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段文军 李达 李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了解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特征,对不同林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种子库的储量、垂直分布特征及与林下植被的相似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活力种子储量最高的为1~2 a生桉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其次为3... 为了解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特征,对不同林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种子库的储量、垂直分布特征及与林下植被的相似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活力种子储量最高的为1~2 a生桉林,显著高于其他林型;其次为3~4 a生桉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最低的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显著低于其他林型。随林龄增加,尾巨桉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快速下降。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是杂木林和马尾松林,显著大于其他林型。随林龄增加,尾巨桉林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先增后降。所有林型中,0~5 cm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均显著高于5~10 cm土层。杂木林种子库和林下植被共存植物种类最多,其次是马尾松林,杉木林最少。尾巨桉人工林随林龄的增加,共存植物种数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土壤种子库Jaccard(CJ)和Sorensens(CS)相似系数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因此,在速生桉人工林经营中适当间种(保留)乡土树种,可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种子储量垂直分布 尾巨桉人工林 南亚热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土壤碳储量垂直分布特征——以昌都市为例
2
作者 李佳 彭泰来 +3 位作者 叶海燕 梁曾飞 李凤武 刘寅学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66-70,共5页
通过比较[0,5]cm、(5,15]cm、(15,30]cm、(30,60]cm、(60,100]cm、(100,200]cm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碳储量分布比例规律,分析草地类、海拔、坡向、坡度对土壤碳储量垂直结构的影响,开展草地土壤碳储量垂直结构分析和水平差异分析,最终为... 通过比较[0,5]cm、(5,15]cm、(15,30]cm、(30,60]cm、(60,100]cm、(100,200]cm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碳储量分布比例规律,分析草地类、海拔、坡向、坡度对土壤碳储量垂直结构的影响,开展草地土壤碳储量垂直结构分析和水平差异分析,最终为高寒地区开展草地土壤碳储量样地调查的土壤深度设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昌都市草地土壤碳储量逐渐减少;草地土壤碳储量主要分布在0~60 cm土层中,占总量的86.12%;草地土壤碳储量垂直结构在空间水平上无明显差异,且草地类、坡向、坡度等因子对土壤碳储量垂直分布的影响较小,但海拔对土壤碳储量垂直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草地 垂直分布 土壤碳储量 昌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氮垂直分布 被引量:63
3
作者 王棣 耿增超 +2 位作者 佘雕 和文祥 侯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421-5429,共9页
以秦岭典型林分锐齿栎(马头滩林区)、油松、华山松、松栎混交林、云杉、锐齿栎(辛家山林区)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土壤剖面上有机碳、全氮、有机碳储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秦岭地区,随着土壤剖面深度增加,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 以秦岭典型林分锐齿栎(马头滩林区)、油松、华山松、松栎混交林、云杉、锐齿栎(辛家山林区)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土壤剖面上有机碳、全氮、有机碳储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秦岭地区,随着土壤剖面深度增加,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逐渐降低;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氮素的积累和分解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云杉和松栎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较高,锐齿栎(辛家山林区)含量较低,不同林分土壤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46—26.41 g/kg、4.47—9.51 g/kg,大小顺序均为云杉>松栎混交林>锐齿栎(马头滩林区)>油松>华山松>锐齿栎(辛家山林区);各个林分的土壤C/N在5.93—15.47之间,C/N平均值大小为松栎混交林﹥华山松﹥油松﹥云杉﹥锐齿栎(辛家山林区)﹥锐齿栎(马头滩林区);各个林分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小为云杉>锐齿栎(马头滩林区)>松栎混交林>华山松>锐齿栎(辛家山林区)>油松,分别为150.94、135.28、124.93、109.24、102.15、96.62 t/hm2;各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与C/N则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布 有机碳储量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山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和储量估算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廷舰 胡玉昆 +3 位作者 柳妍妍 公延明 房飞 杨秀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1239,共9页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库是重要的碳库之一,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和温室效应有重要影响。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室内分析,按照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50~100 cm的土壤分层方法,综合分析了阿尔泰山南坡土壤...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库是重要的碳库之一,对于研究全球碳循环和温室效应有重要影响。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和室内分析,按照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50~100 cm的土壤分层方法,综合分析了阿尔泰山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特征,并估算了该地区的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1)在阿尔泰山南坡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海拔在500~2 400 m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 400~3 000 m之间,出现下降趋势;(2)土壤有机碳密度在0~100 cm土壤层内呈递减趋势,且不同土层有机碳密度的变异程度不同;在土壤各个土层深度,9种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密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3)研究区域0~100 cm有机碳储量为0.477 4 Pg,各土壤类型储量差异显著(p〈0.05),亚高山草甸土的储量最多,山地灰色针叶林土次之,储量最少的出现在高山寒冻土和棕钙土;其中0~30 cm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0.225 Pg,占总储量的44.13%。研究结果为估算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以及分析碳源碳汇提供了数据参考,并对进一步研究此地区碳循环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有机碳密度 垂直分布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繁殖体形态对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吉玫 徐海量 +2 位作者 张占江 李媛 王增如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9-17,共9页
