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6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in centrifugal slurry pump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波 汪西力 +1 位作者 LIU Hui 徐海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008-3016,共9页
Based on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3-D) unsteady turbulence of full passage in slurry pump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Fluent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Based on RNG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sliding grid technique, solid-liquid two-phase three-dimensional(3-D) unsteady turbulence of full passage in slurry pump was simulated by means of Fluent software. The effects of unsteady flow characteristics on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and pump performance were researched under design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locking effect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flow in pump, and the fluctuation of flow velocity and pressure is obvious, particularly near the volute tongue, at the position of small sections of volute and within diffuser. Clocking effect has a more influence on liquid-phase than on solid-phase, and the wake-jet structure of relative velocity of solid-phase is less obvious than liquid-phase near the volute tongue and the impeller passage outlet. The fluctuation of relative velocity of solid-phase flow is 7.6% smaller than liquid-phase flow at the impeller outlet on circular path. Head and radial forces of the impeller are 8.1% and 85.7% of fluctu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for turbulence, improving efficient, reducing the hydraulic losses and wear. Finally, 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operation and wear of slurry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urry pump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unsteady flow 3-D full passage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ce and Flow Structure of an Airfoil Performing Some Unsteady Motions at Small Reynolds Number 被引量:9
2
作者 Sun Mao Hossein Hamdani (Institute of Fluid Mechanics,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96-102,共7页
关键词 flow Re Force and flow Structure of an Airfoil Performing Some unsteady Motions at Small Reynolds Nu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of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under unsteady flow
3
作者 BUMRUNGPETCH J. TAN A.C.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8,共6页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 in this study is a mechanical tool that is used to support blood flow in the patient with heart disease. It supports left ventricle by building up the pressure to the pump outlet ...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 in this study is a mechanical tool that is used to support blood flow in the patient with heart disease. It supports left ventricle by building up the pressure to the pump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aorta. This pump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magnetic driven centrifugal pump with a unique small washout hole constructed inside the impeller to generate the washout flow passage to prevent the stagnation at the region underneath and around the rot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to avoid recirculation and high shear stress which is the main cause of stagnation and blood damage. Transient simulation was used for this study due to the asymmetric