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S系统在燃气输配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为探讨DCS系统在燃气输配控制中的应用,并分析其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关键参数来提高系统效率和安全性的能力。采用DCS系统对天然气输配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对天然气管道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调节,确保系... 为探讨DCS系统在燃气输配控制中的应用,并分析其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关键参数来提高系统效率和安全性的能力。采用DCS系统对天然气输配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通过对天然气管道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调节,确保系统运行在稳定、高效的状态。同时,利用DCS系统的强大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对输配过程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快速诊断和处理,以提高故障排除的效率。此外,DCS系统还支持网络化和远程控制功能,实现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天然气输配网络的集中监管和管理。结果表明:通过应用DCS系统,燃气输配控制实现了高效、准确和可靠的管理。实时监测和调节关键参数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快速诊断和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提高了故障排除的效率。网络化和远程控制功能实现了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天然气输配网络的统一监管和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DCS系统在燃气输配控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力。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关键参数,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然而,该系统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高成本、技术难题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来不断提升DCS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以更好地满足燃气输配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系统 燃气输配控制 实时监测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子制约下的MMC-MTDC功率均衡控制策略
2
作者 蔡赟 江友华 +1 位作者 叶尚兴 胡中鲲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4,共11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保证系统受到风场功率波动后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分配和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对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针对此现状,首先通过建立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分析风场功率波动对下垂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传统下垂控制无法保证系统受到风场功率波动后不平衡功率的准确分配和直流电压的稳定,需要对产生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针对此现状,首先通过建立换流站的数学模型,分析风场功率波动对下垂特性的影响。然后通过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线路阻抗对电压波动的影响,并引入功率分配权值系数以稳定直流电压。同时考虑不同风速波动场景下换流站的实时功率裕度,避免换流站满载。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能自适应修正下垂曲线系数,使得换流站在保证电压稳定的前提下将U-P特性曲线向最优功率分配逼近。最后,在PSCAD上搭建了包含风电场在内的三端MMC-MTDC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线路电阻 功率裕度 有功功率优化分配 改进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强 孙驰 +1 位作者 肖飞 艾胜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4期48-59,共12页
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相比常规箝位型多电平和级联型多电平结构,具有更好的模块化设计、高压应用、多电平输出等性能。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DC-DC变换器特别适合中高压大容量直流输配电及新型直流负载供电。首先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 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相比常规箝位型多电平和级联型多电平结构,具有更好的模块化设计、高压应用、多电平输出等性能。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DC-DC变换器特别适合中高压大容量直流输配电及新型直流负载供电。首先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结构的组成及特点;其次对现有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主要拓扑结构及相应的调制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梳理,并分析了变换器的故障隔离保护机制;最后对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研究难点及前景进行了展望。已有的研究表明,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以其优越的电能变换性能,在价值需求的牵引下必然引领新的直流输配电技术的革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 dc-dc变换器 直流电能变换 直流输配电 电压平衡控制 故障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网建设工程实践与探索
4
