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VISTA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吴昊宇(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 T细胞活化V结构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是一种新型免疫检查点蛋白,具有与B7家族相似但独特的结构。VISTA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髓系细胞和肿瘤细胞。在肿瘤中,VISTA可能通过调节髓系细胞和T细胞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VISTA在多种癌症中表达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是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已有多种VISTA拮抗剂正在研发中。然而对VISTA分子机制和在免疫治疗中的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VISTA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可能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实体肿瘤的新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免疫球蛋白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 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分子VISTA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汤子君 郑涵雪 +2 位作者 熊皓 张连生 李莉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2-678,共7页
针对免疫检查点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等的研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向。T细胞活化V结构域Ig抑制因子(VISTA)是B7家族的新兴免疫检查点,作为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具有受体和配体的双重功能,主... 针对免疫检查点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等的研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方向。T细胞活化V结构域Ig抑制因子(VISTA)是B7家族的新兴免疫检查点,作为一种抑制性免疫检查点分子,具有受体和配体的双重功能,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髓系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参与调节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及肿瘤免疫。VISTA与PD-1等免疫检查点之间的非冗余作用可能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并成为克服免疫治疗耐药的新靶点。本文对VISTA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VISTA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活化v结构域Ig抑制因子 免疫检查点 血液系统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力丹 席永昌 +2 位作者 尤立强 张建阳 张建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TSH抑制疗法(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血清TSH水平低于0.1mU/L),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高、CD8^+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后接受TSH抑制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分化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6(CD44v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 sIL-2R)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4-579,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EC患者(EC组)、9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AH组)及94例无EC、AH等子宫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组织中PD-1、VISTA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组织PD-1、VISTA表达与EC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PD-1、VIST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EC组、AH组中PD-1、VIST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高于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AH组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对照组,Th2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AH组,Th22表达高于AH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D-1、VISTA的表达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均无相关性(P>0.05);AH组和EC组中PD-1、VISTA的表达均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呈负相关(r<0,P<0.05),与Th22呈正相关(r>0,P<0.05)。(3)EC患者中,PD-1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STA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组织中PD-1、VISTA呈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及EC侵袭性密切相关,PD-1、VISTA免疫检查点双抑制策略或能为EC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微环境免疫失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治疗的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立韬 白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3-670,共8页
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除了传统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之外,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 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发现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除了传统免疫检查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之外,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具有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TIGIT)、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含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等新型免疫检查点也逐渐被发现,极大的丰富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选择维度。与之相关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ipilimumab)和替西木单抗(tremelimumab), PD-1/PD-1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nivolumab)、帕姆单抗(pembroliz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等相继问世,其在黑素瘤、非小细胞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的治疗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耐药性等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CD223) 具有免疫球蛋白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的t细胞免疫球蛋白(tIGIt) 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 免疫球蛋白v结构域t细胞活化抑制因子(vIStA) 免疫检查点抑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