design of the washout hole and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bottom support of the impeller that has a risk of thrombosis,also,it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variation of hydraulic performance caus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impeller and pulsed flow at the pump inle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no excessive stress and no recirculation observed within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in addition,the research result also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pump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unsteady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steady flow in small diameter helical grafts
4
作者 Tinghui Zheng2,Yubo Fan1,Weizhong Wang2,Wentao Jiang2,Xiaoyan Deng1(1.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Medical Engineering,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China 2.Department of Applied Mechan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Chin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40-41,共2页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diameter arterial grafts is limited due to the fact of relatively poor long-time patency which is caused by thrombosis formation in the short term and intimal hyperplasia(IH) in the mediu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mall diameter arterial grafts is limited due to the fact of relatively poor long-time patency which is caused by thrombosis formation in the short term and intimal hyperplasia(IH) in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Thrombosis,obstructing the flow of bl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unsteady flow in small diameter helical grafts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Unsteady Supercavitating Flow Around a Cone Cavitator
5
作者 隗喜斌 王聪 +3 位作者 荣吉利 杨洪澜 邹经湘 张学伟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7年第4期313-317,共5页
Based on an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the unsteady supercavitating flow around a slender cone cavitator is studied.The shape and length of supercavity is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a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iscre... Based on an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the unsteady supercavitating flow around a slender cone cavitator is studied.The shape and length of supercavity is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a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iscrete method.Their characteristics varying with the cone angle and cavitation number a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It can be seen obviously that the change of superca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retardation and wavi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锥形穴 弱理论 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泵复杂空化流动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张德胜 唐睿 +2 位作者 叶晓琰 沈熙 常丞欣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7-771,共15页
轴流泵在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其内部复杂空化流动对泵的性能、稳定性及寿命影响显著.文中从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2个方面回顾了轴流泵内复杂空化流动的研究进展.在试验研究中,主要介绍了高速摄影试验、激光多普勒测速等试验方法取得的进展;... 轴流泵在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其内部复杂空化流动对泵的性能、稳定性及寿命影响显著.文中从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2个方面回顾了轴流泵内复杂空化流动的研究进展.在试验研究中,主要介绍了高速摄影试验、激光多普勒测速等试验方法取得的进展;在数值计算中,针对多种空化、湍流模型予以详尽列举与阐述,剖析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脉络.综合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工作,围绕轴流泵内复杂空化流动,如附着片状空化、叶顶泄漏涡空化、垂直空化涡等现象,对其各自的初生、发展和溃灭过程进行了阐述,重点梳理了不同空化数、不同流量工况下,叶顶泄漏涡及其诱导的非定常空化流动特性、垂直空化涡诱导流场失稳的机理.最后,基于轴流泵内的复杂空化流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未来研究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空化流动 试验研究 数值计算 非定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加权类动态摩阻与有限体积法的水锤数值模拟
