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电类实验测量数据异常检测的MVAE神经网络 被引量:2
1
作者 申赞伟 刘彦博 +3 位作者 杨柳 曹淋涵 熊英杰 张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电类实验课中测量数据对错的人工评判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变分自编码器(MVAE)神经网络,利用均值漂移方法得到实验测量数据的隐变量均值;以实验测量数据的训练集样本为输入,基于反向传播算法对MVAE参数进行训... 电类实验课中测量数据对错的人工评判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变分自编码器(MVAE)神经网络,利用均值漂移方法得到实验测量数据的隐变量均值;以实验测量数据的训练集样本为输入,基于反向传播算法对MVAE参数进行训练,得到实验测量数据的隐变量标准差和隐变量的正态分布。若待判决的测试样本编码后的数据位于隐变量正态分布的2个标准差范围外,则该样本为异常数据,即错误测量数据。研究结果表明,MVAE模型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异常检测判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类实验课程 变分自编码器 神经网络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E-EGAN架构的地震脉冲干扰异常检测
2
作者 严英殊 余贞侠 +2 位作者 文晓涛 王秋成 文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在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脉冲信号作为一种干扰,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的品质,是地震采集现场重点监控的干扰对象。为准确检测脉冲信号,减少地震脉冲信号对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VAE-EGAN架构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结... 在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脉冲信号作为一种干扰,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的品质,是地震采集现场重点监控的干扰对象。为准确检测脉冲信号,减少地震脉冲信号对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VAE-EGAN架构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的生成稳定性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判别能力,通过权值衰减和谱归一化技术降低模型过拟合的可能。新设计的损失函数结合多个判别器的独特结构,提高了GAN在异常捕捉任务上的竞争力。西部某工区实际地震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异常检测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93.75%和96.77%,异常定位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89.82%和92.73%。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脉冲信号异常检测精度方面的有效性,降低了地震数据处理中脉冲信号检测的复杂性,有助于保障地震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脉冲 异常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趋势平滑约束下基于BLSTM-VAE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3
作者 王旋 石章松 +2 位作者 佘博 孙世岩 秦奋起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7,共13页
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 RUL)预测对于维护工业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但现有的RUL预测方法在处理高维传感器数据以及捕捉时间退化模式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退化趋势平滑约束下基于双向长... 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 RUL)预测对于维护工业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但现有的RUL预测方法在处理高维传感器数据以及捕捉时间退化模式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退化趋势平滑约束下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变分自编码器(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Memory-Variational Auto Encoder, BLSTM-VAE)的RUL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降噪、滑动窗口分段和标签修正等步骤。然后设计基于BLSTM的VAE型特征提取器,以有效提取时间序列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和长距离依赖关系。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流形学习的退化趋势平滑约束模块,通过局部不变性假设来增强模型的稳健性和泛化能力。通过航空发动机数据集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UL预测方法在数据集上的表现优于现有的多种RUL预测方法,具有更低的预测误差和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寿命预测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平滑性约束 流形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E与API行为特征抽取的恶意软件检测
4
作者 于孟洋 师智斌 +1 位作者 郝伟泽 张舒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471,共8页
针对现有检测方法缺乏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建模能力、难以提取API调用序列的全局特征,且对API行为语义表示抽取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与API行为特征抽取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通过词嵌入将调用函数表示为语义稠密向量;基... 针对现有检测方法缺乏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建模能力、难以提取API调用序列的全局特征,且对API行为语义表示抽取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与API行为特征抽取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通过词嵌入将调用函数表示为语义稠密向量;基于变分自编码器架构,学习数据的潜在状态表示,完成对恶意软件全局特征和模式的提取;采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抽取不同粒度调用子序列的行为语义特征,同时统计调用频率,获取API使用权重信息;综合上述特征进行恶意软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阿里云数据集上达到了97.81%的良/恶性检测精度和93.74%的多分类精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软件检测 变分自编码器 多层卷积神经网络 序列信息 行为语义 频率信息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E-GRU和残差注意力的大坝位移深度学习预测模型
