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调和分析及VMD-LSTM混合模型的甬江河口水位预报方法
1
作者 陈永平 韩韬 +3 位作者 邱超 甘敏 谭亚 王瑾琪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解决甬江感潮河段潮位预报总体精度偏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经典调和分析(T_TIDE)、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采用T_TIDE程序包对甬江河口逐时水位数据进行回报... 为解决甬江感潮河段潮位预报总体精度偏低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经典调和分析(T_TIDE)、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VMD-LSTM混合模型采用T_TIDE程序包对甬江河口逐时水位数据进行回报(即潮位),用实测水位减去潮位得到相应余水位,并采用VMD模型将余水位分解为13个本征模函数(IMF),依次对应D0~D12潮族,采用LSTM模型分别训练余水位的各个IMF分量和潮位并分别向后预报12~48h,各个IMF分量和潮位的预报值之和即为河口水位的预测值。结果表明:VMD模型可对甬江河口余水位中D0~D12潮族波动进行完全分离;VMD-LSTM混合模型12、24、36、48h短期水位预报的均方根误差(RMSE)比LSTM模型最多分别降低了0.15、0.13、0.16、0.16m;VMD-LSTM混合模型在D0、D2潮族频带的误差修正最明显,相比LSTM模型,可分别将D0、D2潮族的谱峰预报误差最多降低0.05、0.04m·d^(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江口 河口潮汐 变分模态分解 LSTM模型 调和分析 水位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潮汐调和分析算法在浙江近海短期潮位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华民 潘海东 +4 位作者 严聿晗 梁亮 陈俐骁 高海峰 倪冉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0,共12页
传统调和分析方法受限于瑞利准则,需半年数据以分辨8大主要分潮(M_(2)、S_(2)、N_(2)、K_(2)、K_(1)、O_(1)、P_(1)、Q_(1))。对于短期潮位资料,未分辨的分潮需采用附近长期潮位站资料的差比关系来推算。而浙江近海公开的长期潮位资料匮... 传统调和分析方法受限于瑞利准则,需半年数据以分辨8大主要分潮(M_(2)、S_(2)、N_(2)、K_(2)、K_(1)、O_(1)、P_(1)、Q_(1))。对于短期潮位资料,未分辨的分潮需采用附近长期潮位站资料的差比关系来推算。而浙江近海公开的长期潮位资料匮乏,使得无法从短期资料中准确提取主要分潮。本文引入的新型潮汐调和分析算法,基于各主要分潮间内在联系所建立的平滑函数,突破瑞利准则限制,显著减少了所需潮位资料长度,特别适用于短期资料丰富的海域。本研究将该算法应用于浙江沿海多岛屿海域,对小于15 d的潮位资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石浦站8大主要分潮的调和常数与传统调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总体接近,而所需资料长度从8760 h减少至336 h,可用于理论深度基准面等特征参数的计算。采用该算法分析浙江沿海潮位的8大主要分潮时,建议数据长度在5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近海 多岛屿 短期潮位 调和分析 潮汐导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和分析的感潮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研究
3
作者 黄浩滨 王家彪 +1 位作者 陈晓宏 贺凯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1,共10页
水位流量关系在河流水文信息获取和水动力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感潮河段水文站通常仅观测潮(水)位数据,需要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推算实时流量。以潭江石咀站为例,采用潮位调和分析方法,探究其潮位变化规律及分潮贡献,提取去除径流影响... 水位流量关系在河流水文信息获取和水动力环境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感潮河段水文站通常仅观测潮(水)位数据,需要通过水位流量关系推算实时流量。以潭江石咀站为例,采用潮位调和分析方法,探究其潮位变化规律及分潮贡献,提取去除径流影响的潮位数据和去除潮汐影响的河流水位数据;基于HEC-RAS一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水位情景下的流量变化过程,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水位流量关系。结果表明:石咀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受潮汐流和河流径流共同作用,潮汐流主导实时流量变化,表现为绳套型非稳定非单值关系,而河流径流则表现为稳定非单值关系。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缺乏实测流量资料的感潮河段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为其水文计算预报、水动力环境研究等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 水位流量关系 潮位调和分析 HEC-RAS 潭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调和分析的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体系潮汐动力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雅君 张司一 +3 位作者 欧素英 蔡华阳 朱馨雨 朱磊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7,共15页
