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叶白冰 李秀娟 陈赛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资料收集、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年龄较大,Killip分级Ⅲ-Ⅳ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比较高(P<0.05)。与左心室无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P<0.05)。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较低(P<0.05)。GWE、GCW、GWI、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负相关,GWW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冠心病早期患者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而上述指标均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室压力-应变环 冠心病早期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法布雷病患者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的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涵 刘琳 +4 位作者 赵亚雯 张巍 李阳 杨颖 马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或基因检查证实的法布雷病患者57例(法布雷病组)和性别、年龄(±2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或基因检查证实的法布雷病患者57例(法布雷病组)和性别、年龄(±2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的右心室应变参数。另将法布雷病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大小分为左心室肥厚(LVH)亚组(n=22,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和无LVH亚组(n=35,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比较两亚组的右心室应变特征,并分析右心室应变特征与LVH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法布雷病组心率慢、B型利钠肽水平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右心室游离壁厚度(RVWT)增加,LVMI升高(P均<0.05)。(2)与无LVH亚组比,LVH亚组年龄大、收缩压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B型利钠肽水平高,LVMI升高,RVWT增加(P均<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法布雷病组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长轴应变(RVGLS)、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VFWS)及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bal-RVFWS)、中间段应变(mid-RVFWS)和心尖部应变(api-RVFWS)均下降(P均<0.05)。右心室应变差值(ΔRV)在法布雷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无LVH亚组比,LVH亚组的LVGLS、RVGLS均降低,ΔRV升高(P均<0.05),RVFWS、bal-RVFWS、mid-RVFWS和api-RVFWS在两亚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整体和节段应变均已受到损害,其中伴LVH的患者RVGLS减低而RVFWS相对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雷病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建华 刘昕 巩晓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获取二尖瓣环位移(MAD),探讨MAD作为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36名健康志愿者,获取标准心尖四腔、两腔和心尖长轴切面以及瓣环、乳头肌和心尖部左心室短轴切面,输入Qlab...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获取二尖瓣环位移(MAD),探讨MAD作为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指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36名健康志愿者,获取标准心尖四腔、两腔和心尖长轴切面以及瓣环、乳头肌和心尖部左心室短轴切面,输入Qlab6.0工作站计算二尖瓣环中点处最大位移、左心室收缩期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和左心室扭转(LVtw)参数,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左心室应变和扭转参数、MDA及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①MAD与LVEF显著相关(r=0.84,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LVEF=39.05+1.88MAD;②LVEF与GLs、GRs、GCs及LVtw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5、0.52、-0.51和0.61(P<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GLs、GCs为LVEF的独立预测因子,beta值分别为-0.66、-0.35;③MAD与GLs、GRs、LVtw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73、0.47和0.46(P<0.01),MAD与GCs的相关性较差,r值为-0.35(P<0.05);GLs是MAD独立预测因子。结论MAD和LVEF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有望成为临床常规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一种快捷、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显像 二尖瓣环位移 应变 扭转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雅婷 王宇航 +3 位作者 汪雁博 石淼 陈建军 谷新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06至2013-12收入我院住院患者35例,均为发病12 h内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首发急性前壁心...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 NP)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06至2013-12收入我院住院患者35例,均为发病12 h内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应用rhB NP组(n=18)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直接PCI术前分别给予rhB NP和硝酸甘油静脉泵入,共维持72 h。所有患者分别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即刻、第7天及第1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B N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壁运动积分(WMSI)术后即刻及术后第7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WMS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hB NP组术后第7天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a)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 NP组术后第1个月SRs、SRe和SRa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 NP组较对照组肌钙蛋白I(cT nI)峰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9±16.88)ng/ml vs(63.24±18.60)ng/ml,P=0.036]。两组MACE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rhB NP能够显著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局部心肌形变能力,改善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脑利钠肽 应变率 局部心肌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表阿霉素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分层应变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洪岩 礼广森 +1 位作者 张宇虹 黄冬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53-756,共4页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表阿霉素(Epi)对左心室各层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 1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平均年龄(52.1±6.1)岁,未给予化疗;B组,50例,平均年龄(50.9±...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分层应变技术评价表阿霉素(Epi)对左心室各层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 1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3组:A组,40例,平均年龄(52.1±6.1)岁,未给予化疗;B组,50例,平均年龄(50.9±7.3)岁,化疗方案为环磷酰胺+Epi+5-氟尿嘧啶,Epi累积剂量180~240 mg/m2;C组,50例,平均年龄(54.4±7.4)岁,与B组化疗方案相同,Epi累积剂量≥360mg/m2。分别获取患者左心室心尖位四腔、二腔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并测定各层心肌的纵向应变峰值(LS)及常规超声参数。