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单体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视角电光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赵霄向 刘露露 +2 位作者 王一平 李正强 李敬磊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30,共7页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的视角电光性能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观感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为优化PDLC薄膜的视角性能,缩小其侧视角与正视角雾度差值,改善人们的实际观感,本文从聚合单体的角度出发,对PDLC薄膜的视角电光特性展开研究,深入探...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的视角电光性能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观感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为优化PDLC薄膜的视角性能,缩小其侧视角与正视角雾度差值,改善人们的实际观感,本文从聚合单体的角度出发,对PDLC薄膜的视角电光特性展开研究,深入探究影响PDLC薄膜视角性能的因素。采用聚合诱导相分离(Polymerization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PIPS)技术制备PDLC薄膜,借助雾度计测量由双官能团聚合单体、甲基类功能型聚合单体、羟基类功能型聚合单体制成的PDLC薄膜的视角雾度值,并计算PDLC薄膜正视角雾度与侧视角雾度的差值。实验结果显示,烷基链长度适宜、与液晶折射率(no)相匹配且位阻较小的聚合单体EOHDDA、IBOMA、4-HBA所制备的PDLC薄膜,其侧视角与正视角雾度差值(ΔH)最小,为2.66%;由此制得的宽视角型PDLC薄膜电光性能最佳、视角差值最小、视觉效果最优,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聚合单体 视角性能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案化取向的液晶面内偏振分束器
2
作者 方欣宇 赵家辉 +5 位作者 喻箫 贾奇麟 田璟琦 王子烨 杨吉丹 李炳祥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7-835,共9页
传统光学分束器受限于固定几何结构与静态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动态可重构光子系统的需求。为实现激光光束的偏振可控分束,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液晶折射率梯度分布的可编程光学器件。通过建立液晶平面等效折射率模型,采用数控微镜阵芯片(digit... 传统光学分束器受限于固定几何结构与静态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动态可重构光子系统的需求。为实现激光光束的偏振可控分束,本研究构建了基于液晶折射率梯度分布的可编程光学器件。通过建立液晶平面等效折射率模型,采用数控微镜阵芯片(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的数字掩膜光刻技术制备具有30°、45°、60°、90°取向角的三角形图案化液晶盒,系统地建立了取向角度与有效折射率的映射关系。实验发现,当取向角度从30°增至90°时,对应区域的有效折射率呈现单调递增趋势;在水平线偏振光入射条件下,非寻常光(e光)的折射角随入射角线性增长(15°~75°),证实了液晶介质中斯涅尔定律的适用性;在偏振态从水平向竖直连续调控过程中,e光与寻常光(o光)的强度比呈现规律性演变,并于46°偏振角时达到1∶1平衡态;圆偏振光入射时可激发对称双光束,揭示了双折射相位差对分束行为的调控机制。本工作通过图案化液晶器件的折射率梯度分布设计实现了偏振编码的光束分束,其动态可调特性为新型可重构光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光控取向 数字掩膜光刻 偏振分束 等效折射率 斯涅尔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酯薄膜单轴拉伸中的折射率椭球在线测量
3
作者 谭李斌 黄蓉蓉 +1 位作者 杨胜林 金俊弘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6,共6页
聚酯膜的光学性能取决于其化学组成以及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形成的结晶、取向结构,拉伸过程中聚酯结晶、取向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对高品质聚酯光学膜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一束强度随时间交变的激光源分为参考光、直射测量光、斜射测量光... 聚酯膜的光学性能取决于其化学组成以及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形成的结晶、取向结构,拉伸过程中聚酯结晶、取向结构演化的相关研究,对高品质聚酯光学膜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将一束强度随时间交变的激光源分为参考光、直射测量光、斜射测量光三路,利用测量光通过介质时的光学延迟能够通过测量光和参考光的强度-时间曲线的相位差来反映的原理,组建可在线测量介质折射率椭球变化的装置,在此基础上,对改性共聚酯膜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光学行为进行研究,考察分子链刚性对聚酯分子应力诱导取向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子刚性较大的共聚酯对单轴拉伸载荷的响应更为敏感,能够更快地在拉伸方向形成较高的取向,但分子刚性较大的共聚酯垂直于载荷方向的取向调整能力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酯 薄膜 折射率椭球 在线测量 单轴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调控下的亚波长金光栅反射相位
