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Virtual Assembly System for Aero-engines Based on VR 被引量:1
1
作者 高颖 郭云鹏 +1 位作者 邵亚楠 许志国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8年第3期235-240,共6页
In this paper,a synthesized technique is explored through design of a virtual experiment system for main aero-engine based on VR,which attempts to integrate some VR techniques,such as 3D stereo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In this paper,a synthesized technique is explored through design of a virtual experiment system for main aero-engine based on VR,which attempts to integrate some VR techniques,such as 3D stereo simulation and modeling,3D scene management and human-computer virtual assembly based on data glove and collision detection.The geometry modeling and instantiation technique,virtual hand modeling and data glove interaction technique are discussed chiefly.Finally,taking aim at assembling and dismantling experiment system of a certain aero-engine,interface technology is expounded al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技术 计算机仿真 模型设置 数据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文旅空间:概念、模式与趋势 被引量:11
2
作者 陶俊 石美姣 崔雨萌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沉浸式文旅空间是一种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体验相结合,通过设计物理场景,或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创造出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旨在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然而,对沉浸式文旅空间的概念、模式以及沉浸要素鲜有研究,对推进沉浸式文旅体验和布局沉... 沉浸式文旅空间是一种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体验相结合,通过设计物理场景,或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创造出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旨在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然而,对沉浸式文旅空间的概念、模式以及沉浸要素鲜有研究,对推进沉浸式文旅体验和布局沉浸式空间带来挑战。文章梳理沉浸式体验的关键概念并辨析其关系,提出将沉浸式文旅空间划分为虚拟沉浸式、物理沉浸式和数实融合沉浸式三种模式并分析其样态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街区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实践,论证沉浸式文旅空间的关键要素;然后从政策引导、技术动向和实践创新分析沉浸式文旅空间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智慧旅游 虚拟现实 数字叙事 元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电子电路虚拟仪器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殷贤华 张富强 许川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0,共4页
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解决线下实验的弊端,但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仅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电路原理和理论特性,无法掌握实际电路输入输出动态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可互换式虚拟仪器(IVI)、仿真电路和自动测试总线设计了... 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解决线下实验的弊端,但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仅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电路原理和理论特性,无法掌握实际电路输入输出动态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可互换式虚拟仪器(IVI)、仿真电路和自动测试总线设计了一个虚拟仪器实验系统,由用户登录模块、数据库模块、预习测试模块和虚拟仪器实验模块组成。通过线上线下2种模式完成了28个电子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较好的实验条件和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路 虚拟仪器 自动测试总线 线上虚拟仿真实验 线下硬件电路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装配技术近10年研究进展综述
4
作者 刘震磊 倪浩添 +3 位作者 齐纪 李月月 王丹 朱万安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2-227,共6页
