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规划应用的城市地理学模块化教学探索——兼论地理背景院校对规划学科的思维贡献
1
作者 申明锐 周文昌 +3 位作者 黄春晓 崔功豪 罗震东 张京祥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7,共11页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背景院校从综合宏观层面切入规划设计应用的理论先驱。该课程在国内规划院校普遍开设,以满足城乡规划专业在实践场景中对理论思维能力的需求。针对规划本科教育面临的“工科理科化”和“知识空心化”挑战,课程改革... 《城市地理学》是地理背景院校从综合宏观层面切入规划设计应用的理论先驱。该课程在国内规划院校普遍开设,以满足城乡规划专业在实践场景中对理论思维能力的需求。针对规划本科教育面临的“工科理科化”和“知识空心化”挑战,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面向规划应用的知识体系,着重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及对城乡问题的认知、分析和研究能力;课程设计承延城市地理学中国化形成的“城市化-城市结构-城市体系”经典理论框架,涵盖“科学严谨的概念认知能力、城市系统的理性分析思维、城市-区域的普遍联系观念”等方面的能力训练,形成面向“城乡区域认知、分析和研究能力”的讲授模块和面向“城市问题调查”的实践板块相结合的有益教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理学 模块化 教学法 规划应用 规划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接驳交通设施布局问题及改善方法
2
作者 郑翔 农兴中 +2 位作者 王治 秦苑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8,54,共8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的集疏能力往往与接驳交通工具的特点和能力密切相关,只有当城轨与其配套的接驳交通能够协调运作时,城轨的优势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研究城轨接驳交通设施布局问题及其改善方法。[方法]归...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的集疏能力往往与接驳交通工具的特点和能力密切相关,只有当城轨与其配套的接驳交通能够协调运作时,城轨的优势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研究城轨接驳交通设施布局问题及其改善方法。[方法]归纳了城轨车站的主要接驳交通方式及其设施;基于国内外典型城市案例,综合选择肢差异、天气等因素,构建接驳交通客流需求估算优化模型,以及接驳交通方式设施规模计算优化模型,提出了配置接驳交通设施的优先级别和配置原则。[结果及结论]乘客自有交通工具的接驳交通方式对停车设施的需求高峰时段一般在午后,在进行该类接驳交通方式的停车场规模计算时,应采用停车高峰值作为计算依据;针对私人自行车与停车换乘两种接驳方式,非换乘停车率这一指标,能够反映服务城轨车站换乘的自行车停车场、私家车停车场在使用过程中被非城轨乘客占用的情况,降低该指标对减少城轨乘客因停车场不足而降低城轨出行的选择意愿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接驳交通 设施布局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目标制定方法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3
作者 李聪 于洋 曹洁波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4,共6页
城市低碳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第一步,也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应用于城市层面的低碳发展目标的制定方法,按照技术路径的不同将方法归纳... 城市低碳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是城市实现低碳发展的第一步,也是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系统归纳了国内外应用于城市层面的低碳发展目标的制定方法,按照技术路径的不同将方法归纳为目标分解法、情景分析法、快速匡算法和历史排放轨迹法,并从目标精度、目标动态性和方法的可重复性3个维度进行了横向对比。文章针对目前中国城市在制定低碳发展目标时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路径,期望能为我国城市选取适合的低碳发展目标制定方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规划 城市低碳发展目标 目标制定 方法比较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规划面临的发展环境、趋势及重大问题
4
作者 倪红福 林淑君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50,共13页
基于中国“十五五”规划面临的历史经验起点,系统研究了经济发展思路转变、规划编制方法创新、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及国际经济形势演变等关键要素。对中国外部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判断发现,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基于中国“十五五”规划面临的历史经验起点,系统研究了经济发展思路转变、规划编制方法创新、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及国际经济形势演变等关键要素。对中国外部发展环境和趋势的判断发现,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经贸环境、规则和治理体系面临剧变。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问题的分析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但多重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但重点领域存在风险,科技自立自强成效初步显现但核心领域短板依然突出,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但区域差距仍需缩小,人力资本水平稳步提升但人口结构问题面临挑战。对此,中国“十五五”规划应完善规划体系和政策协调机制、大力实施宏观经济增量政策、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推进重点领域防风险促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规划 经济发展思路 规划编制 经济社会发展 国内外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评述及启示
5
作者 王乙喆 王兴平 陈秋伊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为更好推动低碳城乡规划实践,需全面审视各类城市碳排放测算研究成果,以形成更全面的城市碳排放图景认知。回顾相关研究,在基础原理层面,存在基于“城市活动”端和基于“气体观测”端两大城市碳排放测算框架。面向低碳实践,形成了三大... 为更好推动低碳城乡规划实践,需全面审视各类城市碳排放测算研究成果,以形成更全面的城市碳排放图景认知。回顾相关研究,在基础原理层面,存在基于“城市活动”端和基于“气体观测”端两大城市碳排放测算框架。面向低碳实践,形成了三大主要研究视角,即“生产消费”视角、“时空分配”视角和“实测”视角。三大视角展示了不同侧面的城市碳排放图景,为低碳城市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基于当前低碳城乡规划实践需求,提出需要注意的三方面工作:(1)注重低碳城市实践的公平性,加强消费视角导向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2)构建基于多元视角下的城市碳排放测算方法的低碳城乡规划工具组;(3)加强基于城市碳排放测算方法的低碳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碳排放 测算方法 评述 低碳 城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研究的若干思考
6