作者 武光升 鞠鹏 +4 位作者 刘兆亮 耿爱民 段春霞 戚斌 武玉峰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7期24-28,共5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海量分布式电源并入中低压电网,电网“双高”问题显著,带来的电能质量和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国网沂水县供电公司构建光伏运行监控体系,实现县域分布式光伏运行与控制“四可”;构建“集中式储能+光伏配...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海量分布式电源并入中低压电网,电网“双高”问题显著,带来的电能质量和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国网沂水县供电公司构建光伏运行监控体系,实现县域分布式光伏运行与控制“四可”;构建“集中式储能+光伏配储+台区云储能”体系,破解光伏发电消纳难题;建成“光、储、直、柔、充”一体村级智能微网,构建村级多源互补绿电供应网络;开展10 kV并网分布式光伏并网开关改造,全面提升分布式光伏安全控制能力;开展中压线路可视化监控+无人机自主巡检+配电站房在线诊断探索,构建智能巡检体系,提升运检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柔性控制 低压柔直输电 储能与微网 配电自动化 智能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理论的MMC-MTDC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平岗 董辉 +1 位作者 刘武 周振邦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100-107,共8页
传统MMC-MTDC下垂控制策略中常采用PI双闭环控制,系统的暂态特性较差。为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提出基于滑模理论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控制器采用双闭环级联控制结构,其中内环控制器根据滑模变结构在dq坐标系下对MMC非线性数学模... 传统MMC-MTDC下垂控制策略中常采用PI双闭环控制,系统的暂态特性较差。为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提出基于滑模理论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控制器采用双闭环级联控制结构,其中内环控制器根据滑模变结构在dq坐标系下对MMC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建模,设计积分滑模面和降低系统抖振的指数趋近律控制器;外环控制器根据MMC实时容量与功率参考指令的比较设计自适应下垂控制器,使MMC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4端MTDC模型,在2种工况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避免系统暂态时裕度较小的MMC满载,还具有较高的动态性能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自适应下垂控制 潮流分配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比值的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被引量:3
6
作者 褚倍钰 李海锋 +2 位作者 彭光强 梁远升 王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70,共9页
分布电容电流会对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性能造成影响。文中以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对象,讨论分析了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比值的故障特征。由于差动电流和分布电容电流都会随着过渡电阻的增大而减小,采用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的比... 分布电容电流会对直流线路纵联保护性能造成影响。文中以三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对象,讨论分析了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比值的故障特征。由于差动电流和分布电容电流都会随着过渡电阻的增大而减小,采用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的比值作为判据,可以削弱过渡电阻对判据的影响,提高保护的灵敏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电流与分布电容电流比值的纵联保护方法。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验证表明,所提保护判据整定简单且天然具有故障选极功能,能可靠识别区内外故障,耐过渡电阻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纵联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 分布电容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阻型IGCT器件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设计及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严鑫 余占清 +3 位作者 屈鲁 甘之正 任春频 曾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1-560,共10页
直流系统是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与灵活高效用能的重要技术方向。固态式直流断路器(solid state DC circuit breaker,SSCB)具有开断速度极快、无电弧、寿命长等优点,在中低压直流系统的故障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直流系统是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与灵活高效用能的重要技术方向。固态式直流断路器(solid state DC circuit breaker,SSCB)具有开断速度极快、无电弧、寿命长等优点,在中低压直流系统的故障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工作性能也在不断进步。为此基于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rgated gate commutate thyristor,IGCT),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结构及设计方法,通流支路采用逆阻IGCT反并联结构实现双向通流,缓冲支路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varistor,MOV)-电容结构来抑制过电压,吸能支路采用MOV吸收系统能量。进一步地,给出了关键元器件的参数设计方法,并验证了有效性;设计了性能良好的重力热管散热器,单个模块散热功率可达700 W;提出了主被动结合的控保策略,提高断路器的保护性能。最后,研制了固态式直流断路器样机,可用于750 V以内的低压直流系统,额定通流可达2 kA,可在百微秒内开断10 kA故障电流,成本低、体积小、高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配电 固态式直流断路器 逆阻型IGCT 反并联结构 缓冲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频率三端口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及其控制策略
8
作者 闫书豪 孟永庆 +3 位作者 段子越 王天一 王秀丽 王锡凡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93-3704,I0028-I0030,共15页