虚拟装配(VA)技术是虚拟现实(VR)的一种应用技术,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的装配设计、装配流程验证和装配训练等流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我国工业制造业的进步,VA技术在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愈加重要。针对VA技术近十年的发展... 虚拟装配(VA)技术是虚拟现实(VR)的一种应用技术,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的装配设计、装配流程验证和装配训练等流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我国工业制造业的进步,VA技术在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愈加重要。针对VA技术近十年的发展状况,首先,从VA技术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其次,重点介绍国内外VA技术在工业制造领域的研究应用和研究热点;最后,对VA技术在自然交互、多技术融合、装备简便化等方面存在的挑战进行总结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虚拟现实 装配序列规划 手势交互 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百戏俑VR体验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锦宁 温超 +3 位作者 耿国华 唐勇博 刘丹 赵炜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与血脉。在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生动反映了秦代百戏艺术等宫廷娱乐活动及百戏艺人形象,为后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与血脉。在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生动反映了秦代百戏艺术等宫廷娱乐活动及百戏艺人形象,为后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当前已有秦俑数字化工作主要围绕兵马俑陪葬坑及文物展开,鲜有以百戏俑为对象的数字化研究与实践。该文旨在针对百戏俑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秦百戏俑的知识传播与体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百戏俑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通过基于人工势场的重定向行走和基于球体相交的碰撞检测算法,引导用户在VR环境中的运动,实现了复杂交互动作的实时与精确反馈;其次,采用基于学习的渐进式设计方法,搭建了秦百戏俑VR体验系统;最后,结合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模型和用户行为倾向,从知识传播效果(KDR)、有用性(PE)、易用性(EE)3个方面对百戏俑VR与传统传播方式(纪录片和网页)进行比较研究,并对用户体验数据及其差异性等做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式相比,百戏俑VR体验系统显著提高了用户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意愿,增强了受众对百戏俑文化遗产的知识体验,为面向年轻群体的文化遗产知识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百戏俑 文化遗产知识传播 人工势场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患者虚拟现实应用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6
作者 黄美娟 张潇昂 +4 位作者 刘韦辰 廖雨萍 王志剑 张达颖 魏建梅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99,共5页
目的系统整合慢性疼痛患者参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应用的体验,为临床开展VR技术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INAHL、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 目的系统整合慢性疼痛患者参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应用的体验,为临床开展VR技术实践提供借鉴。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INAHL、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慢性疼痛患者参与VR应用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5月。运用汇集性整合归纳结果。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26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类别,汇集为3个整合结果:感知益处、感知障碍、期望和需求。结论VR技术在多数慢性疼痛患者中展现出积极效果,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多重挑战;未来应完善慢性疼痛VR治疗支持系统,以提升患者参与度并推动VR技术的推广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虚拟现实技术 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和深度学习融合的岩石力学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7
作者 徐晓冬 姚文凯 +2 位作者 朱万成 侯晨 李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88,95,共7页
针对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及虚拟实验真实感不强的问题,提出融合混合现实(MR)与深度学习的线上仿真系统。该系统运用弹脆性损伤模型与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结合Python-COMSOL编程,构建岩石损伤破坏过程大数据样本集,并采用... 针对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及虚拟实验真实感不强的问题,提出融合混合现实(MR)与深度学习的线上仿真系统。该系统运用弹脆性损伤模型与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结合Python-COMSOL编程,构建岩石损伤破坏过程大数据样本集,并采用U-Net网络构建高精度代理模型,以加速计算。在构建MR场景结合Socket通信,直观展示岩石动态损伤破裂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代理模型具有高精度且计算速度快,满足虚拟实验培训需求。MR场景还原物理实验,该系统不仅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互动性,为高校虚拟实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 深度学习 岩石力学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动实验的地铁站内应急标识布局优化研究
8
作者 陈兴彤 赵立 +2 位作者 吴凯琪 冉静 廖华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79,共8页