作者 熊健 宋煜 杜凤姣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规划编制技术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在已有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展开讨论。首先,界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的概念内涵,辨析了技术和方法、规划编制技术与其他各专项领域技术以及规划其... 规划编制技术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在已有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展开讨论。首先,界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的概念内涵,辨析了技术和方法、规划编制技术与其他各专项领域技术以及规划其他环节技术的关系。其次,深化对规划编制技术研究的相关认识,提出规划编制技术研究要处理好过去分设于不同部门的各类空间规划中存在的老问题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后面临的新问题的关系、国家和地方实践的关系,重点需要强化思维方式对规划编制技术的引领作用,进而提出“空间、体系、实施、存量、治理、设计和数字化”7个维度下思维方式的转变。最后,重点探讨了规划编制技术研究的4个重要方向,包括要素分析,空间分区识别、组织、管理,规划实施传导,以及应对数字化变革等方面的技术方法,旨在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国土空间规划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编制技术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发展的理论演进与国际经验启示
7
作者 魏峰群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5,124,共8页
在当前我国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时期,全面认识国际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的理论发展与成熟经验是规范技术工具、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逻辑—理念—范式”分析框架,尝试梳理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中的一系... 在当前我国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时期,全面认识国际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的理论发展与成熟经验是规范技术工具、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逻辑—理念—范式”分析框架,尝试梳理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导向与核心理念,从中进一步总结提炼其所蕴含的流程管控、技术方法和实施管理3个方面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并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障碍因素,提出应对规划转型升级的方向性策略,以实现规划逻辑与价值目标的升级,规划理念与研究内容的适应性转向,以及规划范式与管理政策的创新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游憩空间规划 逻辑—理念—范式 流程管控 技术方法 实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可达性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以成都市为例
8
作者 张鸿杰 王赛兰 《绿色科技》 2025年第9期182-186,共5页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出行模式和居住地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揭示了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居民生活质量和住房价格的显著影响。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可达性与住房价格之间的相关性,...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出行模式和居住地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揭示了轨道交通可达性对居民生活质量和住房价格的显著影响。以成都市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可达性与住房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并提供了相应数据和模型支持。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空间可达性对房价分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t检验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轨道交通可达性与住房价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优化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其可达性,不仅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 空间可达性 t检验分析:回归模型:房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的“五维”技术体系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高超 陈思伽 王崇烈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根据对超特大城市的更新现状分析,从市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视角总结了规划编制面临的挑战,即空间资源复杂性、更新诉求复杂性与制度设计复杂性。从空间维度、组织维度、方法维度、动力维度与实施维度5个维度阐述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根据对超特大城市的更新现状分析,从市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视角总结了规划编制面临的挑战,即空间资源复杂性、更新诉求复杂性与制度设计复杂性。从空间维度、组织维度、方法维度、动力维度与实施维度5个维度阐述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的思维变革,并搭建了超特大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五维”技术体系。同时,将该“五维”技术体系引入北京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编制实践,探讨了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工作目标与定位、技术框架与要点、部门协同与规划实施等的内在逻辑与技术体系方案,归纳总结了在资源评估、政策创新、更新方法与平台搭建等方面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专项规划 方法 超特大城市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兰 孙文尧 +1 位作者 陶佳 谢辉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健康影响评估为预测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方案和项目的健康效益提供框架,但在融入我国城市规划中仍面临内容体系不清、技术流程不明、模型体系未建立和工作方法缺失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系统性地明确了面向城... 健康影响评估为预测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方案和项目的健康效益提供框架,但在融入我国城市规划中仍面临内容体系不清、技术流程不明、模型体系未建立和工作方法缺失等问题。本文构建了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框架,系统性地明确了面向城市规划的健康影响评估内容体系、技术流程、模型体系和工作方法。面向城市规划的健康影响评估可从“健康风险控制影响评估”“健康资源支撑保障评估”和“健康行为促进效益评估”3个方面开展;主要技术流程包括参照对象确定、评估范围界定、评估框架构建、评估方法选取和评估开展5个步骤;模型体系由核心模型、相关模型和外围模型构成;最后,规划编制团队与健康影响评估团队可协作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全过程”融入规划。本文可为面向城市规划开展健康影响评估提供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机制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影响评估 健康城市规划 理论框架 模型方法 融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准则决策方法的避难场所选址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赫磊 解子昂 王培安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6,共7页
