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原与抗体检测及分离株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笑艳
胡明雪
+10 位作者
林雨萌
刘长军
李凯
祁小乐
崔红玉
高立
王素艳
陈运通
王笑梅
张艳萍
高玉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为了解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及抗体产生情况,从黑龙江省两个无临床症状鸡群(B群和S群)中,分别采集血清通过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采集抗凝血并分离淋巴细胞,针对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并对从B群...
为了解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及抗体产生情况,从黑龙江省两个无临床症状鸡群(B群和S群)中,分别采集血清通过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采集抗凝血并分离淋巴细胞,针对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并对从B群病原阳性鸡分离到的分离株进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群和S群CA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7%(79/126)和68.2%(88/129),病原阳性率分别为43.0%(49/114)和62.3%(48/77),其中,B群和S群中抗体和病原双阴性的鸡分别为23.7%(27/114)和15.6%(12/77),而抗体和病原双阳性的鸡分别高达28.1%(32/114)和46.8%(36/77);在双阳性鸡中,B群和S群分别有62.5%(20/32)和58.3%(21/36)抗体滴度在1.0×10^(4)及以上,从B群病原阳性鸡全血中分离到一株CAV(HLJ/2022株),分离株HLJ/2022第394位氨基酸为谷氨酰胺,具有强毒的分子特征;两个鸡群的环境拭子CAV阳性率为10.0%(3/30),存在于消毒前的鸡蛋表面、更衣处和鞋底。研究表明,检测鸡群的CAV抗体阳性率在62.7%以上,病原阳性率在43.0%以上,抗体滴度在1.0×104及以上CAV仍可存在,CAV流行株(HLJ/2022)具有强毒分子特征,鸡群环境中存在CAV污染,结果为CIA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血清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
病毒分离鉴定
vp1基因序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劭
朱小丽
+3 位作者
程晓霞
陈仕龙
林锋强
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9-363,共5页
应用无母源抗体的鸭胚从疑似病毒性鸭肝炎的病麻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能致死鸡胚、番鸭胚和麻鸭胚,死胚尿囊液均无血凝性;病毒能被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病毒人工感染3日龄麻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50%,并从病死鸭...
应用无母源抗体的鸭胚从疑似病毒性鸭肝炎的病麻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能致死鸡胚、番鸭胚和麻鸭胚,死胚尿囊液均无血凝性;病毒能被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病毒人工感染3日龄麻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50%,并从病死鸭肝脏中回收到分离毒;RT-PCR扩增结果表明分离毒为I型DHV阳性,同时将此扩增的1 052 bp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对重组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分离毒的VP1基因与台湾省分离株DHV-03D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率为95.7%,对VP1氨基酸潜在位点分析发现该分离毒具有野毒的分子特征。上述结果表明该分离毒为Ⅰ型鸭肝炎病毒,命名为DHV-NA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vp1基因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原与抗体检测及分离株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笑艳
胡明雪
林雨萌
刘长军
李凯
祁小乐
崔红玉
高立
王素艳
陈运通
王笑梅
张艳萍
高玉龙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1)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1800604)。
文摘
为了解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及抗体产生情况,从黑龙江省两个无临床症状鸡群(B群和S群)中,分别采集血清通过ELISA方法进行抗体检测,采集抗凝血并分离淋巴细胞,针对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并对从B群病原阳性鸡分离到的分离株进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群和S群CA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2.7%(79/126)和68.2%(88/129),病原阳性率分别为43.0%(49/114)和62.3%(48/77),其中,B群和S群中抗体和病原双阴性的鸡分别为23.7%(27/114)和15.6%(12/77),而抗体和病原双阳性的鸡分别高达28.1%(32/114)和46.8%(36/77);在双阳性鸡中,B群和S群分别有62.5%(20/32)和58.3%(21/36)抗体滴度在1.0×10^(4)及以上,从B群病原阳性鸡全血中分离到一株CAV(HLJ/2022株),分离株HLJ/2022第394位氨基酸为谷氨酰胺,具有强毒的分子特征;两个鸡群的环境拭子CAV阳性率为10.0%(3/30),存在于消毒前的鸡蛋表面、更衣处和鞋底。研究表明,检测鸡群的CAV抗体阳性率在62.7%以上,病原阳性率在43.0%以上,抗体滴度在1.0×104及以上CAV仍可存在,CAV流行株(HLJ/2022)具有强毒分子特征,鸡群环境中存在CAV污染,结果为CIA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血清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
病毒分离鉴定
vp1基因序列
分析
Keywords
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
serological detection
pathogenic detection
viru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vp
1
gene sequence analysis
分类号
S85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王劭
朱小丽
程晓霞
陈仕龙
林锋强
陈少莺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9-363,共5页
基金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STIF-Y05)
文摘
应用无母源抗体的鸭胚从疑似病毒性鸭肝炎的病麻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分离毒能致死鸡胚、番鸭胚和麻鸭胚,死胚尿囊液均无血凝性;病毒能被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病毒人工感染3日龄麻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达50%,并从病死鸭肝脏中回收到分离毒;RT-PCR扩增结果表明分离毒为I型DHV阳性,同时将此扩增的1 052 bp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对重组阳性质粒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分离毒的VP1基因与台湾省分离株DHV-03D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率为95.7%,对VP1氨基酸潜在位点分析发现该分离毒具有野毒的分子特征。上述结果表明该分离毒为Ⅰ型鸭肝炎病毒,命名为DHV-NA株。
关键词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
鉴定
vp1基因序列
Keywords
duck hepatitis virus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vp
1
gene sequence
分类号
S855.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3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原与抗体检测及分离株VP1基因序列分析
冯笑艳
胡明雪
林雨萌
刘长军
李凯
祁小乐
崔红玉
高立
王素艳
陈运通
王笑梅
张艳萍
高玉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王劭
朱小丽
程晓霞
陈仕龙
林锋强
陈少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