地铁站内的应急逃生效率对于高密度城市的交通网络韧性至关重要,理解公众对站内标识引导系统的感知,进而合理布局应急标识位置,有助于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引导并疏散人群。为此目的,在虚拟仿真环境中结合眼动追踪技术,构建地铁站模型并分... 地铁站内的应急逃生效率对于高密度城市的交通网络韧性至关重要,理解公众对站内标识引导系统的感知,进而合理布局应急标识位置,有助于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引导并疏散人群。为此目的,在虚拟仿真环境中结合眼动追踪技术,构建地铁站模型并分别模拟水灾、火灾逃生情境,征集110位被试者开展眼动感知实验,收集并分析眼动追踪数据。结果显示,两种灾害情境中地铁站内不同空间位置的应急标识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①火灾情境下,立体枢纽型位置的标识重要性更高,醒目性也较高;平面通道型位置的标识重要性更低,醒目性也较低。②水灾情境下,平面枢纽型位置的标识重要性更低,而标识布局较少的平面通道型位置,其标识醒目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空间 灾害情境 应急标识布局 眼动实验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垂直总装虚拟仿真科普平台搭建
9
作者 谢安宇 刘震磊 +2 位作者 李欣宇 李海博 钟宁雅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38,共5页
针对传统航空科普教育静态性强、成本高、实地操作风险大等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火箭垂直总装虚拟仿真科普平台。该平台采用三维建模与Unity 3D引擎构建高精度仿真环境,采用硬件/软件基础层、核心技术层、功能应用... 针对传统航空科普教育静态性强、成本高、实地操作风险大等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火箭垂直总装虚拟仿真科普平台。该平台采用三维建模与Unity 3D引擎构建高精度仿真环境,采用硬件/软件基础层、核心技术层、功能应用层和用户交互层的4层架构体系,集成动态高亮、语音引导和实时纠错等多模态交互技术,实现第一人称沉浸式仿真。平台具备场景漫游、任务驱动组装和自定义火箭搭建等功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总装流程的实践认知与创新设计能力。通过设置系统化的科普教学目标,依托多样化的交互式学习过程,实现了航天科技知识的有效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总装 虚拟现实 仿真系统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机械结构认知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应用
10
作者 林泽生 陈亮 许余飞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0-95,共6页
针对机械结构认知能力培养环节中直观性差、认知负荷高和认知体验不佳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具有高度沉浸感的机械产品虚拟拆装仿真实验系统,涵盖新手探索、产品认知与拆装实验、实验管理这3个模块。以提升认知体验为目标,构建了自然、高效... 针对机械结构认知能力培养环节中直观性差、认知负荷高和认知体验不佳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具有高度沉浸感的机械产品虚拟拆装仿真实验系统,涵盖新手探索、产品认知与拆装实验、实验管理这3个模块。以提升认知体验为目标,构建了自然、高效的零件交互和装配交互模式,开发了基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多通道反馈形式,结合情境认知理论和游戏化学习理论,搭建了具有拟真性和趣味性的实验场景。对比实验和认知体验调查结果表明:系统功能全面、交互便捷、形式活泼,能显著增强认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结构认知 虚拟装配 用户体验 人机交互 情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岸空间类型的压力恢复性比较研究
11
作者 聂玮 张瑞麟 +2 位作者 吕坤 刘书昊 李罡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7,共6页
城市青年群体的身心压力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压力恢复性理论与相关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自然草坡型、人工护栏型、人工亲水型以及混合型等4种水岸空间类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VR场景,开展“VR视觉—生理反馈”... 城市青年群体的身心压力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压力恢复性理论与相关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自然草坡型、人工护栏型、人工亲水型以及混合型等4种水岸空间类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VR场景,开展“VR视觉—生理反馈”交互实验,采集30位被试者的即时皮肤电(EDA,Electrodermal Activity)反馈数据并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水岸空间构成特征对压力恢复性的影响差异,以期有效提升城市水岸空间规划建设的实践深度与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岸空间 虚拟现实 生理实验 压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与VR的桥梁施工安全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
12
作者 宋雪 吕希奎 +1 位作者 张栢瑞 聂良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3,共8页
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以提高施工安全性为目的,设计开发了桥梁施工安全仿真系统,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数字化管理。首先,根据桥梁施工布局平面图,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完成施工场地各功能区模... 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以提高施工安全性为目的,设计开发了桥梁施工安全仿真系统,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数字化管理。首先,根据桥梁施工布局平面图,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完成施工场地各功能区模型的构建和整合,建立整体工区BIM模型;其次,基于Unity3D平台,利用地形编辑器、生态系统插件、粒子系统等工具,建立桥梁施工三维地形场景;最后,采用FBX数据交换格式,将工区BIM模型与三维地形场景在Unity3D平台中实现模型集成,构建完整的桥梁施工仿真场景。以场景模型为基础,使用JavaScript编程语言、Vue.js框架和MySQL数据库技术开发桥梁施工安全仿真系统,实现工程信息集成、设备集成、人员管理、三维场景漫游、施工过程模拟、VR沉浸式施工安全仿真等功能。以某轻轨项目高架桥工程为依托,将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利用HTC Vive头戴式VR(Virtual Reality)设备的触碰交互和射线交互技术,在虚拟桥梁施工场景中实现沉浸式VR体验。实践证明,系统可以直观地呈现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物体打击、触电事故、高空坠落、机械伤害4种主要安全隐患事故,通过VR技术使施工人员能够预先演练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为人员培训、保障安全施工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系统开发 施工安全仿真 虚拟现实技术 沉浸式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中虚拟装配数字化设计应用
