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用车辆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减振器的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方昌林 凌智勇 +1 位作者 王勇 张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68,共4页
研究了车辆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和减振器阻尼对其特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农用运输车用气柱式减振器中气柱力的影响 ,得出了气柱弹簧刚度在减振器压缩和拉伸行程中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减振器 动态性能试验 农用车辆 悬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阻尼可调减振器多模式切换控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景波 倪彰 +1 位作者 贝绍轶 冯俊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64,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中阻尼可调减振器工作模式单一、阻尼可调范围有限的问题,为了增加减振器阻尼可调工作模式的调节范围,以某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的减振器.建立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动力学模... 针对电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中阻尼可调减振器工作模式单一、阻尼可调范围有限的问题,为了增加减振器阻尼可调工作模式的调节范围,以某液压减振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的减振器.建立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基于INSTRON8800单通道数字控制液压伺服激振台的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试验台架系统,进行了不同阻尼模式下的示功图曲线和"速度-力"特性曲线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在不同的阻尼模式下变化明显,"阻尼力-速度"关系曲线反映了阻尼多模式切换可调减振器在压缩行程和回弹行程阻尼特性的可行性.对主动悬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阻尼可调减振器 多模式切换 动力学模型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尾撬缓冲器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冯蕴雯 朱铮铮 +1 位作者 潘文廷 朱鲜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1-276,共6页
为了获得民机尾撬缓冲器吸能功量特性,提出了一套结合理论分析、协同仿真及试验验证的系统分析方法。以缓冲器理论分析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含缓冲器动力学和液压系统的协同仿真模型;规划并实施了相应的落震仿真试验,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 为了获得民机尾撬缓冲器吸能功量特性,提出了一套结合理论分析、协同仿真及试验验证的系统分析方法。以缓冲器理论分析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含缓冲器动力学和液压系统的协同仿真模型;规划并实施了相应的落震仿真试验,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详细讨论了不同充气压力和投放高度等关键参数对缓冲器动态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缓冲器功量、最大行程及最大轴向力随相关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方法和结论可用于指导尾撬缓冲器的设计和选型,对民机的试飞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机 尾撬缓冲器 协同仿真 试验验证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淤泥软基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彰明 林军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78-2382,共5页
对于高含水率、大孔隙比的深厚淤泥地基,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中,采用组合式高效夯击减震锤(SAAT)等4种不同形状尺寸的典型夯锤,以975~1 125 kN.m单击夯击能夯击,进行场地振动加速度及夯沉量原位对比测试,获得SAAT夯锤与地基土首次... 对于高含水率、大孔隙比的深厚淤泥地基,在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中,采用组合式高效夯击减震锤(SAAT)等4种不同形状尺寸的典型夯锤,以975~1 125 kN.m单击夯击能夯击,进行场地振动加速度及夯沉量原位对比测试,获得SAAT夯锤与地基土首次接触、回弹和二次作用历时分别为15,80,35 ms,各锤作用下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分别在10 m与5 m距离内急剧降低,得到满足规范(烈度Ⅶ度)安全要求时SAAT及各夯锤夯击综合安全距离为20~30 m,其中SAAT所需安全距离最小。结果表明,采用SAAT可明显提高夯击效率,并可有效地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振动影响。此外,对该条件下夯击冲击波的传播及衰减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软基 静动力排水固结 振动影响 组合减震锤 试验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铁道车辆滚振试验台曲线通过试验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汪群生 曾京 +1 位作者 张传英 魏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91-3395,共5页
