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锻对粉末冶金钒基储氢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明绪 刘强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96-98,共3页
为了改善粉末冶金钒基储氢合金的性能,本文对粉末冶金V3TiNi0.56钒基储氢合金进行了旋锻,并进行了合金试样的充放电循环试验、碱液腐蚀试验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与粉末冶金合金试样相比,经过旋锻后的合金内部晶粒细化,充放电循环2... 为了改善粉末冶金钒基储氢合金的性能,本文对粉末冶金V3TiNi0.56钒基储氢合金进行了旋锻,并进行了合金试样的充放电循环试验、碱液腐蚀试验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与粉末冶金合金试样相比,经过旋锻后的合金内部晶粒细化,充放电循环20次的放电容量衰减率减小21%,腐蚀电位正移38 mV。旋锻可显著改善粉末冶金V3TiNi0.56钒基储氢合金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和耐碱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3tini0.56钒基储氢合金 粉末冶金 旋锻 充放电循环稳定性 耐碱液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汽车电池用新型钒基储氢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丹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80-82,86,共4页
采用较为低廉的二氧化钒、二氧化钛,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法,进行了动力汽车电池用新型钒基储氢合金V3Ti Ni0.56Sr0.1制备,并进行了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出的该新型合金组织细小、均匀,... 采用较为低廉的二氧化钒、二氧化钛,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法,进行了动力汽车电池用新型钒基储氢合金V3Ti Ni0.56Sr0.1制备,并进行了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出的该新型合金组织细小、均匀,由绝大部分的钒基固溶体相和少量的Ti Ni相、Ti2Ni相组成,其放电容量在第2次充放电循环时达到最大值584 m Ah/g;合金经3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能达到214 m Ah/g;随放电电流从100 m A/g增大至1000 m A/g,该合金的放电容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动力汽车电池 v3tini0.56Sr0.1 放电容量 充放电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钒基固溶体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魏凤琴 邓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5-87,90,共4页
为了有效提高铸态钒基固溶体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铸造工艺制备了V_3TiNi_(0.56_Sc_(0.1)钒基固溶体储氢合金铸态试样,并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以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铸... 为了有效提高铸态钒基固溶体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铸造工艺制备了V_3TiNi_(0.56_Sc_(0.1)钒基固溶体储氢合金铸态试样,并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以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铸造法相比,静置辅助铸造法和双重辅助铸造法有利于改善合金的铸造质量,细化合金晶粒,提高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腐蚀性能,且双重辅助铸造法效果更佳;静置辅助铸造法、双重辅助铸造法分别使放电容量衰减率减小47%、71%,分别使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109、237 m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储氢合金 制备工艺 电化学腐蚀性能、电化学循环稳定性 v3tini0.56Sc0.1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钒基储氢合金的机械合金化制备工艺研究
4
作者 胡以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49,共3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了新型钒基储氢合金V_3TiNi_(0.56)Mn_(0.1)Y_(0.1),并对该合金进行OM、SEM、XRD分析以及吸放氢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储氢合金由V基固溶体和少量TiNi组成,具有较佳的吸放氢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室温吸... 采用机械合金化制备了新型钒基储氢合金V_3TiNi_(0.56)Mn_(0.1)Y_(0.1),并对该合金进行OM、SEM、XRD分析以及吸放氢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储氢合金由V基固溶体和少量TiNi组成,具有较佳的吸放氢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室温吸氢量约在55 min达到饱和,最大吸氢量为1.497 wt%;具有明显的放氢平台,平台压力为0.5 MPa;充放电循环15次后放电容量仅下降了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机械合金 制备工艺 v3Ti Ni0.56Mn0.1Y0.1合金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池用新型钒基固溶体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白秀秀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9-151,共3页
采用先球磨后烧结的两步法,进行了汽车电池用新型钒基固溶体合金V3Ti Ni0.56In0.2Zr0.1的制备,并进行了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吸放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由大部分的V基固溶体相和少量Ti2Ni相、Ti Ni相组成;室... 采用先球磨后烧结的两步法,进行了汽车电池用新型钒基固溶体合金V3Ti Ni0.56In0.2Zr0.1的制备,并进行了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吸放氢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由大部分的V基固溶体相和少量Ti2Ni相、Ti Ni相组成;室温吸氢量高达1.654%,放氢平台压力为0.5MPa;与钒基固溶体合金V3Ti Ni0.56相比,合金的腐蚀电位正移514m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合金 动力电池 v3tini0.56In0.2Zr0.1合金 吸放氢性能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