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UASB-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征对比 被引量:15
1
作者 钟红春 周少奇 +3 位作者 姚俊芹 朱明石 胡永春 伍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798-2804,共7页
采用两套有效容积为3.2L的UASB反应器,以含NH4+-N和NO2--N的模拟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及运行期间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和99.9%需要220d;而2号反应器的NH4+-N... 采用两套有效容积为3.2L的UASB反应器,以含NH4+-N和NO2--N的模拟废水为进水,对ANAMMOX反应过程的启动及运行期间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和99.9%需要220d;而2号反应器的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和99.9%只需要150d;1号反应器的出水在第220~300d的平均三氮比即去除的NH4+-N:去除的NO2--N∶生成的NO3--N=1:1.16:0.15,2号反应器的出水在第150~300d的平均三氮比为1:1.28:0.15;两台反应器的pH值先后都存在特征性变化,在稳定阶段反应器内活性污泥都由接种时的黑褐色转化为黄棕色颗粒污泥,随试验时间的延长同样的负荷变化都对反应器的冲击越来越小;具有生物膜的2号反应器在提高ANAMMOX细菌的固定化、减少菌种的流失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uasb 厌氧氨氧化菌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 被引量:16
2
作者 邱光磊 宋永会 +4 位作者 曾萍 段亮 肖书虎 郭晓春 王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2-947,共6页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膜生物反应器(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模拟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由葡萄糖和黄连素配制,以葡萄糖作为初级能源物质,通过微生物协同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黄连素.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分别为1717~4393,91.8~158.7和64.4~276.8mg/L,废水中黄连素的ρ(CODCr)贡献率为7.5%~25.0%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可实现ρ(CODCr),ρ(NH4+-N)和ρ(黄连素)的去除率分别为92.5%~95.9%,67.0%~98.9%和99%以上,废水中黄连素主要通过UASB去除,去除率为95.2%~98.9%.在进水CODCr负荷为0.54~1.88kg/(m3·d),黄连素负荷为0.71~12.42g/(m3·d)的条件下,MBR可保证出水ρ(CODCr),ρ(黄连素)和ρ(NH4+-N)分别低于50,1.0和2.0mg/L;随着MBR进水ρ(黄连素)升至3.45~12.42mg/L,在黄连素的微生物毒性胁迫作用下,MBR中污泥呈由分散态向聚集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 黄连素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膜生物反应器(MBR) uasb-MBR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UASB运行效能及产甲烷互营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立国 李建政 +1 位作者 班巧英 许一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4-49,共6页
研究产甲烷互营菌群对pH变化的响应,对于寻求提高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处理制糖废水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运行为基础,考察不同pH对反应器运行效能及产甲烷互营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 20 0... 研究产甲烷互营菌群对pH变化的响应,对于寻求提高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效能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处理制糖废水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运行为基础,考察不同pH对反应器运行效能及产甲烷互营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 20 000 mg.L-1、HRT 8 h的条件下,当进水pH分阶段由6.9降至5.4时,UASB系统的pH随之从6.8~7.4下降至5.7~6.7,导致COD去除率降低了23.3%,出水中残留丙酸提高了3.9倍.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产氢产乙酸菌群在UASB中的多样性显著低于产甲烷菌群,其分布和优势度受pH降低的影响显著.以Eub 19(Pelotomaculum)为代表的食丙酸产氢产乙酸菌在偏酸环境中的优势度明显减弱,而食乙酸产甲烷菌及部分食氢产甲烷菌对pH下降响应并不显著,且随着pH下降,耐酸的食氢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 ferruginis和Uncultured Methanobrevibacter的优势度逐渐增强.由此可见,与产甲烷菌群相比,UASB系统中的产氢产乙酸菌群对pH的变化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PH 运行效能 产氢产乙酸菌 产甲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厌氧反应器预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海锁 涂勇 +3 位作者 许明 吴伟 喻学敏 郭方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对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预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上流式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高1020.0mg/L,最低593.6mg/L,平均755.4mg/L),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出水平均COD409.3mg/L,平均去除... 对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预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厌氧上流式反应器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高1020.0mg/L,最低593.6mg/L,平均755.4mg/L),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出水平均COD409.3mg/L,平均去除率为45.5%。厌氧上流式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78倍,平均去除率为77.2%。印染废水B/C由0.29提高到0.46,提高了0.17,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上流式反应器(uasb) 印染废水 中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处理皂素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单丽伟 冯贵颖 +1 位作者 朱丹 王正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0期109-112,共4页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进行了常温条件下皂素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UASB处理工艺以消化污泥为接种污泥,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4000~6000mg/L,有机负荷为13~25kg/(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7h时,COD去除率可达...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进行了常温条件下皂素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UASB处理工艺以消化污泥为接种污泥,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4000~6000mg/L,有机负荷为13~25kg/(m3·d),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7h时,COD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同时最大产气率为0.34m3/kg,甲烷含量为60%左右,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 皂素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CSTR—中温UASB两级厌氧处理木薯酒精废水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金荣 谢丽 +1 位作者 罗刚 周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6,共4页
