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AE-GAN和FLCNN的不均衡样本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永宏 张中洋 +3 位作者 赵晓平 王丽华 邵凡 吕凯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9-209,共11页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样本分布不均衡引起的模型泛化能力差、诊断精度低的问题,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故障样本增广,提出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VAE-GAN样本增广模型;(2)改进分类算法,提出基于焦点损失(FL)和卷...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样本分布不均衡引起的模型泛化能力差、诊断精度低的问题,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故障样本增广,提出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VAE-GAN样本增广模型;(2)改进分类算法,提出基于焦点损失(FL)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FLCNN(focal loss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样本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将VAE-GAN和FLCNN融合,构建VAE-GAN+FLCNN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将样本量少的故障类输入VAE-GAN模型,通过交替训练编码网络、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学习出真实故障样本的数据分布,从而实现故障样本的增广;然后用增广后的数据样本训练FLCNN分类模型,完成轴承故障识别。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样本不均衡条件下的轴承故障诊断效果,拥有更高的Recall值和F1-scor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变分自编码器(vae) 生成对抗网络(GAN) 焦点损失(FL)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整与改进变分自编码器的异常电池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郭铁峰 贺建军 +2 位作者 申帅 王翔 张彬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747,共10页
针对电池生产成组过程中,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对混入的容量及压差异常电池检测精度低及生产结束后离线异常检测方法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合长短期记忆变分自编码器与动态时间规整评价的锂电池异常在线检测方法(VAE-LSTM-DTW),实现... 针对电池生产成组过程中,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对混入的容量及压差异常电池检测精度低及生产结束后离线异常检测方法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合长短期记忆变分自编码器与动态时间规整评价的锂电池异常在线检测方法(VAE-LSTM-DTW),实现了异常电池的在线检测,避免了离线异常检测所造成的时间和能源的浪费。该方法首先将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引入变分自编码器(VAE)模型,训练电池时序数据重构模型;其次,在电池异常检测的度量标准中引入动态时间规整值(DTW),并基于贝叶斯寻优获得最优检测阈值,对每个单体电池重构数据的动态规整值进行异常辨别。实验结果表明,相较该领域传统异常检测方法,VAE-LSTM-DTW模型性能优越,查准率和F1值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异常检测 变分自编码器 动态时间规整 长短期记忆网络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利用元素录井数据确定火成岩矿物含量的方法
3
作者 贾瑞龙 潘保芝 +3 位作者 王清辉 李岩 管耀 王欣茹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407-415,共9页
火成岩由于岩浆类型及冷凝环境的不同导致矿物含量差异大,不同岩性的骨架参数明显不同。确定岩石骨架的矿物含量是评价储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地层岩性划分、骨架参数计算以及沉积环境的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火成岩矿物... 火成岩由于岩浆类型及冷凝环境的不同导致矿物含量差异大,不同岩性的骨架参数明显不同。确定岩石骨架的矿物含量是评价储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地层岩性划分、骨架参数计算以及沉积环境的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火成岩矿物含量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了元素录井得到的17种元素含量数据,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方法预测矿物含量并重构元素含量。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数据集中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及均方误差小于BP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岭回归和支持向量机这3种典型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南海某地区古潜山火成岩井段,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跟典型算法相比具有优越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矿物含量 变分自编码器 元素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立新 《电视技术》 2024年第9期13-16,共4页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是提高数字电视中视频传输和存储效率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数字电视中的视频压缩问题,设计一个面向数字电视的视频压缩数据传输框架,阐述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s,VAE)的视频压缩方法,利用UVG数据集...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是提高数字电视中视频传输和存储效率的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数字电视中的视频压缩问题,设计一个面向数字电视的视频压缩数据传输框架,阐述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s,VAE)的视频压缩方法,利用UVG数据集在MATLAB平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在视频压缩和重建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验证了其在视频压缩编码领域的有效性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变分自编码器(vae) 视频压缩编码 数据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自编码器在环境噪声消除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李红玲 《电声技术》 2024年第8期105-107,共3页
针对语音信号中的环境噪声影响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噪声消除方法,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首先,深入研究VAE的基本原理;其次,引入L_2正则化方法优化VAE,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健壮性;最后,利... 针对语音信号中的环境噪声影响问题,研究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噪声消除方法,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首先,深入研究VAE的基本原理;其次,引入L_2正则化方法优化VAE,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健壮性;最后,利用ESC-50和VCTK数据集构建包含环境噪声的语音信号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环境噪声对语音信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自编码器(vae) 正则化 环境噪声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忆阻循环神经网络的层次化状态正则变分自编码器
6
作者 胡小方 杨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9-697,共9页
变分自编码器(VAE)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文本生成模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变分自编码器在优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后验崩溃,即忽略潜在变量,退化为一个自编码器。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变分自编码器模型,通过层次化编码和状态正... 变分自编码器(VAE)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文本生成模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变分自编码器在优化过程中容易出现后验崩溃,即忽略潜在变量,退化为一个自编码器。针对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变分自编码器模型,通过层次化编码和状态正则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后验崩溃,且相较于基线模型具有更优的文本生成质量。在此基础上,基于纳米级忆阻器,将提出的变分自编码器模型与忆阻循环神经网络(RNN)结合,设计一种基于忆阻循环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方案,即层次化变分自编码忆组神经网络(HVAE-MNN),探讨模型的硬件加速。计算机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验证了该文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自编码器 忆阻器 忆阻循环网络 文本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自编码模型在周期性KPI指标异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林俊钒 赵伟 《信息通信》 2020年第7期206-208,共3页
随着5G时代的来临,用户对网络感知的要求不断提升,相应地对网络的感知优化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加精准、及时的定位网络内的异常,将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变分自编码)模型应用于质差小区周期性KPI(Key Performance In... 随着5G时代的来临,用户对网络感知的要求不断提升,相应地对网络的感知优化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加精准、及时的定位网络内的异常,将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变分自编码)模型应用于质差小区周期性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指标异常的检测。通过对周期性数据编码、解码后还原KPI指标分布,分析其与实际值的差距,区分出周期性KPI指标中的异常和噪声,最终提升质差小区优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e 变分自编码 周期性KPI指标 质差小区优化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深度学习在目标导向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王纪峰 汪莹 《中国材料进展》 2025年第5期424-435,450,共13页
分子设计作为化学与材料科学中的一项核心任务,面临着在庞大的化学空间中高效筛选并开发具备特定功能的分子的问题,传统方法在效率和探索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近年来,生成式深度学习的兴起为分子设计提供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新路径。综... 分子设计作为化学与材料科学中的一项核心任务,面临着在庞大的化学空间中高效筛选并开发具备特定功能的分子的问题,传统方法在效率和探索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近年来,生成式深度学习的兴起为分子设计提供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新路径。综述了生成式深度学习在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首先对不同分子表示方法(如SMILES、分子图和三维结构表示)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随后,综合评估了3种主流生成式模型:生成对抗网络(GAN)、变分自动编码器(VAE)和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并探讨了生成式模型在目标导向分子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不同模型在分子生成质量与性质优化方面的差异。最后,基于现有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生成式模型在分子设计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成 生成式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动编码器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模型性能评估框架 分子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