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机器视觉的VVC帧内编码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皓萱 徐媛媛 朱琨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58,共9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视频不仅用于人类观看,还可直接由机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如何高效地面向机器视觉存储和传输此类视频成为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最新的多功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视频不仅用于人类观看,还可直接由机器视觉算法进行自动分析。如何高效地面向机器视觉存储和传输此类视频成为新的挑战。然而,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如最新的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H.266),主要针对人眼视觉特性进行优化,未能充分考虑压缩对机器视觉任务的性能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多目标跟踪作为典型的机器视觉视频处理任务,提出一种面向机器视觉的VVC帧内编码算法。首先,使用神经网络可解释性方法,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GradCAM++),对视频内容进行显著性分析,定位出机器视觉任务所关注的区域,并以显著图的形式表示。随后,为了突出视频画面中的关键边缘轮廓信息,本文引入边缘检测并将其结果与显著性分析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机器视觉显著性图。最后,基于融合后的机器视觉显著性图改进VVC模式选择过程,优化VVC中的块划分和帧内预测的模式决策过程。通过引入机器视觉失真,代替原有的信号失真来调整率失真优化公式,使得编码器在压缩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对视觉任务更为相关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VVC基准相比,所提出方法在保持相同机器视觉检测精度的同时,可节约12.7%的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编码 显著性分析 帧内编码 多功能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万帅 霍俊彦 +1 位作者 马彦卓 杨付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共17页
相比于上一代标准,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在同等质量下能够节省大约50%的码率,且适用于多种多样的视频应用场景。论文从H.266/VVC的关键技术出发,对标准的现状、实现和应用发展进行深入探讨。H.266/VVC沿用既往标准中的双... 相比于上一代标准,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在同等质量下能够节省大约50%的码率,且适用于多种多样的视频应用场景。论文从H.266/VVC的关键技术出发,对标准的现状、实现和应用发展进行深入探讨。H.266/VVC沿用既往标准中的双层码流体系和混合编码框架,针对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变换、量化、环路滤波等所有主要编码模块进行了技术革新,并为屏幕内容视频等应用提供了高效的专用编码工具。H.266/VVC标准目前已处于实用化阶段,官方参考软件VTM和开源编解码器VVenC/VVdeC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软件编解码实现。对H.266/VVC的性能分析可以看出:H.266/VVC针对高分辨率视频取得的编码增益更为突出;主要编码工具对性能的贡献通常以复杂度为代价,但也有部分编码工具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可降低整体编码复杂度。H.266/VVC的硬件实现面临诸多挑战,发展明显滞后于软件实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编码模块的硬件加速方面。H.266/VVC标准发布之后,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目前仍围绕混合编码框架进行探索,聚焦在两大方向:超越VVC的增强压缩关注更为先进的、非神经网络的编码工具,基于神经网络的视频编码则探索采用神经网络的编码工具。除此之外,部分或完全跳出现有混合编码框架的端到端视频编码也在飞速发展,未来视频编码标准与神经网络结合成为趋势,但面临着计算资源依赖和稳定结构两方面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vvc标准 视频编码标准 编码模块 编解码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特征差异的VVC帧内快速划分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燕辉 李强 +1 位作者 董阳 明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943,共5页
针对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在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中引入了多类型树划分结构导致编码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子块方向特性与空间复杂度的快速划分算法。首先利用CU整体的纹理复杂度对当前CU进... 针对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在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划分中引入了多类型树划分结构导致编码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U子块方向特性与空间复杂度的快速划分算法。首先利用CU整体的纹理复杂度对当前CU进行分类,筛选出不划分CU;然后利用子块不同划分方向的特性差异提前决策CU划分方向;最后利用CU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复杂度差异特征判断是否跳过三叉树(ternary tree,TT)划分,进一步减少候选列表划分模式数量。实验结果表明,与官方测试平台VTM10.0相比,编码器在平均输出比特率增加1.12%的代价下,编码时间减少了40.25%,说明该算法在通用视频编码中能以较小的质量损失实现更短的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编码单元划分 纹理特征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VVC色度预测的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昂 何小海 +2 位作者 罗丹 熊淑华 陈洪刚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1-1749,共9页