推导了车辆在通过曲线时的轮轨蠕滑率计算公式,并建立模拟铁道车辆曲线通过的滚振台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曲线通过台架试验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对车辆轮轨垂向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滚动台上的车辆系统经由未平衡至平... 推导了车辆在通过曲线时的轮轨蠕滑率计算公式,并建立模拟铁道车辆曲线通过的滚振台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曲线通过台架试验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法对车辆轮轨垂向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滚动台上的车辆系统经由未平衡至平衡状态的过程中,现行的曲线通过试验方法冲击过大,而新的试验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冲击;将根据两种试验方法计算得到的安全性指标与曲线线路的结果进行对比可知,三者的变化规律一致;在两种试验方法的安全性指标对比中,新的试验方法与线路结果的误差更小,说明所提出的曲线通过试验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滚动台 曲线通过 车辆系统动力学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减振器动力学模型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孔辉 郭耀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1,共7页
利用Rebrouck建模方法,建立了液压减振器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反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和温度等因素对减振器阻尼力的影响.使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利用某型号ATV(all terrain vehicle)右后减振器试验数据对活塞阀特性... 利用Rebrouck建模方法,建立了液压减振器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反映了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和温度等因素对减振器阻尼力的影响.使用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利用某型号ATV(all terrain vehicle)右后减振器试验数据对活塞阀特性参数进行了辨识,模型计算值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将该减振器动力学模型以S-function的形式集成到CarsimTM的某E-class整车模型中,在扫频路面和双移线工况下研究了减振器动力学模型和速度-阻尼力曲线模型对车辆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动力学模型 扫频工况 双移线工况 车辆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震器橡胶连接件的动态特性实验研究以及参数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振娴 顾亮 王国丽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7-431,共5页
麦弗逊悬架中,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减震器和车体之间采用橡胶-钢零件作为弹性连接.为了更好地研究此橡胶连接件对汽车悬架垂向动态特性的影响,对其垂向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其在汽车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在MTS810万能材料试验... 麦弗逊悬架中,为了提高乘坐舒适性,减震器和车体之间采用橡胶-钢零件作为弹性连接.为了更好地研究此橡胶连接件对汽车悬架垂向动态特性的影响,对其垂向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其在汽车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在MTS810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频率范围多在1~12Hz之间,因此将动态测试实验的频率范围设置在相同的频率范围内.在实验的基础上,基于双折线恢复力的迟滞回线模型,建立了橡胶连接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将其迟滞回线分解为一次弹性恢复力、三次弹性恢复力、线性阻尼力和双折线恢复力,并对建立的恢复力模型中的参数分批进行识别,提高了弱参数项的识别精度.通过与实验曲线对比,仿真得到的模型曲线与实际测试曲线吻合得较好,尤其对于阻尼力相对较小的系统,满足实际工程计算的要求,为研究橡胶对悬架动力学的影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器 橡胶 动态测试 迟滞回线分解 能量法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故障诊断系统减振器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伟 胡昌华 +1 位作者 周涛 夏启兵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某导弹故障诊断系统减振器设计遵循隔振、缓冲系统期望的动态特性要求——变阻尼、变刚度 ,采用刚度拟合、干摩擦阻尼技术 ,实现了低固有频率、无谐振峰 ,并兼顾了缓冲要求。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减振器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减振杆对弓箭系统的减振效果测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邬建卫 杨蕾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采用工程学的电测试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实测,测量从拉弓钩弦到箭射出收势过程中弓箭系统振动响应的各项特征参数值,讨论使用何种减振杆以及减振杆的安装位置如何达到最佳减振效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合理的选择、调节相适应... 