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ted Scheduling of Communication,Sensing,and Control for UAV-aided FSO Systems
1
作者 LU Dingshan YU Yinchang +1 位作者 SU Daopeng WANG Jinyuan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2-902,共11页
Recently,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aided free-space optical(FSO)communication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s.However,most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focuses on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only.The authors investig... Recently,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aided free-space optical(FSO)communication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s.However,most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focuses on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only.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integrated scheduling of communication,sensing,and control for UAV-aided FSO communication systems.Initially,a sensing-control model is established via the control theory.Moreover,an FSO communication channel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atmospheric loss,atmospheric turbulence,geometrical loss,and angle-of-arrival fluctuation.The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tion control of the UAV and radial displacement is obtained to link the control aspect and communication aspect.Assuming that the base station has instantaneou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or statistical CSI,the thresholds of the sensing-control pattern activation are designed,respectively.Finally,an integrated scheduling scheme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sensing,and control is proposed.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ime-triggered scheme,the proposed integrated scheduling scheme obtains comparable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performance,but reduces the sensing consumed power by 5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O communications integrated scheduling of communication sensing and contro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FT和多约束的UAV影像匹配方法
2
作者 何明磊 王中元 +2 位作者 戚铭心 杨振宇 袁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9,共8页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影像的匹配过程中存在特征点稳定性差和误匹配多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IFT和多约束的UAV影像匹配方法。首先,在对影像... 针对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影像的匹配过程中存在特征点稳定性差和误匹配多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IFT和多约束的UAV影像匹配方法。首先,在对影像降采样后,综合采用SIFT算法和Scharr-ORB(oriented brief)算法共同进行特征点检测和描述;然后,使用最近邻距离比值法(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 ratio,NNDR)、双向约束匹配和余弦相似度约束匹配的多约束方法进行特征点的粗匹配;最后,使用最小中值(least median of squares,LMedS)算法计算基础矩阵和随机抽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计算单应矩阵的多约束方法进行特征点的精匹配,进一步提高匹配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获得更多特征点和匹配对数的同时,能够剔除较多的误匹配,使其具有较高的匹配正确率和匹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影像 影像匹配 边缘检测 多约束方法 基础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camouflage objects via fusing reconstructed multispectral and RGB images
3
作者 Feng Huang Gonghan Yang +5 位作者 Jing Chen Yixuan Xu Jingze Su Guimin Huang Shu Wang Wenxi Li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8期324-337,共14页
