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IPOL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块料生成与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春雷 张星星 +3 位作者 黄起中 石梦雪 赵帅 于佩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6-1241,共6页
采用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生产DFDA-7042牌号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DMDA-8007牌号的高密度聚乙烯时,会产生不同形态的块料,将块料不同部位的试样与粉料进行对比,利用GPC,DSC,ICP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探究了不同块料的生成与... 采用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生产DFDA-7042牌号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和DMDA-8007牌号的高密度聚乙烯时,会产生不同形态的块料,将块料不同部位的试样与粉料进行对比,利用GPC,DSC,ICP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探究了不同块料的生成与生长机理。实验结果表明,DFDA-7042块料生成与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共聚单体的存在破坏了分子链结构规整性,降低了起始熔融温度和熔点,导致树脂熔融结块,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长成大块;DMDA-8007块料生成与生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反应器内局部流化状态不佳,导致粉料长时间悬浮聚集,无法撤热导致粉料熔融结块,不断生长成小块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聚乙烯 聚合反应器 结块 unipol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pol气相聚乙烯反应器结块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郭晓东 孟光敏 +4 位作者 王瑞壮 俞越 刘文星 边宇飞 于佩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3,共6页
对Unipol工艺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生产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块料形态和特征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对反应器结块现象、结块原因、结块部位及防结块措施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结块的原因为静电因素、反应器设计因素、工艺条件控制因素... 对Unipol工艺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生产运行过程中生成的块料形态和特征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对反应器结块现象、结块原因、结块部位及防结块措施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结果表明:结块的原因为静电因素、反应器设计因素、工艺条件控制因素和物料性质因素。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严格落实与各种影响因素相对应的防结块措施,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结块现象,但不能彻底消除结块。建议从控制原料质量、优化防结块控制条件和深入研究聚合反应动力学三个方面同时着手,探究结块本质原因和开发抑制结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流化床 反应器 结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POL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块料生成热历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于佩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7-603,共7页
本文采用热分析(DSC)的方法对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块料生成过程所经历的热历史进行了详细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反应器排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DFDA-7042时,DSC曲线上出现了多重熔融峰,其一次升温熔融峰值和熔融焓值... 本文采用热分析(DSC)的方法对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块料生成过程所经历的热历史进行了详细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反应器排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DFDA-7042时,DSC曲线上出现了多重熔融峰,其一次升温熔融峰值和熔融焓值均高于对应粉料的,表明块料经历了更为复杂的熔融再结晶过程,结晶更为完善;而在排产高密度聚乙烯HDPE DMDA-8007时,DSC曲线上只有一个完整的熔融峰,其一次升温熔融峰值和熔融焓值与对应粉料的基本相同,表明块料未经历复杂的熔融再结晶热历史过程。不同牌号块料经历的热历史不同,反映了其结块机理的不同。使用不同催化剂生产DFDA-7042时产生的块料均经历了复杂的熔融再结晶过程。通过对块料形成过程热历史的追溯,加深了对块料形成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流化床 聚合反应器 结块 热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流化床反应器中冷凝操作模式的声发射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正梁 刘伟 +2 位作者 曹翌佳 王靖岱 阳永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1-524,共4页
在Unipol气相法乙烯聚合装置中,对流化床反应器切换到冷凝操作模式的过程进行声发射检测试验。当循环气体中冷凝液出现且含量逐渐增加时,声发射信号在175~200kHz特征频域内的能量分率(R)发生突变并持续增大。据此,提出以R发生突变并持... 在Unipol气相法乙烯聚合装置中,对流化床反应器切换到冷凝操作模式的过程进行声发射检测试验。当循环气体中冷凝液出现且含量逐渐增加时,声发射信号在175~200kHz特征频域内的能量分率(R)发生突变并持续增大。据此,提出以R发生突变并持续增大作为流化床反应器切换到冷凝操作模式的判据。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可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流化床反应器是否进入冷凝操作模式,且比传统的温差判别方法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pol气相法乙烯聚合 聚乙烯 流化床反应器 冷凝操作模式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的模拟研究(Ⅰ) 反应器运行状态的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荆泉 陈伟 +1 位作者 阳永荣 戎顺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77-884,共8页
建立了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反应器的两相模型 .模型涉及气泡相和乳化相中的热量和质量守衡、乳相和泡相之间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乳相中的聚合反应以及乳相中粒子的停留时间分布等 .通过模型研究了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时操作变量... 建立了气相法聚乙烯冷凝模式操作反应器的两相模型 .模型涉及气泡相和乳化相中的热量和质量守衡、乳相和泡相之间的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乳相中的聚合反应以及乳相中粒子的停留时间分布等 .通过模型研究了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时操作变量和反应器运行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 .模型模拟结果与工业的常规操作和冷凝操作数据符合较好 .得到了冷凝操作时时空收率、低温区域、聚合物灰分等的变化规律以及催化剂特性对冷凝操作的影响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流化床 冷凝模式 模拟 气相法 反应器 运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柳曾典 朱磊 +2 位作者 王印培 包行方 李国培 《压力容器》 1992年第1期11-19,48,共10页