潟湖体系的潮汐动力对其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为研究靶区,基于2020—2023年4次潮位观测资料,采用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mode... 潟湖体系的潮汐动力对其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为研究靶区,基于2020—2023年4次潮位观测资料,采用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redo of smoothness,MHACS)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初步探讨该潟湖体系潮波传播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双月湾潟湖体系平均潮差为0.52~0.69m,潮波从口门传播至潟湖上段,其能量明显减小,特别是上游区域的潮波衰减率为近口门段20倍,潮波传播速度亦降低至近口门段的12%。在潟湖中,半日潮M2、全日潮K1和浅水潮M4占据主导,其振幅分别为23.06cm、30.4cm和7.74cm。其中,全日潮和半日潮的振幅月变化较为稳定,而浅水分潮的季节波动更加明显,尤其是向上游传播时,分潮的振幅和迟角季节性变化更为显著。潮波通过口门传入双月湾潟湖,受地形辐聚与底床摩擦效应影响,不同河段的潮波传播速度差异显著,尤其是半日潮在口门区的传播速度普遍高于全日潮。各分潮在潟湖内的振幅衰减明显,特别是S2、M4和MS4分潮的振幅梯度最为显著(4×10^(−6)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HACS) 潮波传播 T-tide 潮波衰减 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重力仪在亚地震频段和潮汐频段的重力噪声水平对比分析研究
5
作者 江颖 李响 +3 位作者 张晓彤 刘子维 刘清超 周浩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5-673,共9页
选取2022年蓟县地震台同址观测的3种弹簧重力仪(gPhone型、DZW型和GS-15型)的连续观测数据,计算了这3种弹簧重力仪在亚地震频段(1~6 h)的背景噪声水平(SSNM)和在潮汐频段(>6 h)的背景噪声水平(TNM),讨论了不同频段的背景噪声水平之... 选取2022年蓟县地震台同址观测的3种弹簧重力仪(gPhone型、DZW型和GS-15型)的连续观测数据,计算了这3种弹簧重力仪在亚地震频段(1~6 h)的背景噪声水平(SSNM)和在潮汐频段(>6 h)的背景噪声水平(TNM),讨论了不同频段的背景噪声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比较Eterna和Venedikov 2种调和分析方法,并讨论了不同频段背景噪声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在亚地震频段,gPhone型、DZW型和GS-15型重力仪的SSNM值分别为3.91、4.48和5.20,SSNM值与地震频段背景噪声水平(SNM)之间存在正相关。②在潮汐频段,3种重力仪的TNM值分别为5.514、6.681和8.007,TNM值与SNM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③通过调和分析发现,相比于DZW和GS-15型重力仪,gPhone型重力仪记录到的潮汐信号的主要潮波(O 1、K 1、M 2、S 2)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地震频段背景噪声 潮汐频段背景噪声 潮波 Eterna调和分析 venedikov调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组成结合主成分分析识别不同比例大豆油和菜籽油调配的调和油 被引量:4
6
作者 吕世懂 张慧君 +2 位作者 杨学芳 吴万富 张继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8,共9页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 结合脂肪酸组成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豆油、菜籽油及其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的识别进行基础研究,并分析不同比例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油和菜籽油中,共检出脂肪酸组分17种,主要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亚麻酸为主。在以不同比例低芥酸菜籽油和大豆油调配的调和油中,脂肪酸含量随调和比例的改变而呈现一定趋势的增加或减小。结合脂肪酸组成,对所有的139个样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大豆油和菜籽油可以互相实现区分,不同比例的调和油样品分布在调配的溯源样品之间,基本按照比例关系分布成一条直线。研究通过对菜籽油、大豆油及其不同比例调配的调和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了它们之间脂肪酸组成的变化,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进行一些识别分析,为规范调和油的生产和保障公平有序的调和油市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菜籽油 调和 脂肪酸组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可解释机器学习的成品汽油调和配方质量预测评价与致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炜 郑明杰 +1 位作者 李亚洁 梁成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受成品汽油调和配方需“先验”评价与修正的驱动,本研究将轻量级梯度提升树(LightGBM)与可解释机器学习(SHAP)方法相结合,兼顾复杂模型精度高与后验SHAP可解释性强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调和配方质量预测评价及致因分析方法。