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重机温度自补偿恒速落幅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增光 冯珂 +3 位作者 岳大灵 魏列江 苏利强 高宏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 针对起重机落幅负载压力变化和油温干扰因素引起的落幅速度不均衡与操控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温度自补偿机制的恒速落幅控制方案,实现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控制。通过分析起重机恒速落幅原理及变幅平衡阀流量特性,确定了变幅平衡阀流量与落幅角度相匹配的控制方法;利用AMESim软件获取的变幅平衡阀先导-流量-压差特性数据,构建了落幅控制器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25、45、65℃三种油温的恒速落幅系统仿真,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宽温域工况下的恒速落幅角速度与设定信号的平均误差小于5%,可有效克服油温干扰,实现起重机的自动恒速落幅控制,为起重机控制系统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 恒速落幅 温度补偿 变幅平衡阀 流量匹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反馈的高速开关阀变电压驱动控制方法研究
2
作者 田祖织 凡镕瑞 +2 位作者 郭阳阳 徐纯洁 谢方伟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3,共13页
良好的动态特性是高速开关阀流量精确控制的关键,然而现有的高速开关阀驱动控制策略忽略了变电压激励产生的温升对高速开关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高速开关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并提高其工作可靠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反馈的高... 良好的动态特性是高速开关阀流量精确控制的关键,然而现有的高速开关阀驱动控制策略忽略了变电压激励产生的温升对高速开关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高速开关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并提高其工作可靠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反馈的高速开关阀变电压驱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Maxwell和Thermal建立了高速开关阀电磁热耦合仿真模型,分析了线圈匝数、驱动电压和环境温度对线圈温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驱动电压会引起线圈温升加剧;其次,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变化对高速开关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开启滞后时间增加,关闭滞后时间减小,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考虑温度反馈的变电压驱动控制策略,并在Simplorer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高速开关阀性能测试台,对比分析了单电压控制和变电压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变电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电压控制,基于温度反馈的变电压控制策略下,高速开关阀的关闭滞后时间缩短了5.55 ms,线圈的稳态温度降低了24.5℃,有效改善了高速开关阀的动态响应特性,并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开关阀 电磁热耦合 温度反馈 变电压驱动控制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7-1200PLC的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鑫 张煜星 高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6-119,152,共5页
针对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和滞后性的特征,运用传统控制方法不能实现啤酒发酵温度精确控制的问题。引入论域伸缩因子,设计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实现PID参数在线精细整定;以S7-1200PLC控制器和KTP1000触摸屏为硬件基础... 针对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时变性、非线性和滞后性的特征,运用传统控制方法不能实现啤酒发酵温度精确控制的问题。引入论域伸缩因子,设计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实现PID参数在线精细整定;以S7-1200PLC控制器和KTP1000触摸屏为硬件基础,开发啤酒发酵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人机交互。啤酒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啤酒发酵温度控制误差为±0.09℃,控制精度为0.75%,温度控制系统稳定性好、精度高,提高了啤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发酵 温度控制 变论域 S7-1200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变量-预测控制技术在600MW机组再热汽温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8
4
作者 华志刚 吕剑虹 张铁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电厂锅炉的再热汽温是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文针对电厂再热汽温被控对象大惯性、大滞后的特点,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提出了基于状态变量—预测控制技术的再热汽温控制方法,即先采用状态反馈来补偿汽温被控对象的滞后和惯性... 电厂锅炉的再热汽温是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该文针对电厂再热汽温被控对象大惯性、大滞后的特点,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提出了基于状态变量—预测控制技术的再热汽温控制方法,即先采用状态反馈来补偿汽温被控对象的滞后和惯性,然后通过预测控制来对补偿后的广义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仿真试验及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优良的控制品质,是一种对大滞后过程较为有效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技术 状态变量 600MW机组 再热汽温控制 应用 被控对象 现代控制理论 控制方法 大滞后过程 机组安全 电厂锅炉 经济运行 状态反馈 预测控制 运行结果 仿真试验 控制品质 控制策略 惯性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缘地壳背景下白云凹陷油气差异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忠涛 颜晖 +3 位作者 吴哲 郑金云 孙辉 王卓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70,共11页