针对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中跨通道线性预测模型(Cross-Component Linear Model,CCLM)无法很好地拟合色度与亮度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VVC色度预测算法。该... 针对多功能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中跨通道线性预测模型(Cross-Component Linear Model,CCLM)无法很好地拟合色度与亮度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的VVC色度预测算法。该算法主要思想是在进行色度预测时,使用对应亮度块的信息与待预测色度块上方与左方的信息作为参考信息输入进卷积神经网络,利用注意力机制对参考信息中的亮度与色度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配权重后输入预测网络。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VVC标准算法U分量和V分量的平均码率节省分别为0.64%和0.68%,有效提升了VVC编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注意力机制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6/VVC: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国际标准 被引量:15
5
作者 朱秀昌 唐贵进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2013年制定的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获得成功后,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6/VVC在ITU⁃T的VCEG和ISO/IEC的MPEG通力合作下已于2020年7月完成。尽管VVC视频编码层的结构仍然是传统的基于块的混合视频编码模式,但VVC提供了多项先进的... 在2013年制定的H.265/HEVC视频编码标准获得成功后,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H.266/VVC在ITU⁃T的VCEG和ISO/IEC的MPEG通力合作下已于2020年7月完成。尽管VVC视频编码层的结构仍然是传统的基于块的混合视频编码模式,但VVC提供了多项先进的视频编码工具,较先前的HEVC标准,其压缩率大约提高了一倍。文中主要对VVC标准中新编码技术的特点和性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vvc HEVC 视频编码标准 联合视频专家组 视频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H.266/通用视频编码跨分量预测
6
作者 邹承益 万帅 +1 位作者 朱志伟 尹宇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8,共9页
为提高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中色度帧内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设计了亮度模块和边界模块,从亮度和色度参考样本中提取特征。设计了注意力模块,构建当前亮度参考样本和边界亮度参考... 为提高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中色度帧内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采用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设计了亮度模块和边界模块,从亮度和色度参考样本中提取特征。设计了注意力模块,构建当前亮度参考样本和边界亮度参考样本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应用于边界色度参考样本生成色度预测样本。为降低编解码复杂度,设计网络在二维完成特征融合和预测,优化了现有的同组参数处理不同块大小的训练策略。并且,引入宽度可变卷积,根据不同的块大小调整网络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H.266/VVC测试模型VTM18.0相比,所提网络在Y(亮度分量)、Cb(蓝色色度分量)、Cr(红色色度分量)上分别实现了0.30%、2.46%、2.25%的码率节省。与其他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分量预测方法相比,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参数和推理复杂度,分别节省了约10%的编码时间和19%的解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跨分量预测 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宽度可变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联合特征的H.266/VVC屏幕内容快速模式选择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岳洋洋 曾焕强 +2 位作者 陈婧 林晓丹 蔡灿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79-1486,共8页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针对屏幕内容编码引入帧内块复制、调色板等预测模式,在提高编码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计算复杂度。本文采用角点、水平/垂直活动度和平均颜色亮度差联合特征对屏幕内容视频帧和当前编码单元(Coding Unit...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针对屏幕内容编码引入帧内块复制、调色板等预测模式,在提高编码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计算复杂度。