根据大量的测试和试验结果,本文对在用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由试验和分析得出只要管材的韧性良好,即使残余应力有较大衰减,也不会影响反应管的安全使用,因此不必对反应管做再次自增强处理;对受多次分解反应的... 根据大量的测试和试验结果,本文对在用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由试验和分析得出只要管材的韧性良好,即使残余应力有较大衰减,也不会影响反应管的安全使用,因此不必对反应管做再次自增强处理;对受多次分解反应的反应管和腐蚀较严重的反应管外壁应加强定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聚乙烯 管式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反应器法生产宽/双峰聚乙烯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宁英男 张广源 +1 位作者 姜涛 王德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1-836,843,共7页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用于单反应器法生产宽/双峰聚乙烯的催化剂,主要包括混合催化剂、双/多金属催化剂、双载体催化剂和其它催化剂体系;阐述了各类催化体系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评述了各种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宽/双峰分布聚乙烯 催化剂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停留时间对聚乙烯醇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彭小明 卢龙 张文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91,共4页
通过考察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NH4+-N和COD去除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聚乙烯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最佳HRT为6h。在试验条件下,测得膜的临界通量约为14.0L·h-·1m-2,在次临界通量10.0L·h-1·m-2运行有利于系统长期... 通过考察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NH4+-N和COD去除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聚乙烯醇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最佳HRT为6h。在试验条件下,测得膜的临界通量约为14.0L·h-·1m-2,在次临界通量10.0L·h-1·m-2运行有利于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当膜通量为20.5L·h-1·m-2,大于膜的临界通量时,运行期间,过膜压差基本无稳定阶段,而是从开始运行便几乎呈直线性上升,表明发生不可逆污染现象。可见,为保证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须操作在次临界通量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膜 生物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膜污染 临界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中试装置流化床反应器的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洪涛 韩言青 陈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运用流体力学的观点对流化床反应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影响流化状态的设备部件进行改进,解决了中试装置小反应器的运行问题。
关键词 气相法 聚乙烯 流化床 反应器 中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聚乙烯超高压反应器安全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国理 黎廷新 +1 位作者 钟汉通 王作池 《压力容器》 1990年第5期50-58,共9页
本文对在役的自增强管式反应器的部分反应管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残余应力检测、内压疲劳试验、系统强度计算,并根据各项试验结果,特别是自增强残余应力衰减的情况,进行安全技术分析评定。
关键词 反应器 聚乙烯 高压 安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检验与安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明东 杜护军 +5 位作者 崔军 王家辉 王乐福 马润生 马建华 张健 《压力容器》 2002年第10期47-51,共5页
针对我国 2 0世纪 60年代由英国 (ICI)西蒙 -卡夫斯公司引进的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的结构特点 。
关键词 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 检验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洪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5,59,共5页
分析了气相法聚乙烯装置中反应器结块的各种原因,针对反应器扩大段处的结块、反应器内静电引起的结块、因催化剂活性太高导致的爆米花料以及反应器分布板下部的结块等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气相法聚乙烯装置能够安全、稳定、长周... 分析了气相法聚乙烯装置中反应器结块的各种原因,针对反应器扩大段处的结块、反应器内静电引起的结块、因催化剂活性太高导致的爆米花料以及反应器分布板下部的结块等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气相法聚乙烯装置能够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块 气相法 反应器 聚乙烯装置 催化剂活性 分布板 长周期运行 扩大 措施 爆米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聚乙烯反应器的国产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运年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概述了某公司300kt/a聚乙烯装置中反应器从设计、选材到制造、安装全过程的国产化,为今后大型聚乙烯装置的国产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聚乙烯 反应器 设计 制造 国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聚丙烃反应器合金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中 李小年 +1 位作者 蒋争光 马培良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采用负载型球形催化剂催化乙烯、丙烯两段淤浆聚合,得到了高孔隙率的球形PE/PP反应器合金.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的颗粒形貌、孔隙率、粒径分布和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合金粒子的粒径分... 采用负载型球形催化剂催化乙烯、丙烯两段淤浆聚合,得到了高孔隙率的球形PE/PP反应器合金.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的颗粒形貌、孔隙率、粒径分布和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合金粒子的粒径分布较窄、形貌规则、孔隙率高.第二段聚合生成的聚丙烯有部分填充入聚乙烯粒子的细孔隙内,合金粒子的孔隙率低于聚乙烯粒子.DSC分析合金热行为和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晶形貌表明,PE与PP两相部分相容.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E/PP合金兼有高韧性和高刚性.材料的冲击断面具有韧性断裂特征,PE与PP两相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聚丙烯 反应器合金 球形Ziegler-Natta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器开车方法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飞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0,55,共5页
