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SE-VAE与M1DCNN的小样本数据下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梦男 李琨 +1 位作者 叶震 高宏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3-780,共8页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数量少导致诊断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变分自编码器(SE-VAE)和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1DCNN)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将轴承数据集的训练集输入到SE-VAE中进行训练,生成与训练样本分布相似... 针对轴承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数量少导致诊断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变分自编码器(SE-VAE)和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M1DCNN)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将轴承数据集的训练集输入到SE-VAE中进行训练,生成与训练样本分布相似的生成样本,并添加到训练集中增加训练集的样本数量。将扩充后的训练集输入到M1DCNN中进行训练,随后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测试集,输出故障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不同负载的小样本轴承故障数据集上取得较好的故障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诊断 变分自编码器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E-ATTGRU模型的股指期货价格预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玉婷 金传泰 李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93-301,共9页
针对股指期货市场高波动、非平稳、非线性和高信噪比等特性造成的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变分自编码器(VAE)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提出一种基于VAE-ATTGRU的混合深度学习股指期货价格预测模型。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对股指期货技术指标进行学习... 针对股指期货市场高波动、非平稳、非线性和高信噪比等特性造成的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变分自编码器(VAE)和循环神经网络(RNN)提出一种基于VAE-ATTGRU的混合深度学习股指期货价格预测模型。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对股指期货技术指标进行学习,将VAE学习到的潜在因子与原始数据融合实现数据增强,得到更丰富的因子表示;使用循环神经网络对股指期货价格进行预测,发现结合了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ATTGRU)可以对VAE增强后的股指期货数据进行充分学习,对关键特征信息进行捕捉并重新赋予权重。在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股指期货数据上进行实验,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和决定系数R2对VAE-ATTGRU模型进行评估,发现其在预测精度上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预测 变分自编码器(vae) 数据增强 注意力机制 门控循环单元(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T-VAE的弹道中段目标RCS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彩云 张慧雯 +2 位作者 王佳宁 吴钇达 常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9-2275,共7页
针对弹道目标雷达信号易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弹道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 针对弹道目标雷达信号易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弹道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识别法。首先,采用DTCWT对弹道目标RCS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利用VAE提取目标的隐变量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概率,且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目标 目标识别 雷达散射截面 双树复小波变换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通道注意力优化变分自编码器的居民空调负荷辨识
4
作者 王凌云 唐涛 +2 位作者 鲍刚 阮胜冬 张涛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1-263,共13页
