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与非参数核方法CPI的ARMA预测与非线性改进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冠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8-21,共4页
文章以199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国CPI指数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ARMA模型对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得到短期预测误差为3.599,长期预测误差为12.528。针对ARMA模型没有良好捕捉到CPI序列中非线性关系的缺陷,本文采用BP网络、RBF网络以及核方... 文章以199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国CPI指数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ARMA模型对序列进行拟合和预测,得到短期预测误差为3.599,长期预测误差为12.528。针对ARMA模型没有良好捕捉到CPI序列中非线性关系的缺陷,本文采用BP网络、RBF网络以及核方法对其作了改进。有非线性特征的三种模型长期预测精度与ARMA模型相当,而短期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最大提高比例为5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I arma模型 BP网络 rbf网络 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RBFNN的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研究
2
作者 刘文博 杨喜娟 +1 位作者 王力 李子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5,共8页
为了改善传统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存在对样本数据依赖性强、参数选择复杂、收敛速度慢等缺陷。将麻雀搜索算法(SSA)应用于RBFNN预测模型,提出基于SSA-RBFNN的CFST界面粘结强度预测模型,收集319组数据建立数据库,选取8种影响因素作为... 为了改善传统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存在对样本数据依赖性强、参数选择复杂、收敛速度慢等缺陷。将麻雀搜索算法(SSA)应用于RBFNN预测模型,提出基于SSA-RBFNN的CFST界面粘结强度预测模型,收集319组数据建立数据库,选取8种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层参数和界面粘结强度作为输出层参数,分别建立RBFNN和SSA-RBFNN模型。通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 2)等指标,将2种机器学习模型与6种现有公式进行比较,评估它们在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2种机器学习模型比公式精度更高。其中,SSA-RBFNN模型有更好的预测性能,更有助于高效预测CFST的界面粘结强度。研究结果可为CFST结构工程设计提供相应的预测方法和技术支持,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更好地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钢管混凝土 界面粘结强度 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与RBF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冯瑞 宋春林 +1 位作者 张艳珠 邵惠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22-125,共4页
给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s)和RBF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建模方法.通过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VMs方法跟踪性能好、泛化能力强、对样本的依赖程度低,它比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建模具有更好的推广能力.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软测量 rbf神经网络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和LS-SVM组合模型的磁浮车间隙传感器温度补偿 被引量:8
4
作者 靖永志 何飞 张昆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73-80,共8页
对磁浮车悬浮间隙传感器温度漂移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组合预测的方法建立传感器温度特性逆模型进行温度补偿,根据传感器温度特性分别建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温度补偿系统模型,通过在探头... 对磁浮车悬浮间隙传感器温度漂移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组合预测的方法建立传感器温度特性逆模型进行温度补偿,根据传感器温度特性分别建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温度补偿系统模型,通过在探头内布置PT1000铂热电阻检测探头温度,依据温度信号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误差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组合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温度逆特性,组合补偿模型的输出不受工作温度的影响,全量程最大误差为0.14 mm,在工作间隙范围内误差小于0.05 mm,且组合模型的补偿误差优于单一模型补偿效果,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温度漂移效应,并提高传感器的检测准确度,能够满足磁浮车悬浮控制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间隙传感器 温度补偿 组合模型 rbf 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混合输入机构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仁军 刘宏昭 原大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4-208,共5页
