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在视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彭书雅 陈捷敏 +3 位作者 刘瑞珏 周姝 刘冬梅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86-289,294,共5页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主要包括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可通过同时刺激大量局部视网膜区域得到各局部反应以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和视网膜-皮层...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主要包括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可通过同时刺激大量局部视网膜区域得到各局部反应以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和视网膜-皮层传导通路的状态,具有测试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尤其是眼外伤后视功能的评估,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尚属较新的客观检查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mfERG和mfVEP技术的刺激方法、电极位置、分析方法及其在视功能评估中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和展望了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多焦视觉生理 综述[文献类型]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高度近视眼多焦视网膜电图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 被引量:10
2
作者 石一宁 陈建华 +1 位作者 郑红 常宝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的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分别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20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M-ERG(一阶反应,f...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的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分别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20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M-ERG(一阶反应,first order 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的各项F-ERG a、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P〈0.05),同时潜伏期下降(P〈0.05),F-VEP P100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但高度近视的各项RERG a、b波振幅下降程度没有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明显(P〈0.05),F-VEP P100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M-ERG高度近视眼1-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a。b波振幅下降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高度近视眼b波潜伏期延长在3~6环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结论 联合应用传统视觉电生理、M-ERG,为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近视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功能 视觉生理 多焦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病变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妍 吴德正 胡小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记录几种类型黄斑病变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变化,探讨mfVEP测试黄斑病变视功能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ERIS多焦视觉电生理仪测量31只黄斑病变眼和32只正常对照眼的mfVEP,将测试野分为上下两半,再分别由内向外分为3个环。两组... 目的记录几种类型黄斑病变的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VEP)变化,探讨mfVEP测试黄斑病变视功能变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ERIS多焦视觉电生理仪测量31只黄斑病变眼和32只正常对照眼的mfVEP,将测试野分为上下两半,再分别由内向外分为3个环。两组对比分析每环mfVEP的二阶一次反应。结果黄斑病变眼上下半视野的中央环mfVEP的P1波潜伏期延长,N1-P1及P1-N2振幅降低,以下半视野的改变更为明显。结论mfVEP可以检测出黄斑病变的视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病变 多焦视觉诱发 检测 视功能 veris多焦视觉电生理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野评估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晓蓉 邓振华 +3 位作者 常云峰 陈晓刚 刘陇黔 杜采凤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I0004-I0006,共3页
视野检查是法医临床学视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multi-focalvisuale-vokedpotential)技术能精确、敏感、快速、客观地检测视野。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对mVEP的刺激、记录、分析方法及其在视野评定中的研究现状... 视野检查是法医临床学视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multi-focalvisuale-vokedpotential)技术能精确、敏感、快速、客观地检测视野。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对mVEP的刺激、记录、分析方法及其在视野评定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觉诱发 客观视野 生理 法医临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德正 江福钿 +5 位作者 梁炯基 罗苔青 马娟妹 高汝龙 黄时洲 吴乐正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多焦视网膜电图(ERG)特性和评价多焦ERG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 12例(24眼)RP患者的多焦 ERG,测试野为26.6°×22.1°,记录 103个部位的反应,同时检测全视...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多焦视网膜电图(ERG)特性和评价多焦ERG应用价值。方法检测了 12例(24眼)RP患者的多焦 ERG,测试野为26.6°×22.1°,记录 103个部位的反应,同时检测全视野 ERG。结果RP眼在各个环的a波和b波潜伏期、b波振幅密度和振幅之和均较正常值有显著延长和降低(P<0.05或P<0.01)。50%患眼在第1环可记录到潜伏期正常、振幅密度和总和均降低的b波,而75%患眼的全视野ERG呈平坦反应。结论 多焦ERG能更有效地评价RP的黄斑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多焦视网膜 视觉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儿童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封利霞 赵堪兴 鞠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10,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波形特征,为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30例正常儿童双眼分别进行mfERG的一阶反应检查,对不同离心度及不同视网膜区域的波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mfERG反... 目的研究正常儿童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波形特征,为相关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ERISScienceTM4.2多焦电生理系统对30例正常儿童双眼分别进行mfERG的一阶反应检查,对不同离心度及不同视网膜区域的波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mfERG反应振幅密度随离心度增加而减小,上下半侧视网膜反应无明显差异,与颞侧视网膜相比,鼻侧视网膜反应振幅密度降低,潜伏期延长。结论mfERG可用于研究不同离心度和不同视网膜区域的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 正常儿童 视觉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任广花 王文荣 +1 位作者 张玲 房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69-69,共1页
目的 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 ,MERG)检查的护理。方法 总结 15 3例 3 0 6只眼MERG检查的检查前、中、后的护理 ,强调心理护理和宣传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配合、顺利完成MERG检查。结论 MERG是一种新... 目的 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 ,MERG)检查的护理。方法 总结 15 3例 3 0 6只眼MERG检查的检查前、中、后的护理 ,强调心理护理和宣传教育。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配合、顺利完成MERG检查。结论 MERG是一种新视觉电生理技术 ,其检查有其特殊性 ,术前宣传教育及术中良好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 护理 视觉生理技术 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九届临床视觉生理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8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生理 基础医学 多焦视觉生理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客观评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项剑 王旭 +2 位作者 于丽丽 靳康佳 杨英恺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50-359,共10页
目的探讨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特点及其客观评定方法。方法选择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典型案例,分别进行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 目的探讨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特点及其客观评定方法。方法选择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典型案例,分别进行视野、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检查以及颅脑CT或MRI、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并对上述视觉电生理指标及神经影像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视交叉损伤所致视野缺损的电生理学表现为双颞侧偏盲型mfVEP异常;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均表现为病变对侧的同向性偏盲型mfVEP异常。视束损伤出现偏盲眼轻度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relative afferent pupil disorder,RAPD)及特征性视神经萎缩表现,视放射、视皮质损伤则无此表现。神经影像学可为视交叉及其后部视路损伤提供形态学证据。结论视交叉、视束、视放射及视皮质损伤所致视野缺损具有各自特点,通过mfVEP视野与静态视野检查的联合应用,结合神经影像学检查,可最大程度地评价视路受损的部位和程度,为此类损伤的认定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视觉生理 视路 视野 视交叉 多焦视觉诱发 视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