居民空调负荷的准确辨识是挖掘其调控潜力和实现需求响应的关键。针对目前居民空调功率求解方法的精度不足和计算复杂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和改进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CA)的居民空调负荷非侵入式辨识神经网络模型。改进... 居民空调负荷的准确辨识是挖掘其调控潜力和实现需求响应的关键。针对目前居民空调功率求解方法的精度不足和计算复杂问题,故提出一种基于变分自编码器(VAE)和改进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CA)的居民空调负荷非侵入式辨识神经网络模型。改进ECA采用结合全局平均池化与全局最大池化的双池化策略,既捕获整体统计信息又突出局部显著响应。借助压缩-重构机制,在降维后利用快速动态卷积核自适应捕捉局部通道交互信息,有效聚焦关键信息,为通道赋予合理权重;将改进ECA集成在VAE解码器中,增强模型对空调负荷的特征重构能力;模型进一步引入多任务学习框架,联合优化功率分解与状态识别任务,实现任务间信息共享和互补,从而提高整体辨识精度。同时,利用输出模块和后处理状态阈值约束,有效抑制非空调负荷的干扰。最后,在真实居民用电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两个对比模型,模型在3个地区所有居民功率分解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值分别提升59.71%和9.22%,空调状态识别F1值达84.58%。消融实验表明,改进ECA使其中两个地区功率分解MAE分别降低56.23%和12.47%,多任务学习框架进一步推动辨识精度提升3.17%和5.90%。所提出的少量侵入式测量方案以30%用户侵入式量测数据训练,在保证模型准确性的同时,减少对用户数据的依赖,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空调负荷 变分自编码器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通道注意力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有向图的特征提取与表征学习研究
5
作者 谭郁松 张钰森 蹇松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1,共8页
图数据是一种用于描述不同实体之间关联关系的重要数据形式。有向图作为一种特殊形式,不仅能描述实体关联,还能明确关系的方向,提供了更精细和详实的描述。因此,有向图的特征提取和表征学习对于深入理解复杂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 图数据是一种用于描述不同实体之间关联关系的重要数据形式。有向图作为一种特殊形式,不仅能描述实体关联,还能明确关系的方向,提供了更精细和详实的描述。因此,有向图的特征提取和表征学习对于深入理解复杂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方法在有效提取有向图的方向信息方面仍然存在挑战,主要依赖于节点的局部信息进行特征提取,难以充分利用有向边蕴含的方向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名为变分有向图自编码器(variational directed graph autoencoder,VDGAE)的无监督表示学习方法。VDGAE通过关联矩阵来建模节点与边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计算节点与边之间的亲和力,来重构输入有向图,从而实现无监督表征学习。基于此,VDGAE能够同时为输入有向图学习节点与边的表征,充分捕获有向图的结构信息和方向信息并嵌入至节点与边的表征向量中,使得有向图能够被更准确地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11个基准方法,VDGAE在5个数据集上节点分类任务均优于基准方法,提升了11.96%的预测精度,充分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图 表征学习 关联矩阵 图神经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抑制的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6
作者 叶中付 郭佳愉 +1 位作者 于润祥 黄心月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2-971,共10页
针对用户设备到基站(Base station,BS)的视距通信受阻时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特征空间噪声抑制的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精确的信道估计。该神经网络将变分自编码器... 针对用户设备到基站(Base station,BS)的视距通信受阻时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潜在特征空间噪声抑制的神经网络,可以实现精确的信道估计。该神经网络将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模型和UNet模型相结合,能够在进行信道估计的同时对输入信号中的噪声进行处理。首先,VAE模型的输入是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以最小化估计的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与其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为目标,使VAE模型的编码器映射出一个特征向量,作为纯净接收信号的潜在表示。其次,固定VAE模型部分,使用纯净的基站接收信号作为UNet模型的输入对整个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在此过程中,VAE模型学习到的纯净潜在特征向量有助于UNet模型的编码器学习到纯净的特征表示。接着,该特征被UNet模型的解码器解码以实现信道估计任务。最后,在估计阶段仅需利用UNet模型部分即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信道估计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特征空间中的噪声信息,能以更低的时间复杂度更准确地估计出信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信道估计 噪声抑制 变分自编码器 UN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双模型结构的注塑产品异常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昱 项薇 +3 位作者 林文文 龚川 张怀志 虞任豪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83,共8页