针对木薯酒精废水温度、固体含量及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采用高温CSTR—中温UASB两级厌氧工艺处理木薯酒精废水。小试结果表明,控制高温CSTR进水COD负荷为14 kg/(m3.d),中温UASB COD负荷为3kg/(m3.d)时,两级厌氧对COD、SS、溶解性TN、溶... 针对木薯酒精废水温度、固体含量及有机物浓度高的特点,采用高温CSTR—中温UASB两级厌氧工艺处理木薯酒精废水。小试结果表明,控制高温CSTR进水COD负荷为14 kg/(m3.d),中温UASB COD负荷为3kg/(m3.d)时,两级厌氧对COD、SS、溶解性TN、溶解性TP的总去除率分别达94%、96%、44%和87%。对木薯酒精生产周期和废水处理经济效益的分析表明,采用两级厌氧工艺处理木薯酒精废水,不仅削减了木薯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酒精废水 连续搅拌式反应器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生物转化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再兴 宋存义 +3 位作者 杨景亮 罗人明 邢丽楠 许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UASB—生物转化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进水中阿维菌素浓度和对厌氧污泥的长时间培养驯化,阿维菌素对厌氧消化的基质抑制影响基本消除;当进水pH4~5、COD8900~12100mg/L和BOD4500~5000mg/L时... 采用UASB—生物转化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进水中阿维菌素浓度和对厌氧污泥的长时间培养驯化,阿维菌素对厌氧消化的基质抑制影响基本消除;当进水pH4~5、COD8900~12100mg/L和BOD4500~5000mg/L时,UASB反应器COD容积负荷达到10kg/(m3.d),COD去除率达到85%,系统COD和BOD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7.4%和98.6%,出水COD<300mg/L,BOD<3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废水 uasb反应器 生物转化器 生物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电解UASBA/O^2去除焦化废水有机物的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潘碌亭 张乃元 +1 位作者 余波 王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采用内电解预处理,研究组合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2下污染物转化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工况条件下,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和酚质量浓度分别为2 500mg.L-1和320.0mg.L-1时,最终出水COD低于150mg.L-1,酚质量浓度小于0.1 mg.L-1.... 采用内电解预处理,研究组合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A/O2下污染物转化降解特性.结果表明:最佳工况条件下,当进水化学需氧量(COD)和酚质量浓度分别为2 500mg.L-1和320.0mg.L-1时,最终出水COD低于150mg.L-1,酚质量浓度小于0.1 mg.L-1.气质联仪(GCMS)分析表明:内电解预处理可降解杂环化合物、降低废水的毒性,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UASB能有效地将焦化废水中的多支链酚类转化为结构相对简单的酚类,对喹啉类化合物有较高的去除率;经过缺氧和接触氧化处理后,出水有机物种类大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缺氧 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革废水UASB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兴元 俞从正 +2 位作者 李小星 高忠柏 贾继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68,79,共4页
对污泥浓度、机械作用、COD负荷、pH、温度等制革废水UASB厌氧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强,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COD的去除率先提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随着机械作用的增加,甲烷产气量增加,产... 对污泥浓度、机械作用、COD负荷、pH、温度等制革废水UASB厌氧处理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强,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COD的去除率先提高并逐步趋于稳定;随着机械作用的增加,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随着COD负荷的提高,甲烷产气量增加,产气速度提高并趋于稳定;最适pH值在7.0 ̄7.2之间;最适温度在34 ̄3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厌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SBR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农药废水中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琼仙 康建雄 +3 位作者 路璐 刘志 李道圣 黄冠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2-84,共3页
介绍了UASB-SBR组合新工艺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农药废水技术.针对湖北沙隆达农药公司清污分流后的浓污水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运行费用高的情况,先采用UASB处理技术,COD去除率平均达到58.3%,可生化性系数由0.26左右提高到0.34左右,色... 介绍了UASB-SBR组合新工艺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农药废水技术.针对湖北沙隆达农药公司清污分流后的浓污水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运行费用高的情况,先采用UASB处理技术,COD去除率平均达到58.3%,可生化性系数由0.26左右提高到0.34左右,色度去除率平均为70%;接着采用SBR技术做接口试验,COD去除率平均达到84.5%.废水处理成本由行业3~5元/kCOD降低为1元/kg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混凝法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T对UASB运行效能及丙酸氧化菌群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班巧英 李建政 +2 位作者 张立国 许一平 刘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73-3679,共7页
