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复合型乡村住宅虚拟感知与空间解析
1
作者 李裕萱 何成 +1 位作者 徐峰 夏胜 《华中建筑》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探究功能复合型乡村住宅空间的主观体验及其空间形式逻辑,以三类典型乡村住宅原型为例,先采用虚拟漫游体验与语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视觉、心理、行为、功能四个维度探索了住宅空间的主观感知特征,而后利用空间句法分析,从空间的整... 为探究功能复合型乡村住宅空间的主观体验及其空间形式逻辑,以三类典型乡村住宅原型为例,先采用虚拟漫游体验与语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视觉、心理、行为、功能四个维度探索了住宅空间的主观感知特征,而后利用空间句法分析,从空间的整合度、选择度和视线分析上探明主观感知背后的空间结构原因,最后提出乡村住宅空间优化路径,为转型期的乡村住宅空间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住宅 复合功能 虚拟体验 空间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岸空间类型的压力恢复性比较研究
2
作者 聂玮 张瑞麟 +2 位作者 吕坤 刘书昊 李罡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87,共6页
城市青年群体的身心压力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压力恢复性理论与相关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自然草坡型、人工护栏型、人工亲水型以及混合型等4种水岸空间类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VR场景,开展“VR视觉—生理反馈”... 城市青年群体的身心压力已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压力恢复性理论与相关研究,归纳并总结出自然草坡型、人工护栏型、人工亲水型以及混合型等4种水岸空间类型。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VR场景,开展“VR视觉—生理反馈”交互实验,采集30位被试者的即时皮肤电(EDA,Electrodermal Activity)反馈数据并进行分析,揭示了不同水岸空间构成特征对压力恢复性的影响差异,以期有效提升城市水岸空间规划建设的实践深度与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岸空间 虚拟现实 生理实验 压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博物馆认知城市公共空间——以都灵市为例
3
作者 张杨姝禾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144-146,共3页
博物馆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文化地标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作为交流平台链接着人们的文化活动,作为公共建筑代表了城市风貌与空间特征。都灵市博物馆多为意大利重要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对于都灵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城市... 博物馆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文化地标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作为交流平台链接着人们的文化活动,作为公共建筑代表了城市风貌与空间特征。都灵市博物馆多为意大利重要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对于都灵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城市物质空间的核心要素,也是城市虚拟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透过博物馆可梳理城市物质空间的结构特征,厘清虚拟空间的生成模式,辨析城市虚实空间的双重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博物馆建筑 城市更新 虚拟空间 都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视频制作及播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宋雪姣 林晗 高鹏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本文聚焦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视频制作及播放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内容涵盖三维空间渲染的视频制作技术、多视角录制技术以及面向虚幻引擎的互动播放引擎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完善了视频内容的交互性和沉浸感,实现了用户虚拟现... 本文聚焦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视频制作及播放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内容涵盖三维空间渲染的视频制作技术、多视角录制技术以及面向虚幻引擎的互动播放引擎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完善了视频内容的交互性和沉浸感,实现了用户虚拟现实端的互动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视频 虚拟现实 三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体验下虚拟疗愈空间APP设计模型和使用方式
5
作者 张育铭 路遥 《丝网印刷》 202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利用虚拟技术设计线上疗愈空间,进行感官体验来实现情绪调节。文章提出的模型旨在分析虚拟治疗空间的设计与使用方式,探讨如何通过感官刺激与情感体验来调节用户情绪,为线上疗愈空间APP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疗愈空间 情感体验 设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人类”时代虚拟世界建筑的“现代性”与范式重构
6
作者 宁涛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3期290-292,共3页
“现代性”作为技术进步与自主性追求的集中体现,源于物性显现的更新与边界拓展。随着虚拟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日益成熟的虚拟世界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对空间的理解与认知。这一变革不仅触及了个人体验的深层结构,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联动,... “现代性”作为技术进步与自主性追求的集中体现,源于物性显现的更新与边界拓展。随着虚拟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日益成熟的虚拟世界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对空间的理解与认知。这一变革不仅触及了个人体验的深层结构,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联动,人类正逐步融入“后人类主义”的变革浪潮中,其存在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根本性转型。此时,建筑的“现代性”转变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与技术的创新上,更深刻地关联着多维度价值的变迁。重新思考建筑的“现代性”,重构一种适应虚拟时代需求的建筑范式,不仅是对建筑设计自身的自省与革新,也是对人类未来生存方式的积极探索与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世界 后人类 现代性 生存范式 精神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网络民族志的研究场域与知识生产——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段永杰 徐开彬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2期86-97,共12页
