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MIP5和VIC模型的长江上游主要水文过程变化趋势预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巍斐 杨肖丽 +2 位作者 程雪蓉 王雨茜 张梦如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3,共6页
基于长江上游流域82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数据和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的2种排放情景下的8个气候模式1961~2099年的降水、气温数据,通过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Equidistance Cu... 基于长江上游流域82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数据和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CMIP5)的2种排放情景下的8个气候模式1961~2099年的降水、气温数据,通过等距离累积分布函数法(Equidistanc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EDCDFm)进行气候模式的统计降尺度。在此基础上,构建0.5°×0.5°网格空间分辨率的可变下渗容量水文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IC),对历史流量进行模拟,并进一步模拟分析长江上游流域2006~2099年径流量、蒸散发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VIC水文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研究区的水文过程,从长江上游流域未来时期(2006~2099)主要水文过程变化趋势的预测来看,径流量变化趋势不明显、蒸散发呈增加趋势。此研究对于合理规划配置长江流域水资源及为气候影响评价和决策系统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 EDCDFm vic水文模型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5模式与VIC模型耦合的滦河流域未来气候及径流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晓露 任政 +1 位作者 龚家国 孟鹏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6,52,共9页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滦河流域未来气候及径流变化情势对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VIC模型模拟滦河流域历史径流,利用相关系数、中心均方根误差、标准差和均值构建CMIP5未来全球气候...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滦河流域未来气候及径流变化情势对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VIC模型模拟滦河流域历史径流,利用相关系数、中心均方根误差、标准差和均值构建CMIP5未来全球气候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做归一化处理,从各模式中选取最优的降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风速数据以分析滦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采用Delta法进行气象要素空间降尺度,将VIC模型与CMIP5全球气候模式耦合,开展滦河流域未来径流变化情势分析。结果表明:VIC模型在滦河流域的径流模拟效果令人满意。在年际上,未来年降水量、日最高与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未来日平均风速无明显上升趋势。在年内分配上,与历史期同月份相比,未来月平均降水量有增有减,其中10月份增加率最高,达138.64%;未来月平均最高气温均升高,9月份变化最大,平均升高2.45℃;未来月平均最低气温平均升高3.24℃,其中2月份变化最大,平均升高4.45℃;不同月份未来风速有升有降,其中8月份变化最大,平均升高0.23 m/s,升高率达16.35%。未来期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34.41 m^(3)/s,比历史期增加9.96%。未来年流量平均以10.2 m^(3)(/s·10 a)的速度波动上升。其中,2020s和2080s的年流量平均以12.8和28.9 m^(3)(/s·10 a)的速度波动上升,上升趋势显著。夏季径流占比由历史期的53%降至43%,冬季径流占比由7%升至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滦河流域 未来径流 vic水文模型 CMI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C模型在柯街河流域降雨量—流量模拟过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艾夕辉 许建初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5期118-121,共4页
采用0.01°×0.01°为基本计算单位,以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为模拟时段。应用水文变量渗透模型反复推算,结果显示,水文站观测流量曲线基本与模型计算出的流量曲线一致。尽管存在数据可供性和模拟精确度的限制,水文变量渗... 采用0.01°×0.01°为基本计算单位,以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为模拟时段。应用水文变量渗透模型反复推算,结果显示,水文站观测流量曲线基本与模型计算出的流量曲线一致。尽管存在数据可供性和模拟精确度的限制,水文变量渗透模型仍然可以预测流域水文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量渗透能力模型(vic模型) 降雨量 流量 模拟过程 柯街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原理降水订正的水文概率预报试验 被引量:16
4
作者 梁莉 赵琳娜 +3 位作者 齐丹 王成鑫 包红军 张渝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6-424,共9页