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繁殖体形态对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度大小的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数量和出现的频次占很大优势。与小种子相比,土壤种子库中繁殖体重量较大的种子在表层土壤中的数量和出现的相对频次最丰富;2)繁... 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繁殖体形态对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中度大小的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数量和出现的频次占很大优势。与小种子相比,土壤种子库中繁殖体重量较大的种子在表层土壤中的数量和出现的相对频次最丰富;2)繁殖体方差与种子数量和出现频次间呈"驼峰"型关系。近似圆形的种子在表层土壤中占的比例较高,在深层土壤中的比例较低,而扁平、细长的种子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繁殖体形状对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在各土层中出现相对频次影响不大;3)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和出现频次与单位体积的繁殖体重量(M/V)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单位体积重量偏小和偏大的种子相比,单位体积重量居中的种子在表层土壤中的数量和出现的相对频次最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体形态 土壤种子库 垂直分布 塔里木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老秃顶子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氮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赵俊勇 孙向阳 +3 位作者 李素艳 刘艳 张骏达 范俊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5-68,78,共5页
以老秃顶子毛榛子灌丛、岳桦林、云冷杉与枫桦混交林、落叶阔叶林4种典型林分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其它土壤基本属性(土壤m(碳)∶m(氮)、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密度和p H值... 以老秃顶子毛榛子灌丛、岳桦林、云冷杉与枫桦混交林、落叶阔叶林4种典型林分为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其它土壤基本属性(土壤m(碳)∶m(氮)、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密度和p H值)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都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有明显的降低,且不同土壤层次间呈现显著性差异。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在23.45~46.98、1.42~2.91 g/kg,其中云冷杉、枫桦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46.98、2.91g/kg。各林分土壤m(碳)∶m(氮)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岳桦林带、云冷杉与枫桦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毛榛子灌丛带;各林分0≤h<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云冷杉与枫桦混交林、毛榛子灌丛带、岳桦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别为96.36、89.73、81.93和66.16 t/hm2。与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的为土壤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的为土壤p H值,没有显著相关性的为土壤m(碳)∶m(氮)、全磷质量分数、全钾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储量 垂直分布 林分类型 老秃顶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海岸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碳氮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小花 杨青青 +3 位作者 余雪标 陈宗铸 杨琦 雷金睿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4,共7页
热带海岸森林是重要的碳库,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包括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因此,迫切需要探明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热带海岸森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热带海岸4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垂直分布... 热带海岸森林是重要的碳库,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包括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因此,迫切需要探明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为热带海岸森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热带海岸4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其他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变化规律一致,表层含量较高,随着剖面深度增加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土壤层次间呈现显著性差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5~7.06、0.08~0.61 g/kg,其中椰子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平均值最高,分别为7.06、0.61 g/kg,其次是香蒲桃天然次生林(6.07、0.44 g/kg)。各森林类型土壤碳氮比平均值依次为大叶相思人工林﹥木麻黄人工林﹥香蒲桃天然次生林﹥椰子人工林。各森林类型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椰子人工林、香蒲桃天然次生林、大叶相思人工林和木麻黄人工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椰子人工林和香蒲桃天然次生林森林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稳定状态,其碳汇效益较木麻黄人工林和大叶相思人工林显著,对热带海岸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经营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岸 土壤碳储量 土壤碳氮比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岭人工油松林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熊楚翘 程积民 万惠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45,共4页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观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午岭人工油松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平均为5711粒/m2,最大密度是9537粒/m2,最小密度是3563粒/m2。(2)土壤种子库的种子...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观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子午岭人工油松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种子库储量密度平均为5711粒/m2,最大密度是9537粒/m2,最小密度是3563粒/m2。(2)土壤种子库的种子的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0—2.5cm,2.5—5cm和5—7.5cm这3个层次,占75.38%~79.32%,枯枝落叶层和7.5—10cm层分布较少,占20.68%~24.62%。