丙酸氧化菌群可将丙酸转化为产甲烷菌可利用的乙酸和H2/CO2,在厌氧产甲烷系统中占据独特的生态位,了解其在厌氧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变化规律,对于系统的调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考察了中温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丙酸氧化菌群可将丙酸转化为产甲烷菌可利用的乙酸和H2/CO2,在厌氧产甲烷系统中占据独特的生态位,了解其在厌氧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变化规律,对于系统的调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考察了中温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的运行效能及丙酸氧化菌群更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1000mg.L-1条件下,HRT在一定范围内的缩短会对UASB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短时期内出现丙酸和乙酸的积累,但在维持运行一段时间后可重新达到运行的稳定状态,并保持了较高的COD去除率。在HRT 24、20、16、12、8h条件下的稳定阶段,系统的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94.9%、93.9%、92.5%、91.8%和87.9%。HRT的缩短使系统活性污泥中的丙酸氧化菌群发生了更迭,HRT 24h条件下居优势地位的Syntrophobacter pfennigii在HRT 8h条件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S.sulfatireducens,Pelotomaculum和Desul-fotomaculum,而Smithella丙酸氧化菌具有更宽的生态位,在系统中始终占据一定的优势度。在系统中富集更多的丙酸氧化菌群,可有效提升UASB的处理效能和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运行效能 水力停留时间 丙酸氧化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MBR+NF处理焚烧垃圾渗滤液的设计及运行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罕 蒋文化 马三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89,共3页
介绍了UASB+MBR+NF工艺处理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去除率,COD、BOD5、NH3-N、SS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9.84%、99.94%、99.28%、99.83%。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指... 介绍了UASB+MBR+NF工艺处理某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去除率,COD、BOD5、NH3-N、SS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9.84%、99.94%、99.28%、99.83%。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指标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采用该工艺去除1 kg COD需要花费0.57元。与城市污水厂生活污水的运行费用相比,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膜生物反应器 纳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亮 黄种买 张传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3,共3页
研究了UASB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可行性,通过UASB与SBR组合工艺的运行实验,得出在水力停留时间3 h时,COD去除率为61.67% ̄82.32%,出水COD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在氮磷去除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采用SBR工艺处理后,其出水COD、SS、氮... 研究了UASB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可行性,通过UASB与SBR组合工艺的运行实验,得出在水力停留时间3 h时,COD去除率为61.67% ̄82.32%,出水COD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在氮磷去除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采用SBR工艺处理后,其出水COD、SS、氮、磷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解—UASB—接触氧化处理酚醛树脂废水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碌亭 吴蕾 罗华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4-347,共4页
采用微电解—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简称 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电解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不仅去除了约36%COD,还大幅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微电解出水经 U... 采用微电解—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简称 UASB)—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简称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电解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不仅去除了约36%COD,还大幅度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微电解出水经 UASB 厌氧生物处理后,COD 去除率达80%;水解酸化 COD 去除率约为30%;最后经二级接触氧化处理,出水 COD 为100 mg/L 以下,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化工类废水的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解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接触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反应器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娟红 张贵清 +2 位作者 刘忻 蒋京东 马三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86-3187,共2页
利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浓度马铃薯加工废水。结果表明,当UASB反应器进水CODcr为30 000mg/L时,容积负荷可达到30 kg/(m3.d),水力停留时间24 h,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出水COD小于4 500 mg/L。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颗粒污泥 马铃薯加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脱—UASB—A/O—MBR—反渗透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6
16
作者 龚为进 段学军 刘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5-77,共3页
