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80
1
作者 佘宏全 丰成友 +2 位作者 张德全 潘桂棠 李光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8-520,共13页
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型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分为甲马—林周、贡嘎—扎囊—泽当和拉萨—谢通门3个次级矿带或矿集区,区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矿化分带,以甲马—林周矿集区为主要分布区。岩矿石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 冈底斯中东段矽卡岩型铜_铅_锌多金属矿床分为甲马—林周、贡嘎—扎囊—泽当和拉萨—谢通门3个次级矿带或矿集区,区域上呈现出一定的矿化分带,以甲马—林周矿集区为主要分布区。岩矿石的硫、氢、氧、铅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Re_Os同位素测年说明甲马—林周矿集区的矽卡岩成矿集中在中新世15~17Ma的较窄时间段内,与该区斑岩型铜钼矿具有相似的岩浆_构造控矿条件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属同一成矿系列。而冈底斯南带矽卡岩矿床可能形成于印度—亚洲板块的主碰撞期。冈底斯中东段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矿床 斑岩矿床 --多金属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作用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潜力
2
作者 刘伟栋 张保涛 +9 位作者 蓝信杰 胡兆国 燕军利 李秀章 韩成 黄震 王禹杰 张其凯 卢文姬 王俊君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5-729,共15页
近年来,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深部勘查取得重要突破。胶东地区矽卡岩-斑岩型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因和找矿方向成为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热点。本次研究基于矿床解剖、硫铅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工作,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 近年来,胶东香夼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深部勘查取得重要突破。胶东地区矽卡岩-斑岩型铅锌铜(钼)多金属矿成因和找矿方向成为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热点。本次研究基于矿床解剖、硫铅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工作,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的联系,揭示了香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演化特征,提出了深部铜钼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结果显示:I号矿体与下部新发现斑岩型M号矿体在空间上平行分布。I号和M号铜矿体的岩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为17.260~17.734,207Pb/204Pb为15.501~15.554,^(208)Pb/^(204)Pb为37.988~38.289。I号和M号铜矿体内黄铁矿δ34S为1.6‰~2.9‰。I号和M号矿体内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上部的I号矿体含黄铁矿石英脉内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193.8~371.5℃,盐度(wt%Na Cleqv)范围6.74%~16.80%。下部的M号矿体含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石英脉和单颗粒石英内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138.8~348.7℃,盐度范围1.74%~18.22%,同时盐度和温度向深部具有逐渐升高的特征。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源区具有壳幔混合特征,铜钼等多金属主体来自岩浆演化,深部具有向斑岩型矿化演化的趋势;流体包裹体特征指示流体演化介于斑岩阶段和矽卡岩阶段之间,最高流体包裹体温度低于斑岩钼矿主成矿温度,指示深部仍具有很大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斑岩 (钼)多金属 成矿潜力 同位素 流体包裹体 香夼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4 位作者 钱壮志 栾燕 张天运 郑崔勇 冯延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6-444,共9页
