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驾驶人特性的无信号交叉口网联车辆碰撞预警策略
1
作者 王润民 冯皓 +1 位作者 凡海金 何佳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共12页
针对现有交叉口车辆碰撞预警机制存在非视距局限、驾驶人特性关注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驾驶人特性的交叉口网联车辆协同碰撞预警策略。首先,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驾驶行为划分为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基于InD数据集构建考虑驾驶人驾驶特... 针对现有交叉口车辆碰撞预警机制存在非视距局限、驾驶人特性关注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驾驶人特性的交叉口网联车辆协同碰撞预警策略。首先,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驾驶行为划分为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基于InD数据集构建考虑驾驶人驾驶特性的车辆转弯速度模型;其次,结合恒偏航变化率模型和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优化车辆转弯轨迹预测的性能,以风险暴露时间为指标,利用双圆车辆几何模型实现车辆动态碰撞风险检测;然后,考虑驾驶人的异质性及其在无信号冲突环境下的动态交互行为,设计基于非合作博弈的两级预警策略;最后,基于仿真和实车试验对所提出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策略成功检测出所有碰撞案例并触发预警,成功预警率为100%;在异质驾驶人环境下,最高降低100%的碰撞率;当驾驶人均为激进型时,仍可减少95.06%的碰撞事故,降低52.71%的平均碰撞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网联车辆 碰撞预警 驾驶人特性 非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信号影响下的无信号路段驾驶员礼让行人分析
2
作者 陈永恒 刘卓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3,共9页
无信号路段行人过街是行人与车辆冲突最为直接的交通行为。行人作为交通弱势群体其通行权益必须得到保障,有关部门已经颁布政策法规约束驾驶员在人行横道处的行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拍摄和处罚,但是在缺乏监管的路段,驾驶员对法规的遵守... 无信号路段行人过街是行人与车辆冲突最为直接的交通行为。行人作为交通弱势群体其通行权益必须得到保障,有关部门已经颁布政策法规约束驾驶员在人行横道处的行为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拍摄和处罚,但是在缺乏监管的路段,驾驶员对法规的遵守情况仍不理想。因此,为研究驾驶员礼让行人行为,本文从吉林省长春市3处无信号路段行人过街设施采集了可能对驾驶员礼让行人产生影响的车辆、行人和交通环境因素,构建基于二元Logistics回归的驾驶员礼让行人概率预测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并证实,在大多数调查路段,车辆在上游信号停止线的排队会对礼让行人行为有负面影响,车辆在下游信号为红灯时对驾驶员礼让行为具有促进作用(p<0.05);汇总回归结果证实车头时距、过街人数、行人运动学提示、过街位置、电子警察、车道数量、上游信号排队情况、下游信号灯色(p<0.01)与行人方向(p<0.05)对无信号路段驾驶员礼让行人有显著相关性。卡方检验发现,营运车辆驾驶员对位于有、无电子警察路段的行人礼让行为,以及安装电子警察路段驾驶员对于路中、路侧行人的礼让行为具有差异性。结合上述结论,本文还给出提升无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安全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信号相关性 LOGIT模型 礼让行人 无信号行人过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斑马线路段行人过街模式预测
3
作者 赵继康 李勇杭 +3 位作者 任苗 王一飞 牛津 王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00-5208,共9页
为提高传统车辆在无信号斑马线路段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的行人过街模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安装于路侧的摄像机和... 为提高传统车辆在无信号斑马线路段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度,提出一种融合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算法的行人过街模式预测模型。首先,基于安装于路侧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采集无信号斑马线路段行人-车辆交互数据,对行人和车辆行为特性进行分析,进而筛选出影响行人过街模式的因素;其次,探究不同组合作为模型输入时的预测效果;最终,将车辆速度、车辆到斑马线距离、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TTC)和行人步速作为模型输入,将行人过街模式分为直接过街和等待过街,并作为模型输出,建立用于行人过街模式预测的XGBoost-MLP模型。该模型对行人过街模式的预测准确率达88.65%,相比单一XGBoost模型和MLP模型,其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85%和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人过街模式预测 人车交互 模型融合 无信号斑马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SNet:用于估计单视角扫描点云交互平分面的神经隐式场
4
作者 袁右文 金朔 赵玺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5-203,共9页