Accurate segmentation of camouflage objects in aerial imagery is vital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UAV-based reconnaissance and rescue missions.However,camouflage object segmentation is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du... Accurate segmentation of camouflage objects in aerial imagery is vital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UAV-based reconnaissance and rescue missions.However,camouflage object segmentation is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due to advances in both camouflage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mimicry.Although multispectral-RGB based technology shows promise,conventional dual-aperture multispectral-RGB imaging systems are constrained by imprecise and time-consuming registration and fusion across different modalities,limiting their performance.Here,we propose the Reconstructed Multispectral-RGB Fusion Network(RMRF-Net),which reconstructs RGB images into multispectral ones,enabling efficient multimodal segmentation using only an RGB camera.Specifically,RMRF-Net employs a divergentsimilarity feature correction strategy to minimize reconstruction errors and includes an efficient boundary-aware decoder to enhance object contours.Notably,we establish the first real-world aerial multispectral-RGB semantic segmentation of camouflage objects dataset,including 11 object categories.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RMRF-Net outperforms existing methods,achieving 17.38 FPS on the NVIDIA Jetson AGX Orin,with only a 0.96%drop in mIoU compared to the RTX 3090,showing its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in multimodal remote sen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ouflage object detection Reconstructed multispectral image(MSI)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Semantic segmentation remot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源遥感数据和机器学习的高通量棉花估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美臣 苏悦 +3 位作者 林涛 余汛 宋扬 金秀良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9,共11页
为综合利用光谱、冠层结构、纹理特征等信息对棉花进行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遥感产量估算并系统地分析光谱、冠层结构、纹理特征等信息对估产的贡献程度,本文在构建基于多源UAV数据棉花估产机器学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 为综合利用光谱、冠层结构、纹理特征等信息对棉花进行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遥感产量估算并系统地分析光谱、冠层结构、纹理特征等信息对估产的贡献程度,本文在构建基于多源UAV数据棉花估产机器学习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估产的最佳生育时期,并对比了多源传感器数据在棉花产量估算中的效果,最后量化了各类输入特征的贡献度。采集棉花冠层RGB(Red green blue)、多光谱(Multispectral,MS)和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3种传感器数据,通过对棉花光谱植被指数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棉花产量估算最佳生育时期,进而构建了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XGBoost)3种机器学习模型的棉花产量估算方法,并评估了基于2种最常用的传感器(RGB和MS相机)的性能。最终确定了光谱特征、冠层结构、纹理特征这3类特征信息在产量估算中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期是棉花估产的最佳生育时期;基于盛花期的UAV数据,XGBoost模型取得了最高的产量估算精度(R^(2)为0.70,RMSE为611.31 kg/hm^(2),rRMSE为10.60%),在对比基于RGB和MS图像数据提取的特征时,基于MS图像数据提取的特征建模结果更好,同时将RGB和MS相机2种传感器数据提取的特征作为输入时,模型结果高于单一传感器;使用夏普利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算法分析了机器学习模型中各个输入特征对于估产的贡献度,发现基于3种传感器的3种特征信息在产量估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纹理特征与冠层结构在产量估算中展现出了较好的潜力。本研究可为棉花智慧化管理中高通量棉花产量估算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估产 无人机遥感 多源数据 XGBoost 夏普利加性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尺度转换的夏玉米蒸散发融合模型研究
5
作者 胡笑涛 刘畅 +3 位作者 王亚昆 李高良 代秦 陈洪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1,共11页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作物需水量的核心组分,也是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依据。本文以陕西关中宝鸡峡灌区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作物需水量的核心组分,也是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依据。本文以陕西关中宝鸡峡灌区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和极致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无人机-卫星多源遥感数据协同校正模型,并以最优算法建立的模型校正卫星多光谱数据,实现无人机和卫星数据的尺度转换。利用校正后高精度卫星数据反演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与株高(Crop height,hc)为蒸散发模型提供数据输入。