针对避难场所规划选址中的现实问题与需求,从方法易操作和可实施角度出发,构建了面向城市规划业务流程与工作实践的防灾避难场所选址模型。该模型基于多准则决策方法(MCDM),以避难场所选址的安全性和均好性为主要目标。模型综合考虑了... 针对避难场所规划选址中的现实问题与需求,从方法易操作和可实施角度出发,构建了面向城市规划业务流程与工作实践的防灾避难场所选址模型。该模型基于多准则决策方法(MCDM),以避难场所选址的安全性和均好性为主要目标。模型综合考虑了人口密度、建筑质量、交通系统和避难场所设施配置四项选址影响因素,并采用AHP-熵权法确定影响要素权重。以江阴市为实证案例,套用模型经过两轮评估及编码者测试,最终明确了备选避难场所资源的优先建设排序,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研究提出的影响要素和量化指标易于取得,打分方法便于操作,适用于城市规划阶段的避难场所规划选址与建设时序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场所 选址模型 多准则决策(MCDM) 城市规划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规划的框架体系与内在逻辑研究——以广深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之浩 田莉 +1 位作者 吴军 王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3,共10页
基于土地发展权配置的视角,以广深城市更新实践为例,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与管控内在逻辑、空间层次和内容框架。进而从城市更新背景、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两方面解释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与管控模式的差异。研... 基于土地发展权配置的视角,以广深城市更新实践为例,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城市更新规划的编制与管控内在逻辑、空间层次和内容框架。进而从城市更新背景、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两方面解释了城市更新规划编制与管控模式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更新中的“政府—市场”关系、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和实施主体选择决定了更新规划的框架体系和编制逻辑。广州城市更新由政府深度主导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更新规划管控要素广泛,强调更新专项规划的统筹引领和要素层级传导;深圳城市更新在政府统筹下坚持市场化运作,在规划管控等方面向市场分权。分析广深两地城市更新规划管控体系及更新绩效的差异,应深入理解更新规划背后的“技术—政策—实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规划 规划框架体系 规划编制逻辑 “政府—市场”关系 土地发展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操作性——“行为导控”视角下对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反思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奕松 黄明华 +1 位作者 郑晓伟 寇晓楠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5,共9页
分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困境,认为其根源在于以客观空间为对象的终极蓝图与计划解构式规划编制实施路径,难以适应规划作为各类行为导控依据并落实用途管制意图的改革初心。由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土空间与行为互动的社会关系及动态过... 分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困境,认为其根源在于以客观空间为对象的终极蓝图与计划解构式规划编制实施路径,难以适应规划作为各类行为导控依据并落实用途管制意图的改革初心。由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土空间与行为互动的社会关系及动态过程内涵,在行为导控视角下提出协调用途秩序与活力、约束空间行为底线及适应动态实施的规划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探讨面向行为导控的编制实施策略,包括支持引领行为方向的内容体系,规制行为底线的用途管制规则,以及适应行为过程的动态实施机制,以期规划在揭示空间使用规律的前提下,维系国土空间整体格局协调并为多元价值演绎提供路径与机会,体现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与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空间使用行为 行为导控 规划编制实施 用途管制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施的国土空间详细规划转型思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恽爽 陈永强 张东谦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共7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直面具体的规划落地实施,是空间治理的基础抓手,需要重点研究面向实施的详细规划转型思路。调研分析国内50余个城市已有的详细规划工作情况,梳理出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与需求。结合存量时代高质量发...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直面具体的规划落地实施,是空间治理的基础抓手,需要重点研究面向实施的详细规划转型思路。调研分析国内50余个城市已有的详细规划工作情况,梳理出规划实施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与需求。结合存量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从构建国土空间资源的多维协同机制、加强面向规划实施的灵活适应性、完善依法行政的编管一体实施路径3个角度提出详细规划的转型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详细规划 提质增效 时空统筹 编管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的沉浸式规划方法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京天 甄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4,113,共6页
文章梳理了虚拟现实(VR)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研究,包括虚拟漫游、辅助设计研究和公众参与等,针对其特征和局限性,提出具有沉浸式体验、全流程覆盖、多主体协同特性的沉浸式规划方法及其总体框架,并以实际项目为例构建具有基础功能的规划... 文章梳理了虚拟现实(VR)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研究,包括虚拟漫游、辅助设计研究和公众参与等,针对其特征和局限性,提出具有沉浸式体验、全流程覆盖、多主体协同特性的沉浸式规划方法及其总体框架,并以实际项目为例构建具有基础功能的规划场景,邀请相关人员体验评价。结果表明沉浸式规划方法在要素表达效果上与传统方法各有优劣,能帮助使用者更好地感知空间的同时,还存在着操作不便、场景不够精细等不足。最后,文章对沉浸式规划方法和VR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规划方法 虚拟现实 城市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望思强 何勇 陈正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编制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是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及河湖管理的重要抓手。研究了中国现有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成果,采用对照验证、示例说明、理论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规划编制工作中岸线边界线划定、岸线功能区划分、岸线... 编制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是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及河湖管理的重要抓手。研究了中国现有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成果,采用对照验证、示例说明、理论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规划编制工作中岸线边界线划定、岸线功能区划分、岸线长度统计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探讨;对照《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相关内容,梳理了各地的做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上述关键问题的处理原则和解决思路。研究成果表明:为了更好地推动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应从法律层面明确河湖岸线的定义,由更高层级机构组织开展编制工作,因地制宜地划分岸线边界线和岸线功能区,同时应注意合理地统计利用岸线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岸线 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规划编制 河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贵阳市S1线数博大道站为例
