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种群结构分析
1
作者 唐丽 李春艳 +2 位作者 孟紫微 李亚鹏 张王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1-689,共9页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库尔勒香梨园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种群分类,通过6对保守基因序列,研究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病原菌序列之间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在库尔勒香梨园内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腐烂病病样,经科赫氏法则...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库尔勒香梨园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的种群分类,通过6对保守基因序列,研究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病原菌序列之间相关性及差异性。【方法】在库尔勒香梨园内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腐烂病病样,经科赫氏法则验证获取腐烂病病原菌纯培养。采用CTAB法提取腐烂病病原菌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ITS、β-tubulin、EF-1α、ACT、LSU、RBP2基因并测序,利用分子系统学分析不同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在阿拉尔周边混交园内库尔勒香梨腐烂病菌种为Valsa mali var.pyri(V.ambiens、Valsa mali)。种内差异与地理位置有关,国内与国外梨腐烂病分离株差异较明显。EF-1α、ACT、LSU、RBP2在进化过程中更能够体现种间差异,系统发育树分支多,存在种间差异。【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病原菌种群分布和种间差异性,库尔勒香梨园的腐烂病病原菌主要为Valsa mali var.pyri、Valsa sordida。新疆南疆绿洲特色果园种植模式,以杨树等为主防护林最为常见,存在着林果树木腐烂病交叉侵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序列 valsa mali var.pyri valsa sordid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与苹果腐烂病复合危害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爱华 张新平 +5 位作者 温俊宝 岳朝阳 阿里木 焦淑萍 张静文 克热曼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40-2244,共5页
【目的】研究野苹果林受害与苹果小吉丁及苹果腐烂病复合危害关系,为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苹果小吉丁危害级别代表值(X1)和苹果腐烂病危害级代表值(X2)分别作为自变量,以野苹果受害等级代表值(Y)作为因变量,应用SPSS19.0软... 【目的】研究野苹果林受害与苹果小吉丁及苹果腐烂病复合危害关系,为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苹果小吉丁危害级别代表值(X1)和苹果腐烂病危害级代表值(X2)分别作为自变量,以野苹果受害等级代表值(Y)作为因变量,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苹果小吉丁危害等级代表值和苹果腐烂病危害等级代表值与野苹果受害等级代表值间有明显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多元回归方程表示为Y=0.973+0.398X1+0.329X2。【结论】野苹果林同时遭受苹果小吉丁与苹果腐烂病危害时,在制定野苹果林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措施上,应将苹果小吉丁与苹果腐烂病均作为防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小吉丁 苹果腐烂病 复合危害 野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优势种群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建波 殷辉 +3 位作者 秦楠 姚众 张志斌 赵晓军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169-1171,1206,共4页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吡唑醚菌酯、辛菌胺、甲基硫菌灵3种药剂对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优势种群Valsa mali var.mali的室内毒力,并应用整树喷淋法连续2a测定了4种常用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吡唑醚菌酯、辛菌胺、甲基硫菌灵3种药剂对山西省苹果树腐烂病优势种群Valsa mali var.mali的室内毒力,并应用整树喷淋法连续2a测定了4种常用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佳,甲基硫菌灵次之,辛菌胺抑制作用最低,3种药剂的Ec。平均值均低于5.0μg/mL;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3%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40倍液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1500倍液的2个高浓度处理对苹果树腐烂病病疤复发和新病疤产生的防效均在75%以上,可作为喷淋法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选择药剂及适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 优势种群 室内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抗120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昌雄 谢德龄 《生物防治通报》 CSCD 1992年第4期163-167,共5页
试验表明:农抗120单用,和农抗120加助剂B,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50μg/ml和125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2000μg/ml和1000μg/ml。其杀菌作用机理是使病菌体的原生质凝集,小分子物质外流,形成大... 试验表明:农抗120单用,和农抗120加助剂B,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250μg/ml和125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2000μg/ml和1000μg/ml。其杀菌作用机理是使病菌体的原生质凝集,小分子物质外流,形成大量空泡,菌体重量剧减。病菌在该浓度中浸泡12小时后便失去致病力。涂药试验:先刮除病斑,再用农抗120 1000μg/ml或农抗120加助剂B500μg/ml涂抹处理,16天后复发率仍为零,不刮除病斑,只用刀划刻病枝再涂药液,4天后病斑又继续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抗120 苹果树 腐烂病菌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和葡萄糖
