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细胞中脂褐素的体电镜研究
1
作者 陈泽崧 加苏尔·阿力甫 +7 位作者 郭帅 朱梦云 李海玲 刘伟静 祝建 徐亚伟 车文良 刘铮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脂褐素又称为“年龄色素”,是一种不可被溶酶体水解酶降解的黑色或褐色脂溶性物质。既往研究发现在炎症等病理情况下会加剧脂褐素的形成,并在心脏早衰症以及心肌肥大的患者心肌细胞中观察到了脂褐素的堆积。本研究首次在长新冠诱发心血... 脂褐素又称为“年龄色素”,是一种不可被溶酶体水解酶降解的黑色或褐色脂溶性物质。既往研究发现在炎症等病理情况下会加剧脂褐素的形成,并在心脏早衰症以及心肌肥大的患者心肌细胞中观察到了脂褐素的堆积。本研究首次在长新冠诱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肌活检组织中观察到大量堆积的脂褐素,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与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脂褐素进行了二维平面和三维立体结构上的观察和重构,为研究线粒体与脂褐素形成之间的联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褐素 病毒性心肌炎 线粒体结构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长新冠 体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PERFORIN AND FAS LIGAND IN INFILTRATING CELLS OF MURINE MYOCARDIUM INFECTED WITH COXSACKIEVIRUS B3
2
作者 熊丁丁 杨英珍 +1 位作者 宿燕岗 陈灏珠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Purpose. To clarify the role of perforin-and Fas ligand (L)-mediated cytotoxicity pathogenesis of viral myocarditis.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ty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 = 20) and ... Purpose. To clarify the role of perforin-and Fas ligand (L)-mediated cytotoxicity pathogenesis of viral myocarditis.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ty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 = 20) and control group (n = 20), and inocula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coxsackievirus B3(CVB3) and Eagle’s solu- tion without CVB3, respectively. 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and their hearts were removed at day 7 post-in- oculation. Expression of perform and FasL were detect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Results. (1)Perform-and FasL-positiye cells were demonstrated in experimental murine hearts by im- munohistochemistry, however, no cells were discovered in control murine hearts; (2) The examination of RT-PCR showed the positive ratios of perform and FasL mRNA in myocardiu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xperimental group (100% and 100 % )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20% and 30 %, P<0.05); (3)Positive signals of perform and FasL mRNA were found in myocardium of all the experimental mice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but nothing was detected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erform and FasL can be expressed in infiltrating cells in murine myocardium with acute myocarditis caused by CVB3, suggesting perform and FasL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athogenesis of viral myocard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al myocarditis PERFORM Fas lig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李寿林 林小飞 李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VMC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分析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VMC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介素-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γ干扰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清淀粉样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以及外周血Toll样受体3(TLR3)、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核因子-κBp65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伐布雷定联合常规药物治疗VMC的效果较好,可通过抑制TLR3/TRIF信号通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伊伐布雷定 TOLL样受体3 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VMC患者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乔燕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8-80,202,共4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患者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VM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环...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患者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VM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治疗2 w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心肌酶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均较对照组高(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辅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VMC临床疗效显著,有助改善患者心肌酶谱,改善心功能,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葡胺 曲美他嗪 病毒性心肌炎 T淋巴细胞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
5
作者 张平安 高娜 +2 位作者 姚涛 王国斌 车志英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01-109,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microRNA-mRNA调控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心瘅...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GEO数据库探讨心瘅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microRNA-mRNA调控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心瘅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利用GEO数据库筛选病毒性心肌炎与健康人的差异microRNA;利用FunRich3.1.3对差异microRNA进行mRNA富集,并与药物靶基因取交集基因;通过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以及cytoNCA筛选出核心基因;运用R软件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心瘅方中药物活性成分共199个,潜在作用靶点490个,GEO数据库Series GSE148153符合要求,通过筛选得到差异microRNA 438个,50个microRNA与核心基因有对应关系,上调基因45个,下调基因5个;筛选得到交集基因207个,其中33个为核心基因;GO功能注释主要富集在肌细胞增殖、MAP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并且主要富集在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结论:心瘅方调控microRNA-mRNA过程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与中药成分干预肌细胞增殖、MAP激酶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和PI3K/Akt、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此过程可能涉及hsa-miR-15b-5p和hsa-miR-21-5p等外泌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网络药理学 GEO数据库 靶基因 MICRORNA 心瘅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知识图谱分析