13
作者 郭丽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9期48-50,共3页
通过探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数字孪生(DT)等先进技术在机械装配中的应用,分析虚拟装配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并基于CAD/CAE/CAM一体化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装配过程优化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装配评估,提高装配设计的... 通过探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数字孪生(DT)等先进技术在机械装配中的应用,分析虚拟装配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并基于CAD/CAE/CAM一体化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装配过程优化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装配评估,提高装配设计的精度和可靠性,结合某典型机械系统,构建了虚拟装配环境,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机械产品的装配效率,降低装配误差,对智能制造环境下的机械产品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装配 数字化设计 虚拟现实 数字孪生 装配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甜 张大伟 +2 位作者 李佛生 熊莉 林宏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优秀科研项目转化以及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源为学生前沿科学知识学习、综合性科研训练和生物下游产业技术训练提供有利环... 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优秀科研项目转化以及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生物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源为学生前沿科学知识学习、综合性科研训练和生物下游产业技术训练提供有利环境,有效地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学科交叉知识的学习和延伸。全天候开放共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实验标准化视频、教学课件和测试题库等线上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满足随时随地实验教学需求,支持了一系列的混合式线上线下实验教学课程开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国家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了“双中心”融合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与教师的业务水平,培养了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技术创新实践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实验教学资源 共享平台 虚实结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发展述评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慧琴 李中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82,137,共7页
自从2013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以来,近十年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新进展与应用新成效。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CNKI数据库中2014~2023年的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或虚拟现实实验文献集合,挖掘... 自从2013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以来,近十年我国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新进展与应用新成效。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CNKI数据库中2014~2023年的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或虚拟现实实验文献集合,挖掘了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单位、作者与发文期刊;分析了高被引文献的特征。同时,基于关键词共现关系聚类,阐释了虚拟仿真实验研究的主要类别、发展历程和前沿领域,进而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技术层次、覆盖学科、开发软硬件和发展趋势。研究得出,标准化、网络化共享平台和混合现实技术,是推动虚拟仿真实验新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教学 虚拟现实实验 研究综述 发展趋势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环境下装配操作感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剑斌 何汉武 +2 位作者 吴悦明 胡兆勇 徐梓麒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7-304,共8页
现有的自然虚拟装配操作交互模型对双手协同操作和单步操作工作量的表达存在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增强现实装配操作感知模型,实现机械装配操作参数化表达。提出基于装配运动特征的虚拟物体位姿计算方法,建立模型的真实手部元素与被操... 现有的自然虚拟装配操作交互模型对双手协同操作和单步操作工作量的表达存在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增强现实装配操作感知模型,实现机械装配操作参数化表达。提出基于装配运动特征的虚拟物体位姿计算方法,建立模型的真实手部元素与被操作虚拟物体元素的运动关联,满足模型对虚拟物体位姿求解的需求。提出基于模型元素的模型关键状态计算方法,满足模型运行需求。开发了应用案例,实验表明,模型可表达五种常见装配操作,满足装配培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操作感知 装配运动特征 虚拟装配 增强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复浮生是梦中?——虚拟现实媒介的美学逻辑与问题审视 被引量:4