提出一种伺服电动机对常速电动机运动进行闭环跟踪的控制策略,控制伺服电动机的运动,以实现对常速电动机速度波动的补偿。由于系统精确模型难以获得,设计了基于名义模型的径向基函数网络自适应控制器,进行混合输入机构轨迹的跟踪,应用... 提出一种伺服电动机对常速电动机运动进行闭环跟踪的控制策略,控制伺服电动机的运动,以实现对常速电动机速度波动的补偿。由于系统精确模型难以获得,设计了基于名义模型的径向基函数网络自适应控制器,进行混合输入机构轨迹的跟踪,应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系统中摩擦、外部扰动和动力耦合等不确定因素的和进行逼近,网络输出权值由自适应算法学习确定,并对该控制器进行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稳定有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输入机构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自适应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组合模型的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光谱估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谢文 赵小敏 +3 位作者 郭熙 叶英聪 孙小香 匡丽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3,共8页
【目的】探讨组合模型在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山地红壤光谱的全波段(400~2 450 nm)研究范围,选择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BP)和支持向... 【目的】探讨组合模型在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山地红壤光谱的全波段(400~2 450 nm)研究范围,选择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BP)和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SVMR)3种单一高光谱估测模型,分别获得预测结果,并重构预测结果数据,以绝对误差和最小为目标,计算固定权重与不固定权重两种组合模型的权重值,并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法建立组合模型,探讨不同赋权方法与是否重构数据条件下的最优组合模型。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预测偏差比(RPD)和决定系数(R2)评价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精度。【结果】单一预测模型中的SVMR估测精度最高,验证决定系数(R2)为0.64,均方根误差为9.76 g·kg-1,测定值标准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为1.67;在组合模型数据不重构的条件下,不定权组合模型要优于定权组合模型;在组合模型数据重构的条件下,定权组合模型要略优于不定权组合模型,估测精度相差不大;最优模型是数据重构定权组合模型,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7,均方根误差为7.91 g·kg-1,测定值标准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为2.06;组合模型验证精度优于单一模型,说明利用RBF组合模型估算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结论】对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估测而言,单一模型具有操作简单、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但组合模型能较大限度地利用各种预测样本信息,从而能有效减少应用单一模型时所受随机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估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组合模型 山地红壤 有机质 土壤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聚类和RBF神经网络的机床热误差补偿建模 被引量:9
7
作者 苏铁明 叶三排 孙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共5页
热关键点的选择和热误差建模技术是决定热误差补偿是否有效的关键,对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对数控机床热误差的补偿控制,文章利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方法,对机床上布置的温度测点进行优化筛选,将温度变量从20个减少... 热关键点的选择和热误差建模技术是决定热误差补偿是否有效的关键,对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至关重要。为了实现对数控机床热误差的补偿控制,文章利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方法,对机床上布置的温度测点进行优化筛选,将温度变量从20个减少到4个,然后给出了基于RBF热误差补偿建模方法。通过建模实例表明,文章提出的建模方法,在保证补偿模型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温度测点,降低了变量耦合影响,并提高了补偿模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补偿 模糊C均值聚类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坐标测量机接触式测头动态误差建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曲颖 罗哉 +1 位作者 陆艺 郭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3-418,共6页
针对测量机接触式测头在动态测量过程中精度低这一问题,分析了测头的动态误差来源,并通过标准球的测量实验验证了影响测头动态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其中逼近速率、测杆长度、测端直径是关键的3个影响因素。为了减小测头引起的动态测... 针对测量机接触式测头在动态测量过程中精度低这一问题,分析了测头的动态误差来源,并通过标准球的测量实验验证了影响测头动态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其中逼近速率、测杆长度、测端直径是关键的3个影响因素。为了减小测头引起的动态测量误差,引入了RBF神经网络误差补偿模型,从而避免了传统误差模型中复杂的数学关系的推导。在Global Class 9158测量机上对标准球的测量数据建立了训练样本,并对标准环规的测量数据作为测试样本进行误差补偿。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误差模型补偿修正后测量误差均值从3.5μm减小到1.3μm,并且模型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三坐标测量机 动态精度 接触式测头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到卷多功能印刷机张力控制系统研究
9