质量数据分布的不平衡及分类边界的模糊性限制了传统分类器的性能,阻碍了企业智能生产决策的高效实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结构的深度生成模型异常检测方法,根据尺寸数据分布将合格产品等级进行二分类,即优秀及次优,分别用于训... 质量数据分布的不平衡及分类边界的模糊性限制了传统分类器的性能,阻碍了企业智能生产决策的高效实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结构的深度生成模型异常检测方法,根据尺寸数据分布将合格产品等级进行二分类,即优秀及次优,分别用于训练两个深度生成模型,考虑数据分布特点设计加权集成,基于计算的异常分数对产品进行合格性判定。以变分自编码器(VAE)、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为子模型开发了两个双模型结构,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单模型结构,基于双模型的VAE和WGAN在测试集上的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4.5%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异常检测 变分自编码器 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 双模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E-GAN和FLCNN的不均衡样本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永宏 张中洋 +3 位作者 赵晓平 王丽华 邵凡 吕凯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9-209,共11页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样本分布不均衡引起的模型泛化能力差、诊断精度低的问题,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故障样本增广,提出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VAE-GAN样本增广模型;(2)改进分类算法,提出基于焦点损失(FL)和卷...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样本分布不均衡引起的模型泛化能力差、诊断精度低的问题,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故障样本增广,提出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VAE-GAN样本增广模型;(2)改进分类算法,提出基于焦点损失(FL)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FLCNN(focal loss an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样本分类模型。在此基础上,将VAE-GAN和FLCNN融合,构建VAE-GAN+FLCNN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将样本量少的故障类输入VAE-GAN模型,通过交替训练编码网络、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学习出真实故障样本的数据分布,从而实现故障样本的增广;然后用增广后的数据样本训练FLCNN分类模型,完成轴承故障识别。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样本不均衡条件下的轴承故障诊断效果,拥有更高的Recall值和F1-score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变分自编码器(vae) 生成对抗网络(GAN) 焦点损失(FL)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模型的三维波束形成图像压缩方法
9
作者 赵昀杰 贺岩松 +1 位作者 张志飞 徐中明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0-1529,共10页
针对通道压缩方法在高压缩率下导致DenseNet模型定位性能显著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向量量化变分自编码器(VQ-VAE-2)模型的三维波束形成图像压缩(3D-BFMC)方法。先利用VQ-VAE-2模型的层级编码器将三维波束形成图压缩为向量化局部... 针对通道压缩方法在高压缩率下导致DenseNet模型定位性能显著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向量量化变分自编码器(VQ-VAE-2)模型的三维波束形成图像压缩(3D-BFMC)方法。先利用VQ-VAE-2模型的层级编码器将三维波束形成图压缩为向量化局部特征矩阵,再将该矩阵输入DenseNet模型实现三维定位。仿真结果表明,使用3D-BFMC方法压缩数据训练的DenseNet模型在定位精度、频率泛化性能、噪声鲁棒性上均优于通道压缩方法。单声源试验验证了3D-BFMC方法在真实环境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数据压缩 深度学习 改进向量量化变分自编码器 三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增强的深度变分文本聚类模型
10
作者 申奥 黄瑞章 +2 位作者 薛菁菁 陈艳平 秦永彬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57-2463,共7页
针对深度变分文本聚类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分布信息缺失和分布坍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增强的深度变分文本聚类模型(DVCMD)。该模型通过分布信息增强的方法,整合增强潜在语义分布至原始潜在语义分布,从而提高潜在分布的信息完整性... 针对深度变分文本聚类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分布信息缺失和分布坍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增强的深度变分文本聚类模型(DVCMD)。该模型通过分布信息增强的方法,整合增强潜在语义分布至原始潜在语义分布,从而提高潜在分布的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采用分布一致性约束策略促使模型学习一致的语义表征,从而提高模型通过学习的语义分布对数据真实信息的表达能力,进而提升聚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深度聚类模型和结构语义增强聚类模型相比,DVCMD的归一化互信息(NMI)指标在Abstract、BBC、Reuters-10k和BBCSports这4个真实数据集上分别至少提升了0.16、9.01、2.30和2.72个百分点,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文本聚类 分布增强 变分自编码器 语义表征 分布一致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流形学习降维方法
11