7
作者 马新红 齐慧卿 +3 位作者 张俸溢 冯瑞琳 胡垠盈 周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1,共5页
泵站、长距离供水等有压输水系统中,精准、高效的水力计算对于系统水力安全、智慧调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水锤计算大多基于稳态摩阻假定,低估了水锤衰减;尤其是采用的特征线法因插值计算或调整波速,常会引起计算误差。为了精准、高... 泵站、长距离供水等有压输水系统中,精准、高效的水力计算对于系统水力安全、智慧调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水锤计算大多基于稳态摩阻假定,低估了水锤衰减;尤其是采用的特征线法因插值计算或调整波速,常会引起计算误差。为了精准、高效地模拟水锤问题,构建了Urbanowicz and Zarzycki简化加权类动态摩阻水锤模型,采用二阶Godunov格式进行模型求解,并设计搭建了水锤试验台,将所建模型计算结果与Zielke模型、Brunone模型、传统的特征线法结果、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精准仿真水锤压力的波动峰值与周期,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Zielke模型与所建模型具有基本一致的计算精度,纳什效率系数可达0.94,但Zielke模型计算耗时量巨大;Brunone模型计算效率略优于所建模型,但计算精度较差,纳什效率系数为0.87;当库朗数小于1时,特征线法会出现严重的数值耗散,而本文模型仅有轻微的数值衰减。可见,所建模型提供了一种精准、高效、稳定的水锤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锤 动态摩阻 Godunov格式 输水系统 瞬变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非恒定性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喻涛 肖朝龙 +2 位作者 温致宇 李顺超 何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205,共5页
丁坝是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最常用的整治建筑物,其稳定性关乎航道整治效果。天然河道水流多为非恒定流,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分布及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实测洪水资料提出了表征水流非恒定特性的3个参数即洪峰流量、洪峰次数及洪水持... 丁坝是山区河流航道整治最常用的整治建筑物,其稳定性关乎航道整治效果。天然河道水流多为非恒定流,对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分布及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分析实测洪水资料提出了表征水流非恒定特性的3个参数即洪峰流量、洪峰次数及洪水持续时间。采用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水流非恒定性对丁坝三维流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坝头处纵向流速会在洪峰出现之前达到峰值,不与流量过程呈时间对应关系,且持续时间的增加会使得该点纵向流速逐渐减小;在洪峰大小一致,洪峰次数增多时,首次洪峰对坝头的冲击最为强烈,最易造成坝头失稳;洪峰流量对丁坝稳定性影响最大,洪水持续时间次之,洪峰次数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丁坝 三维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联围地区防洪潮工程方案优化与影响分析
9
作者 高慧琴 李彬权 +1 位作者 靳高阳 朱三华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6,共8页
珠江三角洲联围地区经济高度发达,但受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及泄洪格局变化综合影响,防洪潮形势严峻。以广州市南沙区为典型联围研究对象,剖析上游西江、北江泄洪格局演变及外海潮位变化对防洪潮的影响,分别提出防洪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 珠江三角洲联围地区经济高度发达,但受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及泄洪格局变化综合影响,防洪潮形势严峻。以广州市南沙区为典型联围研究对象,剖析上游西江、北江泄洪格局演变及外海潮位变化对防洪潮的影响,分别提出防洪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和防潮能力提升的工程方案,构建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进行方案分析论证。结果表明:(1)1990年后北江三水站分流比显著增加(均值由15.5%升至21.8%),叠加河道下切与洪水归槽效应,加剧南沙区外江防洪压力;外海潮位以3.6 mm/a速率持续上升,南沙区附近测站200年一遇设计潮位抬升0.58~0.66 m,导致现有堤防防潮能力被动降低。(2)提出思贤滘分流比调控防洪工程方案,将50年一遇以上洪水条件下的三水站分流比调控至22.6%,有利于缓解南沙区外江防洪压力。(3)提出南沙区纯堤防防潮工程方案和联围筑闸防潮工程方案,对比分析后推荐联围筑闸方案,对珠江三角洲主要水道节点防洪水位、分流比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可为珠江三角洲典型联围地区防洪潮工程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防洪潮工程体系优化 联围筑闸 河网一维非恒定流模型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影响下的弯曲分汊河道水沙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森 李坤芳 +2 位作者 刘兴年 黄尔 罗铭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弯曲分汊河道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沙运动特性,对河势稳定、防洪、航运及沿岸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植被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河床演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且植被往往分布在弯曲分汊河道的凸岸淤积段或洲滩。