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相反药性并用法”探赜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黄雄杰
贾春华
辛小红
张宇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
-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947-95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4514)--基于事件相关电位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中医语言研究。
-
文摘
中医逆其证而治的特点决定了治法往往是相反成对的,基于治法而言的药性也可以相反而分的。现将相反药性配伍由“相反相成法”更名为“相反药性并用法”,论述了此法的内涵及6种代表形式:补泻并用、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散收并用、动静并用、燥润并用。分析经方、时方及古今医案发现,除药味数极少的方剂外,“相反药性并用法”是普遍存在的,相反药性药物的药效并不互相抵消,而是互相制约,并行不悖,各奏其效,方剂中体现此法的形式越多,临证中运用的范围越广,且此法涵盖12种基本治法而尤显重要。因此,临证中应当主动运用此规律审查处方配伍,一般而言,至少需要兼顾6种形式之一而避免单一药性组方,且需根据病证协调相反药性在处方中的整体用药比例。
-
关键词
相反药性并用法
相反相成
补泻并用
寒热并用
升降并用
散收并用
动静并用
燥润并用
-
Keywords
Joint application of opposit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pposite and mutually forming method
Tonification and drainage
using cold and heat therapy simultaneously
Raising and descending
Dispersing and contracting
Moving and static
Drying and moisturizing
-
分类号
R289
[医药卫生—方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