作者 张伟鹏 柴承文 +4 位作者 武淑琴 王美鸥 黄嘉树 王仪明 乔俊伟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4-232,共9页
目的为了满足卷到卷多功能印刷机系统在张力稳定性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张力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张力耦合问题,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方法通过分析张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放卷单元与印刷单元之间的两级张力耦合数学模型,... 目的为了满足卷到卷多功能印刷机系统在张力稳定性方面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张力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张力耦合问题,并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方法通过分析张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建立放卷单元与印刷单元之间的两级张力耦合数学模型,并推导系统的动态解耦与静态解耦模型。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方法,引入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组合部分的关键参数进行在线调整,设计一种RBF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RBF-ADRC)。结果与其他控制器的仿真对比结果显示,RBF-ADRC能够有效实现张力系统的解耦控制,显著提升系统的恒张力稳定性,并增强其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结论RBF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策略成功解决了张力耦合控制问题,不仅实现了系统的恒张力稳定运行,还显著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实现了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到卷多功能印刷机 张力控制 解耦控制 rbf神经网络自抗扰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虚拟仪表人机界面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颜声远 于晓洋 +2 位作者 张志俭 彭敏俊 杨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731-5735,共5页
提出了基于RBF网络的虚拟仪表人机界面主观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利用RBF网络的自组织、自学习与自适应特性对网络进行训练,使网络学习隐含在训练数据中的人机界面主观评价指标的权重规律,自适应调整主观评价指标的权重,克服了主观赋权... 提出了基于RBF网络的虚拟仪表人机界面主观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利用RBF网络的自组织、自学习与自适应特性对网络进行训练,使网络学习隐含在训练数据中的人机界面主观评价指标的权重规律,自适应调整主观评价指标的权重,克服了主观赋权法的随机性因素影响。建立了虚拟光柱表人机界面,开发了基于RBF网络的虚拟光柱表人机界面主观评价模型;对训练样本数为50,75和100的三组虚拟仪表网络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75个训练样本可以得到满意的主观评价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评价 人机界面 rbf网络 虚拟仪表 光柱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和NSGA-Ⅱ算法的海水淡化高压泵多工况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德胜 张奇 +2 位作者 赵睿杰 祁炳 沈熙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9-1196,共8页
为提高透平式能量回收一体机的水力性能,采用RBF神经网络、NSGA-Ⅱ遗传算法和数值模拟集成的设计方法,对高压泵进行多工况优化设计.以高压泵三工况点的加权平均效率为优化目标,设计工况点下的扬程为约束条件,结合Plackett-Burman筛选试... 为提高透平式能量回收一体机的水力性能,采用RBF神经网络、NSGA-Ⅱ遗传算法和数值模拟集成的设计方法,对高压泵进行多工况优化设计.以高压泵三工况点的加权平均效率为优化目标,设计工况点下的扬程为约束条件,结合Plackett-Burman筛选试验,将进口安放角、出口安放角、叶片出口宽度及叶片包角作为优化变量,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试验空间,基于Isight多学科优化平台,通过编写批处理命令集成CFturbo,ICEM,CFX,搭建智能水力优化平台,实现高压泵的CFD自动预报.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利用RBF神经网络建立目标函数与几何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运用NSGA-Ⅱ算法对该模型寻优.研究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高压泵效率以及扬程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优化后高压泵与初始方案相比,3个工况点加权平均效率提高了3.38%,在0.8 Q_(d),1.0 Q_(d)和1.2 Q_(d)工况下效率分别提高了2.21%,3.59%和4.23%;优化后叶轮在设计工况点附近轴功率略有减小;对比优化前后叶轮的流场分布,优化后的叶轮进口低速区减小,内部速度梯度分布更加均匀,流场得到明显改善,能量耗散减小.研究结果可为高压泵多工况水力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高压泵 能量回收一体机 多工况优化设计 rbf神经网络 NSGA-Ⅱ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云神经网络在数控机床刀具磨损状态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姣 祁美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46-149,共4页
