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被引量:1
1
作者 Liu Xiantao Shi J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0-304,共5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deepl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character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deepl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is a knowledge-driven era,and"eco-friendly"and"low-carbon"a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ra of the knowledge-driven economy,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ubject,aim and cont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Gre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nforms to the tre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human",it creates an eco-friendly,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for enterprises,which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extensive growth to intensive growth of the macro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生产力 管理理论 语境 生态友好 宏观管理 集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2
作者 祝遵宏 蔡政煜 方毅峰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 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我国284个城市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试点城市,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绿色创新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能够增强该政策效应,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或财政压力越小,该政策效应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持续提高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数字技术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程飞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及耐心资本的概念,系统剖析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其中主要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提升、生产要素...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及耐心资本的概念,系统剖析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了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其中主要包括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技术创新与应用、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提升、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及形态变革、水资源管理创新与制度建设、市场协同与风险管理、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以及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8个核心维度;指出耐心资本推动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协同路径包括完善水资源法律法规和制度设计、提升水利产业的“含新量”、健全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长效机制、拓宽多元化投资和融资渠道及强化水利项目的监测和环境评估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基础设施 耐心资本 水利新质生产力 水资源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彩霞 张宇宙 杨建平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727,共11页
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探讨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地区水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测度指标... 关中平原城市群作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探讨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关系对实现地区水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计算2006—2020年三系统发展水平得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分析耦合协调性,并运用障碍度函数探测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1)2006—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地级市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发展水平均呈递增趋势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级。(2)城市群的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轻度失调状态提升至2020年的基本协调状态,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表现为“核心城市>周边城市>外围城市”的发展格局。(3)关中平原城市群11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子表现出明显差异,根据障碍因子结果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模式可分为水源限制下的综合发展模式(核心城市)、生态环境落后模式(周边城市)和社会经济落后模式(外围城市)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平原城市群 水资源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的LID组合多目标优化布局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星宇 刘俊 +3 位作者 吴天航 周悦 张良 鲁征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为探索更全面、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以宿迁市宿城区某排水片区为例,构建SWMM与LISFLOOD-FP模型耦合的一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选用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种LID设施,设置4种不同LID组合方案,综合考虑内涝风险... 为探索更全面、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以宿迁市宿城区某排水片区为例,构建SWMM与LISFLOOD-FP模型耦合的一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选用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种LID设施,设置4种不同LID组合方案,综合考虑内涝风险、经济成本及社会效益3类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决策LID最佳布局方案。结果表明,各方案均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方案1(60%透水路面+10%植草沟+55%绿色屋顶)为研究区最佳LID布局;包含雨水花园的LID组合综合效益不高,但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美观度与群众满意度,可布置在内涝风险较低区域。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相似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低影响开发 SWMM LISFLOOD-FP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研究进展
6
作者 尚海洋 胡玥 苏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7-413,共17页
深入探讨水、能源、粮食各子系统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从复杂协同视角系统性地梳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概念起源、内涵界定、输入输出以及影响因素,为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当前研究涉及耦合关联、仿真... 深入探讨水、能源、粮食各子系统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从复杂协同视角系统性地梳理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的概念起源、内涵界定、输入输出以及影响因素,为实现环境-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当前研究涉及耦合关联、仿真预测和安全测度等多个层面,耦合关系和仿真预测仍是实证研究重点。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经历了从单因素到双因素乃至多因素的动态演变,社会、环境、文化等外部因素逐渐纳入系统研究,纽带关系内部机理及外部关联仍需加强探索。未来应该进一步拓展纽带关系耦合系统框架研究、促进跨区域多部门协同合作研究,加强风险预警与系统韧性研究,推动大数据与纽带关系信息融合研究,以便更好地推动纽带关系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管理 水-能源-粮食 纽带关系 协同 研究框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青岛市城镇化发展评价研究
7
作者 张立新 颜世强 邵志国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1,99,共9页
为计算青岛市城区水资源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制定城镇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城市发展模式,利用熵权法测度2015—2022年青岛市城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并从水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 为计算青岛市城区水资源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制定城镇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城市发展模式,利用熵权法测度2015—2022年青岛市城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并从水资源和社会经济两方面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2023—2030年自然发展、高速发展、节水优先和综合发展4种模式的水资源供需情况。结果表明:2015—2022年青岛市城区水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综合发展是青岛市城镇化发展最优模式,能确保水资源在满足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需求后仍有盈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城镇化 系统动力学 可承载人口规模 可承载经济规模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利用视角下绿色发展门槛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