17
作者 高淑淇 霍伟 马书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8,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绿心地区TOD开发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有关于城市绿心地区TOD周边片区的空间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绿心地区TOD开发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有关于城市绿心地区TOD周边片区的空间规划研究与实践较为匮乏.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从空间营造、产业发展、交通出行、人群画像四大方面对城市绿心地区TOD开发优势进行分析.其次对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空间规划方法进行探索,总结为四大方面:一是打造“融心-引绿-营境”的绿色空间结构,二是构建“高端-健康-智慧”的绿色产业体系,三是发展“高效-便捷-多元”的绿色交通方式,四是营造“宜人-低密-活力”的绿色人居环境.最后通过贵阳市S1线数博大道站的规划实践,总结出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片区的空间规划要点.研究以期为TOD理论以及城市绿心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以及进一步指导城市绿心地区TOD站点周边的规划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心地区 TOD 优势 规划方法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规划顶层设计的演化特征研究——基于中央政策(1956-2020年)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建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90,共11页
梳理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进程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构建城市规划“决策—实施—组织”三维分析框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中央政府在1956-2020年期间颁布的城市规划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城市规划顶层设计的演化特... 梳理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进程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构建城市规划“决策—实施—组织”三维分析框架,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中央政府在1956-2020年期间颁布的城市规划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城市规划顶层设计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城市规划决策的目标确定性不断增强、民主化水平有明显提升,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仍需加强;近年来城市规划实施更加凸显控制标准化、监督常态化;城市规划顶层组织的职能长期处于“碎片化”,部门合作水平不高。未来要继续加强城市规划的制度化建设,尤其要重视组织职能的完整性和集中性,从根本上提升城市规划的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顶层设计 政策分析 文本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昭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72,共12页
当前,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正处于规划建设的关键时期,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是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通过文献计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从都市圈及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概念内涵入手,系统梳理我国都市圈轨道交... 当前,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正处于规划建设的关键时期,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是相关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通过文献计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从都市圈及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概念内涵入手,系统梳理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都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规律、都市圈轨道交通多网融合技术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技术研究进展,总结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面临挑战,研究提出未来在都市圈轨道交通与都市圈互动机理、客流分析预测模型、网络规划技术方法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方向。研究可为都市圈及都市圈轨道交通研究、规划实践等提供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轨道交通 研究综述 多网融合 客流预测 规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更新语境下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路径与实践——以江苏省溧阳市龙峰村和庆丰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伟 裴逸飞 +1 位作者 李昊 徐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0,共8页
乡土地域人地关系的维系、巩固与再建,一直都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整合乡村外生式更新和内生式更新协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乡村更新语境下的村庄规划作为理论基点,对其进行二元系统的重构,从夯实更新台账、树立更新目标、识... 乡土地域人地关系的维系、巩固与再建,一直都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整合乡村外生式更新和内生式更新协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乡村更新语境下的村庄规划作为理论基点,对其进行二元系统的重构,从夯实更新台账、树立更新目标、识别更新对象、运用更新工具和强化更新保障5个关键方面探讨乡村更新语境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路径,并以江苏省溧阳市龙峰村和庆丰村两个典型村庄为例进行实践验证,以此作为对宅基地改革的同步回应,为未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更新 村庄规划 编制方法 快速城镇化地区 宅基地改革 外生与内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