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破损是造成加工设备损坏和加工安全事故的主要起因,且刀具的磨损对加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正确对数控机床的刀具状态进行识别有着重要的工程价值。提出一种云理论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RBF云神经网络模型... 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破损是造成加工设备损坏和加工安全事故的主要起因,且刀具的磨损对加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正确对数控机床的刀具状态进行识别有着重要的工程价值。提出一种云理论与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RBF云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既有云理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又有RBF的学习、记忆能力。将其应用到数控机床的刀具磨损状态识别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的精确度较高,具有较强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刀具磨损 rbf云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KPCA与PSO-RBF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东民 陈敏 吴庆朝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针对数控机床发生故障时多故障源、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和RBF神经网络结构参数选取依据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核主元分析方法(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与粒子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方法。首先,... 针对数控机床发生故障时多故障源、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和RBF神经网络结构参数选取依据经验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核主元分析方法(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与粒子群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所测信号利用核主元分析方法进行降噪、拨冗余,提取故障特征;其次,利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RBF神经网络隐层节点中心和宽度;最后,将经KPCA提取的故障特征作为输入,建立PSO优化RBF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某数控床伺服系统七种常见故障特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RBF神经网络、PSO优化RBF神经网络相比,融合KPCA和PSO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不仅提高了网络的训练速度及泛化能力,而且具有更高辨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成分分析 粒子群算法 rbf神经网络数 数控机床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虚拟轴机床末端刀具运动位姿实时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国琴 薛娌 张义贞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3-95,共3页
实现虚拟轴机床末端刀具位姿的实时检测目前仍然是虚拟轴机床在数控加工领域实现高精度控制和产业化的障碍之一。针对六自由度虚拟轴机床的末端刀具位姿检测进行研究。首先对虚拟轴机床进行运动学分析,然后以虚拟轴机床末端刀具的位姿... 实现虚拟轴机床末端刀具位姿的实时检测目前仍然是虚拟轴机床在数控加工领域实现高精度控制和产业化的障碍之一。针对六自由度虚拟轴机床的末端刀具位姿检测进行研究。首先对虚拟轴机床进行运动学分析,然后以虚拟轴机床末端刀具的位姿逆解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构建结构自适应确定的RBF神经网络,实现虚拟轴机床从关节变量空间到工作变量空间的映射,最后利用已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实现虚拟轴机床末端刀具位姿的实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实现虚拟轴机床末端刀具运动位姿的检测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为虚拟轴机床末端刀具的直接闭环高精度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轴机床 结构自适应 rbf神经网络 位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C优化RBF网络的机床主轴轴承磨损状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强 张晓 丁志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68-170,共3页
利用赤迟信息准则(AIC)确定RBF神经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数和中心,建立基于该神经网络的机床磨损状态分析模型,并利用实验获取的振动信号来判断机床主轴轴承磨损状况。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IC的RBF网络技术的分析方法在机床磨损状态分... 利用赤迟信息准则(AIC)确定RBF神经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数和中心,建立基于该神经网络的机床磨损状态分析模型,并利用实验获取的振动信号来判断机床主轴轴承磨损状况。实验及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IC的RBF网络技术的分析方法在机床磨损状态分析中是有效可行的,对单一磨损状态的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7.5%,对其他复杂机械的振动分析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赤迟信息准则(AIC) rbf神经网络 状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倍频能量与RBF、SVM的齿轮皮带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泽文 江帆 曹保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55,58,共4页