5
作者 仵凡 郑浩然 +1 位作者 漆一宁 苏怀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6,共5页
针对大坝变形序列中非线性特征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双向门控循环单元(GRU)和残差注意力机制(RA)的深度学习模型。首先,利用VAE对大坝位移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复杂的高维环境数据映射到低维潜在空间。然... 针对大坝变形序列中非线性特征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双向门控循环单元(GRU)和残差注意力机制(RA)的深度学习模型。首先,利用VAE对大坝位移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复杂的高维环境数据映射到低维潜在空间。然后,采用GRU捕捉时间依赖性,并引入残差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关键特征的关注能力。最后,结合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GO)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VAE-RAGRU模型在大坝位移预测中表现优异,显著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为大坝安全监控提供了一个高效、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预测 变分自编码器 门控循环单元 残差注意力机制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AE-LSTM的服务器KPI异常检测
6
作者 沈夏闰 李若楠 张昊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9-1027,共9页
对于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的异常检测是互联网智慧运维流程中的基石,对于故障报警和保障服务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深度生成模型已经能很好地解决机器学习模型深度特征表征能力差的问题,但对于KPI数据中时间信息... 对于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的异常检测是互联网智慧运维流程中的基石,对于故障报警和保障服务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深度生成模型已经能很好地解决机器学习模型深度特征表征能力差的问题,但对于KPI数据中时间信息的处理和长时信息的捕获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onditional variational autoencoder,CVAE)和长短时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相结合的KPI异常检测模型,利用CVAE网络强大的表征能力,并将时间信息添加到深度自编码器中,利用LSTM的长时记忆能力,提高模型的长时异常学习和处理能力,使用训练好的CVAE网络来进一步训练LSTM。在3个公开的数据集上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F 1值方面,所提模型的性能优于单独的LSTM和一些效果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性能指标异常检测 条件变分自编码器 长短时记忆网络 关键性能指标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IR-CBAM-VAE的阻抗法不均衡数据玻璃窗胶条失效诊断方法研究
7
作者 尤增颍 邬碧涵 +2 位作者 朱海勇 周玉勤 徐佳文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136,共17页
玻璃窗胶条长时间使用会发生老化,破坏结构的密封性,带来安全隐患。这类损伤具有高度隐蔽性,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查手段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导致健康-故障数据不均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压电阻抗技术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结... 玻璃窗胶条长时间使用会发生老化,破坏结构的密封性,带来安全隐患。这类损伤具有高度隐蔽性,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查手段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导致健康-故障数据不均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压电阻抗技术与Transformer深度学习模型结合的非侵入式故障诊断方法。针对实际应用中故障样本稀缺与数据分布不均衡的核心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注意力机制和变分自编码器的数据增强生成模型,通过学习真实故障数据分布生成新样本以扩充数据集并提升Transformer模型的泛化能力。为进一步优化生成数据质量,提升诊断准确性,引入PPIR技术,将其与CBAM-VAE结合形成PPIR-CBAM-VAE协同优化方法。PPIR技术通过精确保留关键谐振峰特征、剔除非峰值点,并利用线性插值修复非峰值区域来生成样本,在丰富样本多样性的同时显著提升数据集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PPIR-CBAM-VAE方法在极具挑战性的健康-故障样本不平衡比达20∶3的条件下,诊断准确率达到92.13%;在不平衡比为4∶1的条件下,诊断准确率从基础方法的92.27%显著提升至96.45%,极大优化了模型对少数类故障样本的识别性能。该研究系统构建了融合压电阻抗技术、Transformer模型及创新性PPIR-CBAM-VAE数据增强的故障诊断框架,为建筑密封系统健康监测提供了高灵敏性、高适用性的新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窗胶条 压电阻抗技术 数据增强 变分自编码器 Transformer模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VAE和CGAN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器
8
作者 袁凯烽 侯璐 黄永锋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6,共5页
由于脑电(EEG)信号的特异性、隐私性,数据集相对匮乏,运动想象EEG(MI-EEG)信号分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变分自编码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SSVAE-CGAN)模型应用于MI-EEG信号的增强和分类。SSVAE-CGAN模型的SSVAE-... 由于脑电(EEG)信号的特异性、隐私性,数据集相对匮乏,运动想象EEG(MI-EEG)信号分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变分自编码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SSVAE-CGAN)模型应用于MI-EEG信号的增强和分类。SSVAE-CGAN模型的SSVAE-CGAN的编码器为EEGNet网络,获得MI-EEG信号的时域、频域和空间域的复合特征的潜在空间表示。不同于传统的无监督变分自编码器,在训练编码器时,SSVAE-CGAN使用MI-EEG信号的标签信息以监督的方式更好地构建潜在空间。然后,SSVAE-CGAN使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接收带有标签信息的随机噪声进行生成器-判别器的对抗训练,并生成与潜在空间分布对齐的隐空间。在真实MI-EEG数据集进行了数据增强和分类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脑电 数据增强 分类 半监督变分自编码器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E-SSA-LSTM的水面舰艇指挥控制能力评估方法
