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医保统筹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吗?——基于收入端与支出端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畅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1,共13页
聚焦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以城乡医保统筹为切入点,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城乡医保统筹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显著减缓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 聚焦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以城乡医保统筹为切入点,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城乡医保统筹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显著减缓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平行趋势检验表明政策的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显现;机制分析表明,医保统筹通过收入端与支出端两条渠道惠及中低收入群体,能够有效降低该群体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进一步讨论发现,医保统筹显著减轻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的就医负担。因此,在持续完善城乡医保统筹的进程中,政策应更有针对性地向低收入群体倾斜,提升受益公平性,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医保统筹 共同富裕 居民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保险与乡村振兴: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2
作者 杨雪美 孙静 彭国富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5,共9页
数字普惠保险的发展为中国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机制分析实证检验数字普惠保险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普惠保... 数字普惠保险的发展为中国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机制分析实证检验数字普惠保险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普惠保险能够显著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使用工具变量法与剔除直辖市样本、缩短时间窗口以及考虑政策影响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其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数字普惠保险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机制。最后,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大省、城乡收入差距较高地区以及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地区的数字普惠保险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提出,应加强保险集聚建设,加快数字技术与普惠保险的相互融合,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保险 乡村振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财政汲取能力对养老保障水平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杨艳 李芬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67-74,共8页
在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挑战和社会保障水平的高要求下,养老保险亟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过stata对31个省份2012—2023年养老保障的财政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地方财政汲取能力对于职工养老保险起抑制作用,而对居民养老保险起促进作用,财政... 在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挑战和社会保障水平的高要求下,养老保险亟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过stata对31个省份2012—2023年养老保障的财政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地方财政汲取能力对于职工养老保险起抑制作用,而对居民养老保险起促进作用,财政汲取能力与养老保障在适度性、覆盖面、可持续性和公平性4个方面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同时东部地区养老保险基本不会受到地方财政汲取能力的影响,但在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实验研究发现实行差别化的财政补贴政策,考虑资源禀赋和财政水平差异、动态调整财政补贴标准,按照精算原则设置养老保险的缴费层次和补贴水平、合理看待财政政策,适度控制财政补贴规模、建立央地财政分担机制缓解中央财政压力以及提高地方财政质量等措施能正确发挥财政作用,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职工养老保险 居民养老保险 财政汲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保险、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军 邓明珠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3,共8页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等理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利用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分析普惠保险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普惠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具有中介效...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等理论,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利用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分析普惠保险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在普惠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具有中介效应;在居民受教育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低的地区,普惠保险更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充分发挥普惠保险优势,因地制宜有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保险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城乡居民收入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林闽钢 曹思远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5,共10页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从有到好”的新阶段,制度的优化成为关键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保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低、农村老龄人口基数大、管理层级低,公...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入“从有到好”的新阶段,制度的优化成为关键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保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低、农村老龄人口基数大、管理层级低,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凸显。为此,从保险待遇、保险结构和经办服务三个方面提出六条优化措施: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的最低缴费档次标准;设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增长机制;引入集体补助促进保险缴费结构优化;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劳动年龄段城乡居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探索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者转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者的分流途径和方法;探索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管理层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待遇调整机制 制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收入差距调节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宏 唐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7,共14页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理应在更好解决“老有所养”的同时,发挥出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格局、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城乡差距的功能与效果。基于相关年份分省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现...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理应在更好解决“老有所养”的同时,发挥出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格局、调节收入分配和缩小城乡差距的功能与效果。基于相关年份分省面板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现阶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差距调节效应,结合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逐步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现阶段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非线性关系,并且呈现出先扩大而后缩小的“倒U形”轨迹;同时,微观检验也部分地验证了这一结果。为此提出:(1)应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与差异化发展趋势;(2)应逐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和待遇调整机制;(3)应通过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农民和弱势群体收入增长来更好地发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消除老年贫困和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收入 收入差距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保险会引致道德风险吗?——以城乡居民医保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航空 马琦峰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6,共8页
文章使用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五期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对老年人道德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保并不会引致老年人不健康行为增多的事前道德风险,但会带来医疗费用支出上涨的... 文章使用2005—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五期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对老年人道德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保并不会引致老年人不健康行为增多的事前道德风险,但会带来医疗费用支出上涨的事后道德风险;年龄越小、健康状况变差的老年人在参保后更易出现医疗费用支出上涨的事后道德风险;相较于城镇居民医保,老年人在参加新农合后更易出现医疗费用支出上涨的事后道德风险,参保引致的事后道德风险主要来源于门诊支出上涨。这启示我们一是要清晰认识医疗卫生政策评估的多维属性,二是要创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 老年人 事前道德风险 事后道德风险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浩 董诗蕊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4,共16页