(3)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主要为灌木和草本两个种类,无乔木植物,多年生草本在物种数和种子数上占据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油松林 土壤种子库 储量 分布 植被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阳县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辛文杰 苏印泉 +3 位作者 朱铭强 胡瑞瑞 刘艳 黄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69,78,共5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千阳县不同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为千阳县人工造林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于2012年在黄土高原千阳县调查了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通过对黄土高原千阳县不同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为千阳县人工造林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于2012年在黄土高原千阳县调查了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荒地4种样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0~8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含量为毛白杨(4.83 g·kg-1)>荒地(3.55 g·kg-1)>刺槐(3.48 g·kg-1)>侧柏(3.42 g·kg-1),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各人工林在0~3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密度变化差异显著(P<0.05),而在30~80 cm土层范围内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不同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碳汇含量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利用毛白杨人工造林优于其它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密度 垂直分布 碳储量 千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特征初步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勇 刘海姣 +1 位作者 张劲峰 耿云芬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2期20-26,共7页
以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萌发法对云南热区的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下0~10 cm深度的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储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南桦人工林有活力种子储量为2 027粒/m2,天然林有活... 以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的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萌发法对云南热区的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下0~10 cm深度的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储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南桦人工林有活力种子储量为2 027粒/m2,天然林有活力种子储量为3 043粒/m2;②西南桦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由21科38属的42种植物组成,其中乔木4种,占全部种类的0.69%;灌木16种,占7.70%;多年生草本10种,占14.90%;1 a生草本9种,占73.36%;藤本3种,占3.35%。西南桦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由24科43属的49种植物组成,其中乔木6种,占全部种类的10.56%;灌木15种,占18.31%;多年生草本14种,占4.38%;1 a生草本10种,占65.06%;藤本4种,占1.69%;③乔木、灌木的植物数量占总数的比例为天然林>人工林,而草本和藤本为天然林<人工林;④西南桦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有活力种子密度自上而下都呈现下降趋势,0~5 cm种子数量较5~10 cm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种子储量 垂直分布 物种组成 西南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年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储量及其垂直空间分布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莉 潘存德 刘翠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以天山云杉种子年后第一年的土壤种子库为对象,采用萌发法对天山中部海拔1800~2210 m天山云杉林下0~10 cm深度的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储量及其垂直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种子年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有活力种子总储量为(922.0... 以天山云杉种子年后第一年的土壤种子库为对象,采用萌发法对天山中部海拔1800~2210 m天山云杉林下0~10 cm深度的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储量及其垂直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种子年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有活力种子总储量为(922.00±662.21)粒/m2,主要组成物种有天山云杉(63.39%)、高山羊角芹(18.89%)、仰卧早熟禾(5.48%)、准噶尔繁缕(3.88%)、天蓝岩苣(2.77%)、紫苞鸢尾(2.14%)和小蓬草(1.17%);(2)种子年后土壤种子库有活力种子密度自上而下呈现下降趋势,0~2 cm种子数量最多,占0~10 cm种子库种子总数的48.92%;(3)种子年后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有活力种子密度自上而下也呈现下降趋势,有活力种子主要分布在0~2 cm,占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有活力种子总数的6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种子年 土壤种子库 种子储量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土壤养分和酶的垂直分布特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龙文靖 倪先林 +2 位作者 刘天朋 丁国祥 赵甘霖 《农学学报》 2019年第5期33-37,共5页
研究四川泸县的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和酶的垂直分布特性,为生土熟化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 研究四川泸县的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和酶的垂直分布特性,为生土熟化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和酶的垂直分布均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表层土壤养分根据分级标准,全氮、碱解氮、有机质含量为4级水平,全钾、速效钾为3级水平,全磷、速效磷为2级水平。有机质、全磷和速效养分含量均是上部土层高于下部土层,表现随土层深度增加降低。而全氮含量在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土壤酶(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是上部土层高于下部土层,表现随土层深度增加降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关系密切,除全氮含量、全钾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与碱解氮含量(除酸性磷酸酶)、速效钾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以及有机质与酶活性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较其他养分含量减少更大,在深层生土熟化过程中,应重施有机肥和速效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高粱原原种扩繁基地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垂直分布 生土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鼠丘土壤种子库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才文代吉 张静 +1 位作者 谈静 孙海群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1187,共7页