本文基... 弯曲分汊河道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沙运动特性,对河势稳定、防洪、航运及沿岸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植被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河床演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且植被往往分布在弯曲分汊河道的凸岸淤积段或洲滩。本文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开展系列不同来流及不同植被密度影响下的弯曲分汊河道动床非恒定流概化试验,分析植被影响下弯曲分汊河道冲刷与再造过程中的水流和泥沙的输移特性。结果表明:非恒定过程条件下,左汊分流比受植被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支汊植被密度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分流比对右汊有无植被布设较为敏感,但植被布设密度的大小对分流比影响较小。对于推移质输移,支汊植被的存在增大了弯曲分汊河段推移质的输沙率和输沙级配,随着右汊植被覆盖密度的增加,推移质输沙率峰值有所增大,同时推移质输沙波动亦增大,流量较大时波动性表现更为显著。汊道相互影响量化参数的变化表明弯曲分汊河道再造过程中汊道间的影响随着支汊植被密度的增加呈现出较大的增加幅度。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可为相关的河道整治、河流生态修复等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分汊河道 植被影响 水流特性 推移质输移 非恒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一维河网水动力解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家阳 徐学军 程永光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为高效模拟一维河网水动力学过程,解决汊点水位迭代法中每次迭代均需全局求解所致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明渠非恒定流的格子Boltzmann Bhatnagar-Gross-Krook(BGK)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维河网水动力算法。其中,一维圣维南方程组由格... 为高效模拟一维河网水动力学过程,解决汊点水位迭代法中每次迭代均需全局求解所致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明渠非恒定流的格子Boltzmann Bhatnagar-Gross-Krook(BGK)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一维河网水动力算法。其中,一维圣维南方程组由格子Boltzmann BGK模型数值求解,离散速度矢量采用一维三速(D1Q3)模型描述;河网耦合求解通过汊点水位迭代法实现,各分汊河段在汊点处均采用水位边界条件,每一时步内通过不断迭代修正汊点水位以满足汊点连接条件。因格子Boltzmann BGK模型本质上为显式算法,有效回避了采用隐式算法计算汊点净流量时需多次迭代推求汊点耦合水位的问题。利用环状河网恒定流、环状和树状组合河网非恒定流等典型河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通过与原始汊点水位迭代法进行比较,说明本方法能提高河网水动力模拟的计算效率。作为方法在实际算例中应用,以汉江流域2021年秋汛实测水文过程作为输入条件,计算了汉江中下游平原河网的洪水演进过程,对比了汉江中下游各水文站实测、计算和商用软件模拟的洪水过程,通过与特征线法、Preissmann四点隐式差分法等传统一维河网水动力算法对比,说明了本方法可在不损失计算精度和确保汊点连接条件严格成立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一维河网水动力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水力学 一维河网非恒定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汊点水位迭代法 汉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导叶对转涡轮动叶轴向间隙对高压叶顶泄漏流级间发展规律影响
12
作者 董甜甜 赵巍 +3 位作者 隋秀明 浦健 雒伟伟 赵庆军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阐明无导叶对转涡轮(VCRT)不同动叶轴向间隙(ASR)下高压(HP)叶顶泄漏流(TLF)的级间流动规律及其对低压(LP)叶顶区域流场的影响,对高负荷跨声速无导叶对转涡轮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并比较了不同ASR下高压和低压叶顶区域气动参数... 为阐明无导叶对转涡轮(VCRT)不同动叶轴向间隙(ASR)下高压(HP)叶顶泄漏流(TLF)的级间流动规律及其对低压(LP)叶顶区域流场的影响,对高负荷跨声速无导叶对转涡轮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并比较了不同ASR下高压和低压叶顶区域气动参数和流场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当ASR为高压动叶叶顶轴向弦长(C_(ax))的20%~50%时,级间过渡段的较大扩张率使得高压叶顶泄漏流向级间端壁迁移汇聚,引起堵塞,导致高压叶顶泄漏流级间速度的周向分量较大、气动损失较高。此外,更多的高压叶顶泄漏流有助于形成更强的低压上通道涡(UPV),增加其强度和损失,从而在叶顶区域造成更大的总气动损失。当ASR增加到50%~75%C_(ax)时,级间过渡段扩张率降低,显著减少了高压叶顶泄漏流向级间端壁的迁移。高压叶顶泄漏流不再被阻塞,其级间耗散加速,从而降低了损耗。同时,高压叶顶泄漏流在形成低压上通道涡中的参与减少导致高压叶顶泄漏流的强度及其在低压通道中的输运损耗增加,以及低压上通道涡的强度和损耗降低。因此,叶顶区域的总气动损失逐渐减小。当ASR进一步增加到75%~100%C_(ax)时,高压叶顶泄漏流的级间输运距离增加,加速了其级间耗散并降低了损耗。高压叶顶泄漏流在低压通道中的强度和输运损失也降低了。同时,有助于形成低压上通道涡的高压叶顶泄漏流进一步减少,导致低压上通道涡强度和损失降低。因此,叶顶区域的总气动损失进一步减少。当ASR进一步增加到100%~150%C_(ax)时,除了高压叶顶泄漏流的级间输运损失增加外,叶顶区域流场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存在最佳ASR使高压叶顶间隙泄漏流气动损失最小,此时级间过渡段扩张角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叶对转涡轮 动叶轴向间隙 非定常 高压叶顶泄漏流 级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动态变化下泵喷推进器非定常力数值分析
13