作者 冯琳琳 王长鹏 +1 位作者 吴田军 张讲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9-445,共7页
针对科学数据集的规模和复杂性的迅速增长,现有的降维方法存在“拥挤问题”以及不能嵌入新样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分自编码器均匀流形近似与投影的数据降维方法.首先,为减小高维数据之间的耦合性,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将数据压缩为潜在变量... 针对科学数据集的规模和复杂性的迅速增长,现有的降维方法存在“拥挤问题”以及不能嵌入新样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分自编码器均匀流形近似与投影的数据降维方法.首先,为减小高维数据之间的耦合性,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将数据压缩为潜在变量;然后,运用均匀流形近似与投影进一步将潜在变量降维,使低维嵌入更好地保持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关系;最后,将所提方法用训练集进行拟合,并嵌入一个样本外测试集来评估对新数据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MNIST和Fashion-MNIST数据集上,与UMAP,DensMAP,VAE和AE这4个优秀降维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可信度得分分别达到0.9944和0.9939,超越了当前最好方法UMAP 0.0316和0.0141,同时在可视化、Kendall秩相关系数以及分类精度评价指标上也有显著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自编码器 均匀流形近似与投影 非线性降维 流形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果解耦的域自适应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2
作者 黄爱颖 李晓辉 +1 位作者 孙淑娴 朱逸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3-1531,共9页
为了提高域自适应故障诊断方法在无标签目标域上的泛化能力,提出发掘振动信号中潜在因果关系的故障诊断模型.基于序列变分自编码器(VAE),利用故障标签学习与故障类型相关的稳健特征表示.在域标签的引导下分离出与故障无关但反映数据域... 为了提高域自适应故障诊断方法在无标签目标域上的泛化能力,提出发掘振动信号中潜在因果关系的故障诊断模型.基于序列变分自编码器(VAE),利用故障标签学习与故障类型相关的稳健特征表示.在域标签的引导下分离出与故障无关但反映数据域分布特性的因素,逐步将振动信号进行因果解耦.重新构建序列VAE的证据下界(ELBO),以有效引导解耦过程.结合域自适应技术,拉近源域和目标域共有故障特征在特征空间中的距离,提高特征编码器所学特征的泛化性能.在CWRU和IM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因果网络的特征解耦能力可与域自适应方法互为补充,增强故障诊断模型在域自适应任务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因果解耦 变分自编码器(vae) 域自适应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矢量量化变分自编码器的工业时序异常检测
13
作者 李若凡 何启学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7-131,共5页
工业领域的异常检测对提高工业自动化和工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异常检测模型不能有效捕捉传感器数据间复杂的特征关系和异常检测精度有待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矢量量化变分自编码器(VQ-VAE)。首先,考虑工业时序异常... 工业领域的异常检测对提高工业自动化和工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的异常检测模型不能有效捕捉传感器数据间复杂的特征关系和异常检测精度有待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矢量量化变分自编码器(VQ-VAE)。首先,考虑工业时序异常数据具有隐藏性,使用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处理序列,使序列在时域和频域中建立联系;其次,由于变分自编码器(VAE)本身建模受限于高斯分布假设,导致学习工业场景下复杂多变的数据分布有困难,引入矢量量化层,用确定性的量化替代连续随机的潜在矢量,从而学习数据的正常表示;最后,采用残差的思想级联多个量化器迭代捕捉序列的正常模式,以提高检测精确度。在SWaT(Secure Water Treatment)、WADI(WAter DIstribution)、SMAP(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 satellite)、SMD(Server Machine Dataset)这4个公开数据集上与LSTM-VAE(Long Short-Term Memory Variational AutoEncoder)、图偏差网络(GDN)等模型比较,所提模型的F1分数比对比模型中的最优结果分别提升了2.03、3.67、3.10和0.91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时间序列 变分自编码器 短时傅里叶变换 矢量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变分自编码器与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分类模型
14
作者 李道全 徐正 +1 位作者 陈思慧 刘嘉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1-1848,共8页