本文采用角点、水平/垂直活动度和平均颜色亮度差联合特征对屏幕内容视频帧和当前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进行分类,将视频帧分为低对比度屏幕视频帧和高对比度屏幕视频帧,将CU细分为自然内容背景CU、屏幕内容背景CU和屏幕内容前景CU,进而对CU模式进行选择性跳过,减少模式选择代价。实验结果显示,在全帧内的条件下,该算法与开启IBC和PLT的H.266/VVC VTM-7.3标准相比,在码率仅增加1.21%的情况下节省了26.41%的编码时间,降低了编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6/vvc 屏幕内容编码 快速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VVC帧内编码单元快速划分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陶浩然 路锦正 李意弦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70-1474,共5页
为了降低下一代通用视频编码(VVC)帧内预测编码单元(CU)划分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幅值相似度的CU快速划分方法.首先,计算当前编码单元下层的四个子编码单元的平均梯度幅值相似度偏差(M GM SD),根据该信息来确定当前编码单元是... 为了降低下一代通用视频编码(VVC)帧内预测编码单元(CU)划分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幅值相似度的CU快速划分方法.首先,计算当前编码单元下层的四个子编码单元的平均梯度幅值相似度偏差(M GM SD),根据该信息来确定当前编码单元是否进行四叉树划分或不划分.其次,当不满足四叉树划分和不划分的条件时,通过遍历得到三叉树划分和二叉树划分的子块像素方差的方差,根据该信息来选择二叉树和三叉树中最佳的划分方式.在全I帧条件下,本文方法与VTM7.0(VVC Test Model 7.0)标准模型相比,编码时长平均降低了50.69%,在大幅降低编码复杂度的同时码率仅增加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c 帧内预测 CU划分 平均梯度幅值相似度偏差 多类型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VC的多方向细化Merge模式优化算法
9
作者 唐健翔 熊淑华 +1 位作者 孙伟恒 何小海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9-196,共8页
针对多功能视频编码标准VVC帧间预测中,Merge模式未充分考虑运动存在的多种方向性从而降低了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VC的多方向细化Merge模式优化算法。本算法在分析带运动矢量差的Merge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调整了步长选择范围并... 针对多功能视频编码标准VVC帧间预测中,Merge模式未充分考虑运动存在的多种方向性从而降低了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VVC的多方向细化Merge模式优化算法。本算法在分析带运动矢量差的Merge技术的基础上,首先调整了步长选择范围并增加多种搜索方向,然后根据步长自适应选择色度块的运动补偿方式,并最终根据率失真代价准则选择最优的运动矢量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VTM-12.0参考模型相比,在低延迟P帧配置下Y、U、V三分量的BD-rate分别平均下降了0.57%、0.62%、0.25%,在随机接入配置下的BD-rate中Y分量下降了0.27%、U分量仅提高了0.11%、V分量降低了0.04%,有效地提升了Merge模式的编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视频编码 帧间预测 多方向细化 Merge模式 编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6/VVC帧内预测模式快速判决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维 范彩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1-225,235,共6页
为降低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一种快速的帧内预测模式判决方法。从率失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变换域残差的分布特性,根据标量量化技术对码率的影响推导出编码码率预测模型。结合帧内预测原理,利用当前块预... 为降低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的编码复杂度,提出一种快速的帧内预测模式判决方法。从率失真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变换域残差的分布特性,根据标量量化技术对码率的影响推导出编码码率预测模型。结合帧内预测原理,利用当前块预测残差、参考块预测残差及其编码失真提出编码失真预测模型,并根据率失真代价确定最优的帧内预测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判决方法在保证编码效率的同时约节省了31%的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判决 帧内编码 率失真优化 通用视频编码 帧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公衍超 王子琳 +3 位作者 杨楷芳 刘颖 林庆帆 王富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5,共10页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 为解决当前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没有考虑色度域信息、取证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最新多用途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标准色度域亮度域信息融合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方法(CLF-SVRF)。