陕西省略阳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在该矿区内已经发现了多个矿(化)体,显示出很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室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采用矿床... 陕西省略阳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勉-略-阳"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在该矿区内已经发现了多个矿(化)体,显示出很好的成矿潜力。本文在室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该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采用矿床岩石主量元素、黄铁矿单矿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硫同位素测试方法,对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硫同位素特征显示,δ^(34)S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碧口岩群东沟坝组,NWW和NEE向共轭断裂是矿田内重要的控矿构造。通过黄铁矿微量元素分析显示陈家坝矿床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经历了热液作用的改造过程。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属火山沉积-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阳矿集区 陈家坝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地区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与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成矿机制 被引量:34
4
作者 方维萱 贾润幸 +3 位作者 郭玉乾 李天成 王磊 黄转盈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27-752,共26页
塔西地区萨热克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床和乌拉根铅锌矿床进入矿山开发期,今后找矿潜力大但成矿机制不明,制约了成矿与找矿预测。基于构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以西南天山造山带为核心,塔西地区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和后陆盆地对于砂砾岩型... 塔西地区萨热克大型砂砾岩型铜矿床和乌拉根铅锌矿床进入矿山开发期,今后找矿潜力大但成矿机制不明,制约了成矿与找矿预测。基于构造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岩相学,以西南天山造山带为核心,塔西地区前陆盆地、山间盆地和后陆盆地对于砂砾岩型铜矿床、铅锌矿床和铀矿床有不同控制作用:1在西南天山造山带北侧的托云中—新生代后陆盆地系统中,其次级盆地(萨热克巴依中生代山间拉分断陷盆地)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上段为萨热克式砂砾岩型铜矿赋存层位;2在西南天山造山带南侧的前陆盆地系统中,乌拉根砂砾岩型铅锌矿赋存在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顶部与古近系底部,巴什布拉克大型砂岩型铀矿床赋存在伽师前陆盆地克孜勒苏群中;3在前陆盆地系统中,古近系顶部和新近系渐新统—中新统为砂岩型铜矿床赋存层位。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识别构造岩相学标志为沥青化蚀变相、沥青化—褪色化蚀变带、碎裂岩化相和沥青化蚀变相多重耦合结构;地球化学岩相学标志包括富含有机碳,矿物包裹体中含有含烃盐水、气态烃-液态烃-气液态烃、轻质油和沥青等有机质类包裹体,低盐度和中盐度成矿流体,Cu-Ag-Mo同体共生矿体,氧化相铜、硫化相铜和钼硫化物等。砂砾岩型铜铅锌-铀矿床成矿机制主要包括:1同生断裂带由走滑拉分断陷发生构造反转后,转变为挤压收缩体制,即烃源岩大规模生烃-排烃机制;2反转构造带、区域性不整合面、滑脱构造带、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砾岩等构造岩相带为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大规模运移构造通道;3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砾岩类下部低渗透率泥质粉砂岩和上部含膏泥岩为岩相岩性圈闭构造岩相学标志;4大规模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与含铜紫红色铁质杂砾岩(氧化相铜)有多相流体多重耦合结构,可能是砂砾岩型铜矿床大规模富集成矿机制,低温卤水沉积叠加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成矿可能是形成砂砾岩型铅锌矿床机制,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多期次混合与氧化相铀被还原可能是砂岩型铀矿富集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矿床 -矿床 成矿机制 前陆盆地 后陆盆地 山间拉分断陷盆地 构造岩相学方法 富烃类还原性盆地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略阳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丁坤 王瑞廷 +4 位作者 钱壮志 栾燕 张天运 冯延清 李永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6-333,共8页
为探讨勉-略-阳矿集区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以矿床中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方法,开展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讨勉-略-阳矿集区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以矿床中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同位素质谱仪分析方法,开展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与大陆上部地壳微量元素丰度相比,黄铁矿中Cu、Pb、Zn、Ag、Au等成矿元素富集,可能反映了成矿流体中富集成矿元素;黄铁矿的Y/Ho=5.5-42.0,与石英角斑岩的Y/Ho值基本一致,指示岩浆流体参与成矿;黄铁矿的Co含量为54.8×10^-6-165.02×10^-6,Co/Ni值为1.29-5.95,显示该矿床形成于中低温环境,其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成矿和后期热液成矿作用;硫化物的δ34S值为4.88‰-8.90‰,硫源由卤水硫酸盐与海水硫酸盐混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黄铁矿 --阳矿集区 陈家坝矿床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元素分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齐钒宇 张志 +4 位作者 祝新友 李永胜 甄世民 公凡影 巩小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10-213,共4页