网络流量分类问题一直是一种随着网络通信发展而不断迭代方法的难题,发展至今已有多种解决方法。目前对网络数据进行分类时大多数方法会将目光聚集在种类均衡的数据集上以便于实验和计算。针对大部分现实网络数据集仍不平衡的问题,提出... 网络流量分类问题一直是一种随着网络通信发展而不断迭代方法的难题,发展至今已有多种解决方法。目前对网络数据进行分类时大多数方法会将目光聚集在种类均衡的数据集上以便于实验和计算。针对大部分现实网络数据集仍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变分自编码器(VAE)与自适应增强卷积神经网络(AdaBoost-CNN)的网络流量分类模型VAE-ABC(Variational AutoEncoder-Adaptive Boosting-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首先,在数据层面使用VAE对不平衡数据集进行部分增强,并利用VAE学习数据潜在分布的特性缩短学习时间;其次,为了在算法层面提高分类效果,结合集成学习的思想,以自适应增强(AdaBoost)算法为基础设计一种使用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弱分类器的AdaBoost-CNN算法,从而提高学习和训练的准确率;最后,使用全连接层完成特征映射,并通过激活函数Sigmoid获得最终的分类结果。多重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分类数据集ISCX VPN-nonVPN划分后的不平衡子数据集上的准确率达到了94.31%,对比使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弱分类器的AdaBoost-SVM、使用SMOTE(Synthetic Minority Oversampling TEchnique)算法与SVM结合的SMOTE-SVM、使用决策树(D-T)作为弱分类器并与SMOTE算法结合的SMOTE-AB-D-T,所提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34、0.63和0.24个百分点。可见,所提模型在该数据集上的分类效果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分类 不平衡数据集 数据增强 变分自编码器 集成学习 自适应增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深度学习在目标导向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王纪峰 汪莹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435,450,共13页
分子设计作为化学与材料科学中的一项核心任务,面临着在庞大的化学空间中高效筛选并开发具备特定功能的分子的问题,传统方法在效率和探索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近年来,生成式深度学习的兴起为分子设计提供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新路径。综... 分子设计作为化学与材料科学中的一项核心任务,面临着在庞大的化学空间中高效筛选并开发具备特定功能的分子的问题,传统方法在效率和探索性方面存在明显局限。近年来,生成式深度学习的兴起为分子设计提供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新路径。综述了生成式深度学习在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首先对不同分子表示方法(如SMILES、分子图和三维结构表示)进行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随后,综合评估了3种主流生成式模型:生成对抗网络(GAN)、变分自动编码器(VAE)和去噪扩散概率模型(DDPM),并探讨了生成式模型在目标导向分子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不同模型在分子生成质量与性质优化方面的差异。最后,基于现有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生成式模型在分子设计领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成 生成式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动编码器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模型性能评估框架 分子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时空网络变分自编码器的负荷聚类
16
作者 陆绮荣 王泽鑫 +1 位作者 叶颖雅 邹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831-5838,共8页
为了解决用户用电负荷曲线数据维度高、特征提取困难以及序列存在信号模态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基于时空网络的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对电力负荷曲线进... 为了解决用户用电负荷曲线数据维度高、特征提取困难以及序列存在信号模态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基于时空网络的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对电力负荷曲线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模态分解得到信号的固有模态,对模态重构得到时序特征较明显的序列信号。再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和卷积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组成的时空变分自编码器进行潜在特征提取,并构建网络分类器来联合损失优化自编码器模型。最后使用Minibatchkmeans算法聚类并计算聚类中心。使用UCI数据集中葡萄牙居民用电量作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经模态分解后通过降维再聚类的算法在戴维斯丁堡指数(Davies-Bouldin index,DBI)和轮廓系数(silhouette coefficient,SC)上表现出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类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规整与改进变分自编码器的异常电池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铁峰 贺建军 +2 位作者 申帅 王翔 张彬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747,共10页