为实现对不同工况下的齿轮皮带系统中不同齿轮故障的诊断与分类,将不同故障状态的齿轮和不同松紧程度的皮带组合进行多状态模拟实验,采集各种状态下的齿轮振动信号,提取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振动信号倍频能量作为特征向量,最后分别采用径... 为实现对不同工况下的齿轮皮带系统中不同齿轮故障的诊断与分类,将不同故障状态的齿轮和不同松紧程度的皮带组合进行多状态模拟实验,采集各种状态下的齿轮振动信号,提取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振动信号倍频能量作为特征向量,最后分别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不同皮带张紧状态下齿轮故障进行诊断分类,并将两种方法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振动信号的倍频能量能够较好地反映齿轮的故障特征,RBF神经网络和SVM都能有效地识别齿轮的故障类型,SVM对于齿轮皮带系统的故障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皮带系统 倍频能量 rbf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白娜 赵鲁燕 黄再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4-218,共5页
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能够快速解决数控机床故障问题。为提高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准确性,设计一个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多体系统模型,对数控机床建模,提取机床内部特征,对故障数据分类处理,完... 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能够快速解决数控机床故障问题。为提高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准确性,设计一个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方法。应用多体系统模型,对数控机床建模,提取机床内部特征,对故障数据分类处理,完成故障数据分布拟合。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价指标,训练RBF神经网络,实现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定位误差较小,能够准确统计出数控机床的故障模式频次,确保了可靠性分析效果,提高了数控机床可靠性分析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高精度数控机床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薄壁曲面件加工的五轴数控机床热误差建模方法研究
18
作者 邹政 周庆东 +2 位作者 何亮 雷思聪 杨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为建立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复杂薄壁曲面件过程中的热误差模型,提出一种使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结合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以精密五轴数控机床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复杂薄壁曲面叶轮进行实际五轴铣削加工,通过测量数控机床选定... 为建立五轴数控机床加工复杂薄壁曲面件过程中的热误差模型,提出一种使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结合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以精密五轴数控机床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复杂薄壁曲面叶轮进行实际五轴铣削加工,通过测量数控机床选定点温度与刀具偏移,获得非机床空转激励下的温升和热偏移数据。选择RBF神经网络作为核函数进行SVR建模,建立实际加工环境下的五轴数控机床热误差模型。研究结果表明:RBF-SVR预测模型的误差比SVR模型小,相较于SVR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分别降低29.5%和16.2%,拟合优度分别提高35.2%和19.9%,说明所提出的RBF-SVR建模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薄壁曲面 五轴数控机床 热误差 支持向量回归机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灌装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洁 郑维 张玉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54-259,共6页
目的针对传统液体灌装机灌装定量控制方法存在控制稳定性不高、控制精度较差等问题,引入RBF神经网络对液体灌装机高精度灌装定量控制。方法构建液体灌装机伺服驱动计量缸传递函数,结合空间扰动性融合方法实现液体灌装机高精度灌装扰动... 目的针对传统液体灌装机灌装定量控制方法存在控制稳定性不高、控制精度较差等问题,引入RBF神经网络对液体灌装机高精度灌装定量控制。方法构建液体灌装机伺服驱动计量缸传递函数,结合空间扰动性融合方法实现液体灌装机高精度灌装扰动特征解析;采用参数自适应辨识方法进行液体灌装机高精度灌装的定量分析;通过B样条曲线拟合方法对液体灌装机灌装拟合控制;通过自适应参数调节,构建RBF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液体灌装机高精度灌装定量控制的优化设计。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液体灌装定量控制稳定性较好,灌装机灌装定量控制效果较好。结论文中方法提高了液体灌装机高精度灌装的定量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液体灌装机 神经网络模型 模糊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神经网络在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英豪 王会良 苏建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0,共4页
在机床产品可靠性评估中,针对采集到的有效故障数据较少而导致失效分布无法唯一确定的问题,提出建立RBF神经网络故障数据扩充算法模型。该模型通过自组织聚类学习算法确定神经网络的径向基函数中心和扩展常数,然后利用学习算法的输出结... 在机床产品可靠性评估中,针对采集到的有效故障数据较少而导致失效分布无法唯一确定的问题,提出建立RBF神经网络故障数据扩充算法模型。该模型通过自组织聚类学习算法确定神经网络的径向基函数中心和扩展常数,然后利用学习算法的输出结果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随后将随机生成的累积失效分布函数导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得到与原数据组具有一致失效分布规律的仿真数据,从而确定机床故障分布类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此方法确定的机床故障分布类型为威布尔分布,对其进行的可靠性评估显示MTBF估计值为909.20h,可靠度估计值为0.4874,同时机床已经进入耗损失效期,在后续工作中应该制定相应预防性维修措施来延长机床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神经网络 故障分布模型 数控机床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