随着分形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应用分形理论研究矿床分布及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已经成为研究成矿作用的一个有力的新工具。本文利用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钻孔及井下采集样品测试分析结果,选取Cu、Mo、Pb、Zn、Ag五个成矿元素,运用含量—... 随着分形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应用分形理论研究矿床分布及元素的分布与富集规律已经成为研究成矿作用的一个有力的新工具。本文利用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钻孔及井下采集样品测试分析结果,选取Cu、Mo、Pb、Zn、Ag五个成矿元素,运用含量—数量模型,建立元素的分形模型。分形方法可以有效的分析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场,根据元素分形分维值可以从元素空间富集的角度分析元素富集的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Cu、Pb、Zn元素有两个成矿阶段,Mo、Ag元素则有一个成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形特征 地质意义 含量-数量模 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构造变形序列Ⅰ:秦岭晚古生代拉分盆地的构造组合与金-铜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构造 被引量:7
7
作者 方维萱 黄转盈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83,共31页
研究秦岭晚古生代拉分盆地构造变形序列、构造样式、构造组合与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SEDEX型银铜铅锌-重晶石-菱铁矿矿床富集成矿之间关系,对提升秦岭金属矿集区构造与金属大规模富集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柞山和凤太晚... 研究秦岭晚古生代拉分盆地构造变形序列、构造样式、构造组合与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SEDEX型银铜铅锌-重晶石-菱铁矿矿床富集成矿之间关系,对提升秦岭金属矿集区构造与金属大规模富集成矿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柞山和凤太晚古生代拉分盆地是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和SEDEX型银铜铅锌矿集区,采用构造岩相学研究新方法,对晚古生代拉分盆地的构造变形序列、构造样式和构造组合、构造变形型相及与金-铜铅锌矿床改造-叠加成矿作用进行研究。认为秦岭晚古生代陆缘拉分盆地的构造变形序列和构造组合为:(1)在石炭纪-中三叠世陆-陆斜向俯冲消减体制下盆地反转期,构造-热事件和构造岩相学组合类型包括石炭纪-二叠纪构造-热事件、顺层走滑伸展变形与深源碱性热流体叠加事件,形成了泥盆系中顺层剪切变形[DS1(D-S0//S1)]、Na-K-Cl-F型热流体渗滤交代岩相[DS1a-h-S1//S0+S1#S0]、碱性热流体叠加构造岩相[DS1(FB-D3j+D3x)]和热液叠加角砾岩构造系统[DS1c(Ab-D3)],为中深构造层次(20.4~25.97km)韧性变形域下形成的变形构造型相。形成了柞山地区穆家庄铜矿床和桐木沟铅锌矿床,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以柞山万丈沟-二台子金铜矿床和凤太双王-青岩沟金矿床为代表。(2)在印支期陆-陆全面碰撞挤压体制下,在晚古生代陆缘拉分盆地内部,盆内变形构造组合和构造-岩浆热事件为冲断褶皱带+W-M型复式褶皱-压扭性断裂带+切层脆韧性剪切变形(DS2)+隐伏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它们为中构造层次(11~17km)脆韧性变形域下形成的变形构造型相。在柞山晚古生代陆缘拉分断陷盆地南北两侧边界同生断裂带,转变为南向厚皮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夏家店造山型金矿床受山阳-凤镇断裂带的镇安-板岩镇次级断裂和厚皮型冲断褶皱带控制,金矿体定位于切层和顺层脆韧性剪切带中。凤太晚古生代陆缘拉分盆地南北两侧边界同生断裂带,转变为对冲式厚皮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八卦庙-柴玛沟-丝毛岭金矿带受印支期反冲构造、冲起构造与隐伏岩浆侵入构造系在时间-空间-物质上多重耦合控制,金矿体定位于切层脆韧性剪切带中。WM型复式褶皱-压扭性断裂带对SEDEX型铜铅锌矿床改造富集成矿控制显著,受W-M型复式褶皱-压扭性断裂带和次级横跨叠加褶皱控制,SEDEX型银铜铅锌-重晶石-菱铁矿矿床发生了改造富集成矿。(3)燕山期陆内造山期的构造组合为白垩纪陆内断陷成盆+岩浆侵入构造系统+接触热变质相带+脆性断裂-节理-裂隙变形(DS3),为浅构造层次(0.0~5.0km)变形域中形成的变形构造型相,在柞山地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金银钼矿和夕卡岩型铁铜金矿的潜力。卡林型金矿矿集区发育印支期和燕山期冲断褶皱带、断裂+褶皱构造、节理-裂隙带和低温热液角砾岩化(碧玉质化角砾岩、铁白云石化热液角砾岩、菱铁矿化热液角砾岩等),为脆性构造变形域中形成的变形构造型相。(4)喜山期以陆内走滑断裂和宽缓褶皱等脆性构造变形为主。