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脲脲原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胥飚 曹何 余显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1-182,186,共3页
目的 :探讨用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板杂交法 (PCR -MPH)对解脲脲原体 (UU)感染的检测 ,并分析药敏情况。方法 :将取自 4 9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标本利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MycoplasmaIST培养基进行培养检测及药敏试验 ,对其中 2 12... 目的 :探讨用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板杂交法 (PCR -MPH)对解脲脲原体 (UU)感染的检测 ,并分析药敏情况。方法 :将取自 4 9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标本利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MycoplasmaIST培养基进行培养检测及药敏试验 ,对其中 2 12例标本同时进行PCR -MPH法检测。结果 :PCR -MPH法阳性检出率为 90 / 2 12 (42 .5 % ) ,培养法为 78/ 2 12(36 .8% ) ;二者符合率为 90 .6 % ;PCR -MPH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分别 88.1%、94 .9%。 4 96例标本培养结果 ,女性阳性率10 1/ 2 2 6 (44 .7% ) ,男性 6 4 / 2 70 (2 3.7% )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χ2 =2 4 .4 1,P <0 .0 1) ;药敏结果显示 :敏感率原始霉素 99.4 %、强力霉素 91.5 %、交沙霉素 89.7%、四环素 80 .0 %、红霉素 4 9.7%、氧氟沙星 2 5 .5 %。结论 :PCR -MPH作为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新方法 ,可在临床实验室诊断中推广应用 ;女性患者UU的检出率较男性高 ,应引起重视 ;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治疗UU感染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聚合酶链反应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茉 邵强 +1 位作者 张月清 张玉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0,共2页
本文对60例非细菌性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用PCR和培养法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的检测,结果显示:PCR技术的阳性率为15.0%,培养法的阳性率仅为6.7%;2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组差异显著(P<0.01)... 本文对60例非细菌性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用PCR和培养法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的检测,结果显示:PCR技术的阳性率为15.0%,培养法的阳性率仅为6.7%;20例正常人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组差异显著(P<0.01)。该结果还表明,PCR技术检测前列腺液中解脲脲原体的方法简单、特异,可替代培养技术,并可作为解脲脲原体病原学检查和疗效考核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慢性 前列腺炎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M8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SD大鼠前列腺组织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祥鹏 梁朝朝 +2 位作者 樊松 李林 古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1-1253,共3页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与弗氏完全佐剂(FCA)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模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8(TRPM8)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实验模型组与正常...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大鼠前列腺蛋白提取液与弗氏完全佐剂(FCA)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模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8(TRPM8)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实验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SD大鼠前列腺组织内均见TRPM8 mRNA表达,分别为0.811±0.044、0.937±0.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TRPM8 动物模型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沙眼衣原体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月清 周茉 +2 位作者 王虹 邵强 张玉海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780-782,共3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34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前列腺液进行沙眼衣原体DNA重复序列检测,结果阳性率为29.1%(39/134)。非慢性前列腺炎其他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前列腺液15例作为对照,均未出现阳性反应。...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34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前列腺液进行沙眼衣原体DNA重复序列检测,结果阳性率为29.1%(39/134)。非慢性前列腺炎其他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前列腺液15例作为对照,均未出现阳性反应。用PCR检测沙眼衣原体敏感性高(检测3.85pgDNA,在引物扩增片段517bp仍有可见的扩增信号),特异性强(与数种细菌、病毒、支原体、弓形虫均未出现沙眼衣原体待异性沉淀带),提示本法可用于临床诊断,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培养技术,成为监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前列腺炎 沙眼衣原体
全文增补中
解脲脲原体感染者与其正常携带者在量值间的区分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黄云平 陈海州 +2 位作者 陈华 洪流 何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 (UU)感染者与其正常携带者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以UU液体培养阳性为基础 ,选择 <2 4h ,2 4h~ ,4 8h~ ,72h~ ,96~ 1 2 0h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PCR)定量测定。结果...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 (UU)感染者与其正常携带者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以UU液体培养阳性为基础 ,选择 <2 4h ,2 4h~ ,4 8h~ ,72h~ ,96~ 1 2 0h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PCR)定量测定。结果 液体培养≤ 4 8h阳性 2 6人 ,其中荧光PCR定量值≥ 1 0 6拷贝 2 2人 (84 .6 2 % ) ;>4 8h阳性 39人 ,荧光PCR定量值 <1 0 6拷贝 35人 (89.74 % )。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 4 8h培养阳性组与 >4 8h培养阳性组荧光PCR定量值比较 ,P <0 .0 5 ;>4 8~ 1 2 0h培养阳性组荧光PCR定量值比较 ,P >0 .0 5。结论 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培养≤ 4 8h阳性或荧光PCR定量值≥ 1 0 6拷贝可作为界定感染者标准 ,培养 >4 8h阳性或荧光PCR测定值 <1 0 6拷贝可作为正常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携带者 支原体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