珠江口盆地位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从北侧的29 km向南部迅速减薄至17~18 km,海水深度从北部的<0.1 km向南增至>2 km,白云凹陷正处于盆地南部的陆缘地壳强烈薄化带深水区,受此影响,白云凹陷具有特殊的油气成藏条件。一是受壳幔... 珠江口盆地位于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从北侧的29 km向南部迅速减薄至17~18 km,海水深度从北部的<0.1 km向南增至>2 km,白云凹陷正处于盆地南部的陆缘地壳强烈薄化带深水区,受此影响,白云凹陷具有特殊的油气成藏条件。一是受壳幔级拆离断裂控制而发育形成大型宽深断陷,最大沉积地层厚度超过10 km,沉积面积超2×10^(4) km^(2);二是发育高变地温场,地温梯度从凹陷北部的3.5℃/100 m向南最高升至8.5℃/100 m,平均达5℃/100 m,高地温使得烃源岩热演化加速,储层快速致密;三是发育浅水及深水、陆相及海相沉积储盖组合;四是白云凹陷裂陷期发育多个生烃洼陷,每个生烃洼陷,烃源岩发育规模不同、环境不同,热演化程度不同,导致生成的油气规模和相态的差异。众多地质条件的差异,导致同一洼陷,甚至同一洼陷不同构造部位的油气成藏条件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造成油气分布及富集程度的差异。本文通过对白云凹陷各成藏条件的精细分析,明确其在区域上的分布特征,进而指出不同区带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为白云凹陷下一步勘探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缘 白云凹陷 强烈薄化带 宽深断陷 高变地温 成藏条件 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空调送风温度自抗扰控制
6
作者 杨世忠 宫钰程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491-5500,共10页
针对变风量空调送风温度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大迟延、模型参数不确定且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的送风温度闭环控制系统。为了克服自抗扰控制器在参数调整上的困难,提... 针对变风量空调送风温度控制系统存在非线性、大迟延、模型参数不确定且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ADRC)的送风温度闭环控制系统。为了克服自抗扰控制器在参数调整上的困难,提出一种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ation, IGWO)优化控制器参数,通过在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 GWO)中引入混沌映射、非线性收敛因子、动态权重及维度学习策略,增加了种群多样性并兼顾搜索和开发的平衡。通过对不同的单峰、多峰函数测试,证明了IGWO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和稳定性。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势和可行性;随后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PID)控制器、传统灰狼算法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相比,采用IGWO算法优化的自抗扰控制器使系统送风温度超调量缩短45.3%和8.9%,调整时间减少34.8%和11.2%,稳态误差更小,系统更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 送风温度 PID控制 自抗扰控制 改进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零折射率角度选择结构的可变量程折射率传感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武永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本文研究了InSb材料的近零折射率特性在实现角度选择窗口方面的潜力.角度选择结构由主结构和抗反射结构组成,其中主结构用于产生角度选择特性,而抗反射结构用于抑制电磁波泄漏.结果表明,对于太赫兹TE波入射,在2.65 THz附近产生显著的角... 本文研究了InSb材料的近零折射率特性在实现角度选择窗口方面的潜力.角度选择结构由主结构和抗反射结构组成,其中主结构用于产生角度选择特性,而抗反射结构用于抑制电磁波泄漏.结果表明,对于太赫兹TE波入射,在2.65 THz附近产生显著的角度选择窗口,而对于太赫兹TM波入射,在10.5 THz附近产生角度选择窗口.对于不同的极化形式,控制温度都能够显著地调节角度窗口的角度范围.此外,临界角特性对于背景介质的折射率变化非常敏感,可以通过调控温度实现拓展测量范围的目的.当温度分别为300 K、298 K、296 K时,测量范围分别为1.1~1.3 RIU、1.3~1.5 RIU、1.5~1.7 RIU.相比于恒温测量,折射率量程拓展了200%.所提出的结构采用了新颖的临界角原理用于折射率传感,并且通过温控的方式拓宽了检测范围,为可变量程折射率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零折射率 角度选择结构 温控 太赫兹 可变量程 折射率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W-2型1.2m^3植物生长箱的自制
8
作者 赵景玮 吴尚基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561-564,共4页
以2F4.8风冷制冷机为主体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自行设计、组装的JW-2型植物生长箱,用自动双金属螺管时间温度控制器实行恒温或任意组合变温控制,精度误差为±0.5℃。
关键词 植物生长箱 变温控制 JW-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干燥变温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车刚 杨潇鹏 +4 位作者 王洪超 万霖 董永忠 陈正发 潘衡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9,共11页
针对稻谷在变温干燥过程中变温节点不明确、温度波动范围大和响应时间慢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根据稻谷玻璃化转变曲线,确定变温控制策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混配阀门开度和稻谷温度之... 针对稻谷在变温干燥过程中变温节点不明确、温度波动范围大和响应时间慢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根据稻谷玻璃化转变曲线,确定变温控制策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混配阀门开度和稻谷温度之间的控制模型并通过最小二乘法辨识模型参数。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优化,目标函数值迭代至0.118收敛,寻得最优幅宽。在Simulink仿真试验中,稻谷温度设定为42℃时,模糊PID控制的响应时间为66.43 s,且超调量为3.600%,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响应时间为37.06 s,且超调量为0.120%;在150 s加入5 s的外部信号干扰,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的调节时间少4.19 s且超调量减小0.050%;在稳态时输入升温信号,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的调节时间少16.79 s且超调量低0.338%。