9
作者 周纯祥 曾维贵 +1 位作者 胥辉旗 李湉雨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5,共9页
为解决传统评估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AE-SSA-LSTM的水面舰艇指挥控制能力评估模型。首先,构建网状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Miller的级量化理论,建立指标能力评估量化标准;其次,专家确定效能打分后对评估数... 为解决传统评估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AE-SSA-LSTM的水面舰艇指挥控制能力评估模型。首先,构建网状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Miller的级量化理论,建立指标能力评估量化标准;其次,专家确定效能打分后对评估数据进行预处理,包含VAE降维、最大最小值归一化和One-hot编码;最后,将评估数据输入LSTM网络中进行训练,并采用麻雀优化算法和对比寻参选取合适的超参数,实现了水面舰艇指挥控制能力的评估。在实测数据和专家效能评分实验中,该模型AUC达到了95.46%,要明显优于对比算法,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舰艇 指挥控制能力 评估 变分自编码器 麻雀优化算法 长短时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SE-VAE与M1DCNN的小样本数据下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梦男 李琨 +1 位作者 叶震 高宏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3-780,共8页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数量少导致诊断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变分自编码器(SE-VAE)和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1DCNN)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将轴承数据集的训练集输入到SE-VAE中进行训练,生成与训练样本分布相似...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数量少导致诊断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变分自编码器(SE-VAE)和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1DCNN)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将轴承数据集的训练集输入到SE-VAE中进行训练,生成与训练样本分布相似的生成样本,并添加到训练集中增加训练集的样本数量。将扩充后的训练集输入到M1DCNN中进行训练,随后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测试集,输出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负载的小样本轴承故障数据集上取得较好的故障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 变分自编码器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SVDD-CVAE的轴承自适应阈值故障检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云飞 张楷 +5 位作者 菅紫倩 郑庆 张越宏 袁昭成 焦子一 丁国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3,195,共8页
通过状态监测进行轴承故障报警,能有效避免设备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基于数据时序特征重构的故障检测法由于仅采用正常数据进行训练,能有效避免故障数据不足而导致的模型检测精度下降。然而,此类方法的故障阈值确定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 通过状态监测进行轴承故障报警,能有效避免设备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基于数据时序特征重构的故障检测法由于仅采用正常数据进行训练,能有效避免故障数据不足而导致的模型检测精度下降。然而,此类方法的故障阈值确定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且对检测精度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深度SVDD-CVAE的轴承自适应阈值故障检测方法。针对时序信号特征增强提取构建ConvLSTM作为基础单元的CVAE特征压缩提取框架,有效提取轴承故障微弱特征;结合SVDD自适应学习特征空间超球面,实现故障检测阈值的自适应确定;最后,通过全局误差损失反向传播对深度SVDD-CVAE框架进行迭代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取轴承微弱故障特征、自适应确定阈值,并在IMS轴承数据集上取得97.7%的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故障检测 深度学习 自适应阈值 变分自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VAE与DPC融合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登辉 葛丽娜 +2 位作者 王哲 樊景威 张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8-1006,共9页
入侵检测是主动防御网络中攻击行为的技术,以往入侵检测模型因正常网络流量与未知攻击内在特征区分度不足,导致对未知攻击识别率不够高,本文设计基于判别条件变分自编码器与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入侵检测模型(DCVAE-DPC).利用判别条件变... 入侵检测是主动防御网络中攻击行为的技术,以往入侵检测模型因正常网络流量与未知攻击内在特征区分度不足,导致对未知攻击识别率不够高,本文设计基于判别条件变分自编码器与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入侵检测模型(DCVAE-DPC).利用判别条件变分自编码器能够生成指定类别样本的能力,学习正常网络流量特征的隐空间表示并计算其重建误差,增加其与未知攻击间的特征区分度,并使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求出正常网络流量重建误差的分布,提高未知攻击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在NSL-KDD数据集中与当前流行的入侵检测模型相比,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可以达到97.08%,具有更高的未知攻击检测能力,面对当前复杂网络环境,有更强的入侵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判别条件变分自编码器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未知攻击识别 细粒度攻击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E-DRSN的微纳卫星推力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劲锟 郑侃 +1 位作者 梁振华 唐嘉程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3,共8页