通过Citespace工具,对国内外网络民族志研究进行计量对比分析。总体来看,无论是发表总量还是年均发文量,国外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代表)均高于国内。国外研究热点集中在反消费主义、品牌营销、虚拟决策过程等网络应用议题,国内集中在青年... 通过Citespace工具,对国内外网络民族志研究进行计量对比分析。总体来看,无论是发表总量还是年均发文量,国外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代表)均高于国内。国外研究热点集中在反消费主义、品牌营销、虚拟决策过程等网络应用议题,国内集中在青年亚文化、网络流行文化、网络自我呈现等文化建构议题。国外研究在方法论层面融合量化研究,形成混合法深入分析。国内研究在方法论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打破人类学、传播学等学科藩篱,开始向其他学科迈进。但国内外相关研究需随虚拟空间的演进关注新的问题,进而完善研究方法、增强理论观照、拓展研究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族志 网络社会 知识生产 虚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实验的高校教学区地下空间环境影响因子探究
8
作者 宋胡霞 李文驹 《中外建筑》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从使用者视角出发,通过虚拟现实实验,结合主观问卷量表、主任务评价与生理数据测量,探索高校教学区地下空间环境所影响的主要心理指标及其对应的环境影响因子,揭示地下空间环境对个体情绪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为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地下... 从使用者视角出发,通过虚拟现实实验,结合主观问卷量表、主任务评价与生理数据测量,探索高校教学区地下空间环境所影响的主要心理指标及其对应的环境影响因子,揭示地下空间环境对个体情绪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为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定性与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高校教学区 虚拟现实实验 脑电 环境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环境下弱小目标图像视觉传达算法研究
9
作者 张鹏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80-186,共7页
为更直观地展现出虚拟图像,研究一种虚拟现实环境下弱小目标图像视觉传达算法。根据目标图像在虚拟环境中成像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构建图像模型,依据实际情况和图像模型调整图像目标,将时域、空域结合并对空域背景约束,抑制背景图像,利用... 为更直观地展现出虚拟图像,研究一种虚拟现实环境下弱小目标图像视觉传达算法。根据目标图像在虚拟环境中成像特点以及影响因素构建图像模型,依据实际情况和图像模型调整图像目标,将时域、空域结合并对空域背景约束,抑制背景图像,利用滤波后的图像以及残差背景完成图像去噪。将上述预处理结果作为基础,根据目标图像序列运动速度、特征窗口面积等控制因素,对图像序列实施采样,将特征追踪转化为光流计算,对目标图像实施精确跟踪,获取光流结果,实现弱小目标图像视觉传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视觉传达成功率较高、用时较短、完整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图像 目标成像 高斯函数 时域空域滤波 特征窗口 视觉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城市更新下的业态导入及空间生产——以长沙丰盈西里的“网红空间”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恺 曾文菁 张海涛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本文介绍长沙丰盈西里的城市更新经验,总结其在完成物质空间环境改造之后,通过选择性地导入商铺激活商业空间,并借助网络热度积聚来构建“网红空间”的历程。研究访谈和调研了业态特征和各类人群主张,并利用网络大数据解析虚拟空间中相... 本文介绍长沙丰盈西里的城市更新经验,总结其在完成物质空间环境改造之后,通过选择性地导入商铺激活商业空间,并借助网络热度积聚来构建“网红空间”的历程。研究访谈和调研了业态特征和各类人群主张,并利用网络大数据解析虚拟空间中相关消费观念、集体审美和空间想象的生成。研究发现:丰盈西里利用了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传播弥补了旧城街巷的可见度缺陷;找到了迎合当下消费者需求和审美的业态定位和空间特质;在经营者、社区、消费者主动或被动信息扩散和共享中,通过数字蜂鸣效应成功地培养和营造了消费场景;利用打卡式消费行为聚集了消费人气并激活了商业空间。在数字赋能的城市更新实践中,丰盈西里的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性空间的关系是密切而复杂的,三者在虚拟和实体空间之间互动,网红空间通过对消费空间的集体审美和空间想象完成了新的消费空间生产,实现旧城商业活力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数字赋能 空间生产 实体空间 虚拟空间 网红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在数字艺术展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羽 韩嘉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66-268,共3页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日渐提升。数字技术运用在了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了公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领域的发展也出现了数字化趋势,沉浸式的观展方式日渐风靡。沉浸式的观看方式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叙...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日渐提升。数字技术运用在了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了公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公众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领域的发展也出现了数字化趋势,沉浸式的观展方式日渐风靡。沉浸式的观看方式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叙事方式,强调观者的感受和能动性,解构了传统艺术的观看与审美方式。这种形式丰富了艺术的表达方式,为观者建构全新的审美体验。文章通过对沉浸式艺术展的解读,并结合经典案例分析其内在特征与目前现状,试图为未来沉浸式艺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体验 艺术展览 虚拟现实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VLMZVM的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环流抑制方法
12
作者 杨向真 刘灿 +3 位作者 杜燕 张徐进博 张涛 施永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2-284,共13页