分别采用双作物系数法、METRIC模型及Penman-Monteith(P-M)冠层阻力模型进行夏玉米蒸散发估算,引入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实现不同生育阶段各方法/模型权重的动态分配,最终得到玉米拔节-完熟期性能稳健的蒸散发BMA融合模型。结果表明:XGBoost算法在夏玉米拔节-完熟期的B/G/R/NIR波段建模精度均为最高,四波段建模结果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较算法ELM高出8.43%、8.67%、6.79%和10.41%;校正后的卫星多光谱数据LAI与hc反演结果R^(2)较原始卫星数据分别平均提高97%和67.5%;BMA融合模型在夏玉米拔节-抽雄期和蜡熟-完熟期较单一最优方法/模型(METRIC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降低39.3%~58.5%。本研究利用“协同校正-动态融合”显著提升了蒸散发遥感监测精度,可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无人机 卫星遥感 尺度转换 协同校正模型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和MDIEA-YOLO苗木识别模型的造林验收智能系统
6
作者 王武魁 廉瑞峰 +3 位作者 吴明晶 张大兴 石燕妮 谷亚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5,共12页
【目的】传统造林验收方法效率低且难以适应复杂场景,同时无人机影像难以直接用于AI模型输入,制约了造林智能化验收的实现。本研究针对造林验收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MDIEA-YOLO检测模型,旨在实现对造林幼苗的高效识别与计数,提... 【目的】传统造林验收方法效率低且难以适应复杂场景,同时无人机影像难以直接用于AI模型输入,制约了造林智能化验收的实现。本研究针对造林验收场景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影像的MDIEA-YOLO检测模型,旨在实现对造林幼苗的高效识别与计数,提高造林验收的精确度和效率,为林业管理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开发了“多维交互增强注意力模块”(MDIEA),该模块融合了卷积块注意力机制和Shuffle Attention机制,能够高效处理复杂场景和小目标特征,显著提升网络的解析能力。通过将MDIEA嵌入YOLOv8特征提取网络,细化的通道和空间注意力加权增强了关键特征的识别能力。此外,引入XIoU损失函数优化了模型对小型和重叠目标的边界定位能力,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最终,构建了基于无人机影像和MDIEA-YOLO模型的端到端影像预处理流程,实现了造林幼苗的自动识别与计数。【结果】在福建将乐国有林场的实验中,MDIEA-YOLO模型在1年生、2年生、3年生数据集上分别获得了97.5%、96.1%、96.8%的mAP0.5值,明显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在不同光照和分辨率条件下,MDIEA-YOLO模型的m AP0.5值均保持在92%以上,显示出良好的鲁棒性。在处理100张影像时,MDIEA-YOLO模型的CPU与GPU处理效率相近,无明显差异,表明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与人工检验对比发现,该系统在关键指标上展现了与人工检验相当甚至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证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论】本研究提出的造林验收无人机影像预处理系统,有效推动了造林验收的智能化进程,显著提升了验收效率和精度,为造林验收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将继续优化模型性能,扩大数据集规模,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推动林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造林验收 无人机(uav) 图像识别 小目标检测 YOLOv8 注意力机制 损失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作物估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恒彪 吉文翰 +7 位作者 郭彩丽 张小虎 邱小雷 姚霞 江冲亚 朱艳 曹卫星 程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快速、准确估测作物产量不仅有利于提前掌握粮食生产状况,而且对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快速、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以及可同时搭载多种传感器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影像,在作物产量估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 快速、准确估测作物产量不仅有利于提前掌握粮食生产状况,而且对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无人机遥感技术因其快速、便捷、成本低等优势,以及可同时搭载多种传感器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影像,在作物产量估测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相关背景;其次对近二十年来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别从无人机平台、传感器、估产模型构建等方面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无人机遥感估产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影响无人机遥感估产精度的因素、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无人机遥感估产的未来发展前景。本文可为了解无人机遥感估产研究前沿、技术瓶颈、发展前景提供重要参考,为精确栽培、智慧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产量 估测 无人机遥感 传感器 建模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A通感一体基站组网低空感知关键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斌越 杨建强 +2 位作者 徐波 王博磊 蔡华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7-806,共20页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对低空无人机进行监管成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城市环境下无人机雷达检测的技术难点。一方面,消费级无人机的小型化、高机动特征对雷达目标检测性能带来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密集城区环境...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对低空无人机进行监管成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城市环境下无人机雷达检测的技术难点。