河南省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量为80 m3/d,该渗滤液具有COD高、可生化性差、NH3-N含量高等特点。设计采用吹脱—UASB—A/O—MBR—反渗透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各工艺单元的主要设计参数。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出水各项指标均优... 河南省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产生量为80 m3/d,该渗滤液具有COD高、可生化性差、NH3-N含量高等特点。设计采用吹脱—UASB—A/O—MBR—反渗透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各工艺单元的主要设计参数。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GB 16889—2008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膜生物反应器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SBR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慧桃 常雁红 +3 位作者 罗晖 马三剑 张欣欣 宋韬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0-443,共4页
采用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考察了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中COD的去除效果。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9 210 mg/L、容积负荷为9.21 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SBR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1 010... 采用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考察了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中COD的去除效果。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9 210 mg/L、容积负荷为9.21 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SBR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1 010 mg/L、容积负荷为1.01 kg/(m3.d)时,出水COD在300 mg/L以下,COD去除率约为75%。出水COD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序批式反应器(SBR) 阿维菌素 化学需氧量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与ABR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伟京 许明 +3 位作者 喻学敏 顾晓东 郭方峥 叶阳阳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5期74-77,81,共5页
对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和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UASB和ABR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ρmax=1 020.0 mg/L,ρmin=593.... 对上流式厌氧反应器(UASB)和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反应器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条件下,UASB和ABR稳定运行2个多月,在进水COD质量浓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ρmax=1 020.0 mg/L,ρmin=593.6 mg/L,ρ均=755.4 mg/L),UASB和ABR出水平均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09.3 mg/L和420.9 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5%和43.9%。两种厌氧反应器对色度去除效果较佳,进水平均色度342倍,出水平均色度分别78倍和80倍,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2%和76.6%。印染废水B/C由0.29分别提高到0.46和0.43,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改善,UASB较ABR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反应器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 印染废水 中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COD浓度对基于MFC的UASB生物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辉 杨光 +2 位作者 房宏艳 王捷 何志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0,共6页
考察MFC生物传感器在不同COD负荷条件下电信号的反馈情况.通过对比不同进水COD条件下的反馈时间,研究pH对MFC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FC电信号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00-3000mg/L的进水条件下,MFC稳定... 考察MFC生物传感器在不同COD负荷条件下电信号的反馈情况.通过对比不同进水COD条件下的反馈时间,研究pH对MFC传感器反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FC电信号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00-3000mg/L的进水条件下,MFC稳定电压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呈y=3.83×10^-5x+0.25的线性增长关系,传感器的反馈时间为4h;随着进水COD质量浓度提升至4000-6000mg/L,MFC稳定电压与进水COD质量浓度呈y=-5.95×10^-5x+0.54的线性下降关系,系统内挥发性脂肪酸大量积累导致pH降至4.6,反馈时间延缓至8.6h,系统长期处于酸化状态,产电微生物活性降低,电子传递速率受到抑制,传感器反馈时间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传感器 反馈时间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R对UASB运行特性的影响及丙酸氧化菌群的演替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建政 张立国 +1 位作者 班巧英 许一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57-1862,共6页
考察有机负荷率(OLR)的提高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运行特性及丙酸氧化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6 kg COD/(m3·d)逐步提高到54 kg COD/(m3·d)时,UASB的COD去除率可保持在92%以上,厌氧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和比COD去... 考察有机负荷率(OLR)的提高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运行特性及丙酸氧化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OLR由6 kg COD/(m3·d)逐步提高到54 kg COD/(m3·d)时,UASB的COD去除率可保持在92%以上,厌氧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和比COD去除速率分别由130 L CH4/(kg VSS·d)和0.3 kg COD/(kg VSS·d)提高到827 L CH4/(kg VSS·d)和1.8 kg COD/(kg VSS·d)。随着OLR的逐步提高,系统中丙酸氧化菌群发生明显演替,其中,具有较低比生长速率(μ)和最大比降解速率(Umax)的Syntrophobacter wolinii和Pelotomaculum propionicicum被先后淘汰,而具有较高μ、Umax的P.schinkii逐渐成为系统的优势菌,具有较高μ、Umax的丙酸氧化菌的逐步富集可显著提高系统降解丙酸的能力,促进产甲烷菌群的增殖和代谢,使系统的整体处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运行特性 有机负荷率(OLR) 丙酸氧化菌群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