本研究以青海省河南县高山嵩草高寒草甸高原鼠兔鼠丘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镜检、萌发试验,探究了鼠丘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数量状况、垂直分布格局及季节动态规律,旨在为鼠丘土壤植被的恢复演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本研究以青海省河南县高山嵩草高寒草甸高原鼠兔鼠丘土壤种子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镜检、萌发试验,探究了鼠丘土壤种子库的种子数量状况、垂直分布格局及季节动态规律,旨在为鼠丘土壤植被的恢复演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和种子质量均高于鼠丘土壤种子库,10-11月土壤种子库无论在种子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较高;发芽率表现为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新鼠丘>旧鼠丘;旧鼠丘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多于新鼠丘;原生植被的土壤种子库呈明显的上层多下层少的垂直分布格局,新、旧鼠丘上下层间无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鼠丘土壤种子库与天然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越高,鼠丘植被向原生植被恢复演替的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丘土壤种子库 物种组成 种子质量与数量 垂直分布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33
14
作者 陈孟晨 张景光 +1 位作者 冯丽 滕嘉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614-7623,共10页
采用野外随机取样和室内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沙坡头人工植被区的藓类结皮、地衣结皮和裸沙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植被区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简单,以1年生草本为主,相较于裸沙,两种生物... 采用野外随机取样和室内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沙坡头人工植被区的藓类结皮、地衣结皮和裸沙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工植被区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简单,以1年生草本为主,相较于裸沙,两种生物结皮的存在显著增加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P<0.01),但降低了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2)两种生物结皮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的总密度虽无显著差异,但在0—2 cm土层中,地衣结皮土壤种子库的密度显著高于藓类结皮(P<0.05),而在2—5 cm和5—10 cm土层中,藓类结皮土壤种子库的密度高于地衣结皮,但差异不显著;3)不同生物结皮覆盖区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藓类结皮覆盖土壤中有活力的种子主要分布在0—5 cm土层中,而地衣结皮和裸沙覆盖土壤中有活力的种子主要分布在0—2 cm土层中,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中有活力的种子急剧减少。该研究表明,相较于裸沙,生物结皮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土壤种子库的大小,还改变了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格局。生物结皮层下仍有相当比例有活力的小种子,这些种子欠缺萌发条件,对地上植被的贡献作用较小,但它们的存在对荒漠生态系统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土壤种子库 垂直分布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人工梭梭林中不同形态与质量植物种子的垂直分布特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鲁延芳 占玉芳 +2 位作者 甄伟玲 滕玉风 钱万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804,共7页
通过测定河西走廊中部梭梭人工林中13种荒漠植物种子百粒重、形态方差、单位体积种子质量,分析了其在0~10 cm土层的垂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13种荒漠植物种子百粒重、形态方差、单位体积种子质量差异较大;(2)在0~10 cm土层中,百粒重在... 通过测定河西走廊中部梭梭人工林中13种荒漠植物种子百粒重、形态方差、单位体积种子质量,分析了其在0~10 cm土层的垂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13种荒漠植物种子百粒重、形态方差、单位体积种子质量差异较大;(2)在0~10 cm土层中,百粒重在0.500~1.000 g之间的种子在分布密度上占明显优势;(3)形态方差在0.050~0.100之间的种子密度和出现频次都相对占优势,且其在0~2 cm土层中的分布密度较大,随土壤加深密度减小,但出现频次变化不大;(4)单位体积种子质量>500 kg·m^(-3)的种子在分布密度和出现频次上均占明显优势;(5)百粒重较小的种子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较大的种子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人工梭梭林 植物种子形态 种子质量 土壤种子库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草原土壤种子库的季节动态和垂直分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颖 王德凯 +3 位作者 解李娜 梅续芳 李清芳 马成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3期4-6,22,共4页
[目的]掌握荒漠化草原土壤种子库的季节动态和垂直分布。[方法]采用萌发法测定内蒙古高原荒漠化草原不同季节(种子成熟期、生长季初期和生长季中期)、不同土层(0~3、3~6、6~9 cm)土壤种子库的总种子数、种子发芽指数和RGF。[结果]土壤... [目的]掌握荒漠化草原土壤种子库的季节动态和垂直分布。[方法]采用萌发法测定内蒙古高原荒漠化草原不同季节(种子成熟期、生长季初期和生长季中期)、不同土层(0~3、3~6、6~9 cm)土壤种子库的总种子数、种子发芽指数和RGF。[结果]土壤种子库中的总种子数和种子发芽指数均从种子成熟期(9月)—生长季初期(次年5月)—生长季中期(次年7月)呈下降的趋势;RGF的季节动态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趋势;总种子数从浅层到深层(0~3、3~6、6~9 cm)呈现递减趋势;种子成熟期的RGF从浅层到深层呈现增加趋势;生长季初期的RGF从浅层到深层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土壤深度快速萌发种子占土壤种子库总数比例不同,表现为0~3层(33.48%)>3~6层(11.54%)>6~9层(9.38%);土壤种子库中以一年生、多年生草本为主,未统计到灌木种子。[结论]研究结果为内蒙古高原荒漠化草原的生态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季节动态 垂直分布 R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小流域马尾松天然林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17
作者 曾游 周小玲 +3 位作者 田育新 文仕知 罗佳 杨丽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118-119,122,共3页
利用TDR定位监测的方法,研究武陵山区马尾松天然林土壤水分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土壤各层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改变。降雨后土壤水分损失率与干旱天数存在曲线函数关系(P<0.05)。不同土层间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着干... 利用TDR定位监测的方法,研究武陵山区马尾松天然林土壤水分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土壤各层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改变。降雨后土壤水分损失率与干旱天数存在曲线函数关系(P<0.05)。不同土层间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随着干旱时间的推后显示递增趋势,但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天然林 土壤蓄水量 土壤实时含水量 垂直变化 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