该方法先... 受成品汽油调和配方需“先验”评价与修正的驱动,本研究将轻量级梯度提升树(LightGBM)与可解释机器学习(SHAP)方法相结合,兼顾复杂模型精度高与后验SHAP可解释性强的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调和配方质量预测评价及致因分析方法。该方法先引用改进遗传算法(IGA)优化LightGBM的超参数,建立了可同时预测成品汽油性能和环保指标的模型,并结合汽油国ⅥA标准与企业生产实际制定了配方质量评价标准,实现配方“先验”评价;再基于SHAP的全局和局部致因分析,对缺陷配方给出了易于操作的单变量定性修正建议。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BP网络和随机森林(RF)、以及采用随机搜索和GA优化参数的LightGBM等模型,IGA_LightGBM模型可得到更全面和精准的预测指标,SHAP致因分析可给出契合实际的修正建议。该方法是智能算法代替人工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品汽油调和 配方质量评价 可解释机器学习 预测建模 致因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调和样条插值和量纲分析的过闸流量计算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晓楠 乔雨 +1 位作者 许新勇 卢明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过闸流量的精确计算是保障调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过闸流量计算模型是数字孪生调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水力模型之一。调度运行中虽积累大量的实时水情数据,但受控制模式和用水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监测数据多集中于少量的局部范围内,难以... 过闸流量的精确计算是保障调水工程安全运行的基础,过闸流量计算模型是数字孪生调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水力模型之一。调度运行中虽积累大量的实时水情数据,但受控制模式和用水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实际监测数据多集中于少量的局部范围内,难以获得覆盖范围广且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导致过闸流量模型的泛化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调和样条插值和量纲分析的过闸流量计算方法,在样本点较少的实际情况下,通过充分利用样本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数据插补后,利用量纲分析法进行过闸流量计算。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岗头节制闸和西黑山节制闸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双调和样条插值和量纲分析方法与单一量纲分析法在过闸流量计算中实测样本与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计算精度等。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量纲分析法,在代表性数据缺乏的条件下,基于双调和样条插值和量纲分析的弧形闸门过闸流量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过闸关系曲线拟合决定系数约提高8%,过闸流量计算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调水工程 数字孪生 过闸流量 调和样条插值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潮汐主要分潮振幅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维康 张志林 +2 位作者 毕军芳 骆政 刘大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为深入研究长江口潮汐的时空变化特征,特别是天文潮和浅水分潮的振幅变化规律,采用调和分析法和自相关函数法对连兴港、徐六泾等8个水文站2010~2019年的连续潮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站位M2分潮振幅最大,连兴港站平均振幅显著,为1.... 为深入研究长江口潮汐的时空变化特征,特别是天文潮和浅水分潮的振幅变化规律,采用调和分析法和自相关函数法对连兴港、徐六泾等8个水文站2010~2019年的连续潮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站位M2分潮振幅最大,连兴港站平均振幅显著,为1.357 m;S2分潮振幅次之,与M2分潮平均振幅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从河口到上游逐渐减小;从振幅变化趋势来看,M2和S2分潮振幅显著上升,MS4和M4分潮振幅呈下降趋势,K1分潮振幅小幅上升,O1分潮振幅在大多数站位下降,M6分潮振幅在不同站位趋势不一。长江口各站位各分潮振幅时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揭示了长江口潮汐变化的区域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分潮振幅 周期 时空特征 自相关函数 调和分析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调和分析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凤烨 魏泽勋 +2 位作者 王新怡 王永刚 方国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5,共8页