6
作者 蒋志雄 祁祥 +4 位作者 朱智德 卢健棋 毛志华 蔡宗余 牛越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1期70-74,共5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旨在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2006-2021年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VMC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5.7.R5W软件对检索出的... 目的:基于CiteSpace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旨在为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2006-2021年间发表的中医药治疗VMC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5.7.R5W软件对检索出的1154篇文献作者发文情况、机构合作及分布情况、关键词共现及聚类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该领域核心作者31名,以张明雪为代表;51家研究机构中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最为高产;190个关键词中“中西医结合疗法”出现频次最高;聚类结果显示目前该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中西医结合诊治、VMC中医治法理论的研究与小儿VMC,而Meta分析与研究进展是该领域的趋势。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VMC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建议今后应当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使中医药在VMC的防治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科学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滴左卡尼汀与环磷腺苷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地 李丹 徐春芝 《天津药学》 2024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静滴左卡尼汀与cAMP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V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cAMP注射液40 m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观... 目的:探讨静滴左卡尼汀与cAMP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VM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cAMP注射液40 m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注射液10~20 mg/k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水平较对照组高,IL-6、TNF-α和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肌钙蛋白T(c 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 TnT、CK-MB和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3%(5/32),与对照组的9.38%(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C患者采用左卡尼汀联合cAMP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缓解炎性反应,减轻心肌损伤,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左卡尼汀 环磷腺苷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炎的病因和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丽 韩丙超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94-100,共7页
心肌炎是一种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非缺血性心肌炎症。大多数心肌炎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能够痊愈,但其引发的心源性猝死风险不容忽视,而且病毒性心肌炎还存在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潜在风险,故对心肌炎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 心肌炎是一种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非缺血性心肌炎症。大多数心肌炎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能够痊愈,但其引发的心源性猝死风险不容忽视,而且病毒性心肌炎还存在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潜在风险,故对心肌炎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领域的突破,尤其是药物、基因传递系统和干细胞研究的进展,心肌炎的潜在治疗策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综述旨在总结分析心肌炎病因和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病因学 治疗 心内膜心肌活检 免疫抑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53-5p通过靶向TFRC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
9
作者 张苑 李雪琴 +3 位作者 朱良宇 周汉宇 钟民 吕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153-5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病毒性心肌炎(VM)中的作用。方法:建立VM小鼠模型,提取心脏,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NA-153-5p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脏炎症程度,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浸润巨... 目的:探讨miRNA-153-5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病毒性心肌炎(VM)中的作用。方法:建立VM小鼠模型,提取心脏,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NA-153-5p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脏炎症程度,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浸润巨噬细胞表型。体外分离BMDMs诱导为M1/M2型巨噬细胞,过表达和抑制miR-153-5p,RT-qPCR检测M1/M2标志物iNOS、IL-12、TNF-α、Arg1、YM-1、FIZZ1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合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3-5p与转铁蛋白受体(TFRC)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53-5p在CVB3感染7 d的VM小鼠心脏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P<0.05)。体内实验中抑制miR-153-5p表达能减轻VM小鼠心脏的病变程度,改善心脏功能(P<0.01)。抑制miR-153-5p表达能够促进小鼠心脏浸润的巨噬细胞向M2极化(P<0.01)。体外实验中,较之M2,miR-153-5p在M1巨噬细胞中表达升高(P<0.01)。过表达miR-153-5p促进巨噬细胞向M1极化,抑制miR-153-5p表达则促进巨噬细胞向M2极化(P<0.01)。TFRC是miR-153-5p的靶基因,抑制miR-153-5p表达可上调TFRC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1)。结论:miRNA-153-5p通过靶向TFRC调控VM小鼠心脏浸润巨噬细胞的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3-5p 巨噬细胞 转铁蛋白受体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李玮 王慧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2期4128-4132,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分析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304例呼吸道...