基于VVC标准的编码原理,从监控视频的色度域和亮度域维度分析并确定VVC视频码流中与压缩次数密切相关的基础码流特征;基础码流特征包括色度域和亮度域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的划分类型及预测模式;结合拉格朗日率失真优化技术分析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的变化;进一步确定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可以作为检测视频压缩次数的基础码流特征;接着考虑视频监控应用对重压缩取证方法低复杂度的需求,基于色度域亮度域CU划分类型和预测模式构建低复杂度高级码流特征;将高级码流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完成监控视频的重压缩取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先进方法相比,CLF-SVRF方法的监控视频重压缩取证准确度平均提升了13.53%,同时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重压缩取证耗时,重压缩取证时间平均减少了47.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通用视频编码 重压缩取证 监控视频 色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通用视频编码标准编码感知失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楷芳 晁学敏 +1 位作者 蒙琴琴 公衍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1,共14页
为了探索最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 VVC)对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text screen content image, TSCI)感知质量的影响,设计图像主观观测实验并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研究了中文TSCI的VVC编码感知失真。构建中... 为了探索最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 VVC)对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text screen content image, TSCI)感知质量的影响,设计图像主观观测实验并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研究了中文TSCI的VVC编码感知失真。构建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数据库(Chinese text screen content image dataset, CT-SCID),设计图像主观观测实验,分析VVC引起的中文TSCI感知失真类型及其发展路径;结合VVC的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理论分析并实验验证影响VVC编码的中文TSCI感知失真程度的因素;总结当前代表性的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在中文TSCI VVC编码感知失真评测上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字体大小和对比度是影响中文TSCI VVC编码感知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中文TSCI的字体越小、对比度越低时,图像的感知质量等级越低;当前代表性的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均无法给出完全符合人眼感知特性的质量评价结果。研究对于后续开发适用于中文TSCI的感知质量评价方法、高效编码方法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文本屏幕内容图像 通用视频编码 感知失真 笔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分析的仿射运动估计快速算法
13
作者 钟煜城 黄晓峰 +1 位作者 牛伟宏 崔燕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4-481,共8页
为降低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仿射运动估计(Affine Motion Estimation,AME)快速算法。从加速AME过程的角度出发,首先摒弃AME的3种运动矢量(Motion Vector,MV)精度... 为降低新一代通用视频编码标准(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分析的仿射运动估计(Affine Motion Estimation,AME)快速算法。从加速AME过程的角度出发,首先摒弃AME的3种运动矢量(Motion Vector,MV)精度中的整像素和1/16像素精度,保留1/4像素精度;其次利用迭代次数与量化参数(Quantization Parameter,QP)、slice类型以及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大小的关系,得到一个迭代次数的自适应计算式来减少AME迭代次数;然后将细粒度搜索(Fine Granularity Search,FGS)算法中CU 4个角落的4个整像素用2个对角分像素进行替代;最后运用绝对变换差和(Sum of Absolute Transform Difference,SATD)代价来替代率失真(Rate Distortion Optimization,RDO)代价。实验结果表明,与H.266/VVC参考软件VTM-10.0相比,提出的算法在低延迟(Low Delay B,LDB)和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RA)配置下分别节省了8.34%和8.83%的时间,与此同时性能损失仅为0.10%和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仿射运动估计 像素精度 细粒度搜索 绝对变换差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H.26X的通用无损帧内编码优化算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敏 林庆毫 +1 位作者 翁晓雨 陈国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5-131,共7页
