的认知,提高对数字孪生系统架构的理解,深化对机器人运动原理和控制策略的掌握程度,促使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弥补理论教学在实践认知方面的不足。同时,该平台还促进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智能制造教育中的应用,为推动“新工科”教育改革、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今后将对该平台做进一步优化,结合更复杂的工业应用场景,支持更广泛的智能制造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映射 运动仿真 碰撞检测 人机交互 孪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的超高压小流量泵装配及可视化仿真设计
13
作者 马皎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4,共8页
针对超高压小流量泵结构复杂、设计过程中机构部件易相互干涉的问题,对其进行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探究功能与制造成本最优组合的超高压小流量泵设计方法。对超高压小流量泵泵体的承压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密封结构设计和机构运动分析,应... 针对超高压小流量泵结构复杂、设计过程中机构部件易相互干涉的问题,对其进行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探究功能与制造成本最优组合的超高压小流量泵设计方法。对超高压小流量泵泵体的承压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密封结构设计和机构运动分析,应用Pro/E软件对泵的偏心轮、阀芯、螺纹接头、填料压紧螺母、柱塞杆、高压透镜垫等零件进行了三维建模,完成了虚拟装配;应用Pro/E软件的Mechanism模块对泵的传动端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和运动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测得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与机构运动分析结果吻合,验证了装配和运动仿真结果的有效性。所提基于Pro/E的可视化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的设计方法能够提前发现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在设计的初期将其影响降至最低,在类似超高压设备的设计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小流量泵 虚拟装配 运动仿真 可视化设计 PR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ms与Simulink的分布式协同仿真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晓光 黄景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28-231,共4页
研究Adams虚拟样机模型与Simulink控制器的分布式协同仿真方法,提出应用高层体系结构技术构建一个跨学科的分布式仿真环境,对2个不同学科的仿真模型进行联邦成员化封装,在RTI软件支撑下进行多节点的分布式协同仿真。通过实例验证该仿真... 研究Adams虚拟样机模型与Simulink控制器的分布式协同仿真方法,提出应用高层体系结构技术构建一个跨学科的分布式仿真环境,对2个不同学科的仿真模型进行联邦成员化封装,在RTI软件支撑下进行多节点的分布式协同仿真。通过实例验证该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体系结构 分布式协同仿真 虚拟样机 simulink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与Simulink的平衡重式叉车侧倾分级控制联合仿真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帅 唐希雯 +2 位作者 谢海 何龙 夏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6-1173,共8页
针对平衡重式叉车的结构特性和工作环境特点,文章采用侧倾分级控制策略,将叉车侧倾姿态分为一级侧倾和二级侧倾,分别进行一级模糊控制和二级变论域模糊控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连杆液压支承调整机构,基于ADAMS建立叉车整车虚拟样机模型... 针对平衡重式叉车的结构特性和工作环境特点,文章采用侧倾分级控制策略,将叉车侧倾姿态分为一级侧倾和二级侧倾,分别进行一级模糊控制和二级变论域模糊控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三连杆液压支承调整机构,基于ADAMS建立叉车整车虚拟样机模型,并与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仿真工况采用平衡重式叉车动态稳定性试验的欧洲标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侧倾分级控制策略有效改善了叉车的横向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重式叉车 侧倾分级控制 虚拟样机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荡模拟联合视觉虚拟涌浪防晕动症习服训练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俊骎 潘磊磊 +6 位作者 祁瑞瑞 刘志杰 肖水凤 赵龙 张玲 徐子超 蔡懿灵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3-949,共7页
目的研究正弦垂荡刺激、视觉虚拟现实(VR)涌浪刺激和两者联合刺激条件下的防晕动症习服时间和习服效果。方法通过海上实航6 h筛选120名极重度晕动症者,随机分为4组(n=30):垂荡训练组、VR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和对照训练组。采用Graybie... 目的研究正弦垂荡刺激、视觉虚拟现实(VR)涌浪刺激和两者联合刺激条件下的防晕动症习服时间和习服效果。方法通过海上实航6 h筛选120名极重度晕动症者,随机分为4组(n=30):垂荡训练组、VR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和对照训练组。采用Graybiel量表评估训练期间每日的症状严重程度,记录VR训练组的弹性踏台掉落次数,以连续3 d Graybiel评分为0分和/或弹性踏台掉落次数为0次判定为完全习服。采用比筛选时更恶劣海况条件下的海上实航验证训练效果。结果垂荡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的Graybiel评分及VR训练组的弹性踏台掉落次数均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并分别于训练第3天、第5天和第2天达到习服水平。垂荡训练组、垂荡+VR训练组、VR训练组的最长习服时间分别为8、8、5 d,平均习服时间分别为3.6、3.9、2.7 d,5 d习服率分别为93.33%(28/30)、76.67%(23/30)、100.00%(30/30),海上实航验证期间习服训练有效人数占比分别为86.67%(26/30)、96.67%(29/30)、66.67%(20/30),训练有效率分别为85.19%、96.30%、62.97%。结论3种训练方法均有明确的防晕动症习服训练效果,且习服时间仅为5~8 d。垂荡和垂荡+VR训练的习服效果优于VR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症 习服训练 垂荡模拟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舞蹈编创与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祎洵 许伟 +1 位作者 姚日晖 宁洪龙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6,共12页