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分析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304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疾病组,根据有无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分为并发组(35例)和未并发组(269例),另选取同期1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疾病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CD8^(+)及CD4^(+)/CD8^(+),另比较不同病毒感染患者CD4^(+)、CD8^(+)、CD4^(+)/CD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结果疾病组外周血中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0.05)。流感病毒感染患者CD4^(+)、CD4^(+)/CD8^(+)低于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感染患者,CD8^(+)高于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感染患者(P<0.05),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CD4^(+)低于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感染患者(P<0.05);并发组年龄、入院前病程、吸烟史、睡眠时间<6 h、中高度发热、感染后运动负荷≥3 h·d^(-1)占比及CD8^(+)均大于未并发组(P<0.05),CD4^(+)、CD4^(+)/CD8^(+)低于未并发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入院前病程、睡眠时间<6 h、中高度发热、感染后运动负荷≥3 h·d^(-1)、CD4^(+)/CD8^(+)均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CD4^(+)、CD4^(+)/CD8^(+)降低,CD8^(+)升高,年龄、入院前病程、睡眠时间<6 h、中高度发热、感染后运动负荷≥3 h·d^(-1)、CD4^(+)/CD8^(+)均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T细胞亚群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沛然 王述昀 +1 位作者 庄建新 黄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13-14,共2页
为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的疗效 ,将 10 0例柯萨奇 B病毒 (CVB)所致的VMC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 5 0例采用心肌炎常规治疗 ,治疗组 5 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 (以下简称激素 )。治疗 4周后复查心肌酶中肌酸激酶同功酶 (C... 为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的疗效 ,将 10 0例柯萨奇 B病毒 (CVB)所致的VMC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 5 0例采用心肌炎常规治疗 ,治疗组 5 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 (以下简称激素 )。治疗 4周后复查心肌酶中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和α-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 ) ,结果治疗组 CK- MB和α- HBD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激素对降低 VMC患儿 CK- M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 儿童 心肌酶 V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氧自由基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葛明 王立琴 +3 位作者 沈德炜 杨力群 王伟 马沛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10,共2页
对 61例病毒性心肌炎 ( VMC)患儿检测了 SOD、GSH— PX、MDA。发现 VMC患儿发病 1周内 SOD、GSH—PX下降 ,MDA升高 ;经大剂量维生素 C治疗后 ,SOD、GSH— PX、MDA于 4~ 6周恢复正常。 SOD、GSH—PX与 CK—MB呈负相关 ;与 EF、FS呈正相... 对 61例病毒性心肌炎 ( VMC)患儿检测了 SOD、GSH— PX、MDA。发现 VMC患儿发病 1周内 SOD、GSH—PX下降 ,MDA升高 ;经大剂量维生素 C治疗后 ,SOD、GSH— PX、MDA于 4~ 6周恢复正常。 SOD、GSH—PX与 CK—MB呈负相关 ;与 EF、FS呈正相关 ;MDA与 CK—MB呈正相关 ,与GSH— PX、SOD呈负相关。MDA升高与否和心电图 ST—T改变有关 ,GSH—PX、SOD降低与否和心电图 ST—T改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氧自由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巴金华 窦忠霞 +2 位作者 陈少清 柳文清 赵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910-912,I0006,共4页
目的 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感染建立VMC小鼠模型,予黄芪总黄酮(TFA)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于14 d观察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计算心肌... 目的 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感染建立VMC小鼠模型,予黄芪总黄酮(TFA)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于14 d观察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计算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结果 模型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重于黄芪总黄酮组,黄芪总黄酮组与模型组比较病理积分下降明显,尤其是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芪总黄酮能有效地维护小鼠心肌纤维及膜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 病毒性心肌炎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系列生物碱体外抗CVB_3病毒活性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晓玲 张勇 刘小雷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4-730,共7页
目的研究苦参系列生物碱(Sophora flavescens alkaloids)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所致的Vero细胞和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病变抑制作用、病毒繁殖抑制反应,并测定其对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心肌酶(LDH、CK M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Vero细... 目的研究苦参系列生物碱(Sophora flavescens alkaloids)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所致的Vero细胞和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病变抑制作用、病毒繁殖抑制反应,并测定其对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心肌酶(LDH、CK MB)活性的影响。方法在Vero细胞、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稀释度苦参系列生物碱后,感染CVB3病毒,观察细胞病变,MTT染色比较各组间活细胞数的变化,病毒繁殖抑制实验比较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的差别;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LDH和CK MB活性。结果槐果碱、苦参碱、槐啶碱在Vero细胞和原代乳鼠心肌细胞试验中可有效抑制CVB3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P<0.05,P<0.01);槐果碱对病毒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对数值升高一个单位),并可降低心肌细胞释放心肌酶(P<0.05,P<0.01)。结论槐果碱、苦参碱、槐啶碱对CVB3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和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对细胞病变(CPE)的抑制作用强弱顺序为:槐果碱>苦参碱>槐定碱>氧化槐果碱、苦豆碱、槐胺碱、槐醇碱。槐果碱对CVB3病毒的繁殖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可降低心肌酶的释放,其作用机制尚需做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CVB3病毒 苦参系列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沛然 王述昀 +1 位作者 杨肖荟 欧阳士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3,共3页