三维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对于多物体场景的理解及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三维空间关系分析方法计算物体之间的交互平分面(Interaction Bisector Surface,IBS)并进一步提取其特征。然而,当输入为单视角扫描点云时,由于数据完整性的... 三维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对于多物体场景的理解及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三维空间关系分析方法计算物体之间的交互平分面(Interaction Bisector Surface,IBS)并进一步提取其特征。然而,当输入为单视角扫描点云时,由于数据完整性的缺失,使用传统方法往往难以计算出准确的交互平分面,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下游任务(如场景分类、分析、合成等)。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单视角扫描点云的交互平分面估计方法,使用神经网络框架IBSNet估计双物体的差分无符号距离场,然后基于这种隐式距离场的表示提取交互平分面。在ICON数据集上对该方法与其他方法(几何方法、IMNet、Grasping Field)进行了对比实验,并测试了各个方法在面对不同残缺程度和噪声程度的单视角扫描点云时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残缺的单视角扫描点云有一定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估计出形状之间的交互平分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系分析 交互平分面 单视角扫描点云 神经隐式场 无符号距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坪行车道交叉口特种车辆运行控制策略
5
作者 姬雨初 闫宗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4,共9页
针对机场无人化、少人化的需求,对自动驾驶特种车辆在机坪行车道交叉路口运行控制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面向机坪行车道交叉路口建立非常规交叉路口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特种车辆通过行车道进入机坪与其他特种车辆可能存在冲突的问题... 针对机场无人化、少人化的需求,对自动驾驶特种车辆在机坪行车道交叉路口运行控制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面向机坪行车道交叉路口建立非常规交叉路口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特种车辆通过行车道进入机坪与其他特种车辆可能存在冲突的问题,首次将重决策与间隙理论结合,并对间隙理论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间隙理论的特种车辆控制策略LSGO。RSU通过提出的控制策略计算特种车辆的最佳转向车道以及特种车辆队列之间的最优间隙,并结合车辆运动学模型提供执行命令。通过LSGO策略,可以有效避免车辆间冲突,并减少特种车辆通过交叉路口的时间。最后,在典型机坪与行车道场景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功能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LSGO策略,特种车辆队列通过交叉路口的时间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最多可降低29.2%,能耗最多可降低11.6%。单车通过调整优化区和交叉口区的时间最多减少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车辆避让 车联网 行为决策 机场 特种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控交叉口网联车辆动态碰撞风险检测与预警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润民 凡海金 +2 位作者 何佳浚 徐志刚 赵祥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30-337,共8页
针对无信控交叉口碰撞事故多发的问题,面向网联人工驾驶环境,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无信控交叉口网联车辆碰撞动态风险检测与预警策略。在构建典型无信控交叉口场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车辆轨迹模型;融合利用碰... 针对无信控交叉口碰撞事故多发的问题,面向网联人工驾驶环境,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无信控交叉口网联车辆碰撞动态风险检测与预警策略。在构建典型无信控交叉口场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车辆轨迹模型;融合利用碰撞到达时间和风险暴露时间作为风险检测指标,构建了一种圆形-双圆车辆模型实现车辆碰撞风险检测;综合考虑了驾驶人异质性及其交互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和遗传算法的两级碰撞预警策略;基于SUMO搭建仿真环境对预警策略的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准确识别出所有的碰撞事件并触发预警,预警成功率达到100%;在不同比例驾驶人组成测试工况下,所提预警策略均能显著降低碰撞率和平均碰撞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控交叉口 网联车辆 动态风险检测 分级预警 驾驶人异质性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控交叉口驾驶人潜在危险感知能力评估 被引量:2
7
作者 彭金栓 成家佳 +3 位作者 赵刘昌 罗霜 袁浩 徐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为量化无信控交叉口驾驶人潜在危险的感知能力,组织驾驶人实车驾驶试验,实时采集驾驶人眼动特征参数。解析熟练和非熟练驾驶人直行通过无信控交叉口模式下的扫视和注视规律,引入马尔科夫链模型,阐释驾驶人注视转移特性,揭示驾驶人视觉... 为量化无信控交叉口驾驶人潜在危险的感知能力,组织驾驶人实车驾驶试验,实时采集驾驶人眼动特征参数。解析熟练和非熟练驾驶人直行通过无信控交叉口模式下的扫视和注视规律,引入马尔科夫链模型,阐释驾驶人注视转移特性,揭示驾驶人视觉搜索与潜在危险感知特性的内在联系。结合熟练和非熟练驾驶人各映射指标下的统计学分析,萃取驾驶人潜在危险感知能力表征参数。基于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构建驾驶人在无信控交叉口场景下的潜在危险感知能力评估模型。研究表明:直行条件下,无信控交叉口下非熟练驾驶人的水平搜索广度、垂直搜索深度和扫视强度显著低于熟练驾驶人;相较于熟练驾驶人,非熟练驾驶人兼顾道路两侧信息的能力较弱,且注视概率的适时调配机制不够灵活;熟练驾驶人在无信控交叉口的潜在危险感知得分比非熟练驾驶人高31.2%;熟练驾驶人中,男性潜在危险感知能力明显强于女性,而性别对非熟练驾驶人感知绩效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丰富防御性驾驶相关理论体系,为无信控交叉口交通设施的优化和完善,驾驶人安全教育及评估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潜在危险感知评估 马尔科夫链 无信控交叉口 兴趣区域 驾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交叉口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网联车辆运动规划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名芳 马健 +2 位作者 赵娜乐 王力 刘颖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3-1934,共12页