一方面,消费级无人机的小型化、高机动特征对雷达目标检测性能带来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密集城区环境下动、静杂波也带来了雷达检测率低与虚警率高的挑战。单雷达检测能力在这些挑战问题中表现不佳,这使得单站雷达在密集城区场景下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性。雷达组网感知技术从检测率提升和虚警率降低两个指标上都大幅提升了单站雷达能力,因此,雷达组网技术成为现代雷达技术发展趋势。虽然雷达组网技术有诸多优势,但要实现大规模雷达组网,也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技术与工程问题。相较于传统雷达组网存在的诸多局限,5G-A通感基站凭借其独特优势,能够充分复用5G-A通信基础网络的能力,进而成功攻克大规模雷达组网中时、频、空配准的关键技术难题。基于5G-A通感一体基站组网架构,得以实现基于相参或非相参机制的多站联合信号检测技术,以及基于点云数据融合或轨迹级关联的联合目标追踪与多站联合目标识别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经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在提升低空无人机检测能力方面成效显著,满足低空感知指标要求,从而使得5G-A通感一体基站组网成为城市环境低空感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无人机感知 5G-A 通感一体 雷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低空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夏昊 林粤伟 +1 位作者 颜军 许灵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47,共10页
低空无人机可以扩展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并增强其通信和感知功能。近年6G、低空飞行技术、低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中的低空无人机相关理论与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带来了新的机遇... 低空无人机可以扩展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并增强其通信和感知功能。近年6G、低空飞行技术、低空经济发展较为迅速,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中的低空无人机相关理论与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梳理并归纳了面向6G的ISAC低空无人机研究成果。首先介绍ISAC低空无人机领域的研究背景,然后梳理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ISAC低空无人机领域的相关研究,从波形设计、雷达成像、干扰管理、资源管理与轨迹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5个方面展开综述,最后对低空无人机的ISAC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及相关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 低空经济 无人机(uav) 人工智能(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类植物无人机遥感图像中深度学习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少波 王晓强 +2 位作者 郭利彪 红英 王志国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7-1176,共20页
草类植物入侵后争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资源,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蒿属植物等草类植物释放过敏性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将深度学习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相结合,并对草类植物进行高效识别与检测,在植物入侵预... 草类植物入侵后争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资源,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蒿属植物等草类植物释放过敏性花粉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将深度学习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相结合,并对草类植物进行高效识别与检测,在植物入侵预防、过敏原监测、农业生产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遥感图像存在分辨率较低、背景信息较复杂、细节信息不明显等问题,深度学习结合无人机遥感RGB图像、多光谱图像等可以解决草类植物密度大、种类多、覆盖范围广、识别困难等各种应用问题。对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草类植物的无人机遥感图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综述。阐述了在草类植物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多种无人机遥感图像技术,着重介绍了可见光RGB和多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详细总结了无人机航拍草类植物数据集,并重点介绍了目前将深度学习应用于草类植物遥感图像中所采用的主要网络结构和方法。最后归纳了目前草类植物无人机遥感图像应用深度学习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无人机(uav) 遥感图像 草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拍可见光图像的早期林火探测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飘 王秋华 +1 位作者 崔荣凯 钱良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8-88,共11页