4
作者 李韵九 韦穗 +3 位作者 郝学锋 葛博群 沈川 屈磊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5-1453,共9页
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是实现光场调控的关键器件。本文研究了一种将亚波长金光栅嵌入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构成的SLM(G-LCoS)器件模型的反射相位特性,该器件模型以ITO透明导电层和液晶构成G-L... 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是实现光场调控的关键器件。本文研究了一种将亚波长金光栅嵌入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构成的SLM(G-LCoS)器件模型的反射相位特性,该器件模型以ITO透明导电层和液晶构成G-LCoS中亚波长金光栅的非对称边界。首先运用散射矩阵原理给出了亚波长金光栅反射相位的计算表达式,其次给出了下表面液晶的有效折射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TechWiz 3D软件模拟加电情况下金光栅下表面液晶指向矢的变化,给出金光栅下表面液晶有效折射率的变化值。将得到的有效折射率数据导入到FDTD Solutions软件,对该器件结构开展了相关的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综合考虑了上表面的ITO色散情况、金光栅高度变化以及不同电压下液晶有效折射率值,实现了可见光范围内多波长的近2π相位调制。本文研究的器件也为AR/VR显示系统以及全息视频显示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金属光栅 散射矩阵 液晶有效折射率 相位调制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R效应的双凹槽单通道光子晶体光纤高折射率传感器
5
作者 程灿儿 黄川洋 +8 位作者 张秋楠 张钊 杨军 童章伟 邵伟佳 唐剑 邵来鹏 胡君辉 王咏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5,共9页
传感器种类繁多,光纤传感器以其小型化、性能优良等特点从众多传感器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为支撑点,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设计并研究一种D型双凹槽单通道光子晶体光纤高折射率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 传感器种类繁多,光纤传感器以其小型化、性能优良等特点从众多传感器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为支撑点,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设计并研究一种D型双凹槽单通道光子晶体光纤高折射率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结构参数下该传感器传感效果良好,在1.32~1.41的宽检测范围内,最大灵敏度达到16200 nm/RIU,最大品质因数可达255.92 RIU-1。由此可知,本文所设计的传感器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有望在医疗检测、生物传感等多方面实现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传感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折射率 双凹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负折射率材料一维光子晶体的全方位带隙和缺陷模 被引量:36
6
作者 尚廷义 郑义 +2 位作者 张会云 张玉萍 姚建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3-666,共4页
运用光学传输矩阵理论,研究了含负折射率材料一维二元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和局域模特性,发现了一种新型全方位光子带隙.与传统的Bragg带隙相比,这种新型全方位光子带隙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对入射角的变化不敏感.讨论了引入缺陷层后,入射角... 运用光学传输矩阵理论,研究了含负折射率材料一维二元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和局域模特性,发现了一种新型全方位光子带隙.与传统的Bragg带隙相比,这种新型全方位光子带隙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对入射角的变化不敏感.讨论了引入缺陷层后,入射角变化和各层介质厚度做一定比例的缩放时对缺陷模位置的影响.这种特性在具有固定带宽的全方位反射器和微波技术中全方位或大入射角滤波器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传输矩阵 负折射率 全方位光子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法测量晶体的折射率 被引量:16
7
作者 郝殿中 吴福全 孔伟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7-408,共2页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 ,提出了一种测量晶体折射率的理论及实验方法 ;在旋转角度不大的情况下 ,推导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利用CCD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的结合建立了一套测试系统 。
关键词 折射率 干涉 CCD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bO_3∶Fe晶体中光写入阵列平面光波导的实验实现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建林 李碧丽 +2 位作者 杨德兴 张鹏 冯锡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1-424,共4页