利用自主研制的干燥试验台进行变温试验,在变温响应试验中,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比模糊PID控制在目标温度和梯度升温调节时间中分别缩短了37.56 s和18.63 s;在温度稳定性试验中,稻谷温度变化范围为41.9~42.1℃,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4%,变异系数小于0.5%;在建三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浓江农场进行生产性验证,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0 s,稳态温度误差在±0.1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5%。测试数据表明变温干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满足实际干燥作业的生产工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试验 玻璃化转变 稻谷 变温干燥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半导体激光器的高精度温控系统设计
10
作者 叶茂 杜恩斯 +1 位作者 王秋玮 赵毅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7,共11页
面向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的高精度、高速与高集成化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高精度、快速响应、高集成化、低成本的数模混合架构温控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硬件部分包括由三线制惠斯通电桥、仪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组成的温度信号采... 面向半导体激光器温控系统的高精度、高速与高集成化的需求,设计了一款高精度、快速响应、高集成化、低成本的数模混合架构温控系统。该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硬件部分包括由三线制惠斯通电桥、仪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组成的温度信号采集与调理模块,全桥降压电路驱动模块,热电制冷器模块等。针对热敏电阻和电桥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一种可变控温零点的温度信号调理方法,该方法基于迭代与多目标最优化算法,提高了控温精度,同时降低了仪表放大器与模数转换器的指标要求,从而降低了系统成本。针对温度滞后大、延迟高的特点,控温策略采用了抗饱和积分的PID(AWPID)自动控制方法,从而降低超调,加快收敛速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温控系统在-45~75℃的温度范围内,实现了±0.02℃的控温精度,相较于固定控温零点的温控系统最大0.1951℃的控温精度提高了89.7%。与传统PID控制算法相比,AWPID控制算法将超调从9.13%降低到1.5%,将稳定时间从41 s降低到30 s。稳定性测试表明,该温控系统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0.02℃的控温精度,满足稳定性要求。该系统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高集成化、低成本的特点,为半导体激光器的复杂应用场景提供了高精度的温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高精度温度控制 可变控温零点 最优化算法 抗饱和积分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水率变化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涛庆 郑霞 +2 位作者 肖红伟 单春会 张继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2,共11页
为了给变温干燥工艺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实现基于含水率变化的干燥温度自适应控制,该研究设计了具有物料含水率在线检测功能的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以质量检测值、气流冲击速度、称重传感器弹性基体温度、气流冲击... 为了给变温干燥工艺提供新的技术支持,实现基于含水率变化的干燥温度自适应控制,该研究设计了具有物料含水率在线检测功能的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以质量检测值、气流冲击速度、称重传感器弹性基体温度、气流冲击距离为输入,物料真实质量为输出的含水率在线检测模型。进行了含水率在线检测模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满足变温干燥工艺中含水率在线检测的精度要求,5组含水率在线检测模型验证试验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依次为0.993 4和1.20%。该文设计了改进神经网络-PID(improved neural network-PID,INN-PID)控制器来实现变温干燥工艺中的温度控制。在MATLAB软件中以单位阶跃信号为输入对PID、神经网络-PID(neural network-PID,NN-PID)和INN-PID控制器的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对3种控制器分别进行了50~55℃的干燥温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仿真试验中,INN-PID控制器的控制稳定性和调节时间均显著优于另外两种控制器;干燥温度控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存在近似相同的规律,INN-PID控制器的峰值时间是208.00 s,调节时间是120.59 s,最大超调量是4.87%,满足变温干燥过程中温度控制的要求。该研究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中搭建了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了基于含水率变化的温度自适应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对基于含水率变化的变温干燥工艺中的干燥温度进行快速且有效的调节。该研究对提高干燥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开发新的变温干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领域的多信息融合检测和控制策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在线检测 变温干燥 自适应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动态建模与变负荷控制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茜 刘泽锋 +2 位作者 王朝阳 刘明 严俊杰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5,共9页