为实现对不等时距潮汐资料的分析,基于Matlab内部函数功能,提出了一种调和分析方法。基于这种方法,分别对大连、北海两个站位1985年的全年等时间间距取样的资料和非等时间间距取样的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结果显示,由等时间距资料和非等... 为实现对不等时距潮汐资料的分析,基于Matlab内部函数功能,提出了一种调和分析方法。基于这种方法,分别对大连、北海两个站位1985年的全年等时间间距取样的资料和非等时间间距取样的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结果显示,由等时间距资料和非等时间距资料计算的调和常数基本吻合。对大连、北海两个站位的全年资料进行多个不同时间间距取样分析,发现当分潮频率大于取样频率的二分之一时,分潮发生频率混淆。若分潮周期明显大于样品长度,该分潮的分析结果产生很大误差。最后得出结论为:此调和分析方法,适合对非等时间间距、非连续潮汐潮流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并且能够获得与传统方法精度相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潮汐 调和分析 取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体应变观测资料的调和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梅 毛玉华 +1 位作者 孔向阳 李峰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7,共4页
采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法求解山东体应变固体潮观测时值序列对理论值的偏离,得到正常时段各台各参量的特征值;结合应变观测资料变化特征的分析,对仪器运行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讨论了潮汐因子、相位滞后等参数与岩性及井孔条件的... 采用维尼迪科夫调和分析法求解山东体应变固体潮观测时值序列对理论值的偏离,得到正常时段各台各参量的特征值;结合应变观测资料变化特征的分析,对仪器运行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讨论了潮汐因子、相位滞后等参数与岩性及井孔条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应变 调和分析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三定点周日海流观测的准调和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凯 叶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25,共8页
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东海三定点测站获得的表、中、底3层的25 h连续海流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3测站O1,K1,M2,S2,M4,MS46个主要分潮的北、东分量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测站在各层的潮流椭圆要素。计算结果表明:该海... 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东海三定点测站获得的表、中、底3层的25 h连续海流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3测站O1,K1,M2,S2,M4,MS46个主要分潮的北、东分量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测站在各层的潮流椭圆要素。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潮流属于正规半日潮流性质,半日分潮流的北分量大于东分量,呈现旋转流的性质,按顺时针向旋转。分析结果也反映出表层、中层的浅水分潮在观测海流中所占的份额高于底层的浅水分潮。结果有助于了解该海区的潮流性质并为潮流数值模拟提供校验实测数据。通过与同期获得的悬浮物浓度剖面数据的比对,将有助于研究潮流与该地区悬浮泥沙浓度分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调和分析 调和常数 椭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P卫星高度计资料调和分析南海潮汐信息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云霞 魏泽勋 王新怡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7,共8页
利用j,v模型调和分析1992~2002年共10 a的TOPEX/Poseidon(T/P)海面高度距平资料,提取了南海K1,O1,P1,Q1,M2,S2,N2和K2等8个主要分潮的潮汐调和常数。分析比较了卫星上下行轨道的19个交叉点的振幅和迟角,其中M2,S2,K1和O1的平均向量均... 利用j,v模型调和分析1992~2002年共10 a的TOPEX/Poseidon(T/P)海面高度距平资料,提取了南海K1,O1,P1,Q1,M2,S2,N2和K2等8个主要分潮的潮汐调和常数。分析比较了卫星上下行轨道的19个交叉点的振幅和迟角,其中M2,S2,K1和O1的平均向量均方根偏差分别是1.5,1.1,2.5和1.4 cm;将交叉点的调和常数与TPXO7.2模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2,S2,K1和O1分潮振幅的绝对平均误差均小于3 cm,迟角的最大绝对平均误差为7.8°。