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F模型的排水渠道流动数值模拟及消能措施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葛新峰 孙洁 +5 位作者 吴丹 祝双桔 张雷 胡正凯 徐挺 唐嘉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为改善某电站雨水排水渠道的水流流态,减轻对下流排水渠道的冲蚀作用,建立了全三维排水渠模型,模型包含上下游缓坡和中部台阶消能排水渠。采用VOF多相流模型进行非定常流动分析,原设计在缓陡坡连接处出现偏流、溢出现象,这主要是受到离... 为改善某电站雨水排水渠道的水流流态,减轻对下流排水渠道的冲蚀作用,建立了全三维排水渠模型,模型包含上下游缓坡和中部台阶消能排水渠。采用VOF多相流模型进行非定常流动分析,原设计在缓陡坡连接处出现偏流、溢出现象,这主要是受到离心力和缓坡出流流速较大的惯性力的影响。对此,提出在上游缓坡增加多级台坎的措施来减缓缓陡坡连接处的流速,并优化台坎级数。通过分析改进模型流态和消能率,发现选择四级台坎时,排水渠道的整体流态和消能效果最好,上游排水渠出口最大流速比原设计下降27%,平均流速比原设计下降40%。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f多相流 排水渠 台坎 消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电磁射流推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文比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8,84,共7页
为探究电磁发射原理在水下动力推进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以某小型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运用VOF均质多相流模型描述气、汽、液形成的多相流动,并求解基于RANS方程和Rayleigh-Plesset气泡方程建立的小型舰艇的Schnerr and... 为探究电磁发射原理在水下动力推进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以某小型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运用VOF均质多相流模型描述气、汽、液形成的多相流动,并求解基于RANS方程和Rayleigh-Plesset气泡方程建立的小型舰艇的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以分析电磁力作用引起的流场变化规律以及艇的运动特性。开展了不同等效电磁力作用下流场的数值仿真,获得了运动过程中流场特性变化以及小型艇载荷、运动变化规律:电枢运动过程中会在其背面形成低压区伴随有大量空泡的产生,但电枢在快速回退过程不会产生较大的流场阻力,为满足流道内空穴填满的过渡期,可以增加流道的数量,使多个电枢交替运动;电枢运动激发的流场对船体的前行动力只发生运动的前半段,后期随着船体航速加大,阻力增大,船体的运动主要还是靠电磁反作用力,且流体阻力峰值约占推力峰值的1/10。该研究可为电磁发射技术应用在小型舰艇动力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推进 vof多相流 重叠网格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水反应试验系统中小泄漏钠水反应氢气分布特性
3
作者 侯斌 杨红义 +1 位作者 杜丽岩 余华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蒸汽发生器是钠冷快堆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传热管破裂引发的钠水反应会产生大量氢气及热量,危害钠冷快堆的安全运行。本文基于VOF多相流模型,在钠水反应试验系统内开展中小泄漏钠水反应工况的数值分析,获得了高压反应釜内氢气在钠水反应... 蒸汽发生器是钠冷快堆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传热管破裂引发的钠水反应会产生大量氢气及热量,危害钠冷快堆的安全运行。本文基于VOF多相流模型,在钠水反应试验系统内开展中小泄漏钠水反应工况的数值分析,获得了高压反应釜内氢气在钠水反应下的三维空间分布特性和迁移特性。结果表明:高压反应釜内氢气的迁移特性受钠液流速影响,氢气在整个循环环路的迁移特性主要受水泄漏量控制。通过设置灵敏度为0.005 ppm的氢计,获得了环路不同区域检测到氢气的最快特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泄漏钠水反应 vof多相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生浪各阶段特征演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柴冰 刘成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2-1672,共11页
风波增长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中.尽管通过实验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但由于风场和波场的随机性和多尺度特性,未能通过实验获得可靠的原理解释其机理.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对风波演化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其生成机理更为便利.文章... 风波增长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中.尽管通过实验研究已经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但由于风场和波场的随机性和多尺度特性,未能通过实验获得可靠的原理解释其机理.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对风波演化进行数值模拟以研究其生成机理更为便利.文章基于自主开发的直角网格两相流求解器,结合高阶数值格式和VOF(volume of fluid)界面捕捉方法,对阶段和指数增长阶段组成.为分析能量特征,计算了能量集中的主要波数,并结合波高、波斜率与波数的变化与实验相对比.在一维波数空间中统计能量分布,与Kolmogorov-ZakharovE (k)~k^(-15/4)幂律进行对比.在二维波数和时域空间中,增长前期应用Phillips线性增长理论和共振加强后的增长模型对风波线性增长阶段进行验证;增长后期应用Miles理论对风波指数增长进行验证.揭示了风波增长不同阶段的机理特征,观察到在指数增长开始前,波浪的线性增长存在初始响应阶段、风压稳定阶段和风压受扰阶段,分别具有不同的机理特征.证明了波浪演化的初始线性阶段是由湍流波动产生的随机尾流叠加占主导,而后期的指数增长阶段是由增长率和摩擦速度正相关占主导.原始的Phillips理论仅在增长初始响应阶段准确,使用共振加强修正后则在初始响应后也符合实际增长,而Miles理论仅在单色波阶段时才准确.相较于对波陡有限制的动态曲线网格求解器,应用5阶WENO (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ion)和动量-质量一致推进方法修正的VOF方法也可用于分析风波增长问题的求解,并能准确捕捉到更多风波增长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生浪 多阶段增长 定量预测 vof多相流 动量-质量一致推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