为提升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变负荷过程关键参数控制效果及能效,以某600 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仿真,其关键热力参数偏差满足火电仿真标准规定,建立了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系统内部蓄热分布模型,提出了前馈机组内部... 为提升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变负荷过程关键参数控制效果及能效,以某600 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建模仿真,其关键热力参数偏差满足火电仿真标准规定,建立了燃煤发电机组热力系统内部蓄热分布模型,提出了前馈机组内部蓄热状态的水燃比和烟气挡板开度控制逻辑,将机组变负荷过程实时的蓄热状态前馈到给水、给煤流量和烟气挡板调控中。仿真结果表明:机组在40%THA~70%THA负荷段以1.0%Pe/min~3.0%Pe/min速率变负荷时,累计主蒸汽温度偏差率绝对值下降27%~31%,机组瞬态过程平均发电标准煤耗率下降0.37~0.65 g/(kW·h)。证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提升了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关键热力参数控制精度和能量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变负荷 汽温控制 瞬态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顶吹熔炼过程中砷元素的走向调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壁 任永专 +3 位作者 贾文磊 张宇云 周世伟 李博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7,共10页
随着铜精矿品位逐渐下降,精矿中的杂质元素越来越多,其中有害元素砷在冶炼过程中很难脱除,且在铜熔炼系统中循环累积,最终影响阴极铜的质量。某冶炼企业铜顶吹熔炼生产实践中,有害砷元素在烟尘中的分配比例为55%~75%,在铜锍相中分配比例... 随着铜精矿品位逐渐下降,精矿中的杂质元素越来越多,其中有害元素砷在冶炼过程中很难脱除,且在铜熔炼系统中循环累积,最终影响阴极铜的质量。某冶炼企业铜顶吹熔炼生产实践中,有害砷元素在烟尘中的分配比例为55%~75%,在铜锍相中分配比例为5%~15%,在渣相中分配比例为20%~35%。本文主要对铜顶吹熔炼过程中砷的分布与走向调控手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了熔渣中Fe/SiO_(2)、富氧浓度、铜锍品位、渣中CaO含量等工艺参数对不同产出物中砷分配率的影响规律,获得了砷进入渣相的有效调控措施。优化工艺参数后,As在渣中占比为30%~40%,烟尘中占比为50%~60%,铜锍中占比为10%~20%,解决了铜冶炼过程砷进入硫酸系统形成大量污酸的问题,从而控制各个产品中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熔炼 顶吹 砷走向 调控措施 工艺参数 铜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控制策略转换条件研究
14
作者 夏三县 张少晨 +2 位作者 余伟之 篮杰 何大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270,共8页
[目的]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整体能耗最低,需对这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郑州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例,基于TRNSYS(瞬时系统模拟程序)建立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 [目的]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整体能耗最低,需对这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郑州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例,基于TRNSYS(瞬时系统模拟程序)建立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空调冷冻水系统模型,在满足空调冷冻水系统末端制冷量需求的前提下,分别研究冷冻水温差不变、供水温度为7~12℃,以及供水温度不变、供回水温差为5~10℃时对空调冷冻水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为:负荷率小于等于40%时,使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控制策略更节能;负荷率大于50%时,更适合采用大温差控制策略。该转换条件不仅能满足车站人员舒适度的要求,还实现了两种控制策略联合调控的目标,最终达到降低空调冷冻水系统整体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空调冷冻水系统 定温差变供水温度控制策略 大温差控制策略 转换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电流对恒温晶振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李鹏 陈萍萍 卢啸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7-350,361,共5页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恒温晶振的小型化需求越来越高。在设计一款小尺寸的恒温晶振时发现,环境温度从-40℃到85℃时,频率曲线一致向上,难以满足±3×10^(-9)频率温度稳定度要求。经分析表明,晶振的加热电流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在通过...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恒温晶振的小型化需求越来越高。在设计一款小尺寸的恒温晶振时发现,环境温度从-40℃到85℃时,频率曲线一致向上,难以满足±3×10^(-9)频率温度稳定度要求。经分析表明,晶振的加热电流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在通过低电导率的接地引线时引起晶振PCB内的地电压波动,进而导致变容管的偏置电压发生变化。采用双地法和补偿法解决了加热电流引起的地电压波动对恒温晶振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晶振 加热电流 频率温度稳定度 变容管 双地法 补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VAV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静纨 魏东 戴正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0-924,共5页
为了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效果,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室内温度(视为回风温度)以及新风模糊PID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冷冻水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送风温度,通过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室内温度,通过调节新风阀门的开度... 为了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效果,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室内温度(视为回风温度)以及新风模糊PID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冷冻水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送风温度,通过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室内温度,通过调节新风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新风量,通过调节回风阀门的开度来控制回风量.