采用工程学的电测试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实测,测量从拉弓钩弦到箭射出收势过程中弓箭系统振动响应的各项特征参数值,讨论使用何种减振杆以及减振杆的安装位置如何达到最佳减振效果,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合理的选择、调节相适应的减振装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 反曲弓 减振杆 减振效果 动态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履带车辆电磁悬挂结构设计与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进秋 岳杰 +2 位作者 彭志召 张磊 黄大山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138,共7页
针对被动悬挂不可控、半主动悬挂不能主动出力和主动悬挂耗能过大等问题,提出基于电磁作动器和磁流变阻尼器相复合的电磁悬挂结构方案。依据军用车辆能量回收潜力和行驶性能与射击精度对悬挂控制的要求,提出采用分档控制方法的基于行驶... 针对被动悬挂不可控、半主动悬挂不能主动出力和主动悬挂耗能过大等问题,提出基于电磁作动器和磁流变阻尼器相复合的电磁悬挂结构方案。依据军用车辆能量回收潜力和行驶性能与射击精度对悬挂控制的要求,提出采用分档控制方法的基于行驶工况与作战效能的振动控制策略。分析表明,该电磁悬挂具有Fail-Safe功能,增加了参数的可调范围,在分档控制策略下能够实现车辆振动的被动、半主动和主动控制,并能在a档和b档时采用电磁馈能实现振动能量的部分回收,适用于军用履带战斗车辆振动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悬挂 磁流变阻尼器 电磁作动器 分档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减振器能量特性测试系统
11
作者 孙晓帮 田雪 +1 位作者 陈双 杨旭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26-128,132,共4页
首先介绍了减振器能量特性测试系统工作原理,并阐述了测试系统的功能和基本组成,根据减振器能量耗散原理建立减振器能量耗散数学模型,然后基于LabVIEW平台编程计算求解减振器在一个工作行程中累积吸收的总能量,通过对减振器施加不同激... 首先介绍了减振器能量特性测试系统工作原理,并阐述了测试系统的功能和基本组成,根据减振器能量耗散原理建立减振器能量耗散数学模型,然后基于LabVIEW平台编程计算求解减振器在一个工作行程中累积吸收的总能量,通过对减振器施加不同激励速度,得到减振器能量特性曲线图,从而定量分析出减振器在不同工况下吸收能量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当减振器速度达到或超过开阀速度点时,改变了减振器能量损失速率,使能量曲线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悬架 减振器 能量特性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车辆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数值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Richard van Kasteel 钱立新 +1 位作者 王成国 叶国弘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4,共7页
基于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阀元件的性能,建立了一个新的液压减振器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不仅将阻尼力作为减振器活塞杆的速度与位移的函数,同时还含有用于描述内部结构的基本参量,可以清楚地描述液压减振器的阻尼机制。应... 基于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阀元件的性能,建立了一个新的液压减振器数值模型。该数值模型不仅将阻尼力作为减振器活塞杆的速度与位移的函数,同时还含有用于描述内部结构的基本参量,可以清楚地描述液压减振器的阻尼机制。应用该模型可进行液压减振器的动态性能分析、结构设计、元件选用等。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性。该数值模型易于实现计算机数值仿真,可以应用于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和减振器的结构参数、动态性能对车辆舒适性和稳定性影响的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减振器 数值模型 工作原理 铁道车辆 计算机数值仿真 动态性能分析 内部结构 动力学性能 稳定性影响 阻尼机制 结构设计 元件选用 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 结构参数 车辆系统 活塞杆 阻尼力 符合性 舒适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乘用车减振器动态特性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芸华 尹辉俊 +1 位作者 王祖皓 洪晓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0,共5页
目前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大多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来获取,该类设计方法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周期长、成本高。针对这一问题,以某乘用车减振器为分析对象,在分析减振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动态特性进行详细的数学建模,然后建立减振器仿真分析... 目前减振器的动态特性大多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来获取,该类设计方法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周期长、成本高。针对这一问题,以某乘用车减振器为分析对象,在分析减振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动态特性进行详细的数学建模,然后建立减振器仿真分析流程图,编写MATLAB程序仿真计算减振器在多种频率下的动态特性,并应用MTS849试验台测试样机,对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的准确性。这种应用仿真分析与台架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为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能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器 动态特性 数学建模 MATLAB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永磁式电涡流减振器设计及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超 韩晓明 +1 位作者 李强 李池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86-794,共9页