为解决广泛应用在大功率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多机有源中点钳位(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间的低频零序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大矢量的新型十三矢量调制(VLMZVM)策略。通过建立多机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零序环流模型,分析零序环流产... 为解决广泛应用在大功率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多机有源中点钳位(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间的低频零序环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大矢量的新型十三矢量调制(VLMZVM)策略。通过建立多机A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零序环流模型,分析零序环流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通过检测零序环流状态,实时选择虚拟大矢量或实际大矢量合成方法来抑制零序环流,并提出区分奇偶扇区的矢量分配方法快速选择合成矢量。实验结果验证了新型VLMZVM策略能在电流突变、参数不一致、全功率因数范围都具有很好的环流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分布式发电 功率因数 虚拟矢量 环流抑制 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编组下基于跟驰模型的列车群运行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帅斌 罗佳楠 +1 位作者 冯心妍 黄文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高速铁路移动闭塞方式下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依然存在缺口,虚拟编组是未来提高运输能力的新方式。本文基于虚拟编组概念,受道路交通跟驰模型启发,引入列车动力学和运动学理论,根据相邻两列车之间的速度和距离关系,提出一种新的追踪... 高速铁路移动闭塞方式下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依然存在缺口,虚拟编组是未来提高运输能力的新方式。本文基于虚拟编组概念,受道路交通跟驰模型启发,引入列车动力学和运动学理论,根据相邻两列车之间的速度和距离关系,提出一种新的追踪列车加速度调整策略,建立相应的列车群虚拟编组加速度控制模型,当实现列车群的虚拟编组时,列车群中所有列车的速度相等,任意相邻列车之间的间距等于期望间距,同时,能够确保列车安全与乘客舒适度。本文以CRH380A动车组为背景验证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速度调整策略能有效实现列车群的虚拟编组;与移动闭塞方式相比,采取虚拟编组方式达到列车协同的时间减少9.7%,列车间距缩小10.1%,效率更高;将列车群视为一个整体时,实现虚拟编组的时间比将整个列车群分为多组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控制 跟驰模型 虚拟编组 列车追踪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理念下个性化学习空间构建研究
14
作者 宋玲玲 张冠珠 张秀玲 《职业技术》 2024年第9期25-30,共6页
分析并识别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在建模个性化的特征、学习过程、学习绩效评价及推送模型基础上,创建元宇宙理念下个性化学习空间,为实现个性化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个性化学习空间的构建充分满足了学习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实现了灵活且... 分析并识别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在建模个性化的特征、学习过程、学习绩效评价及推送模型基础上,创建元宇宙理念下个性化学习空间,为实现个性化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个性化学习空间的构建充分满足了学习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实现了灵活且体验感强的“学”与“教”的过程,达到了“学”与“用”相统一的学习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学习 学习空间 虚拟学习空间 智能学习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虚拟艺术在数字展示空间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夏 肖思莹 张阔麒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2期98-100,共3页
沉浸式虚拟艺术作为一种新兴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引人入胜的艺术体验。文章通过对虚拟艺术的背景进行分析,从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和多感官体验4方面强调了虚拟艺术在数字展示空间的必要性。从技术实现、艺术表现、领域应用3... 沉浸式虚拟艺术作为一种新兴形式,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引人入胜的艺术体验。文章通过对虚拟艺术的背景进行分析,从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和多感官体验4方面强调了虚拟艺术在数字展示空间的必要性。从技术实现、艺术表现、领域应用3个方面总结了虚拟艺术在数字展示空间的应用状况,最终提出未来虚拟艺术在数字空间展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 虚拟艺术 数字展示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复杂度水声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调制通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彪 方梓德 +2 位作者 朱雨男 郭晓鹏 朱柏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在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调制(MIMO-OTFS)水声通信系统中,基于消息传递(MP)算法的MIMO-OTFS通信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会增加设备成本。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2维虚拟时间反转镜(VTRM)的MIMO-OTFS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V... 在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调制(MIMO-OTFS)水声通信系统中,基于消息传递(MP)算法的MIMO-OTFS通信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会增加设备成本。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2维虚拟时间反转镜(VTRM)的MIMO-OTFS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VTRM的时频空聚焦特性,有效提高了均衡性能,并通过改进的2维比例归一化最小均方(IPNLMS)算法进行信道估计,该算法利用时延-多普勒域信道的稀疏特性以较低的复杂度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后通过2维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算法消除残余的码间串扰,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均衡算法具有可行性,且在保证相同性能时,复杂度低于M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正交时频空调制 虚拟时间反转镜 多输入多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虚拟空间在时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雪微 于晓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5,共8页