为了兼顾无信号交叉口处智能网联车辆通行效率和舒适性要求,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车辆运动规划算法.结合时间卷积网络(TCN)和Transformer算法构建周围车辆行驶意图预测模型,通过多层卷积和自注意力机制提高车辆运动特征捕捉能力;利用... 为了兼顾无信号交叉口处智能网联车辆通行效率和舒适性要求,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车辆运动规划算法.结合时间卷积网络(TCN)和Transformer算法构建周围车辆行驶意图预测模型,通过多层卷积和自注意力机制提高车辆运动特征捕捉能力;利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强化学习算法构建车辆运动规划模型,综合考虑周围车辆行驶意图、驾驶风格、交互风险以及自车舒适性等因素设计状态空间和奖励函数以增强对动态环境的理解;通过延迟策略更新和平滑目标策略提高算法稳定性,实时输出期望加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运动规划算法能够根据周围车辆的行驶意图实时感知潜在的交互风险,生成的运动规划策略满足通行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且对不同风格的周围车辆和密集交互场景均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不同场景下成功率均高于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深度强化学习 无信号交叉口 意图预测 运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下的无信号交叉口车辆通行调度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方忆 彭景阳 +1 位作者 李磊 王文格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7-2092,共6页
无信号交叉口车辆通行调度问题是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车辆通行顺序决策问题的解空间随着车辆数增加而指数级增长,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找到较优通行顺序成为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调度的一大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蒙特卡... 无信号交叉口车辆通行调度问题是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车辆通行顺序决策问题的解空间随着车辆数增加而指数级增长,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找到较优通行顺序成为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调度的一大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蒙特卡罗树搜索算法的无信号交叉口车辆通行调度方法,采用分层式框架,上层集中式顺序决策,下层分布式轨迹规划。首先,建立基于冲突点的交叉口模型,将网联车加入到待搜索队列中,根据交叉口中的车辆通行特点设计通行顺序的蒙特卡罗树搜索流程,以总通行时间为指标建立评价函数,然后针对不同交通情景设计自适应探索系数及其他超参数,使算法在求解不同车辆数时以及搜索的不同时期保持最佳状态。轨迹规划环节以加速度二范数为目标函数,以速度、加速度以及始终点位置等为约束,建立最优控制命题求解车辆轨迹。最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在数值仿真和微缩平台实验中最大优化幅度分别达到33.42%和38.04%,为无信号交叉口车辆通行调度提供了一个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无信号交叉口车辆通行调度 蒙特卡罗树搜索 智能网联车 微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交叉口网联车辆协同碰撞预警研究进展
10
作者 凡海金 王润民 +1 位作者 张心睿 杨澜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共16页
为明晰无信号交叉口网联车辆协同碰撞预警研究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系统梳理了协作式交叉口碰撞预警(CICW)的研究进展。首先,分类梳理了现有交叉口行车冲突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其次,总结了不同预警级别、机制和模式的适用性;再次,归纳... 为明晰无信号交叉口网联车辆协同碰撞预警研究的局限性及发展方向,系统梳理了协作式交叉口碰撞预警(CICW)的研究进展。首先,分类梳理了现有交叉口行车冲突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其次,总结了不同预警级别、机制和模式的适用性;再次,归纳了CICW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指标,对比了仿真、实车以及虚实融合测试的技术特征;然后,分析了驾驶人不确定性与通信不可靠对CICW的影响及优化思路;最后,对CICW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行车风险场模型是解决现有CICW冲突检测方法中综合交通风险、冲突严重程度表征问题的可行方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适当的环境参数、风险指标及阈值的设定;CICW应用场景下的驾驶人驾驶特征的建模、预测和在线识别,以及CICW预警模式的自适应构建是设计可靠有效CICW应用的可行解决思路;实现对CICW的全方面客观评估,有赖于研究搭建综合评价机制及大规模试验平台;车联网通信不可靠严重影响CICW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信道拥塞控制机制与基于通信故障/失效预测的CICW容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协同碰撞预警 冲突检测 车联网通信 行车风险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团理论的自治交叉路口控制方法
11