针对微纳卫星推力器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深度残差收缩网络(VAE-DRSN)的数据驱动推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变分自编码器对姿态数据与控制器输出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深度残差收缩神经网络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特... 针对微纳卫星推力器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深度残差收缩网络(VAE-DRSN)的数据驱动推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采用变分自编码器对姿态数据与控制器输出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深度残差收缩神经网络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特征分类,可以高精度地在线检测、诊断和定位推力器的卡开、卡关及效率降低故障,无需卫星推力器模型及动力学模型,且无需单独配备硬件测量机构。经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单喷口故障检测正确率可达99%以上,具有良好推力器故障定位及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故障诊断 深度学习 变分自编码器 推力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E-ATTGRU模型的股指期货价格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玉婷 金传泰 李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93-301,共9页
针对股指期货市场高波动、非平稳、非线性和高信噪比等特性造成的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变分自编码器(VAE)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提出一种基于VAE-ATTGRU的混合深度学习股指期货价格预测模型。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对股指期货技术指标进行学习... 针对股指期货市场高波动、非平稳、非线性和高信噪比等特性造成的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变分自编码器(VAE)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提出一种基于VAE-ATTGRU的混合深度学习股指期货价格预测模型。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对股指期货技术指标进行学习,将VAE学习到的潜在因子与原始数据融合实现数据增强,得到更丰富的因子表示;使用循环神经网络对股指期货价格进行预测,发现结合了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ATTGRU)可以对VAE增强后的股指期货数据进行充分学习,对关键特征信息进行捕捉并重新赋予权重。在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股指期货数据上进行实验,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2对VAE-ATTGRU模型进行评估,发现其在预测精度上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预测 变分自编码器(vae) 数据增强 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的VAE-ConvLSTM模型的剩余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前 刘胜全 +2 位作者 刘艳 郑明明 解舒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52,共8页
为解决传统有监督算法难以达到较高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半监督模型。首先,将不同传感器采集的监测数据直接作为网络输入,减少了可能出现的信息损失;接着,在无监督部分采用变分自动编码器(variationalautoencoder,VAE),以自动... 为解决传统有监督算法难以达到较高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半监督模型。首先,将不同传感器采集的监测数据直接作为网络输入,减少了可能出现的信息损失;接着,在无监督部分采用变分自动编码器(variationalautoencoder,VAE),以自动提取输入数据的深层表达;然后,在有监督部分使用卷积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longshort-term memory, ConvLSTM)网络进一步提取时序数据的时空特征,并引入注意力机制,提高重要特征因子的权重;最后,在NASA提供的C-MAPSS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以均方根误差和数据集自定义的Score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复杂预测场景中取得了最好的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使用寿命 变分自动编码器 卷积长短期记忆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图卷积残差网络与边收缩池化的VQ-VAE网格重建算法
16
作者 丁阳 杨华民 +2 位作者 韩成 刘宇 卢时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121,共10页
3D网格因其复杂性和不规则性使其有效表示成为挑战。为解决常规图卷积难以对3D网格有效传递和融合信息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量化自编码器的3D网格模型,以探索其隐空间并用于3D网格的生成。提出带残差的图卷积模块,在处理3D网格这种复杂... 3D网格因其复杂性和不规则性使其有效表示成为挑战。为解决常规图卷积难以对3D网格有效传递和融合信息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量化自编码器的3D网格模型,以探索其隐空间并用于3D网格的生成。提出带残差的图卷积模块,在处理3D网格这种复杂的图结构时,残差连接更有效地整合多层特征信息,支持更深的网络结构,显著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在网格简化的边收缩算法基础上构建了可靠的多层池化和反池化操作,有效编码了层次结构中较粗糙和较稠密网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3D网格形状投影到潜在空间的过程中,潜在特征被过度压缩导致信息损失,采用向量量化将潜在特征映射到预先定义的离散向量,在保持紧凑表示下更有效地编码和重建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学习对可变形形状集合的紧凑表示,且在形状生成、形状插值等各种应用中表现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生成 变分量化自编码器 网格插值 图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T-VAE的弹道中段目标RCS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彩云 张慧雯 +2 位作者 王佳宁 吴钇达 常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9-2275,共7页