采用两束相干平行光形成的干涉光场辐照LiNbO3 ∶Fe晶体 ,通过光折变效应在晶体中写入了阵列平面光波导 分别采用马赫 -曾德干涉仪光路和光栅衍射法测量了阵列平面光波导的横向折射率分布和周期 ,并对所写入的阵列平面光波导进行了初... 采用两束相干平行光形成的干涉光场辐照LiNbO3 ∶Fe晶体 ,通过光折变效应在晶体中写入了阵列平面光波导 分别采用马赫 -曾德干涉仪光路和光栅衍射法测量了阵列平面光波导的横向折射率分布和周期 ,并对所写入的阵列平面光波导进行了初步的导光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BO3:FE晶体 铌酸锂晶体 铁掺杂 光折变效应 光写入 阵列平面光波导 横向折射率分布 导光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P晶体折射率不均匀性对三倍频转换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芳 粟敬钦 +2 位作者 李恪宇 任寰 袁静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6-749,共4页
采用正交偏振干涉测量法获得了典型的快速(RG)和传统(CG)生长的KDP晶体折射率空间分布,数值模拟了倍频晶体固定失谐角分别为0和220μrad时晶体折射率不均匀性对高功率三倍频光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生长晶体的折射率不均匀性的... 采用正交偏振干涉测量法获得了典型的快速(RG)和传统(CG)生长的KDP晶体折射率空间分布,数值模拟了倍频晶体固定失谐角分别为0和220μrad时晶体折射率不均匀性对高功率三倍频光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生长晶体的折射率不均匀性的均方根约为传统生长晶体的6倍;三倍频转换效率在低功率密度下对折射率不均匀性不敏感,在高功率密度下尤其是转换效率较高时很敏感;当混频过程中的二倍频光不过剩时,在晶体折射率变化对三倍频效率的影响方面,倍频晶体比混频晶体严重;目前国产的传统生长晶体可以满足高功率三倍频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DP晶体 折射率不均匀性 转换效率 快速生长 传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折射率对光子晶体量子阱滤波性能的调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潘继环 苏安 蒙成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3-837,共5页
为设计高品质的光学滤波器件,利用传输矩阵法理论,通过数值计算模拟的方法,研究垒、阱层介质折射率对光量子阱滤波带宽的调制机制,结果表明,光量子阱滤波带宽对垒、阱层介质折射率的响应相当灵敏:垒层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量子... 为设计高品质的光学滤波器件,利用传输矩阵法理论,通过数值计算模拟的方法,研究垒、阱层介质折射率对光量子阱滤波带宽的调制机制,结果表明,光量子阱滤波带宽对垒、阱层介质折射率的响应相当灵敏:垒层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量子阱的滤波带宽越窄;垒、阱层介质的折射率和的比值越大,光量子阱的滤波带宽越窄。光量子阱滤波带宽对介质折射率的响应机制,为提高光子晶体光学滤波器件的品质、性能提供方法依据,同时对光量子阱的理论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带宽 调制 光子晶体量子阱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p分量在单轴晶体表面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玲玉 谷巍 +1 位作者 班卫华 刘立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81-1486,共6页
根据单轴晶体的双折射和双反射性质,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光轴在入射面内并与晶体界面成任意角时光波p分量在单轴晶体表面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结果表明,光轴取向对相位变化有较大影响,光从光疏各向同性介质射入单轴晶体时,光轴方向改变... 根据单轴晶体的双折射和双反射性质,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光轴在入射面内并与晶体界面成任意角时光波p分量在单轴晶体表面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结果表明,光轴取向对相位变化有较大影响,光从光疏各向同性介质射入单轴晶体时,光轴方向改变反射光p分量的相位突变点,但对折射光p分量相位无影响.光从光密各向同性介质射入单轴晶体未发生全反射时,光轴方向同时影响p分量反射光和折射光的相位突变;发生全反射后,光轴方向影响反射光p分量的相位变化曲线.从单轴晶体出射到光疏各向同性介质未发生全反射时,光轴方向改变反射光p分量的相位跃变规律,折射光p分量在光轴方向和晶面成小角度时在布儒斯特角附近发生相位突变;发生全反射后,反射光p分量的相位变化曲线随光轴方向的改变发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单轴晶体 反射 折射 相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轴晶体实现的负折射现象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拥华 王沛 +3 位作者 姚培军 马中团 明海 谢建平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4-307,共4页