结果 3组患者心肌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LS至内向外逐层递减,即:心内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下心肌;3组间心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心内膜下心肌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心内膜下心肌LS、C组与B组心内膜下心肌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TI心肌纵向分层应变可精确反映Epi对各层心肌的浸润程度,其影响主要在心内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表阿霉素 分层应变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与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内膜下及外膜下心肌应变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晶 詹莹 +3 位作者 任卫东 郑松 刘爽 潘福治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0,44,共6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内膜下和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CA患者、20例HCM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 8.1软件测量左心室各节段内膜下、...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心脏淀粉样变性(CA)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内膜下和外膜下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5例CA患者、20例HCM患者及27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 8.1软件测量左心室各节段内膜下、外膜下及平面整体心肌收缩期纵向应变峰值(LS),计算左心室整体内膜下、外膜下及平面整体心肌LS;HCM组心肌节段分为HCM非肥厚节段组和HCM肥厚节段组,比较CA组与HCM肥厚节段组心肌各应变指标的差异,并比较相应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CA组及HCM组各水平及左心室整体内膜下、外膜下、平面整体心肌LS减低(P<0.001);与HCM组比较,CA组基底段及整体内膜下、外膜下、平面整体心肌LS、中间段外膜下心肌LS减低(P<0.05)。②与HCM肥厚节段组比较,HCM非肥厚节段组心肌应变值稍高(P<0.01);CA组病变心肌应变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平均内膜下心肌LS/整体心肌LS比例明显增高(P<0.001)。③以左心室平均内膜下心肌LS/整体心肌LS>1.050作为判断CA和HCM病变心肌的临界值,其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72%。结论 CA和HCM患者左心室纵向内膜下、外膜下及平面整体心肌收缩期功能均受损,CA以内膜下心肌为著,HCM以肥厚节段为著,CA左心室平均内膜下心肌LS/整体心肌LS高于HCM,可以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心肌病 肥厚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应变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与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6
7
作者 靳鹏 郑慧 +4 位作者 张婧姝 解欣欣 张昊 姚文 帅秀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和实时三平面(RT-3PE)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应用STI技术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和实时三平面(RT-3PE)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应用STI技术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分别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mSra)及mSre/mSra;用RT-3PE QTVI技术测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平均组织速度(mVe、mVa)以及mVe/mV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病组的Ve、Sre明显降低,Va及大部分节段Sr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e/mVa、mSre/mSra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mSr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PE QTVI技术和STI技术能准确地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舒张期左室壁运动速度及左室心肌应变率,为无创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斑点成像 应变率 高血压 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癌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心肌毒性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旺 郑慧 +4 位作者 陈娜 姚莉 胡莉莉 许芳芳 陆友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4,138,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心肌毒性的价值。方法追踪观察38例NSCLC患者化疗前、化疗3周期和化疗6周期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组织多普勒及三维斑点追踪表现。比较3组间左心室...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心肌毒性的价值。方法追踪观察38例NSCLC患者化疗前、化疗3周期和化疗6周期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组织多普勒及三维斑点追踪表现。比较3组间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组织多普勒参数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三维应变参数对诊断心肌毒性的应用价值。结果化疗6周期GAS、GLS、GC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周期GAS、GLS明显低于化疗3周期(P<0.05),化疗3周期GAS、GL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周期的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峰值(Em)及舒张早期、晚期峰值比(Em/Am)与化疗前、化疗3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与化疗3周期的Em/A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GAS、Em/A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及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以-30.5%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88.2%,敏感性为81.6%。结论 3D-STI应变参数能早期敏感地反映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心肌毒性,GAS诊断化疗药物对心肌毒性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可以为临床检测化疗药的心肌毒性提供早期、敏感、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应变率 肺癌 培美曲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勇 陈田 +2 位作者 夏良华 董云 陈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5-758,共4页
目的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测定左心室整体心肌变化,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选取4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T2DM患者作为T2DM组,以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3D-STI技术测定左心室... 目的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测定左心室整体心肌变化,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选取4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T2DM患者作为T2DM组,以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3D-STI技术测定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峰值环向应变(GCS)、径向应变(GRS)、长轴纵向应变(GLS)、面积应变(GAS)及左心室扭转(LVTW)。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GLS、GAS和LVTW均显著减低(P均<0.05);左心室GAS和GLS与LVEF呈负相关(r=-0.84、-0.65,P均<0.01),而LVTW与LVEF呈正相关(r=0.66,P<0.01)。结论 3D-STI能准确测定T2DM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其中GLS、GAS和LVTW等参数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糖尿病 2型 心室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成年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左心功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杰 黎春雷 +2 位作者 徐鑫 韩竞 邓又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83-208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成年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左心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28例临床诊断的白血病患者及21名正常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长轴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总体纵向峰值应变(GSL)、应...