【目的】为提高利用航拍可见光图像对早期林火探测的准确性,并考虑无人机平台上探测模型轻量化的需求,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型早期林火探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建早期林火数据集和改进YOLOv5s的早期林火探测模型。【方法】从建立... 【目的】为提高利用航拍可见光图像对早期林火探测的准确性,并考虑无人机平台上探测模型轻量化的需求,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型早期林火探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建早期林火数据集和改进YOLOv5s的早期林火探测模型。【方法】从建立合适的数据集和目标检测算法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一方面,结合航拍视角下林区和早期林火“火小烟大”的特点,从确定检测目标、检测目标干扰物和检测目标位置三方面分析早期林火数据集的构成,通过模拟试验和网络搜索获取早期林火图像自建早期林火数据集。另一方面,以YOLOv5s为基础模型,利用MobileNetV4中的UIB模块修改C3模块,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保证检测的精度;利用结构更加精简的BiFPN替换颈部的PANet结构,采用加权特征融合机制,使模型能更好的融合多尺度特征,提高探测的准确性;在模型的主干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机制SEAM,改善对遮挡物体的检测,增强对特征的表达能力;最后在预测部分使用EIoU和Focal Loss损失函数,加速模型收敛,提高探测精度。【结果】在相同试验条件和自建早期林火数据集的情况下,相比原模型,改进的YOLOv5s模型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2.0%、3.0%和3.3%,浮点运算量和参数量分别下降了74.7%和78.3%,与其他YOLO系列主流算法相比性能也更优。【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早期林火探测模型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高了探测的准确性,为利用航空手段进行早期林火探测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林火探测 航拍可见光图像 YOLOv5s 轻量化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远距离高速无人机检测的OFDM通信感知一体化参考信号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爱民 王书涵 曲文泽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2-853,共12页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无人机的通信和检测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研究了OFDM通信感知一体化中的感知参考信号设计,用于远距离高速无人机的检测。为了实现无人机在远距离和高速度情况下的不模糊检测,传统的参考信号设计需要较密的感...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无人机的通信和检测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研究了OFDM通信感知一体化中的感知参考信号设计,用于远距离高速无人机的检测。为了实现无人机在远距离和高速度情况下的不模糊检测,传统的参考信号设计需要较密的感知参考信号布置,从而带来较大的资源开销。此外,基于OFDM波形的远距离检测,还面临码间串扰的挑战。首先,针对远距离检测的问题,该文设计了支持远距离检测且抗码间串扰的感知参考信号模式,可以在较少资源开销下达到系统的最大不模糊检测距离。然后,基于前述参考信号的排布模式,针对高速度检测的问题,该文在基于中国剩余定理消除模糊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距离变化率。通过合理的参考信号配置与幽灵目标消除算法,可以在较小的资源开销下,大幅增加不模糊检测速度,且有效避免幽灵目标的产生。上述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针对远距离高速目标的检测,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文所提的方法可降低72%的参考信号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参考信号设计 无人机 雷达感知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Forstner与NCC约束的UAV图像配准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贺一楠 耿娟 +2 位作者 秦军 刘晨 杨辉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4,共7页
随着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技术的飞快发展,UAV已成为航空遥感图像获取的重要手段。但与传统的大飞机航空摄影相比,UAV在平台的稳定性方面较差,采集图像时受自身配重、即时飞行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使得最终获得的遥感图... 随着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技术的飞快发展,UAV已成为航空遥感图像获取的重要手段。但与传统的大飞机航空摄影相比,UAV在平台的稳定性方面较差,采集图像时受自身配重、即时飞行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使得最终获得的遥感图像存在复杂的几何变形,导致其图像配准过程存在很大的困难。针对此问题,首先基于UAV的POS数据进行图像重叠区域估算,利用Forstner算子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并结合信息熵对图像进行分块处理;然后通过基于旋转的归一化互相关(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NCC)系数寻找相匹配的同名特征点,最终实现UAV图像的配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切实有效,并且保持了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图像 FORSTNER算子 信息熵 归一化互相关(NCC) 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微分和无人机高光谱指数优选的油菜产量预测
14
作者 马瑜蔓 段博 +7 位作者 徐宾灿 邹冉 石宇辰 余强毅 史云 陆苗 吴文斌 宋茜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6-175,共10页
准确、及时地预测油菜产量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高光谱技术通过获取油菜大量连续窄波段信息,能够精确表征其生理和生化特征,为预测油菜产量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该研究通过无人机平台获取油菜花期高光谱影像,基于... 准确、及时地预测油菜产量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高光谱技术通过获取油菜大量连续窄波段信息,能够精确表征其生理和生化特征,为预测油菜产量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该研究通过无人机平台获取油菜花期高光谱影像,基于分数阶微分(fractional-order differentiation,FOD)和优选的多维光谱指数,构建油菜产量预测模型,评估优选光谱指数在油菜产量预测中的有效性。首先,对油菜冠层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数阶微分处理,并基于不同阶数的处理结果计算二维(two-dimensional,2D)和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光谱指数;其次,通过对各光谱指数与实际产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对产量预测敏感的光谱指数;最后,利用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构建基于分数阶微分光谱指数的油菜产量预测模型,并评估不同分数阶微分光谱指数组合对产量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OD处理突出了细微的光谱特征,有效挖掘了潜在有效的油菜光谱信息。