在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的无损压缩方案中,通过帧内预测得到的预测残差仍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直接参与熵编码将导致编码效率下降。与自然图像不同,帧内预测残差的空间相关性体现为含有丰富的边缘特征。为利用帧内预测残差特殊的空间... 在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的无损压缩方案中,通过帧内预测得到的预测残差仍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直接参与熵编码将导致编码效率下降。与自然图像不同,帧内预测残差的空间相关性体现为含有丰富的边缘特征。为利用帧内预测残差特殊的空间相关性,进一步降低其空域冗余,提高视频帧内编码的效率,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残差中值边缘检测的无损帧内编码算法。算法首先对帧内预测残差逐点进行边缘检测,通过分析临近点的数值特征,使用中值边缘检测算法得到当前点的预测值;然后,对比预测值与原始残差值,得到新的预测残差;最后,为确保编码新的预测残差能够提高压缩率,依照当前编码单元的能量是否降低来快速判断是否使用新的残差进行熵编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算法处理的编码单元具有更低的空域冗余和残差能量,从而可降低熵编码后的码率。经统计,在H.265与最新的H.266标准中应用提出的优化算法,帧内预测残差的能量平均降低67.9%,平均码率分别降低7.04%和5.98%,同时编解码时间变化细微,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视频压缩 帧内编码 预测残差 高性能视频编码 多功能视频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编码树单元级比特分配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栩 郭红伟 李婉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95-3201,共7页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的码率控制算法采用编码参数相互独立的率失真优化技术。然而,同一帧内的编码树单元(CTU)间在空域上相互影响,且存在全局编码参数;同时,CTU级比特分配公式采用近似的编码参数分配比...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6/VVC(Versatile Video Coding)的码率控制算法采用编码参数相互独立的率失真优化技术。然而,同一帧内的编码树单元(CTU)间在空域上相互影响,且存在全局编码参数;同时,CTU级比特分配公式采用近似的编码参数分配比特,进而降低了码率控制精度和编码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空域全局优化CTU级比特分配算法RTE_RC(Rate Control with Recursive Taylor Expansion),并通过递归算法逼近全局编码参数。首先,建立空域全局优化比特分配模型;其次,应用递归算法求解CTU级比特分配模型中的全局拉格朗日乘子;最后,优化编码单元的比特分配并对编码单位进行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延时P(Prediction)帧(LDP)配置下,与码率控制算法VTM_RC相比,所提算法的码率控制误差由0.46%下降至0.02%,码率节省了2.48个百分点,编码时间下降了3.52%,显著提升了码率控制精度和率失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特分配 全局拉格朗日乘子 码率控制 递归泰勒展开 v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监控视频内容自适应的通用视频编码量化参数级联 被引量:5
16
作者 公衍超 张森森 +3 位作者 何书婷 李宝贵 刘颖 林庆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40,共11页
最新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测试模型VTM推荐的JCTVC-X0038量化参数级联方法未考虑监控视频的内容特性,编码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考虑监控视频空时域内容特性的VVC量化参数级联方法(SCA-QPC)。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 最新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测试模型VTM推荐的JCTVC-X0038量化参数级联方法未考虑监控视频的内容特性,编码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考虑监控视频空时域内容特性的VVC量化参数级联方法(SCA-QPC)。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理论分析得出时间层及监控视频的空时域内容特性是影响量化参数(QP)选择的关键因素,设计编码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采用梯度和背景帧差分别评测监控视频的空域和时域特性,将梯度和背景帧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入,构建预测低时延结构时间层对应最优QP的模型;提出适用于VVC标准有效提高监控视频编码效率的量化参数级联方法。与当前最先进的JCTVC-X0038量化参数级联方法相比,对于所有测试序列,SCA-QPC对应的平均BD-rate为-4.26%。研究对于VVC编码框架中量化参数级联和码率控制模块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通用视频编码 量化参数级联 监控视频 视频内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6/通用视频编码的帧内双模式的视频水印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志伟 刘持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6-460,共5页