选取了与卫星轨道较近的8个验潮站,对验潮站的实测数据调和常数和本文所得调和常数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K1分潮的向量均方根偏差为4.7 cm,M2分潮的向量均方根偏差为3.7 cm。论文结果表明利用j,v模型调和分析方法对南海海域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潮汐信息提取是可靠的,并可为局部重力场的研究提供海洋潮汐改正数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南海 TOPEX/POSEIDON J v模型调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浅滩南部二测站多周日海流观测资料的调和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丘仲锋 胡建宇 陈照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0-53,共4页
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调和分析法 ,对台湾浅滩南部二测站海流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台湾浅滩南部海区为不正规半日日潮潮流流区区 ,,椭椭圆圆要要素素比比值值符符合合00..55<< ((WWkk11++WWoo11))//WWMM22<<22..00 ;;... 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调和分析法 ,对台湾浅滩南部二测站海流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台湾浅滩南部海区为不正规半日日潮潮流流区区 ,,椭椭圆圆要要素素比比值值符符合合00..55<< ((WWkk11++WWoo11))//WWMM22<<22..00 ;;测测站站海海域域水水平平方方向向和和垂垂直直方方向向潮潮流流的的特特征征均均不不同同 ;;在在进进行行该该海海域域潮潮流流分分析析时时 ,,应应采采用用两两周周日日以以上上的的实实测测海海流流资资料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浅滩南部 二测站 多周日 海流观测资料 调和分析 潮流 调和常数 椭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流准调和分析的软件实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岩 罗世华 +2 位作者 宋刚福 暴景阳 许军 《海洋测绘》 2006年第2期34-36,共3页
较之潮汐分析、预报的研究而言,目前关于潮流的计算还相对落后。简要论述潮流准调和分析与预报的基本原理,编程实现了潮流准调和分析、准调和预报以及潮流椭圆绘制,并具体给出了实际算例,用以说明该程序的可用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 水文观测 潮流准调和分析 潮流调和常数 潮流椭圆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的准调和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静 孙省利 +2 位作者 吴灶和 陈春亮 张瑜斌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4~17.0 m的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4个测站O1、K1、M2、S2、M4、MS4共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观测站位在各层的... 采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水深为4.4~17.0 m的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的潮流资料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4个测站O1、K1、M2、S2、M4、MS4共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观测站位在各层的潮流椭圆要素.计算结果表明:流沙湾主要为日潮流海区,其中湾外为规则日潮流,湾内为不规则日潮流;湾外主要分潮流的北分量一般大于东分量,而湾内主要分潮流的北分量一般小于东分量.观测期间余流的流向主要呈西北向,最大余流流速出现在湾内地形突然收窄处,且在湾内中层余流流速要大于表、底层余流流速.整个海区潮流的可能最大流速表层在57~107 cm/s之间,中层在53~106 cm/s之间,底层在34~98 cm/s之间.流沙湾湾外潮流主要为顺时针的旋转流运动,湾内为带有旋转流的往复流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动力学 潮流 调和分析 余流 周日变化 流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水湾网箱养殖区五测站两周日海流观测的准调和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静 王忠良 +3 位作者 汤保贵 周晖 张健东 陈刚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后水湾网箱养殖区五测站两周日海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海流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五测站 O1、 K1、M2、 S2、M4、MS4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测站在各层的潮流椭圆要素。计算... 应用短期资料的潮流准调和分析方法,对后水湾网箱养殖区五测站两周日海流观测获得的表、中、底层海流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五测站 O1、 K1、M2、 S2、M4、MS46个主要分潮的潮流调和常数,并给出了各测站在各层的潮流椭圆要素。