在金-银铜铅锌矿集区构造和变形构造型相与金-银铜铅锌富集成矿关系上,受山阳-礼县岩石圈断裂带(山阳-凤镇断裂带、观音峡-修石崖断裂带)控制,泥盆纪盆内同生构造组合为同生断裂带+三级构造热水沉积盆地+热水沉积岩相系,它们为控制SEDEX型银铜铅锌-重晶石-菱铁矿矿床的主要同生构造型相。石炭纪-白垩纪深源碱性热流体隐爆作用和异时同位叠加成岩作用,形成了铁白云石钠长角砾岩-钠长铁白云石角砾岩相系,它们组成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铜金银镍钴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以万丈沟岩浆热液脉带型铜金银镍钴矿和二台子热液角砾岩型铜金矿为代表,向上为双王热液角砾岩型金矿床和八卦庙式金矿床,其顶部和外围为类卡林型-卡林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分盆地 构造变形序列 构造变形样式 变形构造 矿集区 卡林-类卡林金矿 SEDEX-重晶石-菱铁矿矿床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地区中—新生代盆-山-原镶嵌构造区: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铀-煤成矿系统 被引量:23
8
作者 方维萱 王磊 贾润幸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3-705,共43页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塔西地区")中—新生代盆-山-原镶嵌构造区形成了铜铅锌-天青石-铀-石膏-煤-天然气等多矿种同盆共存富集成藏成矿,是中国陆内特色成矿单元。以成矿系统理论和波浪镶嵌构造理论为指导,采用构造岩相学...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塔西地区")中—新生代盆-山-原镶嵌构造区形成了铜铅锌-天青石-铀-石膏-煤-天然气等多矿种同盆共存富集成藏成矿,是中国陆内特色成矿单元。以成矿系统理论和波浪镶嵌构造理论为指导,采用构造岩相学研究方法,对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铀-煤成矿系统的物质-时间-空间结构模型进行研究,探索该陆内特色成矿单元内区域成矿规律。按照塔西地区盆-山-原耦合转换不同期次的构造岩相学序列、构造岩相学组合类型、原型盆地和盆地动力学等综合角度,将塔西地区砂砾岩型铜铅锌-天青石-铀-煤成矿系统划分为燕山期铜多金属-铀-煤成矿亚系统、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铅锌-天青石-铀成矿亚系统、喜山晚期铜-铀成矿亚系统。它们在物质-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上受塔西地区盆-山-原镶嵌构造区挤压-伸展转换过程控制显著。燕山期铜多金属-铀-煤成矿亚系统形成于中生代陆内走滑拉分断陷盆地中,受对冲式厚皮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裙边式复式向斜构造和碱性辉长辉绿岩脉群侵入构造系统等复合控制,形成于盆地正反转构造期并耦合了深部热正反转构造作用。燕山晚期—喜山早期铅锌-天青石-铀成矿亚系统分布在乌拉根晚白垩世—古近纪挤压-伸展转换盆地中,受后展式厚皮型前陆冲断褶皱带、斜歪复式向斜构造和层间滑脱构造带复合控制,砂砾岩型铅锌-铀矿床形成于盆地正反转构造高峰期,而天青石矿床形成于盆地负反转构造期初期。喜山晚期铜-铀成矿亚系统形成于新生代周缘山间咸化湖盆,受前展式薄皮型前陆冲断褶皱带等复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统 亚系统 砂砾岩矿床 -- 镶嵌构造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的硫、碳和铅同位素及成矿物质来源 被引量:60
9
作者 储雪蕾 霍卫国 张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6-574,共9页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的一个大型 Cu-Sn-Ag-Zn-Pb矿床。该矿床的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 S值变化为 -1.8‰至 + 3 .8‰ ,平均为 + 0 . 65‰。大约为 -5‰的δ13 C值与峰值为~ + 1...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的一个大型 Cu-Sn-Ag-Zn-Pb矿床。该矿床的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的δ34 S值变化为 -1.8‰至 + 3 .8‰ ,平均为 + 0 . 65‰。大约为 -5‰的δ13 C值与峰值为~ + 1‰的δ34 S值的很窄分布表明成矿流体中的碳和硫来源于深部岩浆 ,并且排除了上二叠统林西组地层提供一部分硫和碳的可能性。硫化物矿石的 2 0 6 Pb/ 2 0 4 Pb,2 0 7Pb/ 2 0 4 Pb和 2 0 8Pb/ 2 0 4 Pb比值分别在 18.2 57~ 18.3 68,15.476~ 15.60 9和 3 7.916~3 8.3 55范围内 ,其模式年龄为 12 2~ 2 0 9Ma。黑色页岩含有较高的放射成因铅 ,其 2 0 8Pb/ 2 0 4 Pb比值为 18.473~ 2 0 .156,与矿石完全不同。然而 ,矿石、基性 -超基性岩脉和附近花岗岩体的长石铅中 2 0 6 Pb/ 2 0 4 Pb,2 0 7Pb/ 2 0 4 Pb和 2 0 8Pb/ 2 0 4 Pb比值是相近的 ,它们在 2 0 8Pb/ 2 0 4 Pb-2 0 6 Pb/ 2 0 4 Pb和 2 0 7Pb/ 2 0 4 Pb-2 0 6 Pb/ 2 0 4 Pb图上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铅同位素混合线两个端元分别为上地幔和造山带 ,即混合了上地幔与前中生代形成的造山带物质。这些证据都强烈地支持了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因此 ,大井矿床是一个典型的与次火山岩有关的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大兴安岭地区 同位素 岩浆-热液脉 造山带 硫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南部几处重要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研究与找矿勘查工作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正 云飞 +3 位作者 肖伟 刘大文 元春华 韩九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7-465,共9页