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从劳动参与率、劳动供给时间和劳动供给质量层面,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总体上促进了灵活就业者... 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从劳动参与率、劳动供给时间和劳动供给质量层面,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灵活就业者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总体上促进了灵活就业者的积极劳动供给,既显著提高了该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质量,又有效减少了该群体的劳动供给时间。机制分析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通过减轻医疗负担所带来的收入替代效应以及促进合理就医行为所形成的健康保障效应影响灵活就业者的劳动供给。异质性分析显示,医保整合政策对低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良好以及存在过度劳动的灵活就业者劳动决策的积极影响效应更为显著。由此,应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扩面,促进务工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增强医保政策改革对灵活就业群体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 灵活就业者 劳动供给 多期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俊利 王璐 +5 位作者 任建学 井淇 盛红旗 高倩倩 蔡伟芹 马安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82-2387,共6页
背景《“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这不仅是要老年人健康,更要关注养老保障。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省份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制度的参保水平等差距明显。在此背景下对养老保险... 背景《“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这不仅是要老年人健康,更要关注养老保障。随着老龄化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省份现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保)制度的参保水平等差距明显。在此背景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描述2013—2020年31省份城乡居保参保水平的空间分布现状,观察我国参保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政府和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4—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城乡居保的参保水平根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模块中的分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与人口模块中分地区“年末人口数”之比计算得出。影响因素的各个指标均来自2014—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运用ArcGIS 10.8统计分析软件,将整理的31个省份的城乡居保参保水平与中国省级行政区划进行匹配,对31个省份之间的城乡居保参保水平的差异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Getis-Ord Gi*局部热点等方法,研究参保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和冷热点,结合地理探测器研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从全国总体来看,2013—2020年,我国城乡居保参保人数和参保水平都是逐年上升的;从纵向结构上看,各省份的参保水平差异很大;从横向结构上看,2013—2020年,大部分省份的增长率都为正值。我国2013—2020年31省城乡居保参保水平具有空间相关性,中部省份为热点地区,上海市为冷点地区,影响因素对参保率的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发展因素、政策因素、文化教育因素。结论城乡居保总体参保水平逐年上涨,但各省份之间的参保水平和增长率存在差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居保参保水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健康老龄化 空间分布 热点分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龚志忠 武曦蔼 +1 位作者 黄琇棠 邱亨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3905-3910,3918,共7页
背景关于医保制度改革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和依据。目的探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为基础,选取2... 背景关于医保制度改革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和依据。目的探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为基础,选取2015年和2018年随访数据,以≥60岁且信息完整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提取问卷调查中的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与功能、医疗保健与保险等内容。根据是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分为整合组和未整合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此外,进一步以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作为自变量,自评健康状况作为中介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4364人,其中整合组694人(15.90%),未整合组3670人(84.10%)。整合组自评健康状况优于未整合组(20.74%vs 17.41%,P=0.038),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1.281,95%CI=1.038~1.581,P=0.021)。整合组的人群生活满意度优于未整合组(94.80%vs 91.87%,P=0.009),生活满意度更高(OR=1.378,95%CI=1.037~1.831,P=0.027)。自评健康状况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作用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050(P=0.043),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为46.66%。结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普及,提高医保待遇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合理的筹资机制,促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 老年人 自评健康状况 生活满意度 中介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脱保问题与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毕圣贤 陈迎春 +4 位作者 李刚 杨松浩 李雷 徐露 张雪雨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近年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断下降,脱保问题严重。在自愿参保背景下,居民难以衡量参保的权责对等关系,进一步加剧了脱保问题。基于政策执行理论,从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三个层面,将城乡居民医保脱保问题归类为政策笼统... 近年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不断下降,脱保问题严重。在自愿参保背景下,居民难以衡量参保的权责对等关系,进一步加剧了脱保问题。基于政策执行理论,从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三个层面,将城乡居民医保脱保问题归类为政策笼统型、政策叠加型、宣传不充分型、技术障碍型、政策滞碍型、观念偏差型、现实困难型。在此基础上,探讨城乡居民医保脱保问题的长效治理机制,包括坚持政策执行的整体性视角、健全激励性机制、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医保脱保 政策执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评估及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赞 孙健夫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51,共14页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财政的依赖程度较高,形成一定规模的财政负担。通过梳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负担形成机制,构建精算模型评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负担与一般财政收入的比值,分析财政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中等水平生育率...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财政的依赖程度较高,形成一定规模的财政负担。通过梳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负担形成机制,构建精算模型评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负担与一般财政收入的比值,分析财政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中等水平生育率下,2023—205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负担率从0.834%增长到6.385%,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超过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财政负担占比最大,超过6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年增长率和待遇领取年龄的敏感性系数较高,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负担影响显著。为避免城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过快增长,一方面,应优化基金收入结构,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水平,提升基金投资收益水平,鼓励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集体补助,大力促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另一方面,需科学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慎重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和适当延迟待遇领取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财政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渐进式整合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多期DID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祁 林雯洁 戴卫东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3,共17页