未来电网中将会存在的工频、直流与低频等多种频率,而传统换流器仅能实现交-交、交-直两种频率电气量间的能量交换。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多频率三端口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ulti-frequency triple-port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FTP-... 未来电网中将会存在的工频、直流与低频等多种频率,而传统换流器仅能实现交-交、交-直两种频率电气量间的能量交换。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多频率三端口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ulti-frequency triple-port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FTP-MMC)拓扑,该拓扑结构简单对称,能够直接实现工频-低频-直流的功率变换和频率控制,不存在无功约束问题,可以输出2倍直流电压,具有直流故障自清除功能。针对MFTP-MMC拓扑建立其dq坐标下的动态数学模型,实现了系统2种交流频率分量同直流分量的解耦,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控制策略,包括内环电流控制、环流控制、子模块均压控制以及外环功率控制,其物理概念清晰、控制性能良好。进一步,给出了桥臂无功分配系数的优化方法。同时针对其拓扑提出直流侧故障时闭锁以及故障后软起动策略。MATLAB/Simulink平台下的一系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MFTP-MMC拓扑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及其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率三端口换流器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 直流故障阻断 数学模型 控制策略 桥臂无功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MMC无源供电系统的自取能预充电策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国平 张志宇 +4 位作者 贺亚慧 马宏涛 梁桢 孙谦浩 崔彬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168,共9页
由于桥臂中全桥子模块的使用,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预充电启动策略与传统MMC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此,文中针对面向无源供电的两端混合MMC送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交、直流辅助电阻的子模块自取... 由于桥臂中全桥子模块的使用,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预充电启动策略与传统MMC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此,文中针对面向无源供电的两端混合MMC送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交、直流辅助电阻的子模块自取能预充电策略。该策略的特点在于,综合考虑了基于混合MMC的两端直流系统预充电时直流侧电压的变化,有效利用了混合MMC所具有的直流电流阻断功能,通过交、直流侧辅助电阻的合理配合解决了混合MMC预充电时的电流冲击,使得无源侧混合MMC的预充电时长明显缩短,预充电期间同类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基本保持一致,有效避免了“黑模块”与旁路模块的产生,降低了混合MMC的启动控制难度。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平台,验证了文中所提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MMC 柔性直流输配电 无源供电 预充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式直流变压器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106
10
作者 赵彪 安峰 +2 位作者 宋强 余占清 曾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8-298,共11页
直流变压器是实现新能源高效、经济的大规模汇集和构建直流输配电一体化网络的关键设备。文中对双有源桥式直流变压器关键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介绍和展望。首先,通过梳理直流变压器的典型应用场景,对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特点进行概述。在此... 直流变压器是实现新能源高效、经济的大规模汇集和构建直流输配电一体化网络的关键设备。文中对双有源桥式直流变压器关键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介绍和展望。首先,通过梳理直流变压器的典型应用场景,对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特点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针对中高压直流输配电应用场景,从核心电路、典型结构、运行控制、工程化设计、实现和应用等多个方面对直流变压器的分析、设计和实用化方案进行介绍和讨论。最后,对直流变压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随着新能源和直流输配电系统迅速发展,直流变压器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直流输配电 能源互联网 直流变压器 双有源桥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交流电网分布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53
11
作者 潘卓洪 张露 +2 位作者 谭波 梅桂华 文习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10-115,共6页
高压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可能造成中性点接地运行变压器出现直流偏磁现象。借助潮流计算数据整理电网信息,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开展直流分布的计算机仿真工作。介绍了仿真软件在楚穗直流调试工况下预测和抑制广东电网直流分布的... 高压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可能造成中性点接地运行变压器出现直流偏磁现象。借助潮流计算数据整理电网信息,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开展直流分布的计算机仿真工作。介绍了仿真软件在楚穗直流调试工况下预测和抑制广东电网直流分布的应用,最后通过随机算法产生的虚拟电网算例分析总结了电网参数对直流分布的影响:交流电网规模越大,变电站越密集,直流分布越严重;变压器和中性点小电抗准确阻值难以完全统计,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际值会存在一定偏差;接地运行的110kV系统会影响220kV网络的直流分布,但500kV系统的直流分布则基本不变;采用中性点抑制措施后,电网局部直流分布会增加,但电网直流电流总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偏磁 直流分布 电网络分析 仿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深层大地电阻率的交流系统直流网络模型 被引量:19
12
作者 阮羚 文习山 +3 位作者 康钧 全江涛 潘卓洪 李玉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88-2893,共6页