计算结果表明:后水湾主要为日潮流海区,从最北的海区边缘向湾内靠近避风锚地,潮流性质由不规则全日潮流变为不规则半日潮流;从湾口到湾内,各分潮北分量基本以全日潮流K1为主,其次为全日潮流O1和半日潮流M2,主要分潮的振幅逐渐降低,且越靠近湾内,浅水分潮的作用越大;各分潮东分量仍以全日潮流为主,但半日潮流的作用增大,可以达到与全日潮流相当的作用。观测期间最大余流值基本出现在中层,且处于两个开边界的F1和F5站位的余流值明显大于其它站位;各站位的表层余流基本指向西北-北-东北向,即朝向湾外;而中、底层余流基本指向西南-南-东南向,即朝向湾内,通过上、下层海水的运动,海区内物质最终可以向湾外输运。整个海区可能最大流速表层在29~70 cm/s之间;中层在43~62 cm/s之间;底层在30~47 cm/s之间。表层海水基本为逆时针的旋转流运动;而中、底层海水由于一直受到邻昌礁的约束,基本为往复流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水湾 网箱养殖区 潮流 调和分析 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简化的潮汐预报准调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如云 李慧娟 蒋风芝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1-614,共4页
根据潮汐动力学寻找高频潮族与低频潮族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只考虑相角变化率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简化的浅水准调和分析模型.连云港多年实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准调和分析模型,简化的浅水准调和分析模型中最小二乘法的法方... 根据潮汐动力学寻找高频潮族与低频潮族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只考虑相角变化率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简化的浅水准调和分析模型.连云港多年实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准调和分析模型,简化的浅水准调和分析模型中最小二乘法的法方程组系数矩阵条件数小很多,简化后的模型计算更为稳定.在实测数据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简化前后的模型预报精度相当;当实测数据时间较短时,原准调和分析模型没有传统的调和分析模型预报结果精度高,而简化后的浅水准调和分析模型的预报结果与传统的调和分析模型相比,结果精度相当,特别是简化后的模型与原准调和分析模型相比,计算时间减少了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潮汐 调和分析 潮汐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汐调和分析的一种算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志尧 严以新 茅丽华 《海洋工程》 CSCD 1997年第3期41-46,共6页
本文在常规潮汐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高低潮资料进行潮汐分析的算法。具体计算表明,该算法与现今通用的常规算法(即等间隔最小二乘法)相比,既可大大减少所需原始样本量,在相同记录长度内,是常规算法的三分之一还少... 本文在常规潮汐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高低潮资料进行潮汐分析的算法。具体计算表明,该算法与现今通用的常规算法(即等间隔最小二乘法)相比,既可大大减少所需原始样本量,在相同记录长度内,是常规算法的三分之一还少,同时减少样本处理的前期工作量;又能保证潮位拟合的精度和预报的可信度,两者精度相当,结果一致。该算法原理简单、实用有效,对于局部样本缺损较易处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调和分析 最小二乘法 高低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面边值问题的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星 张传定 赵东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93-3000,共8页
对全球扰动点质量模型而言,可以假定虚拟扰动质点系位于地球内部同一Bjerhamar球面上,同时把边值界面视为球面.本文针对这一假设下所形成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阵,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得到了点质量模型解算中利用分块循环矩阵分解大... 对全球扰动点质量模型而言,可以假定虚拟扰动质点系位于地球内部同一Bjerhamar球面上,同时把边值界面视为球面.本文针对这一假设下所形成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阵,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得到了点质量模型解算中利用分块循环矩阵分解大型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全球30′×30′扰动点质量模型259200阶方程组的解算分解为720个360阶方程组的解算,解决了点质量模型构建中大型线性方程组的稳定解算问题.推导了全球点质量模型与球谐位系数模型的转换关系,得到了一种基于球面边值问题的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在适当选取点质量埋深度的情况下,本文的点质量调和分析方法较传统的调和分析方法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点质量模型 调和分析 Toeplitz循环矩阵 快速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