作者 刘明剑 朱云鹤 +1 位作者 张思佳 孙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现有自治交叉路口控制策略缺乏前瞻性、容易发生死锁导致控制系统执行效率过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团理论的车路协作自治交叉路口控制策略。首先,对车辆行驶的时空轨迹进行建模,构建可以描述车辆间行驶冲突关系的冲突矩阵... 现有自治交叉路口控制策略缺乏前瞻性、容易发生死锁导致控制系统执行效率过低,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大团理论的车路协作自治交叉路口控制策略。首先,对车辆行驶的时空轨迹进行建模,构建可以描述车辆间行驶冲突关系的冲突矩阵;其次,将冲突矩阵转换成冲突关系图,通过设立3个求解阶段,求解冲突关系图中最大团的补集,将其作为接受车辆预约请求集合,使得每个批处理周期内更多车辆成功预约通过交叉路口的请求,在保证车辆在交叉路口行驶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了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先来先服务控制策略、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及基于禁忌搜索的控制策略,车辆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减少40%、17%及8%,单位时间内交叉路口的通过车辆数分别提升30%、18%及9%,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提高交叉路口的吞吐量,还能有效降低车辆平均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无信号控制交叉口 车路协作 最大团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控制路口行人过街行为特征及博弈模型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喜双 翟凤勇 +1 位作者 李平 时景新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5,共8页
过城市实地行人问卷调查及过街行为分析,描述了行人过街重要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交通工程相关结果,针对无信号控制路口行人过街问题,构建了行人先行和车辆先行的扩展式行人过街冲突博弈模型。纳什均衡分析结果揭示了行人过街冲... 过城市实地行人问卷调查及过街行为分析,描述了行人过街重要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交通工程相关结果,针对无信号控制路口行人过街问题,构建了行人先行和车辆先行的扩展式行人过街冲突博弈模型。纳什均衡分析结果揭示了行人过街冲突的机理,并给出了各种冲突情况下相应参数临界分析。预期结果对行人过街设施的管理与建设也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过街 无信号路口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控制交叉口交通噪声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波 王炜 刘浩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6-99,共4页
讨论了无控制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 ,对车辆噪声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无控制交叉口总的交通噪声的计算公式 ;
关键词 无控制交叉口 噪声 计算机模拟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平面交叉口机动车冲突点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福全 张丽霞 +1 位作者 陆键 王丰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9-263,共5页
为了便于计算无信号平面交叉口机动车不同种类冲突点的个数,采用虚拟车道和象限表示平面交叉口.针对无信号平面交叉口中的T型交叉口和十字型交叉口,基于交叉口虚拟车道和交叉口象限,以及虚拟车道的转换方法,分别开发了相应的机动车不同... 为了便于计算无信号平面交叉口机动车不同种类冲突点的个数,采用虚拟车道和象限表示平面交叉口.针对无信号平面交叉口中的T型交叉口和十字型交叉口,基于交叉口虚拟车道和交叉口象限,以及虚拟车道的转换方法,分别开发了相应的机动车不同种类冲突点数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际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通过这些计算模型可以迅速地计算无信号T型交叉口和十字型交叉口机动车不同种类冲突点的个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和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提供了便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平面交叉口 计算模型 冲突点数 机动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交通微观仿真初探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建国 王兆安 李庆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115-1117,共3页
中国的城市交通大多数属于混杂交通,具有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等3种交通参与者混行,以及违规现象普遍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对混杂交通微观仿真的初步研究,重点介绍了交通参与者模型的构建,尤其是其决策机子模型的构建。在文章的最后,给出... 中国的城市交通大多数属于混杂交通,具有机动车、自行车、行人等3种交通参与者混行,以及违规现象普遍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对混杂交通微观仿真的初步研究,重点介绍了交通参与者模型的构建,尤其是其决策机子模型的构建。在文章的最后,给出了一个混杂交通系统中的无信号交叉口的仿真实例,仿真效果已经初步表现出混杂交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交通 微观仿真 建模 无信号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叉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常玉林 王炜 王春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建立了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并根据苏州市某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流向及交通噪声测量数据,对实测的交通噪声和根据模型预测的交通噪声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运...