针对现有水印算法对编码器造成较大的率失真损失的问题,结合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预测模式奇偶性的视频水印算法。首先,进行第一轮粗选来计算35种偶数角度模式,并从中选出6个模式;其次,在进行第二轮粗选时,根据二... 针对现有水印算法对编码器造成较大的率失真损失的问题,结合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预测模式奇偶性的视频水印算法。首先,进行第一轮粗选来计算35种偶数角度模式,并从中选出6个模式;其次,在进行第二轮粗选时,根据二值水印状态来决定是否计算第二轮粗选的奇数模式;接着,在进行矩阵加权帧内预测(MIP)和最可能模式(MPM)候选列表时,根据二值水印状态决定计算奇数模式或偶数模式;最后,选择具有最小率失真代价的模式作为最优模式以完成水印的嵌入,然后由解码端根据收到的4×4块的预测模式的奇偶性提取出水印。对9个视频序列嵌入水印,与原始编码器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平均下降了0.0054 dB,码率平均上升了0.07%,每帧可嵌入的水印容量平均为625 b;与同样将水印嵌入预测模式的奇偶性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PSNR平均下降了0.005 dB,码率平均上升了0.06%,可嵌入的水印总容量平均为3183 b,而对比算法的PSNR平均下降了0.035 dB,码率平均上升了1.12%,可嵌入的水印总容量平均为10309 b。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损失的率失真性能小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角度预测 矩阵加权帧内预测 模式奇偶性 视频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66合并模式候选决策的研究与改进
18
作者 沙月 杨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0-265,共6页
针对H.266中基于历史块的运动矢量预测(HMVP)技术在换行更新列表过程中无法参考之前运动信息,以及HMVP候选列表在加入Merge列表过程中存在繁琐的去冗余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H.266合并模式候选决策算法。通过临时存储一个HMVP候选... 针对H.266中基于历史块的运动矢量预测(HMVP)技术在换行更新列表过程中无法参考之前运动信息,以及HMVP候选列表在加入Merge列表过程中存在繁琐的去冗余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H.266合并模式候选决策算法。通过临时存储一个HMVP候选列表来解决原有HMVP列表在换行清空时存在的无法参考之前运动信息的不足,从而更好地预测运动信息。通过Merge候选列表中原有的空时域候选数量来确定需要进行去冗余的HMVP候选数量,以简化去冗余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与H.266标准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随机接入的配置下,测试图像序列的亮度分量能够平均节省0.46%的码率,编码总时间平均缩短4.09%,帧间预测时间平均缩短10.87%,能够提高编码性能同时降低编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帧间预测 基于历史块的运动矢量预测 合并模式 随机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分层次限制的快速帧间预测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艺 张起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0-203,共4页
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是正在探索中的下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在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加入了许多新技术,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增加了编码复杂度。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新标准编码过程中帧间预测单元划分算法的研究发现... 通用视频编码(Versatile Video Coding,VVC)是正在探索中的下一代视频编解码标准,在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加入了许多新技术,在提升编码性能的同时,增加了编码复杂度。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新标准编码过程中帧间预测单元划分算法的研究发现,在VVC进行帧间单元划分时,进行了多余的更深层次的划分,从而提高了编码复杂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划分层次限制的快速帧间预测算法,使单元划分提前结束,避免了多余的划分层次。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在RA配置下,在增加1.58%的压缩率,损失0.0362的图像失真度的情况下,编码复杂度降低了46.39%,从而验证了优化算法能有效降低编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 单元划分 编码复杂度 编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自适应阈值剪枝的快速依赖量化算法
20
作者 顾轶寅 王鸿奎 殷海兵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3-149,共7页
系数独立的死区硬判决量化是典型的视频编码量化算法,复杂度低,但算法性能相对低下。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VVC引入基于动态规划的依赖量化(DQ)算法,编码性能显著提升,但计算复杂度急剧增加。由于算法系数间依赖性高,量化候选搜索空间复杂... 系数独立的死区硬判决量化是典型的视频编码量化算法,复杂度低,但算法性能相对低下。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VVC引入基于动态规划的依赖量化(DQ)算法,编码性能显著提升,但计算复杂度急剧增加。由于算法系数间依赖性高,量化候选搜索空间复杂,导致遍历计算率失真代价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的量化候选剪枝算法,减小动态规划搜索空间,解决量化候选搜索复杂度较高的问题。依据DQ算法原理和量化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DQ量化结果与量化余数、系数位置、邻域量化结果等上下文变量密切相关,将复杂的动态规划量化抽象为余数、位置、邻域量化结果多变量多区间分类问题,针对同一区间内存在的不同量化结果,通过分析同一区间内样本的累积分布函数,提出基于阈值比较的剪枝方法,裁剪部分“安全”的量化候选,减小搜索空间,简化全路径搜索。实验结果表明,快速DQ算法在All Intra和Random Access配置下,率失真性能平均损失分别为0.19%和0.34%,编码复杂度平均降低了4.31%和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视频编码标准 动态规划 依赖量化 分支简化 上下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