针对电池生产成组过程中,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对混入的容量及压差异常电池检测精度低及生产结束后离线异常检测方法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合长短期记忆变分自编码器与动态时间规整评价的锂电池异常在线检测方法(VAE-LSTM-DTW),实现... 针对电池生产成组过程中,传统异常检测方法对混入的容量及压差异常电池检测精度低及生产结束后离线异常检测方法效率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合长短期记忆变分自编码器与动态时间规整评价的锂电池异常在线检测方法(VAE-LSTM-DTW),实现了异常电池的在线检测,避免了离线异常检测所造成的时间和能源的浪费。该方法首先将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引入变分自编码器(VAE)模型,训练电池时序数据重构模型;其次,在电池异常检测的度量标准中引入动态时间规整值(DTW),并基于贝叶斯寻优获得最优检测阈值,对每个单体电池重构数据的动态规整值进行异常辨别。实验结果表明,相较该领域传统异常检测方法,VAE-LSTM-DTW模型性能优越,查准率和F1值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异常检测 变分自编码器 动态时间规整 长短期记忆网络 贝叶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解耦的少样本遥感飞机图像增广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牧云 卞春江 陈红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4-253,共10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飞机图像分类模型依赖多元化、均衡化的数据集进行训练,但由于飞机目标的高动态特性导致其大规模数据采集困难,现有的飞机细粒度数据集往往存在高质量数据有限、样本不均衡、难以覆盖全部场景的问题。图像生成技术作...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飞机图像分类模型依赖多元化、均衡化的数据集进行训练,但由于飞机目标的高动态特性导致其大规模数据采集困难,现有的飞机细粒度数据集往往存在高质量数据有限、样本不均衡、难以覆盖全部场景的问题。图像生成技术作为数据增广的一种方式在提高数据规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的图像生成算法依赖大量样本训练,在少样本条件下的遥感细粒度图像生成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针对飞机目标图像类间相似度高、类内差异性大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解耦的小样本图像生成方法FD-VAE,并在FAIR1M-Aircraft和MAR20两个细粒度遥感飞机数据集上进行测试,与多种先进的图像生成方法相比,FD-VAE的生成图像质量评价指标FID和LPIPS有明显改善。一系列定性和定量实验证明了FD-VAE在生成多样性、高质量的飞机细粒度图像方面具有强竞争力。并且,使用FD-VAE增广后数据集训练的ResNet-18分类网络,相比于传统训练方法精度提升2.3个百分点。FD-VAE有效缓解了细粒度飞机图像高质量数据采集困难的问题,并且有助于提升下游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自编码器 数据增广 特征解耦 小样本学习 图像生成 遥感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加权的对抗变分自编码器及其在工业因果效应估计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宗禹 强思维 +1 位作者 郭晓波 朱振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9-1106,共8页
反事实预测和选择偏差是因果效应估计中的重大挑战。为对潜在协变量的复杂混杂分布进行有效表征,同时增强反事实预测泛化能力,提出一种面向工业因果效应估计应用的重加权对抗变分自编码器网络(RVAENet)模型。针对混杂分布去偏问题,借鉴... 反事实预测和选择偏差是因果效应估计中的重大挑战。为对潜在协变量的复杂混杂分布进行有效表征,同时增强反事实预测泛化能力,提出一种面向工业因果效应估计应用的重加权对抗变分自编码器网络(RVAENet)模型。针对混杂分布去偏问题,借鉴域适应思想,采用对抗学习机制对由变分自编码器(VAE)获得的隐含变量进行表示学习的分布平衡;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样本倾向性权重对样本进行重加权,进一步缩小实验组(Treatment)与对照组(Control)样本间的分布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业真实场景数据集的两个场景下,所提模型的提升曲线下的面积(AUUC)比TEDVAE(Treatment Effect with Disentangled VAE)分别提升了15.02%、16.02%;在公开数据集上,所提模型的平均干预效果(ATE)和异构估计精度(PEHE)普遍取得最优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效应估计 重加权 变分自编码器 反事实预测 选择偏差 因果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空间转换的混合样本图像去雾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玉彤 孙昊英 宋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5-236,共12页
深度学习从数据集中学习样本的内在规律,数据集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模型的表现。在去雾任务的公开数据集中,由于缺少成对真实数据,合成的成对数据难以模拟真实环境等问题,可能导致训练出的模型在实际环境中表现不佳。为此,提出混合... 深度学习从数据集中学习样本的内在规律,数据集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模型的表现。在去雾任务的公开数据集中,由于缺少成对真实数据,合成的成对数据难以模拟真实环境等问题,可能导致训练出的模型在实际环境中表现不佳。为此,提出混合样本学习问题,利用合成的成对数据和真实数据(混合样本)同时训练模型,通过隐空间的转换实现混合样本间的转换。算法利用变分自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VAE-GAN)将混合样本分别编码到隐空间,利用对抗损失将真实数据的隐空间向合成雾图的隐空间对齐,利用含特征自适应融合(MFF)模块的映射网络学习成对数据隐空间之间的转换,从而建立起从真实雾图域到清晰图像域之间的去雾数据通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其他去雾算法在真实雾图上的去雾结果更加清晰,对于较厚的雾图也有突出的效果,且该算法的峰值信噪比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幅图像去雾 隐空间转换 混合样本 变分自编码器(vae) 生成对抗网络(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