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反腐败国际合作法的新发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评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卫国
何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4,共5页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 ,它从国内防范和国际合作两方面对反腐败问题做了规定。反腐败缺乏国际法律依据一直是国际社会反腐败存在的障碍 ,该公约在反腐败国际合作领域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 ,成为...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 ,它从国内防范和国际合作两方面对反腐败问题做了规定。反腐败缺乏国际法律依据一直是国际社会反腐败存在的障碍 ,该公约在反腐败国际合作领域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 ,成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有力保障。而公约就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犯罪侦察、罪犯引渡、腐败所得资产的追回等问题的相关规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评析
反腐败国际合作法
产生背景
基本结构
腐败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维权执法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南海仲裁案第13项仲裁请求裁决评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曲波
梁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0,共11页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害通过,我国有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5条采取必要的步骤以行使保护权。在行使沿海国保护权的特殊情形下,应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于船舶航行进行严格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主体是船旗国,义务的属性是管辖义务,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并不必然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船旗国义务
沿海国保护权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尼加拉瓜诉美国案”对南海仲裁案的启示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徽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共13页
中菲南海仲裁案虽涉及国际法问题,但却不限于法律。未雨绸缪,我们有必要对南海仲裁案的最终结果进行相应的预判,特别是研究如何应对潜在的不利裁决。对此,"尼加拉瓜诉美国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表现为两案均在管辖权问题...
中菲南海仲裁案虽涉及国际法问题,但却不限于法律。未雨绸缪,我们有必要对南海仲裁案的最终结果进行相应的预判,特别是研究如何应对潜在的不利裁决。对此,"尼加拉瓜诉美国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表现为两案均在管辖权问题上存在较大异议;案件当事人均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案件均涉及复杂的政治纠纷与特定的国际关系。为最终化解"尼加拉瓜诉美国案",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法律与非法律措施。类似地,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中也可参考美国的部分实践,具体包括:围绕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抗辩,就案件的后续问题妥善制定相关策略,寻求长远的一揽子解决契机,以及做好国际公关与国际政治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加拉瓜诉美国案
南海仲裁案
不接受
不参与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国家责任
被引量:
3
4
作者
田苗苗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6,共8页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概念还未有一个完整且明确的界定,可将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定义为:由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引起的,通过减缓和适应行动无法应对的,对自然、人类及社会系统造成的可避免或不可避免的、实际或潜在的...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概念还未有一个完整且明确的界定,可将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定义为:由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引起的,通过减缓和适应行动无法应对的,对自然、人类及社会系统造成的可避免或不可避免的、实际或潜在的、有形或无形的不利后果。经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性质进行分析得出,它应属于跨界损害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国家责任理论上涉及传统国家责任和跨界损害责任两种责任形态。目前,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之国家责任的实施不仅面临诸多法律障碍,如难以确定责任主体、法律依据不充分、因果关系确定复杂,还面临严峻的政治障碍,即发达国家的反对与阻挠。面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之国家责任何以可能的问题,立足上述两种责任形态从理论方面探讨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国家责任认定的可行进路,或将为该问题驱逐一丝迷雾,并为其早日解决带来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
《巴黎协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家责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腐败国际合作法的新发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评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卫国
何艳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4,共5页
文摘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 ,它从国内防范和国际合作两方面对反腐败问题做了规定。反腐败缺乏国际法律依据一直是国际社会反腐败存在的障碍 ,该公约在反腐败国际合作领域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 ,成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有力保障。而公约就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犯罪侦察、罪犯引渡、腐败所得资产的追回等问题的相关规定 。
关键词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评析
反腐败国际合作法
产生背景
基本结构
腐败资产
Keywords
united states anti-corruption conven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fight corruption
The recovery of stolen assets from corruption
分类号
D997.9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维权执法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南海仲裁案第13项仲裁请求裁决评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曲波
梁赟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韩海域划界中的国际法问题研究"(15BFX192)
"南海断续线的法理与历史依据研究"(14ZDB1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害通过,我国有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5条采取必要的步骤以行使保护权。在行使沿海国保护权的特殊情形下,应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于船舶航行进行严格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主体是船旗国,义务的属性是管辖义务,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并不必然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船旗国义务
沿海国保护权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Duties of the Flag
state
Rights of Protection of Coastal
states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
分类号
D990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尼加拉瓜诉美国案”对南海仲裁案的启示
被引量:
6
3
作者
王徽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1,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的核心问题研究"(14ZDC035)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中菲南海仲裁案虽涉及国际法问题,但却不限于法律。未雨绸缪,我们有必要对南海仲裁案的最终结果进行相应的预判,特别是研究如何应对潜在的不利裁决。对此,"尼加拉瓜诉美国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表现为两案均在管辖权问题上存在较大异议;案件当事人均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案件均涉及复杂的政治纠纷与特定的国际关系。为最终化解"尼加拉瓜诉美国案",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法律与非法律措施。类似地,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中也可参考美国的部分实践,具体包括:围绕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抗辩,就案件的后续问题妥善制定相关策略,寻求长远的一揽子解决契机,以及做好国际公关与国际政治平衡。
关键词
尼加拉瓜诉美国案
南海仲裁案
不接受
不参与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Keywords
Nicaragua v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 Case
rejection
non-participation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国家责任
被引量:
3
4
作者
田苗苗
机构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6,共8页
文摘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概念还未有一个完整且明确的界定,可将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定义为:由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引起的,通过减缓和适应行动无法应对的,对自然、人类及社会系统造成的可避免或不可避免的、实际或潜在的、有形或无形的不利后果。经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性质进行分析得出,它应属于跨界损害的一种特殊形式。因而,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国家责任理论上涉及传统国家责任和跨界损害责任两种责任形态。目前,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之国家责任的实施不仅面临诸多法律障碍,如难以确定责任主体、法律依据不充分、因果关系确定复杂,还面临严峻的政治障碍,即发达国家的反对与阻挠。面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之国家责任何以可能的问题,立足上述两种责任形态从理论方面探讨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国家责任认定的可行进路,或将为该问题驱逐一丝迷雾,并为其早日解决带来曙光。
关键词
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
《巴黎协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家责任法
Keywords
Loss and Damage from Climate Change
Paris Agreement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the Law of
state
Responsibility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反腐败国际合作法的新发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评析
刘卫国
何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洋维权执法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南海仲裁案第13项仲裁请求裁决评析
曲波
梁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尼加拉瓜诉美国案”对南海仲裁案的启示
王徽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的国家责任
田苗苗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