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建立了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并根据苏州市某信号交叉口的交通流量流向及交通噪声测量数据,对实测的交通噪声和根据模型预测的交通噪声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对苏州市道路网交叉口交通噪声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信号交叉口 无信号交叉口 环形交叉口 等效交通噪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磁场长期变化速率的30年周期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文耀 Henri-Claud Nataf +1 位作者 魏自刚 杜爱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29-1338,共10页
地球主磁场B和它的长期变化^·B都起源于地球外核的磁流体发电机过程,但是,它们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化特征却有很大差异.本文采用全球平均的“无符号年变率”^-·X、^-·Y、^-·Z、^-·H和^-·F来表征长期变... 地球主磁场B和它的长期变化^·B都起源于地球外核的磁流体发电机过程,但是,它们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化特征却有很大差异.本文采用全球平均的“无符号年变率”^-·X、^-·Y、^-·Z、^-·H和^-·F来表征长期变化场虫的总体强度,利用第9代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9,研究^·B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00~2000年的100年当中,^·B场经历了3幕变化,最大年变率分别发生在1910~1920、1940-1950、1970-1980年,显示出清晰的30年周期变化,而且,每一周期的上升段比其下降段短得多.研究结果还表明,非偶极场对^·B的贡献约为偶极场的2倍,因此,决定唐场周期特征的主要因素是非偶极场(特别是四极子场),而不是偶极子场.这一特点与主磁场^·B中偶极场占绝对优势的特点完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磁场 长期变化 偶极磁场 非偶极磁场 无符号年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地区无信号交叉口临界间隙调查 被引量:12
18
作者 高海龙 王炜 +1 位作者 刘秉轩 项彦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间隙接受理论是计算公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 ,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是其中 2个重要参数 .交叉口的不同几何构成 ,不同的车辆组成以及车流量大小 ,都影响着临界间隙值的大小 .在我国道路交通条件下 ,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公路... 间隙接受理论是计算公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 ,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是其中 2个重要参数 .交叉口的不同几何构成 ,不同的车辆组成以及车流量大小 ,都影响着临界间隙值的大小 .在我国道路交通条件下 ,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公路交叉口临界间隙和随车时距值 ,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无信号交叉口大量的交通观测 ,应用Ashworth方法计算得出我国各地区的临界间隙与随车时距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临界间隙 随车时距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T型交叉口交通流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小明 魏中华 +2 位作者 张利 张勇 刘小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实测了3支无信号T型交叉口速度和车头时距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交叉口附近内外侧车道车辆的平均速度差别很小、主路上进口车速85%位车速约为65.0km/h、进口处的速度方差和离散度不会随交叉口距离的变化而明显变化,初步标定了左转车... 实测了3支无信号T型交叉口速度和车头时距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交叉口附近内外侧车道车辆的平均速度差别很小、主路上进口车速85%位车速约为65.0km/h、进口处的速度方差和离散度不会随交叉口距离的变化而明显变化,初步标定了左转车辆车头时距分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85%位速度 车头时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交叉口支路车道通行能力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淑庆 王志远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9-1193,1268,共4页
为了解决现有无信号交叉口支路通行能力模型的假设过于理想化与计算误差偏大的问题,针对无信号交叉口常见1车道与2车道支路的各种车道功能划分,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与主路车头时距服从M3分布,分析了无信号交叉口支路大小车型构成混合车... 为了解决现有无信号交叉口支路通行能力模型的假设过于理想化与计算误差偏大的问题,针对无信号交叉口常见1车道与2车道支路的各种车道功能划分,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与主路车头时距服从M3分布,分析了无信号交叉口支路大小车型构成混合车队的交通流运行特性,建立了各种支路功能划分车道的通行能力模型;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并对模型进行简化以加强实用性。研究表明:当主路车流量为600~1 000 veh/h时,该模型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支路 通行能力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