作者 李辉耀 何景异 +3 位作者 赵威 饶志强 张振果 华宏星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目的]旨在研究转子间隙动态变化对泵喷推进器非定常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叠网格,构建SUBOFF潜艇带泵喷推进器的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SSTk-ω湍流模型,针对转子垂向振动的频率靠近转子叶频的工况进行数值计算。[结果]结果显示,间隙的... [目的]旨在研究转子间隙动态变化对泵喷推进器非定常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叠网格,构建SUBOFF潜艇带泵喷推进器的数值计算模型,并结合SSTk-ω湍流模型,针对转子垂向振动的频率靠近转子叶频的工况进行数值计算。[结果]结果显示,间隙的动态变化引起了转子和导管三向激励力频率和幅值的显著变化,且转子和导管的垂向激励力在三向激励力中占优;而转子和导管表面的脉动激励会在新的分支频率处出现峰值。[结论]由柔性隔振系统导致的转子间隙动态变化对泵喷推进器的激励源特性有重要影响,所做研究对柔性隔振系统与泵喷推进器之间的匹配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推进 泵喷推进器 柔性隔振 间隙流动 非定常力 重叠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涡轮转静盘腔轮缘密封非定常流动特性和封严效率研究
14
作者 郭粲 白波 +2 位作者 雷隆 李志刚 李军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106,共13页
燃气涡轮动叶和静叶间转静盘腔轮缘密封性能直接影响燃气入侵和冷气出流,进而影响涡轮的气热性能。论文采用基于多组分示踪变量方法的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和SST k-ω湍流模型研究了1.5级燃气涡轮动叶和静叶间转... 燃气涡轮动叶和静叶间转静盘腔轮缘密封性能直接影响燃气入侵和冷气出流,进而影响涡轮的气热性能。论文采用基于多组分示踪变量方法的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和SST k-ω湍流模型研究了1.5级燃气涡轮动叶和静叶间转静盘腔径向轮缘密封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了4种封严冷气量下的轮缘密封非定常燃气入侵和冷气出流特性,对比了径向轮缘密封的封严效率。研究表明:4种封严冷气量下的1.5级燃气涡轮动叶和静叶间径向轮缘密封的外腔封严效率随着冷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内盘腔的时均封严效率大于0.9。受动盘旋转泵吸效应影响,动盘侧封严效率相对大于静盘侧。转静盘腔受密封间隙处两个较小尺度和外腔中两个较大尺度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旋涡影响,导致轮缘密封间隙内流场非定常特性明显,不同周向位置出现不同的燃气入侵和冷气出流现象。转静盘腔内旋涡强度和涡核位置随时间和冷气流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引起轮缘密封间隙处燃气入侵和冷气出流状态的相互转换。封严冷气出流与端壁二次流掺混导致对下游静叶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前缘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涡轮 轮缘密封 非定常流动 封严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式喷泵流体动态特性分析
15
作者 李祎博 徐增丙 +2 位作者 熊文 黄海 李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了研究轴流式喷泵流体的瞬态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两级轴流泵的流场进行定常和非定常计算分析。通过对设计及大、小流量工况下,两级叶轮和导叶处各监测点的静压分布与压力脉动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发现叶轮表面静压随流量增大而增... 为了研究轴流式喷泵流体的瞬态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两级轴流泵的流场进行定常和非定常计算分析。通过对设计及大、小流量工况下,两级叶轮和导叶处各监测点的静压分布与压力脉动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发现叶轮表面静压随流量增大而增大,且流速在设计工况下基本稳定,而在变工况下在出口处出现紊乱。此外,流体的压力脉动在前后叶轮处基本呈周期性变化,其频率成分主要为叶轮转频的1、4、8倍频,以及叶轮通频的1、2倍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喷泵 定常计算 非定常计算 压力脉动 静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翼型非定常空化性能优化
16
作者 纪祥 王巍 +2 位作者 李智健 吴向阳 王晓放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4-1065,共12页
为提高翼型的非定常状态下的抗空化性能,采用前缘改进的类型函数转换方法表征翼型几何,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样本空间中取样,通过CFD计算得到各翼型的非定常下的空化性能参数,借助BP神经网络构建翼型几何外形到空化性能参数的... 为提高翼型的非定常状态下的抗空化性能,采用前缘改进的类型函数转换方法表征翼型几何,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样本空间中取样,通过CFD计算得到各翼型的非定常下的空化性能参数,借助BP神经网络构建翼型几何外形到空化性能参数的映射关系,并以时均无量纲空泡面积作为优化目标,结合遗传算法(GA)针对σ=0.83空化条件下二维NACA66(MOD)进行空化性能优化,并对原始翼型和采用不同神经网络结构优化得到的两种翼型进行非定常空化流场计算及分析,最后开展了三维优化水翼的多工况适应研究,优化结果表明:双层BP(back propagation)相较于单层BP神经网络具有更深的数据挖掘能力;在σ=0.83条件下,两种优化翼型的时均无量纲空泡面积分别降低了12.8%和19.2%、升阻比分别提高了1.4%和5.0%,空泡脱落周期分别降低了3.7%和7.4%,抗空化和能量性能均得到改善.翼型几何的改变,影响了流场中高压区域以及压力梯度的分布,从而抑制了空泡的生长发展,同时加强了前缘回射流的强度,提高了空泡的脱落频率.利用双层BP神经网络训练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得到的水翼优化效果更佳,其在σ=1.29,1.44下无量纲空泡体积分别降低了14.7%和55.0%,升阻比分别提升16.5%和34.2%,能够较好地适应多空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A66(MOD) BP神经网络 翼型优化 非定常 空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流内燃波转子预压缩过程数值分析
17