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成年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左心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28例临床诊断的白血病患者及21名正常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长轴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L)、总体纵向峰值应变(GSL)、应变率(GSrL)、舒张早期及晚期总体纵向峰值应变率,短轴切面各节段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SC)及总体圆周峰值应变(GSC)、应变率(GSrC),舒张早期及晚期总体圆周峰值应变率。结果白血病组各个节段的收缩期SL、SC及每个长轴、短轴切面的GSL、GSC、GSrL、GSrC、舒张早、晚期总体纵向及圆周峰值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心尖段各组测值减低最为明显。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减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白血病患者用药前左心功能的减低,较常规二维测量值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显像 应变 白血病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及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评价化疗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娜 郑慧 +4 位作者 周旺 李朝密 许芳芳 胡莉莉 陆友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分析化疗对肺癌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追踪观察54例拟行化疗的肺癌患者,分别采集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化疗6个周期三个时点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数值和3D-STI应变参数,应用后者获得左心室...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分析化疗对肺癌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追踪观察54例拟行化疗的肺癌患者,分别采集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化疗6个周期三个时点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数值和3D-STI应变参数,应用后者获得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等参数,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三维应变参数对诊断心脏毒性的应用价值。结果化疗6个周期组GAS、GLS、GCS明显低于化疗前组、化疗3个周期组(P<0.05),化疗3个周期组GAS、GLS明显低于化疗前组(P<0.05);ROC曲线显示,左心室GAS的曲线下面积为0.947,以-30.2%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91.2%,敏感性为85.0%。结论 GAS检出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3D-STI可早期检测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癌 左心室功能 应变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琳 张军 +1 位作者 苏海砾 朱永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18-2221,共4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将44例T2DM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T2DMⅠ组,n=19)和合并微血管病变组(T2DMⅡ组,n=25),另选2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将44例T2DM患者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T2DMⅠ组,n=19)和合并微血管病变组(T2DMⅡ组,n=25),另选2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应用STI技术于静息状态下采集心尖四腔切面二维图像,分析右心室游离壁各节段峰值应变、应变率指标。结果与NC组比较,T2DMⅠ组各节段收缩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以及基底部的收缩期峰值应变(ε)和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减低(P<0.05),T2DMⅡ组各节段的ε、SRs、SRe、SRa明显减低(P<0.05);与T2DMⅠ组比较,T2DMⅡ组基底部的ε、SRs、SRe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技术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及应变率能够无创地评价T2DM患者右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显像 糖尿病 2型 应变 应变率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径向应变率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岚 谢明星 +3 位作者 王新房 卢晓芳 王蕾 李玉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0~18岁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R)参考值,及其与年龄、心率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64名0~18岁正常儿童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维动态图像,采用GE Echo PAC软件分析并得到左心室SrR,比较各节段SrR值,对SrR与年... 目的探讨0~18岁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R)参考值,及其与年龄、心率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64名0~18岁正常儿童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维动态图像,采用GE Echo PAC软件分析并得到左心室SrR,比较各节段SrR值,对SrR与年龄、心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二尖瓣水平前间隔基底段与下壁基底段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乳头肌水平前间隔中间段与侧壁中间段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心尖水平各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前间隔心尖段、前壁心尖段以外,其余节段SrR与年龄均相关(R^2=0.014~0.206,P〈0.05);左心室壁各节段SrR与心率均相关(R^2=0.048~0.237,P〈0.05)。二尖瓣水平各节段SrR与心率相关(R^2=0.066~0.123,P〈0.05);乳头肌水平各节段SrR与年龄和心率相关(R2=0.088~0.268,P〈0.05);心尖水平各节段SrR与心率相关(R^2=0.048~0.127,P〈0.05)。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2%、8.6%。结论运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局部心肌SrR时需考虑年龄、心率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儿童 径向应变率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韩莹 敖梦 王志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8-451,共4页
左心室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对单个像素进行追踪并获取其运动轨迹,从而对左心室功能有全方位的认识。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肯定了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意义,本文将对此... 左心室功能是心脏整体功能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够对单个像素进行追踪并获取其运动轨迹,从而对左心室功能有全方位的认识。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肯定了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心室功能评价的意义,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室纵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贺彬 郑哲岚 +2 位作者 林胜文 应鸣 陈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5-388,共4页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对49例SLE患者(SLE组)与33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取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三尖瓣瓣环等容收缩期速度(IVCv)和... 目的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方法对49例SLE患者(SLE组)与33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取三尖瓣瓣环位移(TAPSE)、三尖瓣瓣环等容收缩期速度(IVCv)和三尖瓣瓣环收缩期速度(PSv)。应用QLab 9.0软件分析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值(GLS)。结果 SLE组GLS值、TAPSE、IVCv及PS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LE组中抗心肌抗体(AMA)阴性者TAPSE和PSv低于对照组(P均<0.05)。GL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APSE、IVCv及PSv有一定的相关性(r=-0.57、-0.76、-0.81、-0.78,P均<0.01)。