8
作者 陈义忠 贺鹏明 +2 位作者 张思思 刘梓腾 彭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128,共14页
明晰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响应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云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2000—2025年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格局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视角实证... 明晰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响应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云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2000—2025年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格局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视角实证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的门槛效应及空间异质性,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体(除遂宁市、孝感市外)绿色发展均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水资源生态足迹有所增长,污水足迹占比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门槛效应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协同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持续提升;成渝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水资源生态足迹超过0.379 hm2/人时,对绿色发展转变为抑制效应,重庆市协同集聚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在各集聚水平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均呈现“倒V型”的关系,鄂州市等工业城市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具有抑制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均具有双门槛效应,制造业集聚在水资源生态足迹到达第二门槛值后,对绿色发展正效应最高(0.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水资源生态足迹 产业集聚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沿黄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变分析
9
作者 宋瑞丽 万占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9,共8页
揭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改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宏观调控、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沿黄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2年河南面板数据,运... 揭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改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宏观调控、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沿黄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基于2012-2022年河南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TOPSIS法,对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和交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内河南沿黄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郑州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新乡水资源利用成效最差;(2)河南沿黄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不断提升,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最高,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3)河南沿黄城市整体呈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水资源利用的特征,但各市差异明显;(4)河南沿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水平仍较低,在时序上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的演变历程,在空间上呈现黄河以南>黄河以北的分布格局,且各市耦合协调演变历程不尽相同。要结合城市特点,注重节能环保、提升农业工业节水措施、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水资源利用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沿黄城市 水资源利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黄河流域城市群规划批复的准自然实验
10
作者 魏豪豪 刘新愿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8,共13页
以黄河流域城市群规划批复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1年中国13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群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 以黄河流域城市群规划批复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1年中国13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群一体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城市群一体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群一体化的政策效应在第二批进入城市、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和中心城市中影响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城市群一体化政策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技术创新路径对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效率路径对外围城市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以城市群一体化为代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也为地方政府借助城市群一体化政策充分发掘区域经济潜能、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群一体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配置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水资源管理策略与经济效益分析——以宿松县从用水总量控制到万元GDP用水量的优化为例
11
作者 陈志鹏 仇娟娟 王海龙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63-66,共4页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宿松县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管理的挑战。通过分析宿松县的水资源管理策略,特别是用水总量控制和万元GDP用水量优化的措施,评估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宿松县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管理的挑战。通过分析宿松县的水资源管理策略,特别是用水总量控制和万元GDP用水量优化的措施,评估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严格的用水总量控制和有效的万元GDP用水量优化,宿松县不仅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增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以及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通过这些策略,宿松县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该文的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松县 水资源管理 经济效益 用水总量控制 万元GDP用水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微微 王瀚林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I0001,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测度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 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测度新质生产力和区域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可对区域经济韧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会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群层级的影响,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非五大城市群区域的经济韧性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差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韧性,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探索差异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经济韧性 熵权-TOPSIS方法 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群层级 区域资源禀赋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裴兆斌 陈昕琦 方圆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农村生活污水是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由于中国农村地区生活生产环境因素复杂等原因,在污水治理水平、治理理念等方面与城市地区相差甚远。文章针对中国目前农村水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治... 农村生活污水是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生活污水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由于中国农村地区生活生产环境因素复杂等原因,在污水治理水平、治理理念等方面与城市地区相差甚远。文章针对中国目前农村水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治理现状,对农村水资源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资源治理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共同富裕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周功满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10,159,共17页