运用k空间的等频率线,分析研究了单轴晶体界面上e光独特的折射行为,指出在光轴与界面具有一定夹角的情况下,当入射角小于某临界角将会发生负折射的现象。通过对晶体色散关系的分析,给出了发生负折射的角度范围与光轴倾角之间的依赖关系... 运用k空间的等频率线,分析研究了单轴晶体界面上e光独特的折射行为,指出在光轴与界面具有一定夹角的情况下,当入射角小于某临界角将会发生负折射的现象。通过对晶体色散关系的分析,给出了发生负折射的角度范围与光轴倾角之间的依赖关系。对单轴晶体而言,当光轴与界面的夹角为45°时,发生负折射的入射角度范围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折射 等频率线 单轴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系数与其结构参量及光波长的关系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春雷 盛秋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4-737,共4页
推导计算了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系数与其两个几何结构参量:包层空气孔半径和空气孔间距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输入光波长为1550nm处,非线性系数与这两个结构参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的... 推导计算了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系数与其两个几何结构参量:包层空气孔半径和空气孔间距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输入光波长为1550nm处,非线性系数与这两个结构参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全内反射型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系数随输入光波长变化的曲线,分析了短波处高非线性系数产生的原因并指出这一特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光纤 非线性 有效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_(0.007) Gd_(0.993)VO_4晶体折射率和折射率温度系数的测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凌雄 秦连杰 +6 位作者 沈鸿元 孟宪林 张戈 祝俐 黄呈辉 刘文 位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利用自准直法 ,在 2 0℃到 170℃温度范围和 0 .4 880 μm、0 .6 32 8μm、1.0 6 4 0 μm、1.0 795 μm、1.3414 μm等波长测量了Nd0 .0 0 7Gd0 .993 VO4晶体的折射率 ,得到了这种晶体的Sellmeier方程和折射率温度系数。为了验证得到结... 利用自准直法 ,在 2 0℃到 170℃温度范围和 0 .4 880 μm、0 .6 32 8μm、1.0 6 4 0 μm、1.0 795 μm、1.3414 μm等波长测量了Nd0 .0 0 7Gd0 .993 VO4晶体的折射率 ,得到了这种晶体的Sellmeier方程和折射率温度系数。为了验证得到结果的可靠性 ,利用得到的Sellmeier方程计算 1.0 6 4 0 μm的寻常光和异常光的折射率 ,并与实验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两者的差异不大于 2 .2× 10 -4,处在测量误差的范围内。测量结果表明在室温下 ,对 1.0 6 4 0 μm波长的双折射率为 0 .2 2 0 1,双折射率温度变化率为 4 .3× 10 -6/℃。因此 ,与YVO4相仿 ,这种晶体不仅是一种优秀的激光基质材料 ,而且是一种优秀的双折射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0.007Gd0.993VO4晶体 折射率 折射率温度系数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负折射率介质非线性Bragg腔的双稳态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美萍 陈光 +3 位作者 陈宪锋 沈小明 巢小刚 是度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39,共5页
研究了含负折射率介质一维光子晶体非线性Bragg腔的透射特性、光学增强和双稳态特性·对负折射率介质无色散和有色散非线性Bragg腔及由两种正折射率介质构成的非线性Bragg腔的透射谱、光学增强、缺陷模的线宽、入射光的红移量、双... 研究了含负折射率介质一维光子晶体非线性Bragg腔的透射特性、光学增强和双稳态特性·对负折射率介质无色散和有色散非线性Bragg腔及由两种正折射率介质构成的非线性Bragg腔的透射谱、光学增强、缺陷模的线宽、入射光的红移量、双稳态开关阈值进行了比较.含负折射率介质的非线性Bragg腔可显著增大腔内光学增强效应,降低缺陷模的线宽、入射光的红移量和双稳态开关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负折射率介质 非线性Bragg腔 双稳态 透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类熊猫型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 被引量:8
16
作者 邴丕彬 姚建铨 +3 位作者 黄晓慧 陆颖 邸志刚 杨鹏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4-787,共4页
分析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类熊猫型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采用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法(FEM)对光纤模式进行了数值计算,在各向异性完美匹配层(PML)边界条件下,求解模场的有效折射率。讨论了各个参量的尺寸对传感的影响。计算表明,激发的等... 分析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类熊猫型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采用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法(FEM)对光纤模式进行了数值计算,在各向异性完美匹配层(PML)边界条件下,求解模场的有效折射率。