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渐进式整合为视角,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探究医保整合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相对于家庭总消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家庭非医疗消费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该政... 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渐进式整合为视角,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构建多期DID准自然实验,探究医保整合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结果显示:相对于家庭总消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家庭非医疗消费的促进效应更显著,且该政策效应具有短期性;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通过增加家庭总收入促进家庭消费,还能调节患病群体与健康群体之间的健康风险,减少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进而释放家庭消费。由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新时期医疗保障制度,通过继续推进医疗保障体系整合扩面,建立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保障体系,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发展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家庭消费 政策效应 多期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礼亮 田佳帅 +3 位作者 张婧怡 代珊珊 蔡心雨 高广颖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目的:研究2020—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基本医保运行效率、优化投入产出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31个省份居民医保的静态效率、动... 目的:研究2020—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基本医保运行效率、优化投入产出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31个省份居民医保的静态效率、动态效率,并采用Tobit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全国居民医保整体运行效率仍有待改进;中、西部地区运行效率低于东部地区,且差距较大;不同层次和区域的运行效率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动态效率方面,居民医保运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的提高。老龄化程度、医疗费用水平和医保监管水平对居民医保运行效率有显著影响。建议:应努力弥合地区差距,促进医保公平发展;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水平,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实施积极老龄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超效率SBM MALMQUIST指数 TOBIT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了吗?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安琦 章耿 王晟昱 《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8,共11页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是否促进了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目前还有待科学论证。基于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评估合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并检验补充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调...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是否促进了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目前还有待科学论证。基于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评估合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并检验补充医疗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之前城乡居民二元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缩小了城乡居民健康检查项目数的差异,但扩大了不健康群体城乡居民间住院治疗的差异。(2)对于身体不健康群体而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合并更有利于城镇居民住院治疗,进而扩大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差距。(3)补充医疗保险可以调节不同户口性质居民住院治疗的差异性。因此,应进一步普及补充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建成制度统一、受益公平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 医疗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就医行为与医疗费用增长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明明 杨洁 杨晔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8,共9页
目的:分析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以评估其政策效果。方法: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五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城乡居民医保... 目的:分析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以评估其政策效果。方法:基于2012-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五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检验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显著促进了总医疗费用的增长,且按诊疗方式(门诊和住院费用)和按支付渠道(自付和报销费用)区分的各项医疗费用同样有显著上涨,尤其是报销费用上涨显著。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省级统筹政策的实施会通过就医行为影响参保人各项医疗费用,个体健康水平对省级统筹政策与医疗费用支出间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省级统筹对医疗费用的正向影响在青年人群、农村参保群体及患有慢性病的参保群体中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和建议:考虑不同统筹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保障治理能力的差异,因地制宜推进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建立统一的医保政策;加强跨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统筹 城乡居民医保 医疗费用 就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体参保决策的影响分析——基于福利水平和补贴激励的衡量视角
17
作者 金菲 虞幸然 粟芳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共19页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已逾十四载,但人均缴费水平较低,养老金无法满足老年基本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策效果。本文手工搜集并比较分析了234个地市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识别并剖析了潜在阻碍参保人员提升保费贡献...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已逾十四载,但人均缴费水平较低,养老金无法满足老年基本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策效果。本文手工搜集并比较分析了234个地市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识别并剖析了潜在阻碍参保人员提升保费贡献度的不合理因素,并从福利水平和补贴激励两方面构建定量指标进行地区间比较;然后利用2021年“千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性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意识和参保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意识及年缴费额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相比于补贴激励,福利水平的影响更加显著;收入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观念重或金融素养低群体的养老保险意识和参保决策具有更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提升各地市改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的养老保险意识、提高参与深度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 福利水平 补贴 保险意识 参保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向达 张声慧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4,192,共13页
财务上的可持续是任何类型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现行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本文对其财务可持续性的现状及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现行的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以及城乡居民养... 财务上的可持续是任何类型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基于现行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本文对其财务可持续性的现状及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现行的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变化趋势,选择"低替代率方案"可以将收支平衡维持至2040年左右;选择"中替代率方案"可以将收支平衡维持至2030年左右;而若选择"高替代率方案"则在2025年之后就会失去平衡,即使考虑基金的滚存结余,其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也会在2035年后彻底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 财务可持续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导向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立剑 叶小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92,共7页
中国现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难以实现"保基本"的制度目标;在分析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必要性的基础上,利用公开统计和社会调查数据,以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导向,测算基础养老金调整目标;结果显示,至202... 中国现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难以实现"保基本"的制度目标;在分析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必要性的基础上,利用公开统计和社会调查数据,以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导向,测算基础养老金调整目标;结果显示,至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目标值,在城镇和农村分别为1 149.15元/人/月和427.16元/人/月;以此为据,提出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及可行性的基础,设计先缓后快、一步到位和立足目标三种调整方案,从合理设计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落实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适度拓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筹资渠道等方面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 基础养老金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陕西省三市的调查 被引量:16
20
作者 温海红 师山霞 李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83,共7页
针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中存在参保居民缴费水平低的问题,基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和铜川市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法和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城乡居民个人因素中的... 针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中存在参保居民缴费水平低的问题,基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和铜川市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法和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城乡居民个人因素中的户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对缴费水平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在认知因素中,养老金待遇水平、政策宣传情况、政策满意度对缴费水平具有显著性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建立建立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