省直管县改革被视为发展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但已有研究对其能否实现缩小“三大”差距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同富裕的主要政策目标仍存在争议。对此,以浙江省“省直管县”改革1997-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 省直管县改革被视为发展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但已有研究对其能否实现缩小“三大”差距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共同富裕的主要政策目标仍存在争议。对此,以浙江省“省直管县”改革1997-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重新审视省直管县改革对实现共同富裕主要政策目标的整体效果。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试点和全面实施两个阶段对共同富裕均具有正向效应,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试点和全面实施阶段对共同富裕的正向效应存在区域差异,“省直管县试点”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弱者变强、强者愈强”特征,而“省直管县全面实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则呈现出“抑强扶弱、协同发展”的特性。这些研究发现对优化省管县制度、探讨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共同富裕 经济发展 城乡差距 资源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5
作者 王芳 侯静怡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2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熵权TOPSI... 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典型生态脆弱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21个地级市为例,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显著;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逐渐趋向于更高程度的耦合;通过莫兰指数分析发现,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为显著空间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度 生态脆弱区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进 王伟 +1 位作者 田野 郭晓燚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通过水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质效的影响,基于2005—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高...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环境规制通过水资源利用对区域发展质效的影响,基于2005—2022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1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效应,该促进效应在不同区域间存在异质性,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在用水量小的地区更加显著,而在用水量大的地区,丰富的水资源限制了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影响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显著的中介作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中介效应占环境规制总促进效应的比例为13.5%;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中具有门槛效应,当水资源利用效率超过4.3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高质量发展 水资源利用效率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效应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建峰 杨银科 +2 位作者 曹兴达 袁卫宁 岳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为缓解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明晰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子,基于Tapio脱钩指数模型和Kaya-LMDI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2001—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 为缓解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明晰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驱动因子,基于Tapio脱钩指数模型和Kaya-LMDI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2001—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状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总水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生产用水是水足迹的主体。2)九省(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整体呈弱脱钩态势,脱钩状态较为良好;下游两省脱钩状态最好,其次为上游五省(区),中游两省脱钩状态最差。3)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为脱钩正向驱动因素,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则为脱钩负向驱动因素,各省(区)脱钩驱动因子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经济发展 脱钩 LMDI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钟妮栖 夏瑞 +5 位作者 张慧 豆荆辉 陈焰 贾蕊宁 尹瑛泽 严超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如何科学揭示大尺度缺水型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管理需求,也是水科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难点.本文发展了基于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T...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如何科学揭示大尺度缺水型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管理需求,也是水科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难点.本文发展了基于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Tapio弹性指数的耦合脱钩模型方法,辨识黄河流域城市群2010-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格局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从广度和深度多个维度定量揭示了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具有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最小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平均值分别为570.73×10^(4)hm^(2)和1.25;宁夏沿黄城市群则具有最小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平均值分别为2.01×10^(4)hm^(2)和567.05.(2)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强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相对较低的是宁夏沿黄城市群.(3)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与GDP发生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的比例分别为49.68%和36.13%,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与GDP发生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的比例分别为41.29%和34.03%,二者均未达到最佳脱钩状态.研究显示,为提升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与GDP弱脱钩、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与GDP强脱钩是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社会经济发展 水资源生态足迹 脱钩关系 城市群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流量方法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强 王俏俏 +3 位作者 陈红丽 秦艳丽 张明芳 刘世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6,共11页
水资源是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直接影响了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流量(Ecological Flow)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研究方法众多,尚未进行系统性... 水资源是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直接影响了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流量(Ecological Flow)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研究方法众多,尚未进行系统性梳理。以生态流量为出发点,归纳总结国内生态流量评估的最新进展,系统地对水文学法、水力学法、生境模拟法和整体分析法等四大类共17种方法进行对比总结,评述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并根据国内流域的生态流量评估现状,建议在我国流域水系庞杂且气候、水文地质、下垫面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条件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流量评估方法。未来的生态流量研究和流域水生态管理应综合考虑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依据生态流量目标制定、水利水电工程调度、生态流量监测、流域制度法规建设等方面系统性完善生态流量管理与研究,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资源 流域生态 流域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水利新质生产力:内涵解读、研究框架与关键路径 被引量:13
20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详细论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与水利传统生产力的区别与联系、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及关键表现,系统性总结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核心要素及结构关系。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在水资源领域的应... 全面分析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详细论述了水利新质生产力与水利传统生产力的区别与联系、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及关键表现,系统性总结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核心要素及结构关系。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优化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政策设计、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化水利产业体系及建立多主体协同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培育和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水利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