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粒子群算法最优化Verhulst模型的开采残余下沉预测 |
石力帆
廉旭刚
韩雨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基于FPSO灰色Verhulst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
贺政纲
黄娟
|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3
|
灰色Verhulst模型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
张伏生
刘芳
赵文彬
孙自安
蒋光英
|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6
|
|
4
|
基于D-InSAR技术和灰色Verhulst模型的矿区沉降监测与预计 |
杨俊凯
范洪冬
赵伟颖
冯军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34
|
|
5
|
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 |
崔立志
刘思峰
李致平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7
|
|
6
|
改进Verhulst模型在饱和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
尚芳屹
杨宗麟
程浩忠
辛洁晴
顾洁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3
|
|
7
|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岩溶塌陷定量预报预测方法 |
蒙彦
黄健民
雷明堂
李瑜
戴建玲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2009 |
16
|
|
8
|
基础沉降预测的Verhulst模型 |
宋彦辉
聂德新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2
|
|
9
|
优化的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在基坑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
张闯
彭振斌
彭文祥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4
|
|
10
|
灰色Verhulst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 |
戴文战
熊伟
杨爱萍
|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11
|
不等时距灰色Verhulst模型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
偶昌宝
俞亚南
王战国
|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5 |
26
|
|
12
|
基于改进灰色Verhulst模型的受扰轨迹实时预测方法 |
邓晖
赵晋泉
柳勇军
吴小辰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13
|
基于灰色离散Verhulst模型理论的电力中长期负荷预测研究 |
张成
滕欢
付婷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4
|
改进Verhulst模型与灰色效果测度的软岩巷道顶板破坏规律分析 |
陈建宏
郑海力
施飞
杨瑞波
蒋权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15
|
基于Verhulst模型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 |
赵明华
陈炳初
刘建华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7 |
9
|
|
16
|
GM(1,1)与Verhulst模型在地基沉降预测中的适用性比较 |
张庆伟
肖建清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17
|
基于无偏灰色Verhulst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研究 |
安永娥
鲍学英
王起才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6
|
|
18
|
基于Verhulst模型改进的“斋藤法”变形趋势预报研究 |
苗胜军
蔡美峰
来兴平
任奋华
|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9
|
基于背景值优化的灰色Verhulst模型及其应用 |
杨建华
兰月新
苏国强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20
|
运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我国车险业保费收入的预测 |
施玉民
陈雯
赵长利
胡桂花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