讨论了各个参量的尺寸对传感的影响。计算表明,激发的等离子体对环境介质折射率的变化非常敏感,所设计传感器最大光谱灵敏度达到2μm/R IU,若光谱仪的分辨率为10 pm,则传感器的分辨率可以达到5×10-6R 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光子晶体光纤 传感器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光谱测量晶体折射率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庆礼 殷绍唐 +2 位作者 王召兵 孙敦陆 万松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折射率是晶体的基本参数,本文提出了利用透过光谱来测量晶体折射率的简易方法,此种方法具有对样品的尺寸要求低、测量范围无限制、操作简单、易获得一定光谱范围晶体折射率的优点。用吸收光谱法和自准直法测量了Nd:GGG的折射率,二者给... 折射率是晶体的基本参数,本文提出了利用透过光谱来测量晶体折射率的简易方法,此种方法具有对样品的尺寸要求低、测量范围无限制、操作简单、易获得一定光谱范围晶体折射率的优点。用吸收光谱法和自准直法测量了Nd:GGG的折射率,二者给出的折射率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表明用晶体透射光谱来测量折射率是一种有效的简易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 吸收光谱 ND:GGG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TP晶体的水热法生长及其光学性能的测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凌雄 霍汉德 +4 位作者 张戈 张昌龙 黄呈辉 周卫宁 魏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6-259,共4页
使用水热法成功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的KTP晶体,对该晶体的光学性能进行测量分析。由LambDA900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水热法生长KTP晶体的透过率曲线表明晶体具有良好的光透过性能,其透过短波下限与熔盐法生长的KTP晶体基本相当。利用自... 使用水热法成功生长出大尺寸、高质量的KTP晶体,对该晶体的光学性能进行测量分析。由LambDA900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的水热法生长KTP晶体的透过率曲线表明晶体具有良好的光透过性能,其透过短波下限与熔盐法生长的KTP晶体基本相当。利用自准直法精确测量水热法生长KTP晶体的折射率,拟合得到30℃下折射率的Sellmeier方程的系数,并计算532nm与1319nm波长对应的主轴折射率,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KTP晶体 透过率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光子晶体的有效折射率及色散特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慰宗 卜涛 +3 位作者 付灵利 郑新亮 李绍雄 周景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124-1127,共4页
对有限长度一维光子晶体引入了复有效折射率的概念 它的实部描述了一维光子晶体的色散特性 ,虚部反映了光在光子禁带被损耗衰减而消失的特征 从具体计算λ/4波片堆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的复有效折射率的结果可以看到 ,它的实部受到光子... 对有限长度一维光子晶体引入了复有效折射率的概念 它的实部描述了一维光子晶体的色散特性 ,虚部反映了光在光子禁带被损耗衰减而消失的特征 从具体计算λ/4波片堆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的复有效折射率的结果可以看到 ,它的实部受到光子带结构的调制 ,在光子禁带及透射带中的一部分出现反常色散现象 在很大的频率范围内 ,有效折射率变得小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特性 一维光子晶体 复有效折射率 λ/4波片堆 反常色散 光子禁带 非线性光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区光子晶体禁带与KTP缺陷研究(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卫 张建奇 +1 位作者 秦玉伟 冯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3-177,共5页
光子晶体引入缺陷后形成的缺陷模在增益介质中将被放大形成激光,为了进一步明确缺陷的激光特性,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光子晶体的特征矩阵,接着得出了以下光子禁带特性:光带隙宽度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周期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其光带... 光子晶体引入缺陷后形成的缺陷模在增益介质中将被放大形成激光,为了进一步明确缺陷的激光特性,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光子晶体的特征矩阵,接着得出了以下光子禁带特性:光带隙宽度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但在周期数达到一定数值后其光带隙宽度是确定不变的;折射率比值越大,光带隙宽度越大;叠加不同中心波长的光子晶体可以简单、有效地拓展光带隙范围。在一维KTP光子晶体的禁带特性实验分析中得到了KTP缺陷的光子能带结构的波长响应曲线;随着温度的上升,KTP的折射率随之增大,进而缺陷模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上述研究对于微小光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缺陷 激光 禁带 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