该研究构建的3种3D光谱指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77,显著高于2D光谱指数。基于FOD的2D光谱指数的最高相关性出现在1.8阶,相关系数为0.868。3D光谱指数的最高相关性出现在1.6阶,相关系数为0.887。基于3D光谱指数构建的产量预测模型精度表现优于2D光谱指数。3D指数R2集中在0.880~0.897,2D指数R^(2)集中在0.624~0.896之间。基于分数阶微分和光谱指数优选方法构建的油菜产量预测模型为油菜产量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高光谱影像 分数阶微分 无人机 光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冠精准分割和多源特征融合的无人机单木材积估测
15
作者 龙开源 龙江平 +3 位作者 林辉 孙华 徐川 黄子加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21-230,共10页
随着森林资源管理逐步迈向精准化与数字化,无人机技术为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然而,当前树冠分割边界刻画不够精细、单木材积估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同时高精度激光雷达数据的获取成本较高,限制了... 随着森林资源管理逐步迈向精准化与数字化,无人机技术为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然而,当前树冠分割边界刻画不够精细、单木材积估测精度较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同时高精度激光雷达数据的获取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推广。为提高单木材积估测的精度与效率,克服现有方法中树冠分割不精细和高精度激光雷达数据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树冠精准分割和多源特征融合的无人机单木估测方法。在此方法中,基于YOLOv11算法,结合引入ScaleEdgeExtractor(SEE)、DilatedFusion(DF)、C2BRA和GatedFPN等模块,增强了树冠边界的感知能力和多尺度特征表达能力,并构建了高精度树冠分割网络CrownSeg。在此基础上,基于树冠形态、光谱及纹理特征的多维特征融合策略,结合递进特征组合方法和加权集成学习模型构建了单木材积估测模型。结果表明,CrownSeg树冠分割算法提升了树冠边界的刻画精度,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阈值为0.5时的平均精度(AP50)达到94.9%,较基准模型提升1.5个百分点;IoU阈值从0.5到0.95区间的平均精度(AP50-95)达到66.2%,较基准模型提升3.8个百分点。此外,多源特征融合有效强化了单木材积的预测能力,最终加权集成模型表现优异,其决定系数(R^(2))达到0.921 5,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228 m^(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7.00%,均优于单一模型,展现出良好的模型稳定性和泛化能力,可为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精准林业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林业 材积 树冠分割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拍参数对林木冠层三维点云重构的影响
16
作者 魏倪彬 余坤勇 刘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目的】探究3种航拍参数(飞行高度、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对林木冠层三维点云重构及其结构参数估算精度的影响,为提升无人机影像点云(drone-based image point clouds,DIPC)在冠层结构监测中的应用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桂花树... 【目的】探究3种航拍参数(飞行高度、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对林木冠层三维点云重构及其结构参数估算精度的影响,为提升无人机影像点云(drone-based image point clouds,DIPC)在冠层结构监测中的应用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桂花树林为研究对象,设置4组飞行高度(40、80、120、160 m)、3组航向重叠度(70%、80%和90%)和3组旁向重叠度(70%、80%和90%)采集DIPC数据。利用地基激光雷达数据,对不同飞行参数下DIPC的重构质量(通过点云高程变异系数衡量)以及冠层结构参数(树冠体积、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冠幅、冠长和树高)的估算精度进行评价。【结果】在80~160 m飞行高度,DIPC的高程变异系数显著降低;在40~120 m,冠层结构参数的估算精度较高且趋于稳定,但在120~160 m,其估算精度显著降低。随着航向重叠度的升高,DIPC的高程变异系数逐渐升高;航向重叠度为70%~80%时,冠层结构参数的估算精度显著升高,但航向重叠度为80%~90%时,其估算精度的变化趋于稳定。随着旁向重叠度的升高,DIPC的高程变异系数呈升高趋势;旁向重叠度为70%~80%时,冠层结构参数的估算精度显著升高,旁向重叠度为80%~90%时,其估算精度的变化趋于稳定。【结论】航向与旁向重叠度由70%增至80%对冠层结构参数估算精度提升作用最大,且航向重叠度对冠层结构参数估算精度的影响大于旁向重叠度。飞行高度由120 m增至160 m会显著降低冠层结构参数的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冠层 三维结构 无人机遥感 点云数据 飞行高度 图像重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输公平性的多无人机通感一体化空间部署与波束成形设计
17
作者 时统志 李博 +2 位作者 杨洪娟 张桐 王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通信不畅的临时突发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无人机(UAV)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机制,在地面用户和感测目标呈簇状随机分布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度多无人机实现覆盖式通信保障,为无人机使能的通感一体系统提供了一... 针对农村偏远地区通信不畅的临时突发性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多无人机(UAV)辅助通感一体化(ISAC)机制,在地面用户和感测目标呈簇状随机分布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度多无人机实现覆盖式通信保障,为无人机使能的通感一体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该文主要研究了无人机空间部署及其对地面设备的波束成形等问题,在空地关联约束条件下,系统可通过优化无人机的通信和感知波束成形变量组,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传输可达速率的下限,同时保证基本的通感需求。为了有效解决所考虑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借助基于高斯核的均值漂移算法(MS),用以处理关联策略中的混合整型线性问题,此外,结合2次变换与连续凸逼近(SCA)的相关技巧,采用块坐标下降(BCD)的方式优化波束成形,以获取次优解。数值结果验证了自适应机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通信感知一体化 空间部署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无人机分布式感知任务分配-通信基站关联与飞行策略联合优化设计