为研究轮式车辆的电涡流减振器在行进间冲击载荷下的动态特性,结合电涡流理论设计了一种永磁式电涡流减振器,并基于等效磁路模型和麦克斯韦方程分析了其导体筒表面空气间隙处磁感应强度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有限元法对永磁式电... 为研究轮式车辆的电涡流减振器在行进间冲击载荷下的动态特性,结合电涡流理论设计了一种永磁式电涡流减振器,并基于等效磁路模型和麦克斯韦方程分析了其导体筒表面空气间隙处磁感应强度与阻尼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有限元法对永磁式电涡流减振器的静、动态磁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其阻尼特性的影响及不同运动速度下的示功特性曲线。通过建立1/4车辆悬架动力学模型和基于高斯滤波白噪声的随机路面激励模型,对车辆行进间冲击载荷下永磁式电涡流减振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永磁式电涡流减振器的磁场在动态条件下会发生退磁以及磁感线趋速聚集现象,各结构参数对其阻尼特性的影响较大;永磁式电涡流减振器的响应速度快,压缩、复原阻尼力恒定且平稳,可以高效、快速地消除轮式车辆越野时受到的路面激励和车载武器射击时的冲击载荷,能够有效抑制车体振动。研究结果对提高轮式车辆的越野机动性以及车载武器的射击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车辆 电涡流减振器 冲击载荷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爆胶轮车发动机动力性研究及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润泽 寇子明 +1 位作者 闫政 成文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4-137,共4页
针对现有矿用防爆胶轮车在巷道内运行过程中存在动力不足和燃油不充分问题,提出利用动力学理论模型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最佳动力性、油耗及其能效。首先根据实际工况进行了发动机的选型,再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线性回归法得出最理想... 针对现有矿用防爆胶轮车在巷道内运行过程中存在动力不足和燃油不充分问题,提出利用动力学理论模型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最佳动力性、油耗及其能效。首先根据实际工况进行了发动机的选型,再利用MATLAB软件中的线性回归法得出最理想的四阶拟合曲线方程,建立了发动机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搭建了防爆胶轮车动力系统模型并对爬坡度、加速度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动力性试验,将试验得出的万有特性曲线与仿真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号发动机转速1800r/min时为最佳经济性及动力性区域,最低油耗为222g/k W·h,由此建立的发动机数学模型及胶轮车动力系统模型是准确的,为后续的发动机研究和整车动力匹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胶轮车 理论模型 动力性试验 万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混合式减振器动态特性研究
16
作者 赵峰 龙江 +1 位作者 王智龙 林青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46-152,共7页
以SR20飞机前起落架减振器为例,通过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减振器的三维模型,并使用Fluent进行流体仿真,通过台架试验的方法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改变减振器常通孔直径、导油槽宽度、导油槽深度、活塞杆直径和单向活门直径来探... 以SR20飞机前起落架减振器为例,通过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减振器的三维模型,并使用Fluent进行流体仿真,通过台架试验的方法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改变减振器常通孔直径、导油槽宽度、导油槽深度、活塞杆直径和单向活门直径来探究其结构参数变化对减振器动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通孔直径相较于其他4个参数对减振器的动态性能影响较小;导油槽的流通面积对于减振器的动态性能影响较大,其中导油槽宽度的影响大于导油槽深度;随着导油槽流通面积的减少,减振器中位复原阻尼力和中位压缩阻尼力变大,且变化明显;活塞杆直径减小,减振器阻尼力变大;单向活门直径减小,减振器复原阻尼力不变,中位压缩阻尼力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式减振器 动态特性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Ni3MoVA钢的动态断裂性能
17
作者 黄士振 刘新华 +1 位作者 冯英先 宋刚 《华东工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用预制裂纹的CHARPY试样在装备有载荷、位移传感器及微型计算机的冲击试验机上测定了PCrNi3MoVA钢的动态断裂性能,比较了不同冲击速度,不同载面尺寸的试样对K_(Id)的影响,并测出了低温-40℃时的K_(Id)值.
关键词 动态断裂韧性 力学冲击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