分析了聚乙烯装置在开车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历年开车数据和生产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回收利用蒸汽冷凝水至流化床反应器(R-401)的冷却系统,以提高循环冷却水温度;优化置换方法,细化R-401系统复位前的确认工作;优化R-401内... 分析了聚乙烯装置在开车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历年开车数据和生产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回收利用蒸汽冷凝水至流化床反应器(R-401)的冷却系统,以提高循环冷却水温度;优化置换方法,细化R-401系统复位前的确认工作;优化R-401内床层料位、床层分配率和循环气体组分的浓度,以及超临界环管反应器内氢气浓度等的方法。减少了置换次数6次,缩短开车期间的排放时间9.0 h,缩短开车时间8.0 h,减少了氮气用量35 700 m3,减少开车期间乙烯、1-丁烯、丙烷和氮气排放量各1.5,0.1,14.5,19.9 t,增加产量510 t,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流化床反应器 优化 置换 循环气冷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pol工艺聚乙烯装置开车过程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梅山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气相流化床开车是初始稳态建立过程,主要包括装填种子床、建立反应组分、除杂质钝化、建立反应和进入冷凝态步骤,难点在于消除杂质干扰和跨越冷凝态。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1#气相聚乙烯装置开车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产BSG催化剂... 气相流化床开车是初始稳态建立过程,主要包括装填种子床、建立反应组分、除杂质钝化、建立反应和进入冷凝态步骤,难点在于消除杂质干扰和跨越冷凝态。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1#气相聚乙烯装置开车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产BSG催化剂在Unipol工艺装置上成功开车的经验,着重从系统置换、杂质检测、反应建立和平稳进入冷凝态等方面讨论了开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并将产品质量与进口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开车结果表明,采用国产BSG催化剂,催化剂进入反应器后6 min可建立稳定聚合反应,响应速度超过进口催化剂,这得益于国产BSG催化剂的稳定性能;开车前用氮气充分吹扫置换系统可极大减少开车后系统的静电积累;开车前严格细致的吹扫和开车过程中快速建立反应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国产BSG催化剂稳定开车的经验对国内同类装置的开车和新建装置的完全国产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unipol工艺 BSG催化剂 开车过程 静电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超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的国产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小平 《化工设备设计》 1998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对上海金山化工总厂塑料厂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及其管材AISI4340钢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以及大庆石油学院对大庆石化总厂塑料厂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及其管材30CrNiMo8钢所进行的细致研究工作,... 本文总结了华南理工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对上海金山化工总厂塑料厂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及其管材AISI4340钢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以及大庆石油学院对大庆石化总厂塑料厂超高压聚乙烯反应器及其管材30CrNiMo8钢所进行的细致研究工作,评价了包头特钢厂研制的新钢种G4335V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分析了超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生产的三大关键技术:(1)高纯度、高强度、高韧性的低合金钢生产;(2)管材的加工及检验;(3)自增强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管式反应器 国产化 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聚乙烯反应器制造的质量控制
18
作者 聂颍新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0年第5期8-11,18,共5页
结合聚乙烯、聚丙烯反应器制造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大型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在该项目上的突破和发展,对大型石化容器工厂制作和现场组焊的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 聚乙烯反应器 现场组焊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塑料在连续超临界水反应器中的油化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海峰 苏晓丽 +2 位作者 孙东凯 张荣 毕继诚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7-491,共5页
在连续超临界水(SCW)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反应压力对聚乙烯(PE)降解油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0s、25M Pa下,从500℃提高到550℃,液体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30℃达到最大值(79%);在520℃、25M Pa下,随停留时间... 在连续超临界水(SCW)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反应压力对聚乙烯(PE)降解油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0s、25M Pa下,从500℃提高到550℃,液体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30℃达到最大值(79%);在520℃、25M Pa下,随停留时间的延长,PE裂解程度加深,产物轻质化程度提高,导致液体收率降低,停留240s时,气体收率达到43%;反应压力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小,气、液产物中烯/烷比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超临界水 连续反应器 油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法聚乙烯管式反应器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雷鸣 王靖岱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51-556,570,共7页
为了研究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内各重要变量沿管程的分布,基于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采用矩方法对其进行了数学建模.通过对模型的参数优化和求解,获得了反应器内物料温度、引发剂浓度、转化率、聚合物重均及数... 为了研究高压聚乙烯管式反应器内各重要变量沿管程的分布,基于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结合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采用矩方法对其进行了数学建模.通过对模型的参数优化和求解,获得了反应器内物料温度、引发剂浓度、转化率、聚合物重均及数均摩尔质量和熔融指数沿管程方向的演化过程.同时,通过反应器内物料的温度变化、出口转化率和产品熔融指数与工业数据的对比,发现计算值与工业实际值符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此外,模型的温度预测可以反映管内的黏壁问题,为黏壁状态提供检测和指示.模型运算简便快捷且准确度高,能实现工业反应器的软测量和在线监测,为优化操作过程、制定生产决策、预防事故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聚乙烯 管式反应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