5
作者 简利茹 王海瑛 韩青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4-207,共4页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液中有机酸和葡萄糖的方法。采用Atlantis C18色谱柱(150mm×4.6mm,3.5μm),以5g/LNH4H2PO4(用磷酸调pH=2.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柱温30℃,应用...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液中有机酸和葡萄糖的方法。采用Atlantis C18色谱柱(150mm×4.6mm,3.5μm),以5g/LNH4H2PO4(用磷酸调pH=2.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柱温30℃,应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有机酸,示差检测器来分析葡萄糖。在此色谱条件下,葡萄糖和有机酸能很好地被分离检出,平均回收率为96.2%-102.2%,精密度RSD(n=5)为0.26%-0.75%,每一样品的分析时间不超过15min。该方法能够简便、快速测定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体系中有机酸及葡萄糖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苹果树腐烂病菌 发酵液 有机酸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腐烂病菌VmHMG基因敲除突变体获得及表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贾晓曼 王怡霖 +4 位作者 孙庚午 何邦令 葛顺峰 王玉涛 刘会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8-454,共7页
苹果腐烂病菌是引起我国苹果腐烂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对苹果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本试验研究了VmHMG对苹果腐烂病菌的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融合PCR技术将苹果腐烂病菌HMG-box基因上下游片段与... 苹果腐烂病菌是引起我国苹果腐烂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对苹果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本试验研究了VmHMG对苹果腐烂病菌的生长发育及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融合PCR技术将苹果腐烂病菌HMG-box基因上下游片段与及潮霉素筛选标记基因Hpt片段,构建敲除载体,利用聚乙二醇(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再经潮霉素初筛、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验证,最终从95个转化子中得到2株敲除突变体Δ1-5、Δ2-22,敲除效率为2.1%。与野生菌株相比,Δ1-5、Δ2-22在菌落颜色、子实体产生等方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突变株平均生长速率分别下降了10.8%和19.8%,但致病性分别增加了48.5%和56.2%。由此可知,VmHMG基因缺失抑制了苹果腐烂病菌的生长,增强了其致病性,对其他性状影响不明显。本研究通过获得VmHMG基因敲除突变体,初步分析了该基因的功能,为明确病菌的生长发育及致病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腐烂病菌 VmHMG 同源重组 融合PCR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婷 练森 +2 位作者 李保华 梁文星 王彩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4,共7页
为探究苹果树腐烂病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VmGluI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病菌侵染致病过程中的表达,以强致病力菌株LXS080601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基因c 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mGluI编码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进... 为探究苹果树腐烂病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VmGluI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病菌侵染致病过程中的表达,以强致病力菌株LXS080601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基因c DNA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mGluI编码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VmGluI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苹果树腐烂病菌VmGluI的开放阅读框为1 689 bp(GenBank登录号KY646110),编码56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62.7 k Da。VmGluI编码的蛋白具有糖基水解酶1家族的保守功能域,其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β-转角较少。VmGluI编码氨基酸序列与苹果和梨树腐烂病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KUI68239.1和KUI56905.1)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7%和87.8%,而与非植物病原真菌β-葡萄糖苷酶基因亲缘关系较远。接种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富士枝条中,VmGluI显著上调表达,推测其在腐烂病菌侵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离体枝条接种48 h后基因表达量开始显著升高,72 h时表达量最高为对照6.3倍;活体枝条接种12 h后,基因表达量已为对照的11.2倍,接种后48 h基因表达出现低谷,但96 h时表达量为对照的16.8倍,表明苹果树腐烂病菌在侵染离体和活体枝条过程中,VmGluI表达水平和时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病菌 Β-葡萄糖苷酶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