17
作者 全燕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1,共9页
虚拟现实与我们共在已多年,当其携数字基础设施的强大力量回归后,成为重新定义用户生活体验和所在空间视角的媒介形式,并引发了独特的美学体验。围绕这一美学体验的中心问题不是虚拟对象是否真实存在,而是虚拟现实媒介如何将我们日常的... 虚拟现实与我们共在已多年,当其携数字基础设施的强大力量回归后,成为重新定义用户生活体验和所在空间视角的媒介形式,并引发了独特的美学体验。围绕这一美学体验的中心问题不是虚拟对象是否真实存在,而是虚拟现实媒介如何将我们日常的感官和知觉能力虚拟化,从而使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具有知觉主动性。虚拟现实媒介的美学逻辑表现在沉浸式美学体验和计算美学体验上。这些体验基于计算视觉文化的支持,强调物质世界可能总是悬浮在身体、技术和审美调解之间。主体似乎在审视着一个可以随意支配的世界,但忽略了他们自身也被算作其中的一部分。虚拟现实媒介并没有使世界变得触手可及,更多地是体现了海德格尔所描述的只剩下“技术关系”的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媒介 美学体验 沉浸感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液压回路虚拟实验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简正豪 陈卓贤 +1 位作者 刘云鸿 刘继忠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7,共7页
基于智能制造过程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及新工科人才培养数字孪生实践锻炼需求,探索了沉浸式液压回路虚拟实验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开发了基于数字学生的液压回路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创建物理实体的精确虚拟孪生模型,并实时... 基于智能制造过程中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及新工科人才培养数字孪生实践锻炼需求,探索了沉浸式液压回路虚拟实验数字孪生技术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开发了基于数字学生的液压回路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创建物理实体的精确虚拟孪生模型,并实时同步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可控且高度互动的学习环境。系统架构整合了物理实体、数据连接映射与孪生模型,实现了节流调速回路的实时数据采集、存储与三维可视化。通过该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还增强了学生对新工科数字孪生技术的理解,并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视角和工具。在提高对液压回路原理理解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工程教育的创新与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回路 数字孪生 虚拟实验系统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惧还是愉悦?娱乐恐惧空间的情绪体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增贤 苏思晴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1,共16页
恐惧通常会让人逃离,但恐惧的娱乐活动又经常能吸引人们参与,这就是恐惧悖论。文章通过邀请受访者参与虚拟现实恐怖游戏后接受深度访谈,借助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研究个体在娱乐恐惧空间中的情绪体验过程,以回应恐惧悖论。研究表明,游客在... 恐惧通常会让人逃离,但恐惧的娱乐活动又经常能吸引人们参与,这就是恐惧悖论。文章通过邀请受访者参与虚拟现实恐怖游戏后接受深度访谈,借助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研究个体在娱乐恐惧空间中的情绪体验过程,以回应恐惧悖论。研究表明,游客在游戏中的情绪唤起源于对外部刺激的认知评价。该认知评价过程可分为初评价和次评价两个阶段。在游戏初期,游客在接收到恐怖刺激后会应激性地产生初评价,判断自己正处于危险环境中,从而唤起强烈的恐惧与惊奇情绪。随着时间与行为适应,游客会逐渐通过次评价形成一个安全性保护框架,并沉浸到游戏中,产生恐惧、惊奇、愉悦、兴趣并存的情绪状态。由此,文章构建出个体在娱乐恐惧空间中的情绪生成与转化过程框架,揭示了恐惧与愉悦在其中的互动转化过程,同时证明了个体的认知评价与情绪体验在娱乐恐惧空间中存在一种动态互动关系,从微观角度丰富旅游休闲领域中关于情绪体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恐惧 情绪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体验 恐怖游戏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测井作业过程模拟仿真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惠芹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91,共9页
测井作业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熟悉测井作业过程是相关工科专业学生的必备教学环节。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前学生很难有机会去油田现场进行测井作业过程的生产实习。本研究首先利用3D MAX软件建立了井场设备和井场环境的... 测井作业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熟悉测井作业过程是相关工科专业学生的必备教学环节。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目前学生很难有机会去油田现场进行测井作业过程的生产实习。本研究首先利用3D MAX软件建立了井场设备和井场环境的模型;依据常规测井流程,运用虚化引擎软件制作了测井仪器工作原理及测井作业操作流程的3D动画;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了井场环境,模拟了测井人员的工作过程。最后利用现场的测井数据,调用测井解释软件,绘制了测井解释曲线,实现了对储层的评价。该系统为生产实习提供了一种沉浸式模拟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测井作业 仿真实验 生产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