结论 SLE患者左、右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室功能 应变 斑点追踪成像 组织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慢性肾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颖 黄晓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病(CKD)患者的首位死因。在心功能评价中,左心室功能占重要地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可实现左心室节段性心肌评价和左心室心肌分层评价等。本文对2D-STI在CKD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二维应变评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改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砾 杨娅 +6 位作者 李治安 张小杉 任红艳 李嵘娟 王征 蔺洁 王绿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5-689,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评价FH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各段收缩功能。方法对42例FH患者(FH组)及34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评价FH患者左心室整体及各段收缩功能。方法对42例FH患者(FH组)及34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共18个节段及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结果分析所有受检者共1368个节段,追踪成功率98.25%(1344/1368)。FH组前壁基底段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FH组三腔心、两腔心、四腔心S、SRs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组整体SR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FH组后壁基底段、后间隔基底段及心尖段、侧壁基底段至中间段、下壁基底段至中间段及前壁基底段至中间段SRs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FH患者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性收缩功能受损;通过STI技术纵向膻变可早期发现其改变,其中SRs较S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高胆固醇血症 Ⅱ型 心室功能 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在评估新生儿左心室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翠 徐秋琴 +3 位作者 李晴晴 胡心璐 王辉 丁粤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74-1279,1281,共7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新生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左心室心肌应变,比较两者左心室功能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新生儿81例(足月儿42例、早产儿39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新生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左心室心肌应变,比较两者左心室功能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新生儿81例(足月儿42例、早产儿39例),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测量其左心室心肌各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各节段圆周峰值应变、左心室平均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PS-avg)及左心室平均整体周向峰值应变(GCPS-avg),并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LVEF-Simpson)、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二尖瓣环室间隔侧舒张早、晚期运动速度(E′、A′)及早、晚期运动速度比值(E′/A′),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左心室应变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结果足月儿与早产儿的GLPS-avg、心尖二腔切面纵向峰值应变(GLPS-a2c)、GCPS-avg、中段及心尖段圆周峰值应变(GCPS-M及GC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2.18,P均<0.05),四腔切面及三腔切面纵向峰值应变(GLPS-a4c及GLPS-a3c)、基底段圆周峰值应变(GCPS-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产儿GLPS-a4c、GLPS-a2c、GLPS-a3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P=0.044),其中GLPS-a4c最高;GCPS-B、GCPS-M、GC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15,P<0.001)。足月儿GCPS-B、GCPS-M、GC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95,P<0.001),自基底段至心尖段应变值增高。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中LVE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M、LVFS-M、LVEFSimpson、E′、A′、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是一种新的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可以早期发现早产儿与足月儿左心室功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早产 心室功能 纵向峰值应变 圆周峰值应变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搏模式对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媛 岳文胜 +6 位作者 王亚萍 罗勇 吕湛 胡厚祥 张宁 袁玺 安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对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即DDDR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影响。方法纳入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DDDR起搏器的SSS患者45例,对每例患者随...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对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即DDDR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影响。方法纳入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DDDR起搏器的SSS患者45例,对每例患者随机进行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和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起搏各30min,通过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患者在3种模式下左心室功能和左室短轴应变参数。结果 3种起搏模式中,ASVS与APVS起搏模式下E/E'低于APVP起搏模式,LVEF和SV高于APVP起搏模式(P<0.05)。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ASVS起搏模式下除基底段前间壁外,余基底段各节段及中间段各节段均显著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APVS起搏模式下基底段侧壁、后壁、下壁及中间段各节段均显著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ASVS起搏模式下除基底段前间壁和中间段前壁和下壁外,余基底与中间段各节段均高于APVS起搏模式(P均<0.05)。收缩期峰值周向应变:ASVS起搏模式下基底段后壁和下壁和中间段侧壁高于APVP起搏模式,APVS起搏模式下中间段下壁和后间壁、心尖段后壁和下壁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结论 ASVS和APVS起搏模式下能较好地保存心肌收缩能力和维持有效的心排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径向应变 周向应变 心脏起搏器 斑点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室纵向运动功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琨 张玉红 +6 位作者 邓又斌 崔琳 喻林 胡卯秀 刘宇 陈功泉 黄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能力。方法对CP患者40例(CP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检查,并存储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能力。方法对CP患者40例(CP组)及41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检查,并存储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二维图像;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定量分析并记录各个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及各个切面的总体纵向峰值应变,计算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结果 CP组心尖两腔心、心尖四腔心及心尖左心室长轴总体纵向峰值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心室有心包覆盖的室壁纵向峰值应变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室间隔应变与侧壁应变的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纵向运动功能减低,心肌存在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较射血分数更早检出心肌损伤,为评估CP患者心功能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缩窄性心包炎 心室 纵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