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大型交流电网中的分布因素复杂,从交流电网元件的直流模型出发,详细论述了输电线路、变压器、变电站/换流站、杆塔-避雷线系统的建模要素,并给出了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的求解方法。以一个两站系统对比了该求解方法... 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大型交流电网中的分布因素复杂,从交流电网元件的直流模型出发,详细论述了输电线路、变压器、变电站/换流站、杆塔-避雷线系统的建模要素,并给出了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的求解方法。以一个两站系统对比了该求解方法和其他标准软件的计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以湖北电网的直流电流分布建模和求解为案例,给出在考虑深层大地电阻率参数情况下,地表电位分布和变电站间相互电位耦合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湖北电网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现场测量数据,说明考虑深层大地电阻率参数情况下直流电流分布的计算结果较过往的经典模型具有更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阻率 直流电流分布 直流输电 变压器 直流网络模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大地电阻率对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阮羚 全江涛 +3 位作者 杨小库 张露 潘卓洪 文习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28-3536,共9页
深层大地电阻率过高可能导致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交流电网中大量分布,诱发变压器直流偏磁危害。有鉴于此,通过大地电磁法测量深层大地电阻率分布从而取得水平多层大地电阻率结构参数,再利用复镜像法计算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多层水平土壤... 深层大地电阻率过高可能导致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交流电网中大量分布,诱发变压器直流偏磁危害。有鉴于此,通过大地电磁法测量深层大地电阻率分布从而取得水平多层大地电阻率结构参数,再利用复镜像法计算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多层水平土壤中的电位和电流密度,以评估深层大地电阻率对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要离开直流极超过3倍直流极尺寸区域,点源可以代替具体的直流极进行电场/电位分布的计算。如果要分析直流电流在交流电网中的分布,必须要按实际大范围的大地电阻率参数来进行分析。最后以湖北电网的直流电流分布仿真结果与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测量为例说明准确的深层大地电阻率对正确计算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大地电阻率 直流电流分布 直流输电 直流极 直流偏磁 地表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对交直流互联系统自组织临界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屠竞哲 甘德强 +3 位作者 于洋 辛焕海 汪震 史济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3,43,共8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紧急控制保护装置及直流系统概率动作特性的连锁故障动态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对2010年华东电网实际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在不同的直流运行方式、直流控制参数、交直流互联方式、交直流传输容量分配条件下,计算了系统的停... 提出了一种考虑紧急控制保护装置及直流系统概率动作特性的连锁故障动态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对2010年华东电网实际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在不同的直流运行方式、直流控制参数、交直流互联方式、交直流传输容量分配条件下,计算了系统的停电功率—停电概率幂律曲线,分析了直流输电对系统自组织临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某些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直流输电模式可以减小连锁故障及大停电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锁故障 大停电 直流输电 交直流互联方式 交直流容量分配 自组织临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仿真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发明 张露 +3 位作者 全江涛 谢齐家 潘卓洪 文习山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54-3059,共6页
为量化分析高压直流输电入地电流(简称直流电流)在交流电网内的分布,提出了直流分布的完整理论分析模型,实现了变电站地下网络的Thevenin等效;借助潮流计算数据取得交流电网的接线信息,开发了潮流计算接口,解决了现代大型交流电网接线... 为量化分析高压直流输电入地电流(简称直流电流)在交流电网内的分布,提出了直流分布的完整理论分析模型,实现了变电站地下网络的Thevenin等效;借助潮流计算数据取得交流电网的接线信息,开发了潮流计算接口,解决了现代大型交流电网接线运行方式的数据输入问题。运用随机模拟试验方法探讨交流电网直流分布的机理,分析了交流电网内的直流电流的分布规律:交流电网规模越大直流电流分布越广;杆塔-避雷线系统的存在会使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密集;采用抑制措施后交流电网局部直流电流分布可能更加密集,但直流电流分布总量下降。仿真软件适用于大型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的预测计算和抑制措施的仿真评估,可以为更好地分析、预报和抑制直流电流分布及其不良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入地电流 直流电流分布 变压器 直流偏磁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层大地电阻率的直流偏磁电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王晓希 阮羚 +3 位作者 文习山 全江涛 潘卓洪 鲁海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36-1543,共8页
直流输电的入地电流在大地中分布会造成变压器直流偏磁和埋地金属管道腐蚀问题,从而对电网设备和直流极附近环境产生影响。基于复镜像法提出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多层水平大地中的分布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直流电流在大地中的分布规律,... 直流输电的入地电流在大地中分布会造成变压器直流偏磁和埋地金属管道腐蚀问题,从而对电网设备和直流极附近环境产生影响。基于复镜像法提出直流输电入地电流在多层水平大地中的分布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直流电流在大地中的分布规律,并通过与CDEGS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浅层5 km范围内大地中分布的直流电流总量不超过总入地电流的40%;直流输电输送距离在数百km以上时,会有超过50%的入地直流电流进入100 km深层的大地;并从理论上证明了直流输电的入地电流倾向于在大地深处分布的现象。实测的湖北、青海、浙江和广东四省区大地电阻率数据表明,湖北大地电阻率总体较低,其余地区均存在地下高阻层。运用等效直流偏磁电流的概念分析湖北、浙江和广东三省区的直流偏磁风险,表明地下存在高阻层的地区风险较高。综上所述,只有考虑了深层大地电阻率分布,才能正确计算交流电网的直流电流分布,深层大地存在高电阻率的区域是导致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水平大地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电流分布 直流偏磁 复镜像法 风险分析 大地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系统共用的接地极检修运行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林少伯 王华伟 +5 位作者 王明新 谢国平 张民 李新年 孙栩 雷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46-3352,共7页