利用淮河流域加密站点2008年6月1日—8月31日逐日降水资料、对应的T213模式的24 h,48 h以及72 h集合预报,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方法对集合预报15个成员的降水预报进行了概率集成与偏差订正,采用排序概率评... 利用淮河流域加密站点2008年6月1日—8月31日逐日降水资料、对应的T213模式的24 h,48 h以及72 h集合预报,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方法对集合预报15个成员的降水预报进行了概率集成与偏差订正,采用排序概率评分(CRPS)、平均绝对误差(MAE)对BMA的订正结果进行检验,并将订正后的降水预报输入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中进行水文概率预报。结果表明:经BMA订正后的24 h,48 h,72 h降水预报精度较订正前有所提高;BMA模型给出的有效区间(第25百分位数至第75百分位数)预报将实况降水量包含在内的可能性比订正前更大;由水文概率预报检验指标分析可知,经BMA订正的降水集合预报,由VIC水文模型模拟得到的径流量变化趋势与实况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模型平均 偏差订正 vic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水域空间格局变化及维持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苗 周家亮 +5 位作者 杨薇 严登华 刘强 梁丽乔 王烜 李春晖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2-1110,共9页
本文基于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还原了白洋淀天然入淀径流量(即不受大坝干扰情境),结合实际入淀水量的组成,探究了白洋淀入淀径流量衰减过程、淀区水量维持变化以及流域陆地水储量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 本文基于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水文模型,还原了白洋淀天然入淀径流量(即不受大坝干扰情境),结合实际入淀水量的组成,探究了白洋淀入淀径流量衰减过程、淀区水量维持变化以及流域陆地水储量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淀年均总入淀水量在天然状况下为23.79×10^(8)m^(3),实际仅为8.59×10^(8)m^(3),且总入淀水量呈减少趋势,2000年后流域内外调水成为入淀水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模拟天然状况中,上游径流量能够维持淀区耗水量,在实际状况中,1960―1979年径流量基本能满足淀区耗水量需求,1980―1997年淀区出现长时间水量赤字,1998―2016年淀区耗水主要靠上游水库、黄河等流域内外调水补给;(3)白洋淀流域陆地水储量显著下降,西南流域下降趋势大于东北流域。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减少,淀区来水与耗水失衡,且过度依赖人工调配水,增加了白洋淀流域水资源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尤其在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实现淀区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目标面临更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水文模型 河流径流量 陆地水储量变化 雄安新区 白洋淀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石羊河流域上游产流区的径流响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郭静 王宁 粟晓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1-218,共8页
【目的】分析西北典型干旱区石羊河流域上游产流区径流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为石羊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可变下渗能力模型(VIC)模拟水文过程,基于模型参数率定,利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对全球气候模式(GC... 【目的】分析西北典型干旱区石羊河流域上游产流区径流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为石羊河流域未来水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可变下渗能力模型(VIC)模拟水文过程,基于模型参数率定,利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对全球气候模式(GCMs)中HadCM3模式下A2、B2情景进行降尺度处理,分析A2、B2情景下石羊河流域上游产流区气候要素的变化,以预估的未来气候情景数据作为验证后VIC模型的输入,分析未来气候变化下石羊河流域的水文响应。【结果】VIC模型的效率系数在率定期(1990-1994年)和检验期(1995-1996年)分别为0.769和0.690,相关系数分别为0.955和0.894,表明VIC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流域大尺度水文过程;在未来2020s(2010-2039年)和2050s(2040-2069年),研究区多年平均最高气温在A2情景下分别较现状升高1.3和2.8℃,B2情景下分别较现状升高1.3和2.5℃;在2个时期的2种气候情景下,多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升高0.1℃左右;在A2情景下2020s和2050s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较现状减少7.6%和15.2%,B2情景下2个年代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减少8.7%和13.1%;2020s多年平均径流量在A2和B2情景下分别较现状减少2.8%和1.4%,2050s多年平均径流量在A2和B2情景下分别减少13.2%和8.3%。【结论】石羊河流域径流在未来A2、B2气候模式下的不同时期内均会呈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气候变化 径流响应 vic水文模型 统计降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