为促进元宇宙下虚拟空间在时尚领域的应用,采用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以了解和剖析时尚虚拟空间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虚拟试穿、非同质化货币、数字化身等纺织服装领域发展元宇宙产业的常见措施进行总结,对时尚虚拟空间的建立方式进... 为促进元宇宙下虚拟空间在时尚领域的应用,采用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以了解和剖析时尚虚拟空间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对虚拟试穿、非同质化货币、数字化身等纺织服装领域发展元宇宙产业的常见措施进行总结,对时尚虚拟空间的建立方式进行概述,对虚拟空间中虚拟试衣、服装定制系统、数字化服装设计工具等案例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进行剖析,强调了虚拟空间作为元宇宙的重要媒介对时尚领域的实践意义。回顾了当前时尚空间运营模式,揭示其在商业性、实用性和交互性上的短板。探讨了实体商业中心相对于虚拟空间在政府支持、历史文化及交互性方面的优势,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将重塑时尚领域创作模式,未来时尚虚拟空间宜以综合性商业体形式发展,以实体综合性商业体为依托,通过镜像空间实现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最后,提供了时尚综合商业体的实施路径和手段,包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元宇宙空间中发展具有文化性、和现实互联、能够实现用户共创的时尚综合商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空间 数字时尚 人工智能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空间视阈下高职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18
作者 张玉华 霍利婷 付婉莹 《职业技术》 2024年第12期96-101,共6页
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技术、新空间,赋能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教学领域的应用:拓展更为广阔的教育活动空间,提供更能激发创生性的教师教学空间,创建更具个体适应性的学生学习空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基... 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技术、新空间,赋能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教学领域的应用:拓展更为广阔的教育活动空间,提供更能激发创生性的教师教学空间,创建更具个体适应性的学生学习空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基于元宇宙空间理念构建了“沉浸体验、双线融通、三微一体”虚拟仿真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增强了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效果,强化了思政课的职业融入和实践指向,扩大了“开门办思政”的社会效益,为提升高职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质量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教育空间 思政课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2D通信和虚拟MIMO的飞行器集群网络传输方案设计
19
作者 刘志峰 张雪 +4 位作者 栗苹 张继豪 李思琪 王卫东 龚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1147,共7页
在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中,非直通条件节点间不同的中继路径可能导致较大路径损耗落差,为有限资源前提下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带来困难。参考5G移动通信中的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与中继通信中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 在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中,非直通条件节点间不同的中继路径可能导致较大路径损耗落差,为有限资源前提下网络传输能力的提升带来困难。参考5G移动通信中的终端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技术与中继通信中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提出一套D2D通信与虚拟MIMO技术结合的无中心飞行器集群网络传输方案。重点研究在正交资源模式下,将不同的协作传输协议与空时编码进行组合,在信噪比、误比特率、接入概率等方面对通信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D2D通信与虚拟MIMO技术结合的传输方案在不增加资源的前提下,对集群网络的通信性能有明显提升,且引入分布式空时编码可进一步优化误比特率性能,但3种传输协议在不同传输质量评价方向的改善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集群网络 终端直通通信 虚拟多输入多输出 协作传输协议 空时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公共艺术中沉浸式设计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威霖 凌杰 《湖南包装》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当前,前沿科学技术已经涉入人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而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形式也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产生变化。各类新技术新媒介融入传统的媒体艺术当中,产生更多新型的艺术形式,使得观众不局限于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其中成为作品的一部... 当前,前沿科学技术已经涉入人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而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形式也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产生变化。各类新技术新媒介融入传统的媒体艺术当中,产生更多新型的艺术形式,使得观众不局限于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其中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文章阐述沉浸式理论,并且在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浪潮中,新媒体公共艺术探究如何合理使用新的技术来加深观众的沉浸感,提出在沉浸式探索当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展望新媒体公共艺术沉浸式传播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沉浸式 装置艺术 虚拟空间 数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