针对共用接地极的高压输电系统在运行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2个直流输电系统共用接地极为例,结合实际工程参数,根据理论分析进行电流分布计算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接地极线路分流电流主要受共用接地极电阻、检修接地极线路... 针对共用接地极的高压输电系统在运行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2个直流输电系统共用接地极为例,结合实际工程参数,根据理论分析进行电流分布计算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接地极线路分流电流主要受共用接地极电阻、检修接地极线路电阻、检修接地位置及土壤状况等影响;另外,检修的接地极线路分流电流会进入换流站,可能会对换流变的直流偏磁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换流变饱和保护动作闭锁直流系统。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共用接地极检修时直流系统运行方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共用接地极 运行方式 接地极线路检修 直流电流分布 直流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输电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电流分布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3
18
作者 刘曲 郑健超 李立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3-646,共4页
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直流电流流过变压器中性点,影响了变压器的运行。该电流的分布受到入地电流、土壤电阻率、变电站接地电阻、变压器等效直流电阻、AC系统网络拓扑和直流电阻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为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将... 直流输电系统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时,直流电流流过变压器中性点,影响了变压器的运行。该电流的分布受到入地电流、土壤电阻率、变电站接地电阻、变压器等效直流电阻、AC系统网络拓扑和直流电阻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为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将土壤模型和交流电网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求解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模型来仿真比较500 kV电网实际数据。计算表明考虑海洋影响后,由于海水的低电阻率,造成处于距离接地极较远而靠近海边的厂站变压器中性点会流过较大的直流电流,而交流电网的拓扑结构造成处于相同地理位置的两变电站主变中性点流过的直流电流不相同。仿真结果解释了部分厂站变压器中性点流过较大直流电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单极运行 变压器 中性点 直流偏磁 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中直流工程入地电流对新疆哈密地区交流电网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于永军 杨琪 +3 位作者 侯志远 文习山 祁晓笑 王亮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98-2303,共6页
为分析天中线直流工程入地电流对当前哈密电网的影响,需建立哈密地区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模型。基于场路耦合方法,根据哈密地区交流电网拓扑结构,将包括变压器、线路的地上模型和包括接地电阻、地表电位的地下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哈密地... 为分析天中线直流工程入地电流对当前哈密电网的影响,需建立哈密地区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模型。基于场路耦合方法,根据哈密地区交流电网拓扑结构,将包括变压器、线路的地上模型和包括接地电阻、地表电位的地下模型结合起来,建立哈密地区交流电网直流电流分布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实地测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得到了哈密电网采用当前运行方式下,部分变压器将存在严重的直流偏磁风险的结论。在哈密地区交流电网当前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通过仿真计算和实地测量,验证了针对当前哈密电网直流偏磁问题治理措施的有效性,最后对后续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中直流工程 当前哈密电网 直流电流分布模型 直流偏磁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相电源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参数计算方法及直流工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邓军 肖遥 +2 位作者 范毅 郝艳捧 李立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51-2456,共6页
为解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位长度分布参数的测量问题,建立了双极直流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在线路末端分别处于对地开路和短路接地的边界条件下采用两相电源系统测量线路阻抗参数,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位长度分布参数计算... 为解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位长度分布参数的测量问题,建立了双极直流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在线路末端分别处于对地开路和短路接地的边界条件下采用两相电源系统测量线路阻抗参数,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单位长度分布参数计算的新方法。在等效直流输电线路1 000 km的实验模型上对比分析了不同干扰信号下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89%,验证了方法测量精度的有效性;通过普洱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及接地极线路、牛寨至广东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现场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耦合参数小于导线自参数,零序电阻、零序电感分别大于正序电阻、正序电感,但零序电容小于正序电容。线路实验模型和工程实践应用验证了基于两相电源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分布参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高压直流 直流线路 分布参数 耦合参数 开路阻抗 短路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