18
作者 何江 喻莞芯 +1 位作者 黄浩 蒋卫恒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2-1417,共16页
针对多无人机(UAV)分布式感知开展研究,为协调各UAV行为,该文设计了任务感知-数据回传协议,并建立了UAV任务分配、数据回传基站关联与飞行策略联合优化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模型。鉴于该问题数学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集中式优化算法设计... 针对多无人机(UAV)分布式感知开展研究,为协调各UAV行为,该文设计了任务感知-数据回传协议,并建立了UAV任务分配、数据回传基站关联与飞行策略联合优化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模型。鉴于该问题数学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集中式优化算法设计面临计算复杂度高且信息交互开销大等不足,提出将该问题转化为协作式马尔可夫博弈(MG),定义了基于成本-效用复合的收益函数。考虑到MG问题连续-离散动作空间复杂耦合特点,设计了基于独立学习者(IL)的复合动作表演评论家(MA-IL-CA2C)的MG问题求解算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基线算法,所提算法能显著提高系统收益并降低网络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分布式感知 联合优化 强化学习 马尔可夫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无人机集群上行链路物理层安全传输
19
作者 东润泽 王布宏 +2 位作者 张杰勇 翁江 方声忠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3-1152,共10页
作为第六代(the Sixth Generation,6G)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通过共享硬件架构与信号处理机制,在完成无线通信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感知,提高频谱效率,降低硬件成本。同时,... 作为第六代(the Sixth Generation,6G)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通过共享硬件架构与信号处理机制,在完成无线通信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感知,提高频谱效率,降低硬件成本。同时,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作为三维空间智能节点,凭借其机动灵活、覆盖广、成本低的优势,在军事侦察、物流配送、灾害救援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有必要研究融入UAV的ISAC网络以提升频谱效率和低空资源利用率。此外,无线通信的广播特性对ISAC网络敏感信息的传输带来了严重挑战,亟需基于物理层安全技术提升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能。该文考虑ISAC场景下UAV集群的上行链路物理层安全传输问题,其中一个地面ISAC基站向UAV集群传输保密信息,同时对多个地面目标进行感知。UAV集群附近存在多个窃听UAV对保密信息进行窃听。为提升地面基站执行ISAC任务时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对其发射波束形成以及UAV集群的轨迹进行联合优化,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算法完成对该优化问题的求解。首先提出感知性能约束下总的平均保密速率最大化问题并将其归结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随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动作网络与策略网络实现优化变量的联合优化,最终提升了所考虑ISAC网络的物理层安全性能。仿真实验表明,与基准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实现185.3%的平均保密速率提升,并验证了所提方法进行轨迹规划及波束形成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v集群 通信感知一体化 物理层安全 深度强化学习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强化学习驱动的低空安全通信:感通一体化设计
20
作者 魏志强 张家烁 +2 位作者 刘凡 杨在 费泽松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5-1018,共14页
针对低空无人机通信中的物理层安全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感通一体化(ISAC)方案,并据此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方法在线优化通信无人机的航迹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所提方案通过复用通信无人机传输的人工噪声,同时实现对窃听无人机的感知与... 针对低空无人机通信中的物理层安全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感通一体化(ISAC)方案,并据此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方法在线优化通信无人机的航迹和通信资源分配策略。所提方案通过复用通信无人机传输的人工噪声,同时实现对窃听无人机的感知与干扰,保障地面用户的安全通信服务。基于对窃听无人机的状态估计和预测,该文将在线无人机航迹和通信资源分配联合设计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方法,逐步学习最优策略,动态优化通信无人机的航迹与通信资源分配策略,最大化系统的长期感知和安全通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案和优化方法在感知性能不损失的前提下,安全通信性能上优于基线方案,在感知和安全通信性能之间实现更好的折中,验证了感知和在线航迹规划的增益,也验证了深度强化学习优化方法在感知、通信和航迹规划联合设计问题中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通一体化 在线航迹优化 无人机通信 物理层安全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