应用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对送风温度、空调房间的温度(即回风温度)以及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进行了实时在线控制,控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合理,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智能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 温度控制 室内温度 送风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压差膨化法制备冷泡茶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何新益 刘金福 +4 位作者 黄宗海 聂小华 张立金 何凤超 陈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88-393,共6页
为优化变温压差膨化法制备冷泡茶的工艺,研究了含水率、冷冻处理次数和膨化温度对冷泡茶水浸出物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冷泡茶的加工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冷泡茶水浸出物的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含... 为优化变温压差膨化法制备冷泡茶的工艺,研究了含水率、冷冻处理次数和膨化温度对冷泡茶水浸出物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冷泡茶的加工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冷泡茶水浸出物的因素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含水率、冷冻次数、膨化温度。冷泡茶制备的优化工艺为:茶叶含水率50%,-18℃下冷冻处理3次,每次24h,膨化温度115℃。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冷泡茶,经室温下冷水浸泡30min后,冷泡茶茶汤的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质量分数、咖啡碱质量分数、茶多酚质量分数、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6.45%、0.84%、11.45%、0.93%、2.47%。结果表明应用变温压差膨化法制备的冷泡茶的生化成分在室温下更易浸出,该研究为冷泡茶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评估 干燥 压力控制 膨化 变温 冷泡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温度模糊PID控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静纨 魏东 刘熙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2,共5页
将模糊PID控制应用于变风量空调系统中,任务是将送风温度和空调房间内的温度(回风温度)控制在各自的设定目标值附近。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模糊PID控制系统和室内温度(视为回风温度)模糊PID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冷冻水阀门... 将模糊PID控制应用于变风量空调系统中,任务是将送风温度和空调房间内的温度(回风温度)控制在各自的设定目标值附近。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模糊PID控制系统和室内温度(视为回风温度)模糊PID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冷冻水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送风温度,通过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室内温度。应用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对送风温度和空调房间的温度(即回风温度)进行了实时在线控制,控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合理,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智能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 温度控制 室内温度 送风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变频空调温度模糊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贞辉 陈玮 涂建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在家用变频空调的温度控制策略上选择模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设计.通过分析其缺点,给出了改进后的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在调节时间、控制精度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常规的模糊控制算法和... 在家用变频空调的温度控制策略上选择模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设计.通过分析其缺点,给出了改进后的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在调节时间、控制精度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常规的模糊控制算法和PID控制算法.结合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算法各自的优点,最终选定了参数自调整的模糊与PID调节混合控制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空调 温度 模糊控制 参数自调整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凝温度控制法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苏泷 徐莉 朱海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2,共4页
论述了在集中空调冷却水变流量系统中冷凝温度控制法的特点;分析了冷却水变流量对离心式制冷机性能系数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虽然冷却水变流量对于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的负面影响不可忽略,但这一负面影响较对于水泵节能的正面影响要小,采用... 论述了在集中空调冷却水变流量系统中冷凝温度控制法的特点;分析了冷却水变流量对离心式制冷机性能系数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虽然冷却水变流量对于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的负面影响不可忽略,但这一负面影响较对于水泵节能的正面影响要小,采用冷凝温度控制法对于空调系统综合节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工程 冷凝温度控制 冷水机组 冷却水 变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