针对弹道目标雷达信号易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弹道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 针对弹道目标雷达信号易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弹道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识别法。首先,采用DTCWT对弹道目标RCS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利用VAE提取目标的隐变量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概率,且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目标 目标识别 雷达散射截面 双树复小波变换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与局部-全局图网络的认知负荷脑电识别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天彤 郑妍琪 +2 位作者 魏韬 戴亚康 邹凌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9-1857,共9页
针对认知负荷识别模型存在过于依赖手动特征提取、忽视脑电图(EEG)信号的空间信息和无法有效学习图结构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VGAE)与局部-全局图网络(VLGGNet)的认知负荷EEG识别模型。该模型由时间学习模块和图形学... 针对认知负荷识别模型存在过于依赖手动特征提取、忽视脑电图(EEG)信号的空间信息和无法有效学习图结构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变分图自编码器(VGAE)与局部-全局图网络(VLGGNet)的认知负荷EEG识别模型。该模型由时间学习模块和图形学习模块这2个部分组成。首先,使用时间学习模块通过多尺度时间卷积捕捉EEG信号的动态频率表示,并通过空间与通道重建卷积(SCConv)和1×1卷积核级联模块融合多尺度卷积提取的特征;其次,使用图形学习模块将EEG数据定义为局部-全局图,其中,局部图特征提取层将节点属性聚合到一个低维向量,全局图特征提取层通过VGAE重构图结构;最后,对全局图和节点特征向量执行轻量化图卷积操作,由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通过嵌套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心算任务(MAT)数据集上,相较于次优的局部-全局图网络(LGGNet),VLGGNet的平均准确率(mAcc)和平均F1分数(mF1)分别提升了4.07和3.86个百分点;在同时任务EEG工作量(STEW)数据集上,相较于表现最好的多尺度时空卷积神经网络(TSception),VLGGNet的mAcc与TSception相同,mF1仅降低了0.01个百分点。可见VLGGNet提高了认知负荷分类的性能,也验证了前额叶和额叶区域与认知负荷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脑电信号 多尺度时间卷积 变分图自编码器 局部-全局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伟 何文秀 +1 位作者 郭谋发 白浩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5-1144,I0001,共11页
为了应对实际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信号微弱多变、数据稀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新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压缩-激励网络的多头变分自编码器增殖模型,扩充小样本数据集。其次,将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分别提... 为了应对实际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信号微弱多变、数据稀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新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压缩-激励网络的多头变分自编码器增殖模型,扩充小样本数据集。其次,将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分别提取其时、频域特征。鉴于高阻故障特征微弱,增殖模型无法生成全面、有效的故障特征这一事实,进一步提出基于梯度调和机制的类别型特征提升(gradient harmonized mechanism-categorical boosting,GHM-Cat Boost)算法,引入梯度调和机制损失函数,让模型均衡易分样本和难分样本的关注度,从而解决过拟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增殖模型能够生成兼具仿真数据多样性与实测数据随机性特点的故障样本,提高了数据的可利用性。且所提GHM-Cat Boost模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7.21%,优于其对比分类器模型。通过测试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 故障检测 时频特征提取 变分自编码器 注意力机制 Cat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通道注意力优化变分自编码器的居民空调负荷辨识
20
作者 王凌云 唐涛 +2 位作者 鲍刚 阮胜冬 张涛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1-263,共13页
居民空调负荷的准确辨识是挖掘其调控潜力和实现需求响应的关键。针对目前居民空调功率求解方法的精度不足和计算复杂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和改进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CA)的居民空调负荷非侵入式辨识神经网络模型。改进... 居民空调负荷的准确辨识是挖掘其调控潜力和实现需求响应的关键。针对目前居民空调功率求解方法的精度不足和计算复杂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和改进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CA)的居民空调负荷非侵入式辨识神经网络模型。改进ECA采用结合全局平均池化与全局最大池化的双池化策略,既捕获整体统计信息又突出局部显著响应。借助压缩-重构机制,在降维后利用快速动态卷积核自适应捕捉局部通道交互信息,有效聚焦关键信息,为通道赋予合理权重;将改进ECA集成在VAE解码器中,增强模型对空调负荷的特征重构能力;模型进一步引入多任务学习框架,联合优化功率分解与状态识别任务,实现任务间信息共享和互补,从而提高整体辨识精度。同时,利用输出模块和后处理状态阈值约束,有效抑制非空调负荷的干扰。最后,在真实居民用电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两个对比模型,模型在3个地区所有居民功率分解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值分别提升59.71%和9.22%,空调状态识别F1值达84.58%。消融实验表明,改进ECA使其中两个地区功率分解MAE分别降低56.23%和12.47%,多任务学习框架进一步推动辨识精度提升3.17%和5.90%。所提出的少量侵入式测量方案以30%用户侵入式量测数据训练,在保证模型准确性的同时,减少对用户数据的依赖,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空调负荷 变分自编码器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通道注意力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