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
1
作者 向鹏成 刘思佳 段旭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 铁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复杂多样。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铁路投资风险,本文首先从政治、社会、经济、建设环境、对华关系5个维度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熵权法对其进行主客观赋权;进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一带一路”沿线81个国家(地区)在2010~2022年内铁路投资风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发现:从时间维度来看,2010~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呈降低趋势,而2019~2022年呈上升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各地区铁路投资风险存在较大的洲际差异,各洲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投资风险存在空间聚集现象。本文研究结论为“走出去”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铁路投资提供风险管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铁路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熵权法 时间权重 空间自相关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九甸峡水库外迁移民融合度研究
2
作者 杨清仁 姚凯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6-203,共8页
水库外迁移民在迁入地的融合状况会直接影响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与地区和谐稳定,如何探究水库外迁移民的融合度发展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促使其尽快摆脱“移民”这一特殊身份并融入当地,实现后期扶持政策的平稳过渡,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构... 水库外迁移民在迁入地的融合状况会直接影响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与地区和谐稳定,如何探究水库外迁移民的融合度发展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促使其尽快摆脱“移民”这一特殊身份并融入当地,实现后期扶持政策的平稳过渡,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难题。构建水库外迁移民融合度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甘肃省九甸峡水库6个外迁移民村2008-2021年的跟踪调查数据,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交叉熵组合赋权法、改进秩和比评价法测算其融合度,并使用莫兰指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其空间相关性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在外迁后的第14年,各移民村的外迁移民融合度均已超过80%,融合状况良好;②各外迁移民村的融合度发展规律具有趋同性与“前期快速、中期放缓、后期稳定”的阶段性特征;③融合度高的水库外迁移民村具有空间集聚性,且融合前期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生融合显著提升了融合度,而融合后期重视移民观念引导、促进心理融合对融合度提升的帮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外迁移民 融合度 纵横向拉开档次-交叉熵组合赋权 改进RSR法 影响机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建筑业各大类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昂 李文忠 郭航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3-158,共6页
采用我国建筑业各大类企业2014年的经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建筑业各大类企业经营绩效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各大类企业的速动比率较高,技术投入比率、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和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 采用我国建筑业各大类企业2014年的经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建筑业各大类企业经营绩效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业各大类企业的速动比率较高,技术投入比率、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增长率和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指标的优属度更接近正向理想值;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增长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指标的优属度更接近负向理想值;土木工程建筑业的总资产周转率是造成其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企业经营绩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熵权TOPSIS法 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边作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3,共6页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 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在构建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与熵权法,共同测度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并进一步从区域内视角出发分析各省份变化态势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创新要素配置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但四大区域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之势;四大区域内各省份之间创新要素配置水平的相对位次差异显著,且呈现不同变化态势。因此,应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模式、健全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增强存量配置合理性方式,加速推进中国创新要素配置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配置 R&D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熵权法 空间位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