本文对蒙古国南部白山铜-锌矿床、奥龙金矿床和乌兰铅-锌-银矿床的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这3处矿床成矿理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进展做了简要总结,目的旨在进一步丰富我国跨境成矿带的理论研究水平,为在中蒙边境我国一... 本文对蒙古国南部白山铜-锌矿床、奥龙金矿床和乌兰铅-锌-银矿床的产出环境和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这3处矿床成矿理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进展做了简要总结,目的旨在进一步丰富我国跨境成矿带的理论研究水平,为在中蒙边境我国一侧寻找同类金属矿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工作 金属矿床 蒙古国 成矿理论 找矿 南部 --矿床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矿带含矿岩系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11
作者 印建平 田培仁 +1 位作者 戚学祥 陈克强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带位于西昆仑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带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带。通过对含矿岩系的岩石化学、成矿元素、硫同位素、稀土元素的研究 ,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成分及H、O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分析 ,认为该成矿带可分... 新疆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带位于西昆仑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带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带。通过对含矿岩系的岩石化学、成矿元素、硫同位素、稀土元素的研究 ,并结合流体包裹体成分及H、O同位素的综合研究分析 ,认为该成矿带可分为两种矿床类型 ,即砂砾岩型铅铜 (钴 )矿和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二者为同一热卤水成矿系统的不同成矿阶段的产物 ,两类矿床可互为找矿标志。下部砂砾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为Cu Co Pb Ag As(Ni Zn Cd) ,硫同位素组成表明富集轻硫 ,海底热液活动不强烈 ;上部碳酸盐岩型矿床的成矿元素组合为Pb Zn Cd As Ag Ba ,硫同位素分布具塔式结构 ,显示具海水还原硫和深源硫的混合来源 ,有强烈的海底热液活动。提出该成矿带的找矿目标应以上部碳酸盐岩型铅锌矿为主 ,同时应当注意下部砂砾岩型铅铜矿及其含铜砂页岩中钴的综合评价和工业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砂砾岩(钴)矿 地球化学 塔木-卡兰古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巨型成矿带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型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富全 毛景文 +4 位作者 郑建民 徐林刚 刘德权 赵财胜 叶会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63-983,共21页
概要介绍了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巨型成矿带的构造背景、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典型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型。矿山阿尔泰是世界上著名的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VHMS)铜-铅-锌多金属矿富集区,已发现十几个大型和超大型矿床。VHMS型矿床形成于... 概要介绍了哈萨克斯坦阿尔泰巨型成矿带的构造背景、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典型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型。矿山阿尔泰是世界上著名的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VHMS)铜-铅-锌多金属矿富集区,已发现十几个大型和超大型矿床。VHMS型矿床形成于泥盆纪裂谷发育阶段,赋存于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火山岩和陆源碎屑沉积岩中。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主要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380~370Ma),部分为早泥盆世和晚泥盆世。泥盆纪之后的大陆边缘俯冲、碰撞、岩浆热液活动,对裂谷阶段形成的VHMS型矿床进行不同程度的叠加改造。在早二叠世形成了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铌、钽、锂等稀有金属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阿尔泰 vhms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