舞蹈教学与编创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是时代潮流。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舞蹈领域中的游戏娱乐、演出、教学和编舞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和应用。本文从上述方面的研究现状出发,归纳介绍了舞蹈虚拟仿真中的动作捕捉、舞... 舞蹈教学与编创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是时代潮流。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舞蹈领域中的游戏娱乐、演出、教学和编舞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和应用。本文从上述方面的研究现状出发,归纳介绍了舞蹈虚拟仿真中的动作捕捉、舞蹈数据库、建模和动作编创等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实现机理和特点,最后展望了虚拟仿真技术在舞蹈教学与编创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仿真 动作捕捉 虚拟现实 舞蹈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运行综合实验项目设计与平台构建
18
作者 陈斌 王茜 焦文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76,181,共6页
针对飞行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因飞行理论教学缺乏飞行训练实践场景,导致飞行理论与飞行训练脱节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实时天气数据、飞行资料、运行环境和飞机性能数据的飞行运行综合实验项目。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了一套全流程飞行运... 针对飞行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因飞行理论教学缺乏飞行训练实践场景,导致飞行理论与飞行训练脱节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实时天气数据、飞行资料、运行环境和飞机性能数据的飞行运行综合实验项目。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了一套全流程飞行运行综合实验平台,创设飞行运行场景,引导学生完成飞行运行准备任务,促进飞行理论教学与飞行运行实践有机融合。该项目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成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技术 飞行运行 综合实验设计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仪推靠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
19
作者 孙文 郑竣元 +1 位作者 任涛 王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671-11678,共8页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仪具有高井壁覆盖率、高分辨率、直观可视等特点,能够提高测井精度,尤其是在薄层识别上,能够进行清晰准确地判别。为研究微电阻率测井仪推靠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通过应用MATLAB和ADAMS两个软件,基于Monte-Carlo方法,针...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仪具有高井壁覆盖率、高分辨率、直观可视等特点,能够提高测井精度,尤其是在薄层识别上,能够进行清晰准确地判别。为研究微电阻率测井仪推靠系统运动精度可靠性,通过应用MATLAB和ADAMS两个软件,基于Monte-Carlo方法,针对推靠系统的极板、推杆支臂和相应杆件及间隙进行运动仿真,并进行运动精度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推靠系统误差模型测量点位移变化比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更加明显,位移变化对可靠性的影响比速度和加速度对可靠性的影响更大。应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的运动精度可靠度为0.9830,应用ADAMS软件虚拟样机仿真得出的运动精度可靠度为0.9887。两种方法可靠度计算结果接近,误差为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靠系统 运动精度 运动仿真 虚拟样机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弹性驱动器的研制及特性分析
20
作者 韩亚丽 朱晓军 +2 位作者 朱文亮 盛士强 吴应达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1-2230,2238,共11页
针对目前刚性驱动器存在缓冲差、能耗大、驱动模式单一等问题,面向腿式机器人提出一款多模式弹性驱动器,采用电机带动丝杆螺母串联弹簧,并结合刹车装置,实现驱动器的多模式输出。首先根据腿式机器人膝关节的运动需求进行弹性驱动器设计... 针对目前刚性驱动器存在缓冲差、能耗大、驱动模式单一等问题,面向腿式机器人提出一款多模式弹性驱动器,采用电机带动丝杆螺母串联弹簧,并结合刹车装置,实现驱动器的多模式输出。首先根据腿式机器人膝关节的运动需求进行弹性驱动器设计;然后建立多模式弹性驱动器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弹性系数及负载质量对驱动器输出性能的影响;最后,研制多模式弹性驱动器样机,搭建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进行驱动器性能测试及其在机械腿中应用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驱动器可实现模式之间的有效切换,且输出满足膝关节运动需求,验证了多模式弹性驱动器驱动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式机器人 弹性驱动器 动力学建模 虚拟样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