作者 张方浩 李建中 +2 位作者 巩二磊 姚倩 郑仁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671-5680,共10页
为揭示径向流内燃波转子预压缩过程的非定常流动特性,通过三维非定常仿真对典型工况下复杂波系诱导预增压机制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重点研究了进排气端口压差与波转子转速对通道内压缩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波在通道内传播时受... 为揭示径向流内燃波转子预压缩过程的非定常流动特性,通过三维非定常仿真对典型工况下复杂波系诱导预增压机制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重点研究了进排气端口压差与波转子转速对通道内压缩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波在通道内传播时受弯曲通道曲率影响,导致波的反射、折射和衰减,发生能量损失和波形畸变,影响压缩波的传播路径与速度;高压差虽然增强了压缩波强度,但加剧了燃料的过度填充和流动不稳定性,增加了热力学损失,使等熵压缩效率显著降低;转速通过调节波转子的工作时序来影响通道内压缩波的传播特性,在1 200 r/min时,进气端口开启时间延长,压缩波反射形成膨胀波并逆向传播,导致通道内增压比仅为103%,等熵压缩效率大幅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流内燃波转子 非定常流动 预压缩 等熵压缩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千瓦级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向心透平设计与结构参数优化
18
作者 沈代兵 郝佳豪 +3 位作者 宋衍昌 杨俊玲 张振涛 越云凯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0-1285,共16页
透平膨胀机是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关键装备,透平叶轮的结构参数优化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透平膨胀机的整体性能。本文以某百千瓦级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向心透平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气动设计得到该二氧化碳透平的主要结构参数,然后基于Numeca开... 透平膨胀机是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关键装备,透平叶轮的结构参数优化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透平膨胀机的整体性能。本文以某百千瓦级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向心透平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气动设计得到该二氧化碳透平的主要结构参数,然后基于Numeca开展流场仿真,分析了叶轮叶片数、叶轮入口角和叶轮出口角对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叶顶间隙内的泄漏流和损失,最后探究了非定常流动特性下透平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轮叶片数的增加,叶轮流道中的低马赫数区域占比先降低后增加;叶轮入口角和叶轮出口角显著影响透平内流动分离区域和涡面积分布,优化叶轮角后的透平等熵效率达83.65%,较初始设计提高了0.75%;透平等熵效率随叶顶间隙的增加而减小,且近似呈线性变化;喷嘴尾迹流会引起叶轮内的非定常流动,且透平等熵效率较定常工况时下降了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储能 透平膨胀机 结构参数 叶顶间隙泄漏 非定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角非定常波动对导叶端壁气膜冷却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19
作者 李若诚 张文豪 +3 位作者 王志多 王志豪 王一 丰镇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7-2079,共13页
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流引起的来流攻角非定常波动对高压涡轮导叶端壁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设置了导叶进口的径向温度场、总压场及非定常攻角波动,分析了攻角波动的频率和振幅对导叶端壁双排射流孔冷却性能的影响。研... 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流引起的来流攻角非定常波动对高压涡轮导叶端壁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设置了导叶进口的径向温度场、总压场及非定常攻角波动,分析了攻角波动的频率和振幅对导叶端壁双排射流孔冷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双排射流孔中,下游孔排更易受到主流压力的影响;前缘附近的气膜孔冷气吹风比较低,出流方向随攻角波动变化显著;前缘冷气汇聚区、压力侧冷气掺混区及气膜孔下游的冷气尾迹区最易受到攻角波动的影响;对于靠近导叶前缘的上端壁,在不同时刻绝热壁温的标准差最大超过了进口平均总温的0.1倍;高振幅波动对前缘区域的冷却效果有显著降低作用,高频波动则增加冷气流动的不稳定性,也会削弱整体冷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涡轮 端壁 非定常流动 攻角波动 气膜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常激励对低速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20
作者 刘卓琦 潘天宇 +1 位作者 李宸璋 李秋实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7,共9页
非定常主动控制是一种高效的压气机稳定边界拓展方法,明确其稳定性改善机制有利于设计有效的扩稳方案。基于试验设置和结果,使用约化后的1/10圆周计算域,开展失速先兆频率的低速压气机叶尖微喷气的非定常数值模拟,并对比有/无激励、近... 非定常主动控制是一种高效的压气机稳定边界拓展方法,明确其稳定性改善机制有利于设计有效的扩稳方案。基于试验设置和结果,使用约化后的1/10圆周计算域,开展失速先兆频率的低速压气机叶尖微喷气的非定常数值模拟,并对比有/无激励、近失速和失速演化过程的瞬态流场。结果表明:溢流涡是实壁叶尖的关键流动结构,其在通道内的持续快速增长增强前缘溢流并诱发龙卷风涡产生,是实壁失速起始的标志;激励通过改变叶尖局部压力分布和壁面边界条件,增强叶尖中部泄漏流动和壁面剪切,促进叶尖流体周向移动并抑制溢流涡增长,失速起始对应的流量系数减小1.03%,改善稳定性;激励增强前缘溢流,诱导流场内先产生龙卷风涡,后溢流涡在通道内持续增强,二者共同作用,与实壁相比失速后的流场恶化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压气机 非定常流动控制 叶尖微喷气 失速过程 叶尖泄漏流动 涡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