为了解病毒性心肌炎 (VMC)患儿抗心磷脂抗体 (ACA)变化与心脏损害的关系 ,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ACA免疫球蛋白 G(Ig G)的影响 ,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将 16 0只小鼠分为四组 ,A组不感染病毒 ,B组感染柯萨基病毒 B3(Cox B3) ,C组感... 为了解病毒性心肌炎 (VMC)患儿抗心磷脂抗体 (ACA)变化与心脏损害的关系 ,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ACA免疫球蛋白 G(Ig G)的影响 ,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将 16 0只小鼠分为四组 ,A组不感染病毒 ,B组感染柯萨基病毒 B3(Cox B3) ,C组感染 Cox B3病毒早期加强的松 ,D组感染 Cox B3病毒后期加强的松 ,测定其血清中ACA Ig G。将 92例 VMC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 ,两组治疗前均测定血清 ACA Ig G、心电图、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和心脏功能 [搏血指数 (SI)、心脏指数 (CI)、射血分数 (EF)、短轴缩短率 (FS) ],并于治疗后 1个月复查血清 ACA Ig G。结果显示 ,Cox B3感染小鼠 ACA Ig 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感染小鼠 ,激素治疗后显著降低。VCM患儿 ACA Ig G阳性率显著升高 ,治疗 1个月后阳性率显著下降 ,以激素治疗组下降明显。 ACA Ig G阳性VMC患儿的心电图 ST- T异常率、CK- MB升高率、心功能降低率均显著高于 ACA Ig G阴性患儿。提示 VMC小鼠及患儿 ACA Ig G显著升高 ,ACA Ig G阳性者病情显著重于阴性者 ,强的松能显著降低 ACA I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抗心磷脂抗体 肾上腺皮质激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急性期心肌组织连接蛋白4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影 马奎影 +2 位作者 侯春霞 柳文清 赵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 virus 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急性期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FA对VMC并发心律失常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 virus 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急性期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FA对VMC并发心律失常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感染建立VMC小鼠模型,予FTA各剂量组以不同剂量的TFA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第14天无痛苦处死全部小鼠并留取心脏。使用real-time PCR技术比较各组心肌组织Cx43mRNA的水平。结果 TFA各剂量组Cx43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FA能明显提高CVB3所致VMC小鼠急性期心肌组织Cx43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 病毒性心肌炎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白口服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洪欣 郭书文 +4 位作者 周令望 朱海燕 张华敏 林晓峰 栗仕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6-17,20,共3页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与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关系及参白口服液的防治作用。方法:给BALB/C小鼠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CVB3m)诱发VMC,在接种后3、7、14、20、30d动态对照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电镜、TUNEL)和相关调控基...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与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关系及参白口服液的防治作用。方法:给BALB/C小鼠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CVB3m)诱发VMC,在接种后3、7、14、20、30d动态对照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电镜、TUNEL)和相关调控基因c-myc、Bcl-2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情况。结果:CVB3m可引起VMC心肌细胞凋亡,c-myc、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支持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可能参与VMC的发生和发展,参白口服液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参白口服液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与生脉饮合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亚春 周晓春 +1 位作者 宋鸿儒 邢恩鸿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与生脉饮合剂(以下简称生黄合剂)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80只Balb/c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建立VMC模型,随机分为6组。生黄合剂高、中、低剂量组(AⅠ组、AⅡ组、AⅢ组)分别...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与生脉饮合剂(以下简称生黄合剂)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80只Balb/c小鼠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组3型(CVB3)建立VMC模型,随机分为6组。生黄合剂高、中、低剂量组(AⅠ组、AⅡ组、AⅢ组)分别予高、中、低剂量生黄合剂0.2 ml/10 g灌胃;生脉饮组、抗病毒组分别予生脉饮、抗病毒口服液0.2 ml/10 g灌胃,均2次/d。灌胃10 d后取各组心脏组织观察心肌细胞损伤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mRNA表达情况。结果AⅠ组、AⅡ组、AⅢ组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其他各组,TNF-α、IL-4表达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AⅠ组表达明显低于AⅡ组、AⅢ组,P<0.05。结论生黄合剂治疗VMC效果确切,高剂量效果优于中、低剂量;其治疗VMC的机制可能为调节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生黄合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4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血清TNF-α、IL-6、IFN-γ的变化及参白口服液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洪欣 郭书文 +4 位作者 朱海燕 张华敏 林晓峰 郑扬 周令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及参白口服液防治作用。方法:给BALB/C小鼠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CVB3m)诱发VMC,在接种后3、7、14、20、30d动态对照观察TNF-...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及参白口服液防治作用。方法:给BALB/C小鼠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CVB3m)诱发VMC,在接种后3、7、14、20、30d动态对照观察TNF-α、IL-6、IFN-γ(ELISA法)的变化情况。结果:CVB3m VMC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增高,呈现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结论:TNF-α、IL-6、IFN-γ的变化可能参与VMC的发生和发展,参白口服液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参白口服液 TNF-Α IL-6 IFN-Γ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时起搏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允兆 卢剑华 +2 位作者 何宗云 周艺 吴焱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通过对15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oAVB)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临时起搏治疗和转归的分析,总结临时起搏的作用。方法分析15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临时起搏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 目的通过对15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oAVB)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临时起搏治疗和转归的分析,总结临时起搏的作用。方法分析15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临时起搏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接受临时起搏治疗后能恢复窦性心律,临时起搏留置时间2~13d。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应及时使用临时起搏并辅以其他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窦性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起搏 房室阻滞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