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口底多间隙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兆弢 王悦 张风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6-308,共3页
收集17例采用传统切开引流和19例采用VSD治疗的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通过分析间隙感染来源、细菌感染类型、对比炎症指标、住院天数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采用VSD技术治疗颌面多间隙感染能快速控制炎症、稳定病情。
关键词 负压引流封闭引流(vsd) 多间隙感染 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技术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探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黄思贵 刘春 钟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44例采用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商品名"...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aum st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44例采用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修复,皮片表面用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商品名"维克伤")覆盖封闭,24h不间断负压吸引(维持负压在-40~-60kPa之间)。结果:平均使用VSD7d,39例皮片全部存活创面愈合,5例皮片存活95%~98%,经换药后,创面愈合,患肢运动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在平均住院天数、植皮的愈合率、换药次数及总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筛孔状全厚皮片移植法原位修复结合VSD处理下肢皮肤撕脱创面能在Ⅰ期关闭创面的同时更好地进行创面引流,降低感染地发生,促进创面地良好贴附,有利于皮片存活,是治疗下肢皮肤撕脱伤较好地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原位植皮术 下肢皮肤撕脱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严重颌面颈部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齐东元 张锐 +1 位作者 赵元龙 王如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严重颌面颈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VSD治疗9例严重颌面颈部感染患者。在脓肿切开后,以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切口,采用40~60 KPa的负压持续对脓腔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结果:患者局部肿胀迅速消退,疼...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严重颌面颈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VSD治疗9例严重颌面颈部感染患者。在脓肿切开后,以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切口,采用40~60 KPa的负压持续对脓腔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结果:患者局部肿胀迅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负压封闭引流时间4~10 d,平均5.8 d,患者均治愈,无纵隔感染。结论:VSD可提高局部引流的效率,阻止感染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颌面颈部 间隙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性腹腔关闭与常规关腹技术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帆 朱宏亮 +2 位作者 钱洪军 易伟 谢先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8-631,共4页
目的观察暂时性腹腔关闭(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TAC)与常规关腹技术在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7月15例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关闭系统(vacuum sealing drainage,... 目的观察暂时性腹腔关闭(temporary abdominal closure,TAC)与常规关腹技术在严重腹腔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7月15例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关闭系统(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行暂时性关腹,7例常规关腹。比较2组术后腹内压变化、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常规关腹组术后72 h内腹内压逐渐升高,术后6-72 h各监测的时间点均高于暂时性关腹组(P〈0.01)。暂时性关腹组术后腹内压变化相对平稳(波动在7.7-18.1 mm Hg之间),创面愈合早[(11.3±1.8)d vs.(19.4±6.7)d,t=-3.142,P=0.005],切口感染少[12.5%(1/8)vs.100%(6/6),P=0.005]。结论暂时性腹腔关闭技术在治疗严重腹腔感染中能有效地预防腹内压升高,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关闭系统 暂时性腹腔关闭术 严重腹腔感染 腹腔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项春 李华 陈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08-612,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术后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26例,根据创面修复方式分为A组:植皮+VSD治疗组,共11例;B组:传统打包植皮组,共7例;C组:...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术后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患者26例,根据创面修复方式分为A组:植皮+VSD治疗组,共11例;B组:传统打包植皮组,共7例;C组:游离减张缝合组,共8例。通过比较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来探讨VSD技术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A组与B+C组植皮区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片坏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修复创面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植皮+VSD技术封闭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术后创面,能最大限度扩大切除范围,减少供皮区创伤,提高皮片成活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未发现增加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植皮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苏畅 詹晓欢 +1 位作者 王应琼 王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7期1571-1573,1577,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VSD组和压包组。VSD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共70例,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VSD组和压包组。VSD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压包组供区皮瓣切取后予游离植皮及传统植皮压包术。观察记录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观察比较两组拆包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植皮存活率、感染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结果:VSD组术后第7天、第14天VAS评分均低于压包组(P<0.05);VSD组拆包时间及植皮愈合时间均短于压包组(P<0.05);VSD组植皮存活率高于压包组(P<0.05);VSD组感染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压包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利于促进小腿带蒂岛状皮瓣供区创面游离植皮的愈合,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传统压包 小腿带蒂岛状皮瓣 游离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颌面部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唐荣飞 热孜亚·艾海提 阿地力·莫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018-3021,3027,共5页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誉为当前治疗各类创面的革命性技术,尤其针对急慢性复杂创面疗效尤为显著,本文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在颌面部应用的必要性、特点及优势、最新进展、存在的不足、改进措施等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 负压创面疗法(NPWT)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 皮瓣 骨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